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大唐技师 > 第75章 暗流涌动

大唐技师 第75章 暗流涌动

作者:扬镳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6-29 14:14:58 来源:书海阁

夜『色』静谧,暗流涌动。

魏征家里,也来了一些人。他家的宅子虽然在距离皇城不远的平康坊,但是位置非常偏僻。门口也没个匾额,如果不仔细寻找,很难找到。

堂堂国公,住在这样的宅子,于礼制不合。按制,国公的府邸应该有一个专门祭祀祖先的房间,但是魏征家的房子很小,他的卧室跟祭祖的房子在一块儿,因此遭到了御史的弹劾。李世民得知此事后,曾赐给魏征钱财,让他换一个宅子住,魏征没换,把钱财都拿去接济了亲戚。他出身贫寒,亲戚全都是穷亲戚,逢年过节就登门,说是拜访,实际就是要钱。哪一家没个一贯半贯的都打发不了。魏征从不受贿,所得的钱财,除了俸禄就是天子的赏赐,有这群吸血鬼盯着,手头怎么可能宽裕。

有人弹劾他,他也不分辨,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了他的情况,也就不弹劾了。李世民给过他一次钱,也不能总给,于是他的居住环境也一直都没有改善,在这个小宅院住了快五年了。

山东士族也想要周济于他,但是魏征不接受,他对人说,他这辈子身无长物,就只剩下这点名声,不想连点名声也留不下,因此办事是办事,但是涉及到钱财贿赂,他都是严词拒绝的。

正是打了这个底子,人们才对魏征的品行非常赞扬,一个连钱都不爱的人,怎么可能不忠直呢?

今日魏征遭到李牧辱骂的事情传开之后,魏征家里就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李牧杀人之后,来的人更多了。宅院小,屋子也小,魏征只好让客人委屈一些,拿了几个条凳,大家坐在了院子里。

一群御史与卢、崔、郑等山东大族的代表义愤填膺,替魏征抱不平,这个说明日要弹劾李牧,那个把已经写好的奏疏掏出来诵读,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吵闹声不绝于耳。

但是当事人魏征,却不发一语,怔怔地坐着发呆。

他在想李牧这个人,想他今天说的话。

魏征素有辩才之名,有理滔滔不绝,没理也可辩三分。李牧今日所言虽逻辑缜密,但若是争辩,魏征也不是无话可说。只是李牧说的事情,正好击中了他的罩门,让他心神混『乱』,想要辩驳,却开不了口。

李牧说他是三姓奴,其实说轻了。魏征自己知道,他其实是七姓奴。忠义二字,他是不配的。

在魏征像李牧这般年纪的时候,志大才疏,不事生产,在家乡活不下去了,只好出家做了道士,云游混口饭吃。时逢天下大『乱』,武阳郡丞元宝藏随瓦岗李密起事,正好魏征云游到了武阳郡,他感觉到机会来了,脱下道袍,成了元宝藏的幕僚。元宝藏是他的第一任主公。

因魏征读过书,做得一手好文章,因此元宝藏很倚重他,与李密来往的信件,全是元宝藏口述,魏征代笔。在跟了元宝藏一段时间之后,魏征觉得元宝藏就是一个莽撞武夫,成不了气候,就趁着给李密送信的机会,自荐成了李密的幕僚。瓦岗李密,是他的第二个主公。

过了不久,瓦岗寨内讧,内忧外患,李密扛不住王世充的进攻,不得已投靠李渊,在李渊手下做谋士。李渊是他的第三个主公,但当时李渊麾下谋士何其多也,魏征始终没有得到重用。李密降唐又叛唐,被盛彦师斩杀于熊耳山。残部被当时还叫徐世绩的李绩收编,俩人都曾在李密麾下,魏征偷偷给李绩写了封信,趁夜『色』偷偷离开唐军大营,来到了李绩的帐下。李绩,是他的第四个主公。

随后,窦建德挥军南下,李绩粮草短缺,力战不敌,军队被打散。李绩率残部归唐,而魏征因从唐军大营逃走,不敢归唐,投降了窦建德。在窦建德麾下,魏征终于得到了重用,武德元年,大唐建国,窦建德也自立为王,封魏征做起居舍人。窦建德,是他的第五个主公。

窦建德尽起大军攻唐,双方交战于汜水。李世民身先士卒,冲入窦建德军阵,鏖战四天五夜,窦建德战败被俘,斩于长安。魏征也一并被俘虏了,李建成听说过他,当时李建成的太子府正在与李世民的天策府争锋,只要是人才愿意加入太子府,既往不咎。魏征为了活命,自然愿意,李世民问了几次策,魏征都对答如流,李建成大喜,封他为太子洗马,礼遇有加。李建成,是他的第六个主公。

玄武门事变,李建成身死,魏征又沦为阶下囚,李世民早就听说魏征给李建成出了不少主意,觉得他是个有才能的人,正好当时山东士族反应激烈需要安抚,就把他扶上了位。李世民就成了他的第七任主公。

忠臣不事二主,他魏征却有七个主公,岂不就是七姓奴么?话虽然这样说,但是在魏征心中,他只把李建成当做主公,因为李建成对他最为尊重礼遇,而且李建成确实也是一个贤明的人,如果他当上皇帝,不见得会比李世民差。至于其他人,在魏征看来,都只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但是李牧说他没有君臣之义,他确实无法反驳,因为他自己心里知道,他真的是没有。

在魏征心中,他有他自己的坚持。他视李建成为主,李建成与山东士族的关系,也是他一手促成。现在李建成已经死了,山东士族又因当年的事情遭到了很大的牵连,朝中势力十不存一,魏征觉得自己必须担当起这份责任来。他屡屡顶撞李世民,也是因为如此。人生已过半世,看待对错的角度,早已与少年时不同。或许魏征在像李牧这般年纪的时候,心中还有善恶的边界,但是如今,他身为国公,又有他无法割舍的责任,很多事情,他不能以对错区分,只能看脚下的立场。

但是在心底,魏征是知道对错的,正因为知道,所以他因此痛苦。本来这份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因为朝堂上大家都是一样的人,没人会揭穿这个老底。谁想到出来李牧这么个愣头青,把他的伤疤揭了个干净,让他犹如万箭穿心,有苦难言。

魏征其实不恨李牧,李牧说得都是实情,没有污蔑他。但他必须对李牧下手,因为眼前这群人,这是他的责任。如果可以选择,他不想对李牧下手,李世民怜惜李牧的才干,魏征同样也怜惜,甚至还很羡慕,但是现在,他别无选择。

魏征终于开口了。

“明日,诸君随我上奏。卢老,学子那边,就拜托你了。”

被称呼为卢老的人,轻轻捋了一下胡须,没有说话,点了点头。

……

赵国公府,同样也是人声鼎沸。

今日在李世民『逼』着六部尚书表态的时候,长孙无忌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他知道,这个答案不能让李世民满意。但是长孙无忌没有办法,他是关陇集团的主事人,关陇集团,也是贵族,虽然比不上五姓七望那么大的家族,但是在优待方面,却照比门阀一点也不弱。

坐在这大堂中的人,无一不是从龙之臣,老一辈从的是李渊,少一辈从的是李世民,多少还都跟李家沾点亲带点故,就算李世民在此,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

矿藏,本就是暴利。这些人,家里大大小小都有点矿,如今李世民要把矿藏收回朝廷,几乎等于是在抢劫他们的钱,这些人如何肯答应?长孙无忌也是盯着很大的压力,才给李世民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不然若按照这些人的意思,直接就是反对了。

在场之人,大多武将出身,脾气爆,『性』子也直,又多有爵位在身,天老大地老二他老三,说起话来也没什么拘束,这个说一句,那个就吼上了,长孙无忌虽然是主事人,但是不少人还比他高一辈,他也没法说什么。心中虽然不悦,但也只能默默地看着。长孙无忌也不担心,反正他们吵来吵去,最后还是他来做主。

终于,这些人吵累了,想起了长孙无忌,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申国公高士廉开口问道:“辅机,你倒是说话呀,明日朝堂必有风波,我等站哪边啊?”

申国公高士廉,乃是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亲舅舅,俩人幼年时父亲早逝,被族叔赶出家门,是高士廉收留了他们,并将他们抚养成人,对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有养育之恩。玄武门之变时,高士廉起了重要的作用,不但劝谏李世民动手,还入宫麻痹李渊,为李世民创造机会,李世民登基之后,封他为侍中,后来高士廉觉得自己对不起李渊,心中惭愧,遂以年老请辞,功成身退,于长安郊外盖了一座府邸,很少参与朝中大事了。

但这并不代表,他不在乎钱财。李世民要收矿于朝廷,他是关陇集团第一个不答应的,但是李世民是他的外甥女婿,他不好意思说,就来找长孙无忌了。

长孙无忌听到了舅父问话,不敢不答,沉『吟』了一下,道:“李牧,我们得保!”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