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80年代:我开局拍卖了工厂职务 > 第343章 海湾战争

80年代:我开局拍卖了工厂职务 第343章 海湾战争

作者:愤怒的大冬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7-29 13:14:51 来源:书海阁

首先就是加入世贸组织和世界联合国,这个也都是需要投票表态的,单单是时间就需要很长时间。

因为人家一年就就开一次会议而已。

不过现在已经可以开始准备,公关任务了。

至于维和部队的事情,这个则需要和不同国家联系好,就属于外交的事情。

如果没有联系好,贸然派出军队,那就不是维和部队,而是变成了参与他国内政的侵略者。

…………

而在朱迪锐回来的第2天,那8个兄弟也回来了5个。

大海那三人已经返回了他们的佣兵团,准备处理交接的事情。

朱迪锐和五人,详细说了一下他们的注意事项,以及经营的方法,然后就让他们下去行动了。

当然朱迪锐也是不放心的,所以还让郑海泉时刻帮忙盯着一些。

…………………………………………………………

又是一年年终总结报告。

今年报告和去年的一样,不过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减缓,同比去年增长了20%,比去年增长速度降低了一半。

这可是一件大问题。

朱迪锐立马就详细询问了原因。

最后的结果,让朱迪锐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之所以增长速度降低,那是因为去年来大明投资的人变少了,而减少的这些人都是日本房地产行业的人。

简单点来说,因为日本房地产行业倒退,许多有钱人瞬间变穷,没有多余的钱用来投资。

而少了这部分人的大明,增长速度自然是放缓了。

不过伴随而来的也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有大批的日本高素质人才,选择移民大明。

这些人大多是因为经济危机破产,债台高筑,眼看就活不下去了。

而在这个时候,锦衣卫的煽风点火,以及大明这边派人过去拉拢,很容易就拉来了一大批人。

就单单去年,移民过来的人口就已经超过了50万人,其中光日本人口就占据了30万。

由此可见,日本这场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力之巨大。

能被大明这边主动拉拢的,可都是高质量人才,不是教授级别的研究人才、就是某个领域的资深经理人。

……………

而除了日本这边的移民之外,最多的移民,还是来自东南亚地区。

毕竟冬瓜集团这么大的投资,以及传媒公司不留余地的宣传,附近的几个国家都能看见。

反正距离又不远,移民条件也很简单。

更重要的是,同行业大明的工资比本国的工资高了30%以上。

瞬间大明就在整个东南亚地带,掀起了一波移民热潮。

……………

不过这移民热潮,对于大明未来的发展,虽然有很大的好处。

但是现在大明要处理的问题,却是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问题。

如今的大明全国各地,都在准备着快速发展。

每一笔资金预算,都已经去到了合适的地方,现在经济增长放缓,也就意味着大明的发展放缓。

这是朱迪锐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事情,但是这毕竟是由于,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碎这种大事件引发的。

大环境如此,徒呼奈何。

不过好在,朱迪锐从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碎之中,也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可以暂时以冬瓜集团的收益,来顶替那些破产的日本商人。

只要撑过这一两年,等大明的基础设施修建完成,经济更加发达,相信大明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的经济增长速度。

…………………………………………………………

1991年真是一个命运多舛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三件大事。

第1件大事:

1991年,1月16号。

美国正式宣布向伊拉克开战。

仅仅三天时间,多国部队逐渐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消灭了伊拉克在科威特的驻军。

伊拉克宣布投降,不过美军拒绝了投降。

在1991年2月24日,美军再次展开攻击,这一次采用的是……………最终瘫痪了伊拉克。

萨达姆宣布接受停火,伊军迅即崩溃。28日晨8时,多国部队宣布停止进攻,历时100小时的地面战役至此结束。

这短短100个小时,就将如今世界第4强国给打到瘫痪,美军无疑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

这也让世界各国,第1次意识到信息战争的残酷。

……………

第2件大事:

1991年,5月6号。

继美国闪电战之后,又一个震撼全球的消息传来,苏联解体了。

收到这个消息的朱迪锐,既是震惊,又觉得有些理所应当。

震惊是因为在朱迪锐的记忆里,苏联解体是12月份的事情,没想到还提前了。

至于理所应当,那是因为朱迪锐在苏联布局了这么多年,对于苏联的内部情况也有了很深的了解。

对于苏联解体出迪锐也不感到意外,甚至在半个月前,朱迪锐早就有了一些预感。

本来朱迪锐认为他的走私,会让苏联的解体延缓一段时间,毕竟苏联在重工业等方面发展还是很不错的。

只是因为国内缺少了生活物资而已,以及被庞大的军费所拖累。

但是却没想到,他的这走私行为,不但没有让苏联延缓解体的时间,反而加速了这一过程。

朱迪锐也是经过了郑海泉等人的提醒,才真正反应过来。

苏联的这种情况,早已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持续了10多年了,苏联早已积重难返。

在十几年前,苏联还有一些人提出改革的想法。

但是到了最近这些年,不管是有私心的人,还是无私心的人。

他们都统一了意见,那就是维持苏联的现状。

无私心的人,他们想要苏联更好的发展。

但是因为苏联的情况,根本就没办法做到改革,所以只能维持下去,等待和美国那边的冷战分出胜负。

他们用尽全力的维持苏联的正常运转,就是想多撑一段时间。

至于有私心的人,他们自然更希望苏联继续保持,这样他们才可以借助身份地位,捞取更多的利益。

苏联每存在一段时间,他们就能多捞一段时间的利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