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大唐技师 > 第595章 殿试

大唐技师 第595章 殿试

作者:扬镳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6-29 14:14:58 来源:书海阁

知道?知道个屁呀!再说你没事儿取那么多的名字干什么,正常人谁这么多名字!

王珪瞠目结舌,想到自己说过的话,不禁咽了口吐沫,挤出一丝笑容,硬拗道:“我就知道是侯爷你,开个玩笑,其实我早就猜出来啦,能写出《阿房宫赋》这等辞赋文章的人,除了侯爷你,放眼天下,还有何人啊?大家说是不是啊!”

众人都不应声,太丢人了,好歹也是太原王氏出身,这老东西怎么脸皮都不要了。

“李牧,朕问你,为何不用本名参加科举?你知不知道,这是违制的,朕可以下旨取消了你的状元之名。”

众人一听,对呀,忘了此节,你李牧违制了呀,这叫冒名顶替,得开革了你呀!

“陛下容禀。”李牧敛去嬉笑的神色,道:“臣是故意这样做的,其因有三。一,近日臣听说了不少谣言,据说不少礼部的官员,为了让臣不能中状元,想出了百般的诡计。臣没有使用本名,便是出于这种考虑。其二,臣也不想陛下背负偏袒的恶名,若陛下看到试卷上的名字是李牧,即便臣真的是出类拔萃,陛下点臣为状元,也是会落人口实。其三……”

李牧嘴角勾起一丝轻笑,道:“臣是真的没把状元太当回事,臣只想告诉天下人,我李牧言出必践,说出去的话,就有对等的实力,至于是否会被开革功名,臣不在乎,因为臣已经证明过了。”

“所以你才跟朕说,若你得了状元又不想要,让朕允许你转送给别人?”

“正是此意。”

“好一个恃才傲物的家伙!”李世民哼道:“别说朕不给你机会,今日的事情,朕给你一个转机,等会儿殿试,你若有能力再得头筹,你犯的错,朕当没看见,还奖赏你,但你若没得制科的状元,朕便数罪并罚,你敢赌么?”

“臣无所谓呀,魏公敢么?”

魏征已经拜读了三遍《阿房宫赋》,心底其实已经是服了李牧的,但他实在是挂不住面子承认,而且以他的年纪,拜李牧为师,也太有点说不过去了,只好以冷哼应对。

李世民懒得看这俩人扯皮,对高公公示意了一下,而此时殿外的进士们也都完成了演礼,按照规矩教的,一个个战战兢兢地进殿来。

众人按照自己的名词,在各自的案头后面坐好了。不约而同地看向了状元的案头,只见李牧优哉游哉地走了过去,坐下,他旁边的马周看了一眼,丝毫不觉得意外,仿佛已经猜到了是这个结果一样。

“科举为国选材,朕在常科之外,又增加制科,目的是不拘一格,选拔非常之才辅佐朕。因此,制科拔得头筹者,朕会额外嘉奖,任用之时,也会提高一档,希望诸生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为朕分忧解惑。”

说完,李世民示意了高公公一下,高公公展开手里的圣旨,道:“本次制科为直言极谏科,陛下问曰:四夷未平,西突厥又欲东进取河套之地,大唐是战是和,该如何自处。”

“写吧,一个时辰为限。”

李牧作为常科状元,与李世民距离最近,李世民最注意的也是他。见李牧提起了笔,李世民便走下来,站在李牧跟前,看着他写。

李牧正要落笔,忽然看到前头有个人,抬头瞅了一眼,小声道:“陛下,臣有个毛病,有人看着写不出来。”

“朕就要看,你赶紧写。”

“陛下,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您这不是逼迫臣么?”

“什么作家?朕听不懂,你写不写?朕就要看着你写!”

君臣对视,终究还是李牧败下阵来,任命地把头一低,开始写了起来。笔触一动,果然是王献之的字体,只是与进士科考卷上又有不同,不再是行楷,而是行草,更加的流畅,更加的行云流水。

你说这气人不气人?这才几天不见,这小子又练了好几种字体,常人练一辈子都达不到的境界,他几天就做到了。

“你小子什么时候练的?”

李牧一边写一边小声道:“陛下,这答卷呢,您能不干扰考生么?臣刚不是说了么?怕别人使坏,臣就多练了几种字体,怕被认出来呗。”

“你……”

“陛下,不是臣一个人啊,咱们这么聊天,把其他人也都影响了,您不知道写作最怕被打断思路么?”

“行!”李世民咬牙忍了,道:“你写,你好好的写,朕倒要看看,你能写出什么来!”

李世民抿嘴不语了,看着李牧笔走龙蛇,笔触竟然丝毫不停。李世民起初还不以为然,但看了一会儿,便皱起了眉头。《六国论》,这小子写什么六国啊,先秦的史书看多了?都已经写了一个阿房宫了,又写什么六国啊?

但是看了一会儿,疑惑渐渐消解了。这篇文章,表面是在写六国,实则是写一种治国之道。开篇便明意,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这句话算是说到李世民的心里去了,面对西突厥的东进,必然是要迎头痛击,否则真给了他河套,是能保一时安寝,来日呢?又如何?还能把长安割给他们?

而这句就更有意思了“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李世民是读过史书的,这句话里头的良将,说的是赵国大将李牧,赵国的大将李牧镇守下,秦军不能存进,但当赵国君主中了秦人的离间计杀了李牧之后,赵国便崩溃了,被秦军轻易攻灭。

李世民不禁失笑,这小子用了这个典故,绝对是故意的!

再往后,李牧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他是在说,苟求的和平,不如同心协力,应当奖赏功臣,招贤纳士,就算敌人强大如秦,也不需要害怕。

果然是大才!

李世民颔首而笑,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