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真实个人离职经历 > 第69章 拜访陈先生

真实个人离职经历 第69章 拜访陈先生

作者:生命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29 13:27:04 来源:书海阁

老狼音乐会一结束,我们就得马不停蹄地赶往杭州。离开深圳之前,那个汉服店我也抽不出时间再去一趟。所幸,店主的名片和产品宣传页还在我手里。

时隔1年多,当我再次来到了深圳,我是带着两个目的:第一,专门过来看看这个汉服店,看是否能有机会达成合作意向;第二,去一趟香港买个iPad Pro,因为我这种坐不住的性子使得我经常出门在外,这个时候就需要一台轻便的电脑方便我临时处理一些文字性工作。

这一年来,写作虽然为我带来了一定的收入,但是毕竟赶不上我正式工作那样稳定。再说了,自由职业的那种孤独感是常人很难体会的,有时候在房间里一整个月都难得见着个人,难得和人说句话。以我对自己的了解,我本就是那种不安分的人。我需要与人交流,而不是整天窝在房间里一个人默默地写作和读书。

所以,如果身边有创业的项目我能够参与,我会毫不犹豫地放下手里正在做的课题“杀”过去。

汉服店的那个中年男子姓陈,我从认识他到现在都是叫他陈先生。在这一年间,我们都是通过微信的方式保持着联系。看着他朋友圈经常发自己服装店服装照片,我真为他感到担心,因为他的服装照片并没有经过后期的处理,所以会让人觉得档次显得很Low。我后来也把他给我的产品宣传页让谭梦云看过,她一针见血地点出了为什么陈先生的汉服店做了这么年还是今天这种样子,原因就是服装款式太过传统和保守,缺乏时尚的元素。谭梦云在来数域科技之前曾担任过时尚杂志的编辑,在服装审美方面有她独到之处,这点我从不质疑。

就这个汉服店而言,我最主要是就是与陈先生达成代理协议,专门负责他们的线上销售。如果成功了,梦云就会和我合伙一起来做这件事情,发挥我们各自的特长。梦云擅长文案策划和新媒体运营,而我一方面可以辅助文案策划,另一方面负责商务拓展。不过,一切的前提都是我和陈先生能达成合作,而且是以不担任何库存为前提的合作。要知道,在服装行业,库存一直是从事这行的人无法回避的问题。但是,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说辞,而且我们的说辞会让他无可争议。

我说凭借我一年多的记忆再次找到这家汉服店,当我迈进玻璃门后,却只看到了陈先生的妻子。其实,我和陈先生实现通过电话,但是因为我是那种宁愿早到也会迟到的性格,所以陈先生并不知晓我会提前到来。

“嫂子,请问陈先生在吗?”嫂子虽然我上次来的时候没见过,但是陈先生的微信上我有看到过他们夫妻参加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会的合照,所以认得。

“你就是我老公说的那个研究生‘楚星’对吗?”也许是陈先生事先和他老婆打过招呼了,嫂子上下打量番我试探性问道。

“说的。”我微笑着回答。

“要不你先喝个茶吧?我老公要10点半左右才会到,他现在应该在工厂那边。”嫂子解释道。

原本我确实和陈先生约在上午10点半在他的店铺里见,是我早到了半个多小时。

“不好意思,是我提前了半小时,十分抱歉!”要是在正式商务场合,我这种提前半小时的行为也算是一种失礼的表现。

“您刚才说陈先生在工厂?”我最开始确实并不知道他的工厂就在深圳,因为在我印象中,像深圳这种房价如此高的城市开设工厂很不划算。

“是的。”嫂子点头道,同时给我递过来一杯铁观音,这种气味对我这种喝茶的人来说十分熟悉。

我结果茶杯,轻嗅了下,意识到她这茶还真心不错。不过,我现在脑海里却在惦记另一件事情——是不是应该去趟他们工厂?毕竟既然要搞服装,那了解下服装的制作流程也是有必要的。

我小小地抿了一口茶,放下茶杯问嫂子:“嫂子,要不这样?我给陈先生打个电话,要不我先去你们工厂参观下吧?”

“那……”嫂子有点犹豫,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于是,我拨通了陈先生电话。在得到了他同意后,我按照嫂子给的地址打车到了服装厂那边。

等我到了服装厂到时候,陈先生已经早早地在门口迎着我了。

“小伙子,你还真是来了,十分感谢,十分感谢。”陈先生双手握着我的右手,显得很是感动。后来我才知道,他这一年多被不少人以合作的名义骗过。虽然并没有金钱方面的损失,但是却也耽误了他不少精力和时间。其实,这些人都只是想接着他店铺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证书达到一些他们自己的个人目的,却从未真正想过帮陈先生卖衣服。

“陈先生,您太客气了。”

“走,先参观下我们的厂房。”陈先生开门见山,径直拉着我前往他的服装厂。

这是一家坐落在深圳南山区西丽附近的一个乡镇,周围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厂房。因为市内租金上涨,这些厂房不得不搬到关外。走进他的服装厂,首先印入眼帘的就是数十台电动缝纫机以及四处摆放的布料。“怎么才一半的人在做事啊?”缝纫机数量倒是不少,但只有一半的机器前面坐着工人。

陈先生回答:“现在是淡季,订单没那么多,所以才来了一半人。”

“听说现在招工难,你们这里怎么样?”最近我总能在新闻上看到相关报道说在深圳、东莞这边的服装厂招工难,如果我和他合作,那后期产品供应如何保证这点我很担心。

“我们的工人很稳定的,他们在这里大多数都待了10多年了,他们都有股份,我们荣辱与共的。”陈先生轻描淡写地回答道。

“当然,有些年轻人可能待不住……我也不强求。不过你看看现在在的这些人,都四五十岁了,我们认识都十几二十年了……他们也懒得再折腾了。一般我们有订单他们就过来做一下,没订单的话就各自回家忙自己的事情了,反正我们都是计件给钱的。只是……”陈先生说到最后,迟疑了很久。

“怎么了?只是什么?”我好奇地问道。

“只是这几年的行情越来越不好了,我也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以前不是这样的……”陈先生犹豫了下,还是把自己的困惑说了出来。

我没有回答他,这种场合不大适合谈这种事情。

所以,我就继续在他的带领下安静地参观他的整个服装厂,大致了解了下服装的制作流程。

之所以会对汉服感兴趣,也是源于这些年我感觉到国家文化在强盛,后续汉服的市场前景想必也会变得很棒。再加上我对韩都衣舍和红领公司的研究,我认为这会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我也看重他们的非遗这块招牌。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