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80年代:我开局拍卖了工厂职务 > 第59章 大肆招人

80年代:我开局拍卖了工厂职务 第59章 大肆招人

作者:愤怒的大冬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3:17:22 来源:书海阁

“老板,那发行公司你确定了吗?邵氏、嘉禾、金公主。

其中邵氏院线最为庞大,而且分布在东南亚各国,数量也有100多个。

如果在邵氏院线发布电影,我们的电影,可以很顺利的出海放映。

但邵氏影院也是最排外的,咱们的电影应该是在他家上映不了的。

嘉禾是比较好的选择,他家有50多个影院。而且五一这个档期,他们也没有什么电影要上映。我们正好趁这个机会上映自己的电影。

至于金公主各方面都是比较弱的,而且他只有18家影院而已。这个就做最后的考虑吧。”

朱迪锐想要走娱乐圈这条道路,对于院线自然也是了解过的,但是他并没有像王晶知道的这样详细。

而且这个年代,香江电影的这些院线,都是各自放映各自的。

比如在邵氏院线放映的电影,就不能在嘉禾院线上映。这也就是必须要3选1。

“那你先拍电影吧,我们到时候就在嘉禾上映,如果实在不行就去金公主上映。”

两人又闲聊了片刻,便各自离开了。

但走时两人的心情各不相同。

王晶是兴高采烈的,毕竟当了那么多年的打杂工,总算是要有自己的作品了。

他此时,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告诉他父亲这个消息了。

而另一边,朱迪锐的心情就不是那么美妙了。这种被人拿捏的感觉真是不爽。

而且朱迪锐在与王晶的聊天中,还了解到一个事情。

这个年代拍摄的电影想要上院线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这时候香江的各大院线,有一种保底制度。

像朱迪锐这种没什么名气的人,想要上映电影,院线方就会要求保底。

也就是根据影片需要的场次、时间来决定保底的费用。

比如,王晶即将拍摄的这部电影《千王对千霸》,没什么名气,所以肯定就需要有保底。

给个100万的保底,就给你安排多少场次。

给200万的保底,就多给你安排一些场次。

如果最终票房低于这个保底的数额,那么票房就全部归拍电影的公司所有,院线只收取保底的这部分钱。

如果最终票房高于这个保底的数额,那么院线又要变成分成模式。

如今香江的分成模式,票房一般是投资方和院线五五分成。

所以说这年代,院线是永远不会吃亏的,顶多就是赚多赚少的问题罢了。

想通这一切后,朱迪锐不禁紧握了双手,心中暗自发誓。

我一定要开自己的院线,不给外面的人吸血的机会。

其实朱迪锐的那8000万,也足够开30家电影院。

朱迪锐这是打算,用一两部电影试试院线的流程,不然到时候自己开院线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就惨了。

而且朱迪锐现在并没有什么名声,就算开了那30多家院线,也不一定会有人将自己拍摄的电影,到朱迪锐的院线中上映。

那些拍电影的导演,就算不是这三家院线的人,也是和这三家院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们在不确定朱迪锐真实实力的时候,是不会贸然得罪老东家的。

如果没有外来的影片,仅靠朱迪锐的冬瓜娱乐有限公司一家公司,还是没办法撑起这么大个院线的。

毕竟公司也不可能,直接启动十几个项目,让院线一直有影片上映。

而如果没有影片上映的话,一个电影院里就那一两部电影,在那循环播放,又有多少人会去看的。

深深叹了一口气。

朱迪锐也知道,院线的事情也要尽快安排了。

就算现在用不到,过个一年、两年说不定就需要。

而到时候需要时再弄又怕来不及了,所以现在就准备着慢慢的开设,等到要用的时候也可以直接用上。

相信到那个时候,朱迪锐的公司也会有一定名气。

………………………………………………………

和王晶分别后,朱迪锐径直返回了位于中环的康乐大厦(也就是如今的怡和大厦)。

康乐大厦于1973年落成,是香江首幢摩天大楼,成为当时香江最高的建筑物。

至1980年,被合和中心取代。大厦由动工至平顶只用了十六个月,建筑速度是当时的一项纪录。

在这里租一间300平米的办公室,还是十分昂贵的。

每年的租金都达到了30万港币。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以前的那种街机报社什么的,别人都不在乎他的办公室在哪,甚至都不在乎有没有办公室。

但是娱乐行业真的就不一样了,这行业是最看重脸面的。

如果你们企业仅仅蜗居在地下室或贫民窟,人家肯定会轻视你几分。

而且这个位置真的挺不错的,这一层其他几个房子都是空着的,朱迪锐打算等人多了后,将这一层全部租下来,或者买下来。

而且这里距离香江大学很近,这很方便人才的引入。

坐到自己办公室的老板以后,朱迪锐开始仔细思量冬瓜娱乐有限公司的日后发展。首先就是引进人才,先将这个空架子搭起来再说。

这个朱迪锐也有了一些想法,这个时候,许多后世成名的明星,现在都只是新人而已。

比如,刘德华,古天乐,沈殿霞,曾志伟,周润发,张国荣……………

音乐部,朱迪锐打算趁着“三王一后”现在还没出名,就把他们拉进自己的团队。

“三王一后”是指八十年代香江乐坛四位殿堂级天皇巨星 。三王指:谭咏麟,张国荣,陈百强。一后指:梅艳芳。

“三王一后”基本上垄断了香江乐坛大大小小的音乐奖项,四位的出现推动了香江流行乐坛,进入全盛而辉煌的时期。

正好这时候他们并不是很出名,就算已经签约了什么音乐公司,朱迪锐也可以以很小的代价,将他们拉过来。

当然,除了这两个部门外,朱迪锐还打算去招一些成名的导演。

这个朱迪锐记的就不是很清楚了,除了那几个特别出名的导演,毕竟也没多少人会关注幕后人员。

朱迪锐记得的着名导演,总共也就只有5个。王晶、徐克、吴宇森、袁和平、王家卫。

这些朱迪锐记得的出名人员,他都写了下来,然后让人打听一下近况,决定该怎么招募。

如果还是积极无名的状态,那就直接招募。如果已经小有名声,那么朱迪锐就打算自己亲自去一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