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侯门弃子:开局拿老婆抵赌债 > 第22章 天子门生,犯法不刑

谢玲珑奇怪的反应引起了老头的注意,谢敏驻足道:“就叫唐庸,珑儿想必知道这位金陵长子吧?”

“何止知道,他小时候爹您也见过的,这位金陵才子就是被逐出威国公府的世子唐庸。”

只是唐庸被逐出国公府多年,皇上怎么会忽然给他颁布一道圣旨呢?

“什么?是他?!”

谢敏明显也愣了神,脸上逐渐露出一丝鄙夷之色,这位世子的恶行在权贵圈可是人尽皆知啊。

“爹,圣旨上说的什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谢玲珑开始对关于唐庸的任何事情都特别上心。

谢敏苦笑道:“这是圣上亲颁的圣旨,不见着本人,为父怎敢打开?”

“哎呀!糟了!”

谢玲珑忽然想到什么,再次惊叫出声。

“珑儿,怎么了?”

谢敏这宝贝女儿向来端庄持重,今天怎么一惊一乍的?

“唐庸也投了北征军,这会儿恐怕在路上了。”

“那他家里还有什么人没?”

“还有一个妻子赵婵儿!”

“那便妥了,他家中只要有人接旨就行。”

“爹,我想跟你一起去!”

“你个丫头……也好,不过待会到了可不许乱说话。”

“嗯!”

随即,金陵府尹谢敏率领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唐家村去了。

谢玲珑一路上忐忑不安,也不知这道圣旨是凶是吉,又担心赵婵儿受到惊吓,半道骑马赶去报信了。

谁料赵婵儿听明原由后,只道:“我是相公惟一的亲人,不管是好是坏,我一力承担就是了。”

谢玲珑见她如此果决勇敢,心里也不知是什么滋味,只是紧紧地挽住了她的胳膊。

片刻,谢敏已率众官差赶到,赵婵儿跪迎接旨。

“上谕……”

谢敏打开圣旨,只略微扫了一眼,心中便不由得咯噔一跳,随即整顿颜色,继续宣读道:

“咨尔金陵人士唐庸,卓尔不群,忠义仁孝,以文章鼓舞士气,以才情教化世人,朕心甚慰,赏御笔亲书一卷,并御赐天子门生,行见官不拜,犯法不刑之权。钦此。”

赵婵儿原本只是惴惴不安,可听完圣旨后却感觉整个人都坠入了云里雾里。

“卓尔不群,忠义仁孝”,说的是相公么,会不会是圣旨送错地方了?

一旁的谢玲珑却大喜过望,连忙催促道:“婵儿,还不快接旨谢恩?!”

赵婵儿糊里糊涂地接了旨,谢敏随即让随从摊开卷轴,见上面赫然写着“才义无双”四个大字,底下加盖有皇帝宝印!

谢敏宣旨完毕,恭恭敬敬地道贺了几句,带领众官差离开了唐家村。

谢玲珑留下来,详细地告知了赵婵儿她相公在金陵诗会上技惊四座的始末。

“你说很多人因为相公的这首诗去投军?!”

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太多了,赵婵儿根本消化不过来,只觉得脑袋都要胀破了。

“是啊!我上回不是问你知不知道金陵第一才子是谁么?那就是唐庸!”

谢玲珑眉飞色舞地谈论着,看起来似乎比赵婵儿还要开心。

可随之就不好意思地闭上了嘴,因为当时赵婵儿说,以她这样的人品才貌,只有金陵第一才子才配得上。

赵婵儿咋了咋舌,半晌才道:“可是这些事情,相公从来没跟我说过。”

“是哦!鬼知道那个无赖脑子里在想什么?”

谢玲珑歪着小脑袋,半天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别想这些了,等他回来咱们……你修理他一顿,问问清楚。现在跟我进城去,他不是让你买间院子么?”

这无赖也不知从哪弄来那么大一笔银子,不过等婵儿搬进了城里,以后两人见面就方便多了。

“谢谢你,玲珑!”

自从相公这次病愈后,她感觉两人的关系更亲密了,而且看得出来,玲珑现在对她相公也很关心。

小姐妹们一起进了城,随后找了牙房带她们四处挑选院子。

两人逛到天黑,最终花了四百两在金陵府后堂不远处定下一套两进院子。

“这套院子虽然不如你们国公府,但还算雅致!”

谢玲珑在宅子里到处转了转,只觉得处处瞧着舒心如意。

“玲珑你别取笑了,国公府早就和我们没关系了……”

赵婵儿对这所宅子也很满意,等相公打完仗回来,能和他在这长相厮守,共度余生,那就别无所求了。

数日间,金陵第一才子被皇帝御赐为天子门生的消息席卷了整座金陵城,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至尊食坊,食客们正肆津津有味地描绘着唐庸在诗会上的雄姿英发。

当说到唐庸以一介布衣之身令兵部尚书的公子自愧不如时,众人更是觉得扬眉吐气,大声叫好。

酒楼掌柜望着沸沸扬扬的大堂,不禁苦笑道:“我说怎么几天不来上工,原来是得了皇上恩赏了!”

不过他早已看出唐庸绝非池中之物,也不十分介怀。

“我说各位,天子门生,这词我也听说过,可是谁能教教我,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一位客人捏着酒壶,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显然喝高了。

有人大声答道:“天子门生,不就是圣上的学生么?这有什么好问的!”

“话是这么说,可唐公子这位天子门生可与历朝历代的天子门生可大不相同!”

这时一位老学究模样的适时接过话头,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目光。

“那老先生你说说看,怎么个不同法?”

喧嚣的大堂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在等他的下文。

“历朝历代的读书人,须得经过童试,院试,乡试,考中举人才能进京赶考,是为会试!”

“天下读书人何其多也?参加会试的已是凤毛麟角,而能在会试中脱颖而出,参加殿试的更是万里挑一的人中龙凤!”

“只有在殿试中被圣上亲自选拔的人才,才能称之为天子门生,他们往往被委以重任,成为朝廷的肱骨之臣。”

在场的读书人都深以为然,科举一途的确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要想功成名就,殊非易事!

有人又问:“您还是没说唐公子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老头苦笑一声道:“这不明摆着嘛,唐公子一介布衣,不需经过科考一途便可直接入朝为官,整个大华朝恐怕找不出第二个了!”

众人这才完全领会这道圣旨的霸道之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