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围棋传奇 > 第372章 一手棋勾起的一段回忆

围棋传奇 第372章 一手棋勾起的一段回忆

作者:七死八活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6-29 14:08:26 来源:书海阁

韩国时间上午10点零3分,当李襄屏心血来潮落下那个“无忧角”,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他突然产生了那么一点点恍惚。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棋形,对,就是目前大家在大棋盘上看到的棋形,这个棋形啊,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大家都叫它“无忧角”......请大家记住这个棋形吧,并且记住以后,老师还建议同学们在自己下棋时候,也可以尝试多下下这样的棋......老师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现在大家都知道,围棋围棋,这其实就是一种比地盘的游戏,而无忧角就用区区两手棋,就直截了当并且简单明了的在叫步获取10目左右的实空,不仅如此,这个空还非常的扎实,非常的安全,安全到“无忧”的地步,所以老师建议大家可以多下下......”

没错了,以上这段话,那就是李襄屏产生一点恍惚的原因。

这样一段话,那是在很早很早以前,李襄屏都忘记自己那时候有没有满7周岁,他听自己第一位正式围棋老师说的。

而李襄屏之所以对这话如此印象深刻,那还真不是因为那位围棋老师是位美女(他的第一位正式围棋老师那还真是位美女,那是一位棋力在业2到业3水平的女教师),也不是因为这位老师说得多么有道理。

实在是因为:以上这段话,这可能是李襄屏第一次听到关于对围棋棋理的阐述。(还要说明一点的是,李襄屏听到这话的时候,他关于围棋的启蒙其实是已经结束了的,而他的启蒙老师当然不是别人,而是他家老头子,也就说他听到以上这段话的时候,他已经了解围棋的规则了,知道怎么判别胜负了,并且他那时也学会了“扭羊头”,知道“征吃”和“伽吃”的区别,并且还掌握了“刀把五”,“梅花六”等等基础死活)

可能正是因为对这话的印象是如此深刻吧,李襄屏记得在自己小的时候,那是非常喜欢“无忧角”这个下法,在他达到业余高段水平准备正式冲击职业之前,那是几乎有机会就想下。

后来李襄屏自己回忆,自己小时候之所以那么喜欢“无忧角”,第一就是和这位老师的这句话有关,第二呢,那可能也和他的身世有关,因为他刚接触围棋的时候,恰逢他生母刚刚病逝,生父常年不在家-----

那个时候的他,也许还并不完全理解“无忧”的含义,但他应该是渴望一种“无忧”的状态。

李襄屏现在觉得,可能这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导致自己小时候对“无忧角”的下法非常痴迷,这种痴迷甚至延续到他准备冲击职业段位早期-----

到了那个时候,整个世界棋坛其实已经进入大贴目时代了,中国已经是贴三又四分之三子,日韩已经是贴6目半,而到那个时候,虽然已经有棋手开始质疑“无忧角”的效率问题(例如吴清源先生和他的师弟老曹等人),但当时世界棋坛最顶尖的大李马小等人,那好像依然还是“无忧角”的拥趸,他们在比赛中对“无忧角”乐此不疲。

李襄屏记得在自己第一年冲击职业段位的时候,他还专门为此事询问自己的老师(这个时候的老师,那当然就不是之前那个美女老师了,而是国内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职业)。

老师是这样告诉李襄屏的:“襄屏,如果只从围空效率来说,那么“无忧角”两手棋10目左右,这在大贴目制度下确实是偏低,但是你不要忘了,我们下棋时候不能只看目数,就像襄屏你自己在下棋中判断形势的时候,你除了要点目之外,你还会注意什么呢?”

这个问题当然难不倒那个时候的李襄屏了,他很快回答老师道:

“还要看棋的厚薄。”

老师笑道:“这就对了,日本的赵治勋先生曾说,什么是围棋的厚薄呢?其实就是越安全的棋可以认为越厚,最厚的就是已经彻底两眼做活了的棋,那你现在站在厚薄的角度看待问题,是不是可不可以认为“无忧角”这种下法,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厚实的下法呢?我想应该就是这个原因吧,这才导致大李马小等人依然喜欢这个下法。”

必须承认,哪怕是到了现在,李襄屏依然认为老师这话很有道理,这里面蕴含的哲学和棋理,甚至不会因为围棋AI的出现而有所改变。

只可惜等李襄屏慢慢长大,随着他最后定段失败,他却渐渐遗忘了老师这句话,尤其等他穿越之前见识过围棋AI,见识过狗狗们极端追求高效率的下法,竟让他在穿越之后,在正式比赛中就从没下过自己小时候曾经痴迷的“无忧角”。

现在说是“心血来潮”也好,说是“鬼使神差”也好,他竟然在如此重要一场比赛中重拾“无忧角”,那他现在稍稍走神,陷入某种回忆甚至感慨当中,这当然也是可以理解。

李襄屏从恍惚当中回过神来,那已经是10点15分左右的事了。而他回过神来的原因,那是因为他在这个时候无意中看了一下计时钟,竟然发现这都已经过去10多分钟中,对手依然还没落下全局的第6手。李襄屏哑然失笑。

他这个时候只能哑然失笑。

其实也正是这个哑然失笑,才把他重新拉回到比赛状态当中了。

“.....嘿嘿没想到啊没想到,我这么普普通通一个“无忧角”,好像还起到一点“奇兵”的作用呀,大李之前肯定是没想过我会这样下,嗯,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我今天的心血来潮也不是全无事处嘛,那么接下来,大李又会采用什么方法,来对付这个他自己熟悉无比的下法呢.....”

李襄屏会产生这种想法非常正常,事实上不仅是他,当隔壁观战室棋手看到李襄屏居然下出一个“无忧角”之后,都对大李的“长考”表示理解。

毕竟现在的李襄屏那可不是普通的阿猫阿狗了,虽然他到目前的冠军数量还没有大李多,李襄屏现在的世界冠军总数量甚至还没有老曹多,暂时和刘倡赫持平位列世界第三。

然而因为交手战绩一边倒的缘故,现在大家再看李襄屏和大李交手,那不管别人承不承认,嘴上说不说,自觉不自觉就会把大李摆在“下手”位置,认为他现在才是那个挑战者。

那么在比赛中,“上手”他突然采用一个他之前从未下过的下法,那么哪怕这个下法非常普通,是那种大家其实都非常熟悉的大路货,这也容易让“下手”惊疑不定,同时也很容易成为话题-----

这一切正如真实历史中的同时期一样,就在那段时期,大李突然很喜欢一个“小目单关缔角”的下法,虽然这个“小目单关缔角”其实也是个大路货,早上上世纪中叶的时候,日本围棋就很流行这个下法,然而因为是大李突然这样下嘛,因此就在那么几年间,也带动了这个“小目单关缔角”的流行。

李襄屏现在还无法确定等自己今天重拾“无忧角”之后,能否带动这个下法的复兴。

他现在唯一能确定的是,假如真想让那“无忧角”复兴,让这个下法重新流行,那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自己采用这个下法能够赢棋,唯有这样,也许才能再次带动一波流行潮。

而想要赢下这盘棋的话,接下来首先就看大李会如何接招了,他又是如何来应对这个“无忧角”。

因此在接下来,李襄屏静静等待对手的接招。

等李襄屏重新回到比赛状态之后,他却也没有再等多长时间,大概在10点18分左右,大李落子了,他落下了全局的第6手。

等看清大李落在棋盘上的那枚棋子,李襄屏再度无声的笑了----

他笑不是因为别的,因为大李的这步应对,并非是上世纪时候,也就是大李刚称霸世界棋坛期间,大家在对付“无忧角”时最常见的“分投”,“挂角”之类。

他今天采用的,正是那步由吴清源先生首创,由李襄屏在职业棋界大力推广的那步“尖冲”。

“.....嘿嘿,只要有了前面这几手棋之后,那估计张大记者谢记者他们的比赛报道就很好写了吧,他们现在可以写决赛惊现角色互换,李襄屏采用大李喜欢的下法,而大李选择李襄屏推荐的应对......”

李襄屏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很快落下了全局的第7手。------

他的确是很快,虽然他自己之前从没下过“无忧角”吧,然而不要忘了,重生之后的他,那可是依靠“批判无忧角”起家的,并且到了现在之后,用这步“尖冲”对付“无忧角”,这其实已经形成一套体系了------

这是李襄屏亲自在实战中建立起来的一套体系,既然这样,尽管今天不是他自己下“尖冲”,那他也没有理由却违反他自己建立的体系,这也是他在这之后落子较快的原因。

而除了李襄屏比较快之外,今天的大李也不知道怎么想,反正他除了第6手花费了十多分钟时间,后面的落子速度同意较快。

正是因为两个人都比较快,那么到中午封盘时刻,这盘棋已经下了60多手接近70手棋。

中午11点58分,大李落下了全局的第67手,这就是上午的最后一手棋了,两分钟之后,李襄屏走出对局室,他这时候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良好到本来在赛前的时候,他都不准备和自己外挂说话的,这个时候他都忍不住开口:

“呵呵定庵兄,今天如何?我这棋应该下得还可以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