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大唐技师 > 第527章 尚方宝剑

大唐技师 第527章 尚方宝剑

作者:扬镳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6-29 14:14:58 来源:书海阁

龙泉剑,原名龙渊剑,传说是由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

相传欧冶子和干将为铸此剑,凿开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铸剑炉旁成北斗七星环列的七个池中,是名「七星」。剑成之後,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盘卧,是名「龙渊」。故名此剑曰「七星龙渊」,简称「龙渊剑」。隋末,流转到李渊手中,成为了李渊的佩剑。李渊登基为帝后,为避讳,此剑始改名为“龙泉剑”。

此剑非神话,各代历史有详细的脉络记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把剑。欧冶子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越国人,欧冶子诞生时,正是东周列国纷争时期。是他发现了铜和铁性能的不同之处,冶铸出了第一把铁剑,就是这把“龙渊”。铁的强度要远高于当时普遍使用的铜,所以当时这把剑可谓是没有对手。

此剑铸造技艺固然精湛,但它的闻名还在于一个史书中为记载姓名的渔翁:鱼丈人。

故事是这样的:伍子胥因奸臣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国兵马一路追赶,荒不择路,逃到长江边上。浩荡江水,波涛万顷。前阻大水,后有追兵,就在焦灼之时,上游有一条小船急速驶来,船上渔翁连声呼他上船,伍子胥上船后,小船迅速隐入芦花荡中,不见踪影,岸上追兵悻悻而去。

渔翁将伍子胥载到岸边,为伍子胥取来酒食饱餐一顿,伍子胥千恩万谢,问渔翁姓名,渔翁自称“渔丈人”,伍子胥拜谢辞行,走了几步,心有顾虑又转身折回,从腰间解下七星龙渊,欲将此价值千金的宝剑赠给渔丈人以致谢,并嘱托渔丈人千万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踪,渔丈人接过七星龙渊宝剑,仰天长叹,对伍子胥说道:搭救你只因为你是国家忠良,并不图报,而今,你仍然疑我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剑示高洁。说完,横剑自刎。自此,七星龙渊便称之为诚信高洁之剑。

李渊得到这把剑后非常喜爱,出则佩之。还常常对人说,他能够问鼎天下,多靠这把剑的助力。七星龙渊是诚信高洁之剑,他能够得到,说明他也是一个诚信高洁之人,猛将、良相正是看中他诚信高洁的品质,才死心塌地追随他,终结乱世,成就了一番功绩。

五年前,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玄甲染血,冲入李渊寝宫,李渊曾欲拿此剑自刎,被左右拦下后作罢。李世民见状,把宝剑抢到手中,也欲自刎,剑刃割破脖颈皮肤,被李渊拦下。李世民跪地请死,李渊沉默半晌,终究是没能下手。遂在天亮之时,传旨立李世民为太子,这把龙泉剑,也自此落入了李世民的手中。

李世民登基之后,把龙泉剑存之于‘尚方’,正式宣布此剑为“天子之剑”,持剑者,可代天子巡守,见宝剑如见天子。成为唐朝的“尚方宝剑”。

尚方二字,源自于汉代设置的官署名,专为制造帝王所用器物。尚方宝剑,最早也源自汉代,汉代称之为“尚方斩马剑”,早在汉代就已经代表了皇权。

李世民把“尚方宝剑”赐予李牧,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态度。李牧手持尚方宝剑,行使的将是天子之权。理论上,李世民能做到的事情,李牧手持天子之剑,也一样能够做到。

正因此,高公公在听说李世民要赐李牧尚方宝剑的时候,才会那么惊讶。他怀疑李世民是气昏了头,有心想劝一句,却最终没敢开口,还是把剑取来了。

随他一起过来的,还有正在筹备中,还没完全筹备完毕的东西两厂太监。约莫有三四十人,这三四十人,都是如小陈公公一样,打小在宫里头长大,资质拔群,被高公公认做干儿子,细心调教出来的高手。功夫与高公公属同一脉络,各有所长。

若是拉开架势比,他们未见的是锦衣卫的对手,但若说出阴招,锦衣卫两个也不一定能敌过一个。

高公公把他们都拉过来,便是不想让锦衣卫专美,想让刚成立的东西两厂也分一杯羹,在李世民面前展露一下作用。

听到李世民的询问,高公公躬身道:“老奴已将龙泉剑亲手交给了逐鹿侯,只是……”

“有话就说,怎么还吞吞吐吐的?”

“陛下,老奴刚过来的时候,看到了王侍中与魏公,他们俩个人,脸色都不太好。”

李世民哼了一声,道:“朕还当是什么事情!他们俩脸色不太好?与朕何干?朕还想问问他们,这些刺客是谁派来的?到底是哪些人,恨朕不死!”

高公公等得就是这句话,不失时机道:“陛下不必为此烦忧,天色不早,还是早些安歇,这些事情,老奴愿为陛下分忧。”

“行,你去看看,有消息回来报给朕知。”

李世民挥挥手,高公公便要退下,忽然长孙皇后叫住了他,她深深地看了高公公一眼,道:“高干,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原原本本就好,你是陛下的眼睛,耳朵,你不需要做决断,明白么?”

高公公瞬间感觉像是被看穿了一样,小心翼翼道:“老奴明白。”看着高公公走远,李世民失笑道:“皇后是否太过于谨慎了,瞧你把高干吓的,他跟随朕二十来年,能有什么歪心眼。”

“陛下,权宦干政,必乱朝纲。高公公本性不坏,平时他收一点小钱,臣妾也当做没看见。但现在是非常时期,他是陛下身边的人,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陛下的判断,我警告他一句,是让他谨守本分,不该他管的事情,不要乱掺和。”

李世民皱眉道:“朕也没瞧出他想掺和啊?”

“就算他不想,也肯定有人想让他掺和的。”长孙皇后笑了笑,不再纠缠这事儿,道:“陛下,时候不早,安歇吧。明日就见分晓。”

“好,朕也想看看李牧能不能再给朕一个惊喜!”

……

天逐渐亮起来,三省六部的大佬也都陆续被侯君集送到了山谷。众人没地方落脚,只好央求程咬金,给腾出来几个军帐。程咬金可一点不惯着,一个军帐一夜一百贯,没带钱可以打欠条,天还没亮,他先赚了一千多贯。

各位大佬睡得正香的时候,被侯君集从被窝里拽出来,心中好大的不高兴。但听说皇帝遇刺了,顿时也顾不得理论了,都是自愿来到山谷,想看看皇帝的伤势怎么样了。

但无论是谁,哪怕是长孙无忌这个国舅,他也没能见到李世民。皇帝负伤养病,除了大夫,任何人都不见。

见不着皇帝,那见一见此地的主人总行吧?可气的是,李牧竟然也避而不见,理由是他受陛下所托,查明刺客,在事情水落石出之前,不宜见外人,否则就有串供之嫌。

这叫什么话?什么叫串供?这是把所有人都当成嫌疑犯了么?

虞世南是第一个沉不住气的,他的情况有点特殊,他的出身,是地道的门阀世家,但他的祖籍是越州余姚,算不算山东士族呢?好像不能算里头,但他的姻亲是山东士族,礼部也是山东士族势力占比比较大的衙门口,所以传统意义上,他算是门阀势力中人。

但虞世南这个人,着实是不参与这些争斗的。因此他被带到这里,多少觉得有些冤枉。若是小来小去的事情,他也就不说什么了,可是这次牵扯到刺杀皇帝,这等诛九族的罪过,沾边都是杀身之祸,他怎么可能愿意背锅?

六部之中,若说与皇家关系最近者,莫过于长孙无忌了。此时正是没头苍蝇的时候,长孙无忌自然是第一个商量的人选。

虞世南来到长孙无忌的军帐中,瞧见长孙无忌和衣而卧,也不知睡了没有,犹豫不知应不应该开口。

长孙无忌听到声音睁开了眼睛,看到虞世南在门口踟蹰,坐起来,道:“伯施有话进来说。”

“叨扰国舅了。”

虞世南迈步进来,在长孙无忌让出来的地方跪坐下来,长孙无忌点了灯,这盏油灯,也是一百贯换来的。

“伯施找我何事?”

“国舅,我心中有些不安。”

长孙无忌笑道:“事情总有真相大白的时候,伯施心中若无愧,何来的不安呢?莫非……”

虞世南面色大变,赶忙摆手道:“国舅此言令某惶恐,我怎敢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举,国舅与我相识多年,应当了解我的为人,我一向是不参与争斗的,我……”

“笑谈尔,伯施不必惊慌。”长孙无忌笑了笑,安抚了一句,他也不相信虞世南会做这样的事情。因为他没有动机,这次的事情,本就跟他没多大关系。虞家虽也算大族,但与太原王氏这样的门阀相比,还不够看。

虞世南好不容易才平复下来,叹了口气,道:“怕只怕,逐鹿侯他……会迁怒与我。”

长孙无忌道:“这话从何说起?”

“字!”虞世南提醒道:“他的书法师从欧阳询,而我与欧阳询之间,因书法曾起过一些争执,我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