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真实个人离职经历 > 第4章 梦碎黄浦江

真实个人离职经历 第4章 梦碎黄浦江

作者:生命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29 13:27:04 来源:书海阁

一个咨询行业的合伙人曾说过,“企业的存在一定有问题,我们的工作就是拿着放大镜去看这些问题,小问题说成大问题,大问题说成生死攸关的问题。客户急了,我们就有了用武之地。”

现代社会,咨询师所用的那些分析问题的工具其实并不鲜见,甲方企业里也并不缺乏那种精通各类分析方法和工具的专业人士,那为何甲方企业还愿意花大价钱请咨询这个第三方呢?因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外来人更“客观”。

当初被上海那家咨询公司莫名奇妙开除后,我一直心有不甘。读研期间,我的就业方向很明确,就是要成为一名咨询师。本科的统计学背景让我掌握了定量的数据分析能力,所以考研时我选择了企业管理这种定性分析的学科,我要成为一名定量和定性兼备的复合型商业人才。

当我走出莘庄地铁站时,一股热浪袭来。还是那个行李箱,还是那个黑色的旅行包,我神采奕奕地走向此行的目的地——花苑小区。由于是周日,那个当公务员的室友为了等我并没有出去。在和他签好租房合同、缴纳完租金和押金后,我就着手清扫自己的房间,室友打了个招呼就出去了。

第二天早上8点,我早早地起床准备去单位报道。刚到莘庄地铁站,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只见黑压压的人群在地铁线等候线外涌动。第一趟地铁过来,每节才能够上去几个人,因为驶来的车厢里早已塞满了人。第二趟地铁过来,这种情况并未有太大的改善。直到第四趟地铁过来我才挤上去,但却已经汗流浃背了,而此时已经是上午8点50分了。公司的上班时间是上午9点半,地点在徐家汇,我盘算着应该不会迟到。

9点10分,终于到了公司所在的写字楼。不成想,六台电梯前都挤满了人。我洁白的衬衣被挤得出现了好多褶皱,汗水也湿了胸口。公司在21层,我跟随着未来的同事们一起进了电梯。

到了公司,我大步走向前台,“你好!我是新人,来报道的……”

前台小姐正忙着吃早餐,抬头望了一眼我说,“哦哦!新人啊?先填了这张表格,完了我领你去你们部门。”

说完,她直接扔给了我一张表格,同时还有一本蓝色的《员工手册》。

填完表格,前台把我领到业务中心的领导办公室门口敲了下门。

听到“请进”一声后,前台走进去把我刚填完的表格递给了一名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然后径直离开了。

“徐总,您好!我是楚星,今天前来报道上班。”我认识他,是当初面试的考官之一。

“哦!你好!坐吧!”徐总点了个头,并指了下他办公桌对面的椅子示意我坐下。

“职位说明书和入职流程了解了吧?”徐总问。

我点点头。

“你这个批次的新人很多,明天应该能全部到齐。公司将对你们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培训与考核,期间每周都会进行一次考核,只有通过全部考核后才能进入业务中心正式参与咨询项目。”说完,徐总就按了下电话上的某个键,“小夏,你过来一趟,来了个新人,你负责作下入职引导吧!”

“那……要是其中一次考核没通过呢?”趁着小夏还没来的空档,我小心翼翼地问道。

“淘汰走人!”徐总耸耸肩,显得那么云淡风轻。

听到徐总这种说法,我的第一反应是不可理解。一般来说,新人入职至少三个月后才会根据上级的意见来评定去留,像这种每周一次的评定未免太过苛刻?当然,这种淘汰制也让我感到压力山大。

不到两分钟,一个穿着职业装的长发女孩就敲门进来了。在她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出了徐总办公室来到业务中心的办公区域,只见几十个人坐在属于自己格子间的电脑面前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

小夏拍了拍手掌,“大家停一下,给你们领了个新人——楚星,大家欢迎!”

稀稀拉拉的鼓掌声响起,我略显尴尬,只见他们又迅速沉浸到各自的事情中了。这种场面对于我这种刚入职的职场菜鸟来说并没有觉得压力,反而是觉得这才像个工作的样子。

小夏指着一个角落空置的工位对我说,“这片区域是你们这批新人的工位,你随便挑个。电脑可以选择自带或者用公司的,你怎么说?”

“有区别吗?”

“如果是用公司的,待会你填个单子,自然有人会把电脑给你的;如果是用你自己的,也要填个单子,以后公司每个月会给你补助200块。”

“我还是用自己的吧!”我到不是为了那200块钱,而是自己的电脑用着方便,毕竟上面有很多自己可能会用到的各种软件和工作素材。

第一天,我并没被安排别的事情,就是看看《员工手册》和浏览下公司官网,算是熟悉下公司。中午那顿工作餐着实让人感慨万分,人多、快速是在这栋写字楼里工作的人吃饭的写照。我不禁想起在重庆读书那会,那里的生活真是悠哉啊!在重庆吃饭就是一种享受,慢条斯理地吃完饭还得几个人围在一起摆龙门阵。

“老婆!我想你了!”吃完饭,我给沁沁打了个电话。

“我也想你……对了,第一天上班感觉如何啊?”沁沁从没来过上海,但我经常在她面前提起过我对上海的向往,因而她就对我现在在上海上班的事情很感兴趣。

“唉~这边生活节奏太快了!做什么都快,连吃个饭都几分钟解决,活像饿死鬼投胎一样!”我抱怨道。

“哦?怎么说?”

我就将中午吃饭的情景向沁沁简单地描述了下。

“不说了哈!要上班了,晚上再给你电话。”得到沁沁同意的答复后,我进了电梯。

下午6点一到,所有人都收拾好东西下班。

“这就是朝九晚六的生活啊!”等了几波电梯我才出了大楼,转角就是地铁E出口。

终于实实在在地体验到了上海的上下班高峰期,简直是人山人海。出了地铁站,沿途找了个小饭店随便吃了个饭就算是解决了晚餐。等回到出租屋,我把电脑包一扔,“大”字形躺在床上。

果然还是这样子最舒服了——这是此刻我脑海中唯一的念头。

第二天,我几乎是踩着点到的办公室,这时我发现所在办公区域多了很多新面孔,估计就是昨天徐总说的他们这批次的新员工吧。

不久,小夏领着众人来到一间大的会议室,只见一个同样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已经早早地等在那里了。经过小夏介绍,我才知道未来一周将由这位HR总监给大家谈谈企业文化。

HR总监要求大家先做个自我介绍,相互熟悉下。一圈自我介绍下来,我就感到压力山大。因为我发现,其余八位同事就没有一个不是985学校毕业的,复旦、同济、西安交大,甚至是清华的都有。原本引以为傲的学术能力在遇到这群名校毕业的人后,瞬间有种想打个地洞躲起来的感觉。

HR总监或许是察觉到了我的这种尴尬,他特意加了句,“楚星在学术能力这方面非常突出,至今发表过各类学术论文数十篇,希望大家向他多多学习!”

其他同事纷纷鼓掌,我感激地向HR总监点了个头。

午餐时间,我给沁沁打了个电话,“老婆~我跟你说个事儿啊!今天你老公被人打击死了!”

“咋啦?”电话那头,沁沁语气显得十分紧张。

“你是不知道啊!和我进公司的这批人,全他妈的全国前十强学校毕业的,什么复旦、交大,哦,还有清华的。而我的学校最差,我都不好意思提。唉~”我不禁长叹一声。

“可你是咱们学校最优秀的啊!”沁沁安慰道。

“有个屁用啊!”此刻的我内心极度自卑。

“你不是常说,‘你有你的骄傲,我有我的自豪’吗?我家老公是最棒的!”

“嗯嗯,必须的!”沁沁的话燃起了我的斗志,瞬间让我满血复活,自信心满满。

转眼就到了周五,对我来说,这一周过的特别快,也特别累。上午,HR总监没和大家谈企业文化了,而是提起公司最近在重庆做的一个集团管控咨询项目。凑巧的是,重庆这个公司的董事长助理就是我的师兄,而在离开重庆前的一次师门聚餐时,师兄和我聊起过这个项目。听着HR总监口若悬河地侃侃而谈这个项目是如何的成功时,我不禁产生了怀疑。

中午吃完饭,我急不可待地给师兄打了个电话,“师兄,忙不?”

“不忙!正准备去吃饭,什么事?工作怎样了啊?”我和这个师兄关系很好,以前在学校的时候就无话不谈。

“哦哦!我进了上海的华策咨询公司,就是今年3月份给你们公司做咨询的那家。”

“哦?那不错啊!那家公司在集团管控咨询方面很强的据说。不过貌似挺难进的,你可以啊!”师兄是真心为我感到高兴。

“有啥难进的啊?我就投了个简历,QQ视频了下就被录取了。感觉挺简单的啊!”

“是嘛?上次来我们公司做咨询的那帮人可是清一色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呢!”

前几天我还正为这事自卑呢,突然想起,这次打电话可不是来和师兄侃大山的。

言归正传,我问:“师兄,那我们华策给你们咨询的成果怎样啊?”

“效果?呵呵,这可不好说!华策做的那些方案和报告倒是厚厚的一打,不过正躺在我们公司档案室的柜子里呢!”

“不会吧?几百万这么糟蹋?”

“是这样的。我们公司面临转型,高层有内斗,有个常务副总裁为了干掉另外几个元老级人物,就请了你们华策公司来搞什么集团管控咨询。目的就是借你们第三方的手,名正言顺地让他们退位。这不,现在目的达到了,还要你们的那些报告干嘛?”

我恍然大悟,久久不语。

“喂?在听吗?没什么事我吃饭去了哈!下回聊!”“哦哦,嗯。谢谢师兄,拜拜!”

挂掉电话后,我蹲在楼下的草坪上想了很多很多。

突然,我站了起来,拿出手机给我的研究生导师拨了个电话。

“喂,王老师……我……我不想干了,我想辞职!”当我说出这句话后,瞬间觉得轻松了很多。

“前阵子不是说进了华策公司,怎么又不想干了?”王老师不解。

“呼~”长呼了一口气,我就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完整地向导师叙述了一番,然后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今天才发现过去三年的执念是多么可笑,我一直觉得做咨询师是知识转变成生产力的最佳途径,今天却发现咨询可能更多只是一种工具。我的思想、我的智慧输出了出去,却听不到任何的回响。……”

“如果是这样,那确实不大好。不过,你想清楚接下来要干什么吗?”

“不知道。”

晚上下班,我并没有立即回去,而是去了外滩。望着黄浦江对面五彩斑斓的建筑群落以及江中不时穿梭的轮船,我倚靠在江边栏杆上,不禁回想起三年前。

同样是在外滩,那天我刚被开除,我在心里呐喊着“上海,我一定还会回来的!我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资深咨询师”。而今天,我感觉曾经想成为咨询师的梦想破碎了,淹没在了黄浦江的涛涛江水中。我不想做一个理论派或者学院派,我想把知识转化成实践。或许某些专业方面的咨询,如财务咨询或者投资咨询属于实践型的。但是那种综合性咨询和那些所谓的战略咨询在我心中已于今天被宣判了死刑。

想想也是,凭什么一个在某行业里浸淫数十年的人会相信你这么一个才花了几个月做出的项目建议书呢?难道你所掌握的所谓的系统性方法论就是那把可以打开任何企业问题的“万能钥匙”?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企业愿意耗资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去聘请咨询公司呢?这个问题此时的我并不知道答案,但是在半年后,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咨询行业又称智业,属于脑力劳动者的集中地带,但是中国太多咨询公司却并不专业,但需要咨询的企业往往也抱有其他动机。其实,彼此都心知肚明,只是都不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