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薄情赘婿 > 第980章 世态炎凉众生相

薄情赘婿 第980章 世态炎凉众生相

作者:禹陵后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29 13:50:40 来源:书海阁

小伙子点了点头,说道:“有一天,病房的蓝色围帘后面传来声音:你傻了,***屎***尿,熬死人。隔壁床是一位刚入院三天的老太太,感染后引发心衰,也突然认不得人了。她正闹着要把留置针拔了,缝被子。陪护的是她的一儿一女,看上去都已年过六旬。你快死了算了。她的儿子先吼了一句,女儿也跟着补了一句,就是,死了算了。白天,医生来了几次病房,问她儿子装心脏起搏器吗?不装。儿子没有犹豫。说完,医生离开了病房。我和小舅正在给姥娘物理降温,她有点低烧。递毛巾的时候,小舅抬起眼看向我,谁都没说话。”

“是啊,这种场景,这段时间,我在医院已经看到过很多了。”李睿叹了口气。

“你不是说有办法医治吗?”

“可以治疗,但我需要时间,瘟疫刚暴发的时候,我们来不及准备,只能眼睁睁看着,但现在,已经有把握治疗了。”李睿解释道。

小伙子松了口气,继续说道:“好吧。”

“那时候,我趴到姥娘耳朵边,跟她说,再坚持坚持,“咳嗽”很快能治好了。她好像还是听不到我的话,双目紧闭,嘴里发出哎哎哎的长鸣。当时我想,老人们真可怜,想生还是想死,似乎并没有人真正问过他们的意愿。经过半个月的治疗,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阿兹夫定、抗病毒药物全部用了一遍。到现在,输的液只剩钾、白蛋白和氨基酸。医生说,几乎没有药再可以用了。”

“医生是不是说,你姥娘二氧化碳分压升高?”

小伙目露惊讶,说道:“是的,血气化验显示,姥娘的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医生怀疑肺部发生了什么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潴留。”

“对,就是这个,说是她身体里有二氧化碳没能排出体外,严重的话,会休克甚至死亡。”小伙子激动道:“医院的走廊里,心内科主管医生在我对面叹气,说这次看来是真的不行了。几个小时前,隔壁床的主管医生对她的病人说,现在各个科室对治这个病都没太多经验。”

“现在单纯靠西医手段,确实无法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必须要用良药。”

“这么说,你们已经有了良药?”

“嗯。”

“可是......”

“我知道你顾虑什么,你放心,我们的药,都是平价药,不会让老百姓吃不起的。”

听到这话,小伙子激动的眼泪都快下来,啜泣道:“谢谢你,你是活菩萨啊。”

“兄弟,你这就折煞我了,我不过是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罢了。”

姥娘还在病床上发出无意识的声音,她嘴部无意识地圆张着,奋力用嘴呼吸——入院之前,她的肺部ct显示,肺部呈毛边玻璃状。因为身体太过虚弱,半月以来,她无法再去做ct复查,医生也还不能对她目前的肺部状况做出判断。”

“心脏的问题暂时解决了,心内科医生告诉我,暂时没有猝死的风险。她的肺部被病毒攻击到何种程度?是否患上了肺性脑病?但面对这些问题,医生无法回答。我跟我妈说,姥娘每天都在变好,但其实我非常焦虑。对于很多认知以外的东西,舅舅们习惯性地抗拒。比如一进医院,医生说输蛋白吗?上呼吸机吗?用阿兹夫定吗?再想想,他们的第一反应全部都是抗拒。可到后来,医院里连白蛋白都供给不够,姥娘蛋白很低,几天没能输上。我爸不得不挨个药店跑,最后找到两瓶,一瓶550。老板说,昨天进了100瓶,卖的就剩20瓶了。”

“后来,小舅掀起姥娘的被子,几乎每次都会叹息,他说以前从没发现过,姥娘的腿瘦得只剩骨头了,细得几乎一只手就能握住。有一天我在倒尿袋,听到有人在吸鼻涕,一抬头,二舅握着姥娘的手,涨红着脸抽泣,额前露出灰白的头发。怪我们,没知识,送(医院)晚了。舅舅们都是普通职工,当年子弟包分配时进去的。”小伙子继续说道:“我也在为自己没能过早介入而自责。这段时间,我脑子里全是那些药名,做梦梦到的也是这些。人在焦虑的时候,就觉得总得做点什么。从沪上回来时,我先花5000块买了一瓶阿兹夫定。几天后,买了黑市的特效药,两万块。后来我在网上看到,仿制药成分造假的消息越来越多,没敢给姥娘吃。”

“其实,那时候朋友那里有渠道可以拿到一盒特效药,但面对十万以上的价格,我犹豫了。前些天晚上,医生第二次把我们叫到走廊上,说还是做好心理准备。那天夜里,尽管很清楚这药的最佳服药期是感染后五天内,但我想还是要试试,就托朋友找了渠道。但最终,药还是没给姥娘用。一天凌晨五点,她血氧突然骤降,胸口卡了一口痰。叫来的医生和护士看上去显得无措,那口痰最后是二舅硬拍出来的。看到这种情况,我们放弃了用药。我查过这药的副作用,怕如果出现血栓之类的意外情况,医生处理不了。”据小伙所说,他在网上查了很多危重症的治疗信息,一点点拼凑,把他姥娘的情况写成文档,给很多朋友发去,希望可以咨询到一些有经验的医生。有天凌晨,他在网上看到一位医生分享重症治疗情况,就在线上问诊平台上发消息,但最终也没被接诊。

他每天都会输入很多次姥娘的身份证号,查询姥娘的化验数据。每刷新一次,紧张得像查考研成绩。可看到数据,又会陷入新的困惑。

“有天我差点跟护士吵起来。她说,现在的人就爱在手机上看病。我说,如果你们经验足的话,谁还去查呢。”

病房里,多数是形销骨立的老人,还有疲惫的中年人,他们蜷缩在走廊和病房的陪护床上。最近,医院里出现了一个中年女人,她一瘸一拐地,以每天5块的价格向家属出租陪护床,供不应求。

李睿从楼梯间门上的玻璃看出去,见她又兜了几个生意,尽管这些生意盈利不高,但她依旧很开心。

只是,这种开心的代价,是建立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上的。

或许,在她看来,自己也难免会感染,也有一天要躺在白色的病床上,但她不后悔。

因为只有赚到了钱,才有钱治病。

“姥娘住的是普通病房,一间四床病人,这几天还加了一床,全是感染病毒的。靠窗那家病人准备出院,新的病人就在走廊等着了。护士进来说,要整理床了,先坐凳子上。女儿不乐意了:人还没办好出院就撵人?姥娘是目前这个病房里住得最久的,已经出院十床病人,她还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我们想着能继续住着观察。”

“你放心,盛世集团准备了五十多间方舱,足够收纳全程的病人。”

“那就好。”小伙儿说道:“有天,我在病床旁收到我妈的消息:你几点回家,妈妈想你。我很少害怕,后背发凉,我妈到底咋了?我妈是个粗线条的人,大大咧咧,很少表达情感。我感觉到她心理压力很大。姥娘年迈的这些年,我妈每天去照料,给她洗衣服、洗脚。这次,我妈出现发烧症状那天,怕传染,凌晨4点从姥娘家逃一样地跑了。我无法确定除了对姥娘的感情以外,我妈的压力有没有一部分,来源于怀疑是自己传染给了姥娘。一天夜里,我跟表哥推算了家里人感染的时间。他说,不要问她,这话永远烂在肚子里。”

“我妈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说自己脑子里安了一根弹簧,会突然弹出来使她惊醒。她总在深夜里回顾被忽略的一生:一个平庸的二女儿,为了照看两个弟弟,9岁才上学。在所有集体生活中,因为年龄大,她自卑、庸碌,又平稳地过到现在。她说她很少快乐。可她不怨恨她的妈妈。黑夜里,我妈的声音听上去很平静。她反而懊悔不已,觉得过去自己不该有那么多任性的时刻,如果你姥娘好了,我再也不气她了。她觉得自己没照顾好自己的妈妈,说着说着,哭起来。”.五

这时,那个中年女人发现了小伙子,狗搂着身子走了过来,笑道:“小伙子,床还租吗?”

小伙子没有看她,直接从皮夹里拿出五块钱。

那中年女人笑呵呵地拿着钱,顾自己走了。

“我妈很少哭,也很少主动去医院。可最近,为了快点让自己从感染的状态里恢复,能去照顾姥娘,她已经挂了三次号,看了两次中医,还总觉得自己乏力、心悸,动一动就浑身难受。中医告诉她,感冒没好透。她更焦虑了,几乎每天问我,一个感冒,怎么还不好?我索性白天黑夜都在医院。我妈倒了,我就要顶上。另一方面,我希望能参与到治疗过程中,减少对延误的后悔。”

“有天临出门去医院时,就因为我没穿秋裤,我妈跟我吵起来。那时我已经陪护快20天,意志逐渐崩盘。我和表哥、两个舅舅,四人一天两班倒。白天要完成的事很多,喂早饭,喂很多难记药名的药,每隔两小时翻身,雾化,戴呼吸机,物理降温,每一个环节都谨小慎微。很多个中午,我几乎要五分钟吃完一份炒面,然后跳起来给姥娘拍痰,她太虚弱了。在我即将推门出去时,我妈语气降下来,我们都要健健康康的,不能再有事了。实际上我在想,不想让我妈没有了妈妈。”

“会的,我一定会让你们一家人都平平安安的。”李睿安慰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