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大唐技师 > 第952章 安置村

大唐技师 第952章 安置村

作者:扬镳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6-29 14:14:58 来源:书海阁

等李牧磨磨蹭蹭地把所有东西都准备好了,又是半个时辰过去了。李世民的老脸拉得老长,这也不能怪他。来到扬州之后,就被李牧接到了顾园,一步也没出去过。李世民可不是个能闲得住的性子,早就待腻了。毕竟顾园再好,能有皇家园林好?这里面的精致,可吸引不了他。

来到门口,李牧对高公公说了一声要去的地方,便跟李世民一起钻进了马车。他一点也不担心高公公会迷路,这顾园附近,不知有多少高公公的好儿子好孙子在,还能让他们的老祖宗迷了路去?

明面上,李世民只带了不到二百人。但加上不良人,东厂的番子,少说也得有一千来号,李牧的眼睛又不瞎,就算他瞎了,他手底下的锦衣卫也不是吃干饭的啊。

李牧殷勤地把干果盘递给李世民,惨遭无视。李世民拉长着脸看着李牧,道:“你小子是不是故意不想让朕去啊,推三阻四的,像什么样子!”

“欸!”李牧纠正道:“陛下,咱可说好的,出来了,您可不能暴露身份,哪有账房自称朕的?您得换个名字。”

“换名字,那你给我起一个!”李世民怒极反笑,李牧却装没看见,道:“这样吧,我就叫你老李。”

“你!”李世民咬着后槽牙,极力地忍住,对李牧道:“行,朕既然说了,就一定做到,今日就让你叫朕老李。”

“还有个事儿。”李牧变戏法似的,拿出了一副假胡子。他刚刚耽搁半个时辰,就是做这个东西去了。李世民今年才三十多岁,胡须并不甚重,而李牧做的这副假胡子,却是从鬓角直接到下巴,虽没有‘美髯公’的架势,但也是中等程度的络腮胡了。这个胡子戴上,三分之一脸都遮住了,保准谁也认不出李世民。

“这是何物,朕不要!”李世民摆手拒绝,但被李牧扑在身上,非得贴上了不可。李世民也没过于挣扎,嘴里碎碎念道:“朕就不该出来,还得受你小子摆布!”

“哎呀,都是为了您的安全啊,老李!”

“你!”李世民气急败坏:“此处又没别人,你还敢叫朕老李?”

“提前适应一下么、”李牧说着,又拿给李世民三样东西,介绍道:“您今天的身份是账房,这两件宝可得带好了。第一个是账本,账房不带账本,那还是账房么?第二个是算盘——”

“我不会用这东西!”

“也没让您用啊,带着算是个装饰。”李牧塞到李世民怀里,继续介绍:“这第三样厉害了,不要小看这支笔啊,这里头是有巧思的。先把笔饱沾了浓墨,然后晒干,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什么时候要用了。”李牧伸出舌头示意了一下,李世民直皱眉:“舔笔啊……”

“这不是为了方便么。”李牧把笔也交给李世民,道:“今儿大概也用不上,陛下拿着就当个装饰,万一用上了,做做样子就好。

李世民点点头应下,好奇地拿起来翻看,账本里面是空的,看来真的是为了装样子。

昨日为了耍赖,让李牧带他出门,李世民半宿都没睡好,现在坐在这四轮马车上,来自西域的毛毯又软又舒服,李世民还真有些困倦了,打了个哈欠,躺下打起了盹。

李牧撩开车帘看了一眼,路途还远,便也躺了下来,闭上眼睛进入了系统空间。

系统的修复工作,还没有完全搞定,无数的代码等着他敲呢。

……

快到晌午了,终于到达了今日行程的第一个地点。

此地名鄮县,明州港就在这里。鄮县是很大的一个县,坐拥寻常小县五倍的地盘。它能有这么大的地盘,说起来原因就一个。这地方没啥人,地广而人稀。历代朝廷治理地方,看的最重要的指标不是地盘而是人口,人口多的地方,一个县有可能分成两个县,而人口少的地方,合并在一起是常有的事儿。

这儿是江南还好些,到了西北,一县有一州之地的也不是没有。就拿定襄来说,你说它是县,它是县,你升它是州,它也能是州,地盘够用。

李牧开发明州港,便把鄮县按照地理,分化成了四个县。慈溪、翁山、奉化、鄮县,鄮县作为州治,明州市舶司衙门也设在这里。为了把港口的用地腾出来,他让负责此地建设的顾思之搞了一个安置村,把港口所在地的所有民户都迁到这个安置村里头。然后统计全鄮县的耕田,以备后续的安置事宜。

顾思之听说李牧要来,早早就在路口等候了。远远望见马车,赶紧挥手,示意身后的百姓吹打起来。

李世民睡的正香,听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被吵醒了。任谁睡得好的时候被吵醒,肯定都有起床气。李世民眉头紧皱,目光好似要杀人一般。他撩开帘子,看到外面吹吹打打,气不打一处来:“做这些没用的事情,这小老儿当真该死。”

“您可是答应过的哟——”李牧小声提醒。

“不说就是!”李世民哼了一声,闭上了嘴,眼瞅要到地方了,李世民把自己的三个宝贝拿起来,准备随时下车。终于到了地方,李世民从车上下来,等着迎接李牧的众人一愣,顾思之诧异道:“汝是何人?侯爷在何处?”

“汝?”李世民更气,懒得回应,高公公狗腿本能爆发,替他说道:“这是侯爷新聘的账房,我是马夫,侯爷在车上休息,你们等等。”

顾思之赶忙摆手让锣鼓家伙滚远,弄巧成拙了不是?这要是把李牧给吵醒了,他可吃不了兜着走!

“哎呀,这睡个觉是真不容易——”李牧阴阳怪气的声音从里头传出来:“为了来这破地方,起了个大早,本想补会儿觉,谁成想还不让睡了,这是谁家娶亲啊,搅闹本侯好眠?”

顾思之只好硬着头皮道:“侯爷,非是有人娶亲,是百姓爱戴侯爷,听说侯爷要来,都自发地过来迎接您呢。”

“哦,是么?”李牧冷笑一声,不置可否。顾思之不敢多言,前头带路,领着李牧来到了位于村口的一栋房子。

李世民跟在李牧后头,看着这村子便觉得奇怪。他征战四方,什么地方的村落没有见过?但是眼前这个村落,他看着还是觉得非常奇怪。村口有一处相对其他房子大了一圈的房子,看起来像是衙门,但又不是衙门,门口还有一块小广场,也不知是做什么用的。

走进这座房子,里头竟然是一个大堂。看这个大堂的占地,少说也能装得下一二百人。

李牧大啦啦走进大堂,主位坐定,顾思之等人下首坐了,依次往后,到了门口没有座位的,就在门口站着。李世民微微蹙眉,这俨然一个小朝廷啊,李牧这是要干什么?

李牧余光瞥见李世民皱眉,还当他是因为没座位,急忙咳嗽了一声。顾思之听见了,不明所以,还是身后的人提醒,才意识到李牧的俩跟班儿没有座位,赶紧命人搬来两把椅子,给李世民和高公公添置了座位。

坐定了,李牧喝了一口茶,打了个哈欠道:“来吧,开始吧,什么事儿谁负责的,依次给站出来说,丑话说在前头,这是本侯第一次交代你们事儿,谁要是没办好了,下回的事儿,可就没你的份儿了,好自为之。”

说在,虚抬了一下手,示意可以开始了。

顾思之第一个站出来,道:“禀侯爷,奉命为原鄮县,今慈溪、翁山、奉化、鄮县,四县订正人口户籍,登记造册,今得户籍册四本。”说着,顾思之把四本户籍册呈了上来,李牧看都没看,随后递给了李世民。李世民愣了一下,旋即想起自己的身份,接过来装模作样地看了起来。

那边李牧开口,道:“本侯懒得看,你简单说说。”

“是、”顾思之应了声,介绍道:“根据原鄮县的户籍侧,整个鄮县有户三万七千八百四十一,人五万六千七百二十。”

李牧直接笑出了声,道:“若这个数是真的,那鄮县是家家绝户了。”

一家平均不到俩人,可不绝户么?

顾思之干笑一声,其实这户籍有假,那是人所共知的事儿。无他,为了躲避人头税。李牧的新政,关中地区还没全部推广到,沿海这么偏僻的地方,就更别提了。地方官们,还是按照隋朝延续下来的旧制度在做事,自然户籍会有差异。只是李牧没想到,会有这么夸张,简直是连假账都懒得做了。

但是要说这人口,到底有没有个准数呢?

其实也是有的,不过要问的不是官府。而是本地的大族,乡绅。大部分的老百姓,种的都是他们家的地,每家都把手里的佃户人数报一下,再加上自家的人,多半**不离十了。

这也是李牧为何要让顾思之做这件事的原因,这鄮县的地,顾家占了大半,很多没算在他家的,也都跟他家脱不了干系。

“侯爷明鉴,这个数自然是有出入的。老朽接连十余日,统计了全县所有人口,一一登记造册,最后统计出来的实数是户四万两千七百二十户,人十五万七千六百八十人,劳力,男丁两万四千七百八十人。如果把女人和孩子,二算一或者三算一,也能折合一万余劳力出来。”

算劳力的时候,通常只算一户人家里头的壮年男丁。但是不是壮年男丁的,也不是干不了活儿。比如说女人,还有半大孩子,都能干活了。只是相对于一个完整劳力,他们干得少而已。所以才有了二合一,三合一这样的算法。

但即便这样算起来,整个县的劳力也不到四万。还要减去建设港口的劳力,以后充当水手的劳力……李牧忽然发现,这人口少的有点夸张了。

李牧点点头,示意顾思之坐下,指了指琅琊王氏的王瑞,王瑞站了起来,先行了个礼,然后恭声道:“遵照侯爷的指示,我带人走遍了鄮县所有可耕种的田地,最终统计得出,鄮县共有可耕种土地二十四万亩。”王瑞从怀里拿出一副舆图,找两人扯平整之后给李牧看,指着地图上勾勒出的大大小小的地块,道:“这些能连在一起的土地,按照侯爷的吩咐,都已经连成一片,设置了安置村。每个村,大约占据三千亩左右的土地。而些许零散的土地,考虑到侯爷所说的‘投入产出比’,最终决定放弃了。”李牧虽然心里知道劳力肯定不够,但还是问道:“三千亩地需要多少劳动力?”

“这不好说,因为老百姓种地都是全家上阵。”王瑞显然是做了功课的,赶紧答道:“一户五口之家,若是能有两个半劳力,大概能照料十亩地,再多就没法精耕细作了。三千亩,大约需要三百户。”

五口之家两个半劳力是这么算的,家中男丁算一个整劳力,老父算半个,家中妻子和长子加起来算一个。这是理想情况,若是没有老父只有老母,恐怕那半个劳力就没有了。而如果家中丈夫是水手,整个劳力也要打折扣,所以五口之家,能有两个半劳力的,少之又少。维持两个劳力都不容易。

按照这个比例,一个劳力四亩地,可以达到精耕细作。如果改良方法,比方说普及贞观犁,李牧有信心让效率提升百分之五十,也就是一个完整劳力,能耕种六亩地。

此地有二十四万亩地,也就是说,改良之后,也要四万个完整劳力。而全县加起来才不过四万,还有那些建设的,当水手的,至少也得一两万吧?

缺口这么大,上哪儿去找?

李牧看向李世民,李世民却看户籍册看得入神,没有察觉到李牧的目光,即便察觉到了,一时半会他能有什么办法。李牧只好按捺下来,继续让王瑞汇报。

“按照侯爷的吩咐,已经为拆迁的百姓安排好了安置房屋,给予了相应的补偿。”王瑞说着,眼珠转了转,声音也小了一些:“只是很多百姓,感念侯爷给予的条件太好了,主动放弃了补偿——”

听到这话,李牧的目光瞬间盯了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