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大唐技师 > 第211章 身世(卷终)

大唐技师 第211章 身世(卷终)

作者:扬镳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6-29 14:14:58 来源:书海阁

高公公回来的时候,李世民还没有休息,今日发生的事情,让他心绪难平。

高公公蹑手蹑脚地进来,李世民与之相处几十年,早对高公公的脚步极为熟悉,不用回头就知道是他。

“李牧怎么样了?”

“回陛下,大喜,逐鹿侯醒了。”

李世民回过头看着高公公,确认道:“真的?李牧醒了?他有没有说什么?”

“禀陛下,逐鹿侯虽然醒了,但是身体虚弱,还,还不能说话。”

“唉!”

李世民长叹了口气,对高公公道:“不要把皇后吵醒,随朕去外面走走。”

“诺。”高公公忙把熊皮大氅拿过来,披在了李世民的肩上。他内功深厚,抵挡些许寒风不在话下。

二人出得殿门,也未远走,而是踩在这石阶上。积雪已经有了厚厚一层,踩在上面,吱呀作响。

高公公落后李世民一步,张了张口,又忍了回去。他想告诉李世民,李牧身边有两名高手。但是想想,好像也没什么说的。李牧身边有两个高手、或者死士这种事情,不是很正常么?而且今天也没打赢,多少有些丢脸,还是别提了。

二人就这样一直往前走,来到了一个角落。这里地势高一些,向北望去,刚好可以看到玄武门。

多少回忆浮现在心头,李世民忽然道:“高干,你本是隋宫的太监,被前隋炀帝派来监视父皇,他却不知,你本是父皇派去宫中的眼线。朕心中一直有一个疑惑,你回到父皇身边时,父皇感念你的功劳,打算赏赐于你,为何你什么都不要,偏偏要跟在朕的身边?那时朕不过是个孩子,而大哥……隐太子已经成人,他是世子,任谁看,他都是继承父皇基业的人,为何你偏偏选中了朕?”

高公公没想到李世民忽然有此一问,微微发愣。李世民回过头看着他,道:“你与朕相识多年,便是如同朕的影子一般,回答朕的问题,还需要想这么久么?”

“老奴不敢。”高公公赶紧躬身,道:“陛下,老奴不敢欺瞒陛下,当时老奴想,若要赏赐,用完也就没有了。可是若想留在太上皇身边,虽然老奴是太上皇派出的眼线,但是太上皇也未必会尽信老奴。与其被太上皇猜忌,倒不如选一个新主子。确实如陛下所言,当时的情况隐太子是一个更好的人选。但老奴却多想了一些,隐太子已经成年,为人处世又颇多算计,老奴担心跟在隐太子身边,一样会遭到猜忌。而陛下当时十余岁,待人和善赤诚,老奴对比一番,更愿意事陛下为主。”

“赤诚……”李世民喃喃念着这个词,苦笑一声,道:“赤诚这两个字,若放在当年的朕身上,确实非常合适。但若放在今日的朕身上,朕却不敢认了。时过境迁,朕已不是当年的朕,已然不是一个赤诚之人了。”

“陛下……”

“你无需安慰朕,朕有自知之明。”

李世民叹了口气,又沉默了起来。

好半天,李世民突然又道:“高干,你可还记得隐太子有几子?”

高公公又懵住了,今日的陛下怎么有些奇怪?还是说自己真的老了,听不懂陛下的话了,为何猜不到陛下心中所想了呢?

这件事,没有比高公公更清楚的了。因为玄武门之变时,有一件事,是高公公亲自去做的。李建成与李元吉的子嗣,都是被高公公杀死的。

虽然不明白李世民为何突然问这件他自己知道的事情,但高公公还是答道:“回陛下的话,隐太子有六子,长子,李承宗,早卒。后有李承道,李承德,李承训,李承明,李承义五子。”后面的话,高公公就没有再往下说了。

李世民摇了摇头,道:“不止这六个。”

“呃……”这话高公公可不敢接,想了好一会儿,小心道:“陛下,恕老奴愚钝,不明白陛下的意思。”

李世民轻笑了一声,道:“高干,隐太子性风流,否则也不会与父皇的妃嫔有染。他的子嗣,远超六个。不然你以为这些山东士族,还有那个魏征,为何不肯归顺朕?他们的心思,朕早就知道。他们还在指望寻得一个隐太子流落于民间的子嗣,据山东之地,立他们心中的正统!”

高公公吓得魂不附体,他哪里知道这种秘闻,惊道:“陛下,这……他们有这么大的胆子?”

“呵!他们一直不服朕!”

李世民深吸了口气,叹道:“朕登基之后,对他们一忍再忍,试图感化他们。但是他们,尤其是魏征,让朕太失望了!”

高公公咬牙切齿道:“陛下,既如此,不如杀之!”

“算了!”李世民摆摆手,道:“朕登基之时,就曾发誓,一定要做一个好皇帝。让父皇,让后人知道,朕当年做的事情是对的,朕做皇帝,一定比隐太子要好!朕留他们的命,就是要他们看看,朕到底能不能做好!”

“他们一定不会服,就算陛下做得好,他们也不会承认。”

“朕不需要他们承认,朕只是让他们看着!”李世民张开胳膊,仿佛在拥抱穿过玄武门的风雪,道:“朕做古往今来第一帝王!朕要他们见识朕的志向!”“李牧,上天赐予朕的贤才。有他辅佐朕,朕必如虎添翼!”

李世民的眼中闪烁着光芒,仿若可以穿透黑夜:“何况,李牧还这么年轻。等朕死了,他还能辅佐朕的儿子。朕何其幸也,何其幸也!”

高公公心惊不已,陛下竟是如此看重李牧?

“高干!”李世民的声音忽然变得阴冷起来。

“老奴在!”

“朕以前,念着兄弟之情,不愿把事做绝。但是如今看来,魏征等人,是不想让朕念着这份情谊了。罢了,罢了!朕既然举起过屠刀,也就不在乎这身后之名了,吩咐下去,遍寻隐太子遗留民间的子嗣,宁杀错一千,莫放过一个!”

“给朕杀!”

……

魏征猛地从噩梦中惊醒,浑身已是冷汗淋漓。冷风灌入被窝,裴氏也醒了,看着呆坐的魏征,叹气道:“你又做噩梦了?”

魏征点点头,没有说话。

裴氏没好气道:“你还惦记着那件事?你就不能惦记惦记自己的女儿?如今你的女儿,被送去了对头的府里,你就一点也不担心么?”

“有什么好担心的!”魏征抹了一把脸上的汗,又躺了下来,道:“女儿也到了该嫁人的年纪了,她对李牧有情,就让她去,总比嫁不出去,跟着我这个穷爹吃苦好。”

裴氏一听这话,顿时来了兴致:“老头子,你的意思是?”

“你都知道了,还问什么。”

裴氏笑了起来,抬手捶了魏征肩头一下,道:“还是你老谋深算,这些年,你总算是为这个家做一件事了。”

魏征不愿多说,转过身背对裴氏,道:“睡觉!”

裴氏也不理他,心里只顾着高兴了。她一点也不担心李牧的能力,一个能让自家老头子吃瘪的少年人,再差,又能差到哪儿去?

……

莒国公府。

唐俭和孙氏也是刚躺下,听说了李牧的事情,孙氏一直哭到现在,她要去看李牧,但被唐俭拦了下来。如今坊门已经关了,再者,李牧有神医诊治,妻妾照顾,无碍就是无碍,但若是有事,孙氏去了也改变不了什么,只能哭哭唧唧地添麻烦。明日再去探望,也是一样的。

唐俭折腾一天,也累了,躺下没一会儿,就响起了呼噜声。

但孙氏却睡不着。

在她心里,一直有一个尘封多年的秘密。这个秘密,她从来都没跟人说起过,就连他自己的儿子,也从来没说起过。

十七年前,也是这个时候。

那时她与丈夫李敢成亲已经有两年了,一直没有怀孕。马邑城小,没有什么像样的大夫,于是李敢便带着她去了灵州城。

灵州城有一家医馆,远近闻名。夫妇二人拿着所有积蓄,到这家医馆求医。却不幸得知,孙氏因曾小产过,此生再无怀孕的可能了。

当日天色已晚,夫妇二人便寻了一家小客栈住下。适逢乱世,客栈也没有什么生意。除了他们夫妇二人之外,就只有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客人,奇怪的是,他竟带着一个孩子。

半夜,传来了打斗声。夫妇俩担心是黑店谋财害命,不敢在屋里,便从屋里出来,躲在马厩之中。

孙氏清楚地记得,当时听到的话。

“你带这么多人过来,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堂兄不知么?把孩子给我!”

“妄想!我虬髯客行走江湖,信义为先,忠人之事,岂会把孩子给你这个马匪去换粮?”

“那我只好得罪了,堂兄!给我上!杀了他,抢下孩子!”

大胡子抱着孩子从客栈二楼跳下,正好落入马厩之中,看到了躲在马厩角落的夫妇二人,情势紧迫,他深深地看了二人一眼,把孩子丢到了孙氏怀里。然后大喝一声,向相反的方向遁去。

一伙儿马匪没有察觉孩子已经不在他怀里了,径直追去,不一会儿就都没了声息。

夫妇二人把孩子带回定襄,在乡下孙氏的娘家藏了几个月,然后才带到城里,当做孙氏‘十月怀胎’生出来的孩子,取名李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