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大唐技师 > 第743章 诱之以利

大唐技师 第743章 诱之以利

作者:扬镳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6-29 14:14:58 来源:书海阁

“你少装蒜!”李世民白了李牧一眼,道:“你托高干打听的事儿,这么快就忘了?”

李牧露出一副挫败的样子,瞥了眼高公公,嘟哝道:“就这么点事儿,也要禀报陛下,嘴也太不严了点儿。”

高公公嘿嘿笑道:“侯爷,咱家早就说过,咱家的一颗忠心呐,是向着陛下的。”

“少在这儿一唱一和的。”李世民打断了俩人的表演,道:“朕说起这事儿,并不是要收拾他们。实际上,其中一些人与高句丽暗通款曲,正是朕的安排。”

“陛下的安排?”李牧惊奇了,这世上还有人自己坑自己的?

李世民点点头,道:“准确地说,这是你父亲和朕一起的谋算。”

李牧有点懵,他指了指自己,道:“谁父亲?臣?”

李世民不悦地看着他,高公公适时提醒道:“侯爷,您已经答应成为隐太子的嗣子,您的父亲自然是隐太子。他已被陛下追封为息王,以后您便是王世子了。”

“啊、”李牧愣愣地点头,道:“明白,了然。”

李世民清了下嗓子,继续说道:“这是武德二年的事情了,当时大唐初立,四方还没平定。中原危如累卵,高句丽窥伺中原日久,总惦记着和割据一方的反王们合谋,好能在中原占据一席之地,虽说中原豪强,大都把高句丽视为蛮夷,不屑与之为伍,但还是难免有一些败类与之接触。这些事情十分隐秘,想要探听清楚非常困难。于是皇兄便提议,既然这件事避免不了,那不如就我们来主动与之接触,如此一来,阴谋变成了阳谋,省得猜来猜去,还能互通有无。”

李牧呆了一下,道:“可是这事儿是如何操作的呢?陛下又不能控制高句丽人与谁合作,万一他们不想跟陛下准备的人合作怎么办?”

“哎呀,怎么听不懂啊!”李世民急道:“高干,你跟他说!”

李牧看向高公公,高公公接过话来,道:“此事,主意是息王出的,定计是陛下定的,咱家负责联络,所以知之甚详。是这么回事儿,比方说,高句丽人想要走私毛皮获利,他们一定得找到愿意帮忙贩卖的渠道。王家给六贯一张皮,咱们的人便给六贯五钱,让他们多赚些。而高句丽人想要的东西,咱们再便宜点卖给他们。在商言商,不出差错,也绝不吐露半点儿消息,让高丽勋贵得到利益,关系网自然能够搭建起来。”

“原来如此。”李牧一副恍然大悟的神色,随即一记马屁送上,道:“陛下高瞻远瞩,臣真是望尘莫及。此事说来轻巧,实施起来,想必是不易吧,得是绝对靠得住的人才行。”

“那是自然。”高公公继续解释道:“五姓七宗名头太响,目标太大,朝廷对其的掌控程度也不够,没法担当大任。所以只能从中等的门阀世家中找,兰陵萧氏乃是陛下的姑表亲,可以信赖。还有独孤阀,也与皇室沾亲带故,眼下与高句丽交易的主要两家,便是他们了。”

李牧纳闷道:“萧氏我是知道的,这独孤阀何时与皇室沾亲的?”

“太上皇是前隋独孤皇后的亲外甥,要说亲,独孤阀更胜萧氏。”

敢情都是皇亲国戚。

李牧啧了一声,李世民瞧他的样子,道:“萧氏来报,高句丽的特使,世子高宾,星夜去找萧氏密谋,想要得到万石船的建造秘法,朕已经让他们答应下来了。”

“陛下,您真的准备让高句丽知道?”

李世民不答反问,道:“难道你真的能造出万石船来?”

李牧无语道:“臣以为这事儿用不着怀疑吧,臣说过的事情,什么时候做不成过啊!臣说万石,就一定是万石,只能多,不可能少。陛下您要是真答应了,保不齐这国之重器,就给高句丽学去了。”

“你就没有防备之法?”

“有道是有的。”

“那不就结了么!”李世民没好气道:“朕自然不能给他们真的秘法,朕想的是,让你误导他们。劳民伤财四个字可懂?让高句丽花大价钱去造万石船,给他们希望,但还得控制让他们成功不了,假以时日,必引起内讧。只要高句丽乱起来,就是大唐的可乘之机。”

阴险!

李牧暗暗佩服,真是不能小看古人啊。李世民的这个战略思维,跟后世的‘冷战’有什么区别?美苏冷战期间,双方各设‘战忽局’,今儿我抛出来一个航天飞机,明天我就登陆月球,今儿我中程导弹,明儿我就洲际巡航。有些什么激光枪,电磁炮之类的,直到李牧穿越之前还是理论,但在当时,可都是花了大价钱去研究的。

最终,苏联先扛不住解体了,美苏之争,兵不血刃,告一段落。

李世民的意思也是如此,他其实并不在意,万石船到底能不能造出来。在他的思维中,估计也没有想过水陆两栖作战,他是想把高句丽误导到造万石船的事情上来,让他们在这件事上花费财力人力,此消彼长之下,为日后的大战做准备。“臣明白了,一定想个好办法,耗死高句丽。”李牧信誓旦旦地保证道,李世民素知李牧的阴损,不担心他完不成任务,听他刚刚对万石船胸有成竹,遂多问了两句,道:“若你真的能造出万石船,朕倒是有点感兴趣了,你造这船,初衷是什么意思?想用来干什么?若真的需要十几万贯,在朕看来,不如拿来打造骑兵。”

骑兵,就知道骑兵!李牧腹诽一句,恨不得给李世民一个大白眼。但他忍住了,有道是吃一堑长一智,吃了亏再不长进,岂不成了傻子么?

“陛下,臣造船,不止是军事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社稷民生。”

提到‘社稷’二字,李世民的眼睛便亮了,道:“说说。”

“陛下可想过出海?”

“唔——”李世民犹疑,实则,他确实不曾想过,虽说出海这件事,他并不陌生。但那主要是因为很多南海的小国,昆仑奴,贸易等等。至于对海上的野心,李世民是没有的,在他的心里,海上都是弹丸之地,并无什么可取之处。再者说,中原乃天朝上国,自古以来都是,四周如突厥,高句丽,吐蕃等,都被称之为蛮夷了,南洋小国,连蛮夷都够不上的地方,他能提得起什么兴趣。

李牧蛊惑道:“陛下想要黄金么?”

“跟黄金有什么关系!”

“陛下想要白银么?”

李世民皱起眉头,道:“跟白银又有什么关系!”

“陛下,中原虽然地大物博,物产广袤。但能做货币的金银铜等,却数量稀少。以至于历朝历代过半之时,财货被少数人囤积之后,市面上变得无钱可用,极大地阻碍贸易。但根据臣的调查,与中原之地恰相反,海上诸岛屿,金银铜的产量颇多,远的不说,就咱们东边的倭国,就有白银出产。”

“白银?”李世民呆道:“白银不就是银子?很多吗?有多少?!”

李牧沉声道:“根据臣的各方了解,虽不能达到俯拾即是的程度,但仅倭国弹丸之地,底下蕴藏的白银储量,便足可比得上大唐了。更难得的是,倭国的白银非常容易开采,无需精练,陛下可知这意味着什么么?”

意味着可以武装数万骑兵!

李世民的眼睛里,绽放出了银闪闪的光芒,他终于对海外的‘弹丸之地’感了兴趣,他恨不得现在就派兵过去,把倭国给灭了,看那个银矿在哪儿,全都挖出来拿回来消费。

“李牧,这可是大事儿,你确定么?”

“臣确定。”李牧想也没想,就把倭国使团给卖了,道:“臣跟倭国使团的一个小和尚相识,那小和尚年纪小,心思单纯,臣套出的话,说是倭国有个叫做石见的地方,经常有人能挖出白银,就在山里头。再加上臣的一些了解,基本可以确定,在倭国有一座大银矿,应该是差不了。”

“朕得见见倭国使团了。”李世民看向高公公,高公公躬身道:“老奴这便安排。”

李牧又道:“万石船,吃水深,利于远航,早在三国东吴时,东吴便在扬州,泉州等地,与南洋诸国贸易。臣研究古籍得知,在南洋某处,有一些岛屿,一年四季都是夏天,作物可达一年三熟,瓜果四季常有。”

“又说怪话了。”李世民不信道:“怎么可能有这种地方,四季常有,岂不是仙境?”

李牧也不跟他犟嘴,只是说道:“是不是三熟,是不是常有,臣也不知道。但臣能肯定的是,真腊的稻种,确实能做到一年两熟,而且产量颇高。若是有万石船,臣便可以每年从真腊运粮食回来。海路运输,不需要太多人手,路上的损耗将会大大的降低,只要运到大唐,便可解决一部分大唐百姓的吃饭问题。”

李世民琢磨了一下,蹙眉道:“还得拿钱买?”

李牧心道,难不成你还想抢么?

“不用买,以物易物,丝绸,瓷器,大唐的好东西太多了,都是他们没有的。咱们拿咱们便宜的东西,换他们贵的东西,拿咱们不必须的东西,换对咱们来说必须的东西,怎么说都是稳赚。”

“唔——”李世民抿着嘴想,出海的事情,他压根都没想过,对此一窍不通,李牧说得倒是很好,但是建造万石船,花费毕竟不小,若达到如此效果,也就罢了,但若达不到,损失也是不小,就不如去制备军械,扩充骑兵了。

骑兵虽是老生常谈,但却是最稳妥的选择,毕竟攻打下来的国土,连绵成片,能够掌控在手中,海外杨威,怎么说都是飞地,没那么稳妥。

“这事儿你先办着,出海的事情,等你把万石船造出来再说,别说得天花乱坠,最后还没造出来,贻笑大方。”李世民摆了摆手,让李牧滚蛋,高公公笑眯眯地送李牧出殿,到了门口也没停下,而是跟着李牧一起下了台阶。

李牧奇怪道:“公公送到这儿就行了,回吧。”

高公公堆笑道:“侯爷,咱家这也是要去传旨,顺路,陛下不是说了么,要见倭国使者。”“哦。”李牧明了,没有再说什么。高公公与他并行了一会儿,忽然开口,道:“咱家琢磨来琢磨去,有些事儿,还是想跟侯爷说一说。”

“公公请讲。”

“是关于息王的事情。”

“哦、”李牧非得淡然,即便他现在已经知道,李建成十有**就是李牧的亲爹,但他仍然觉得跟自己没啥关系,像是听别人的事情一样。

高公公见他这副样子,忍不住提醒道:“侯爷,您既已答应陛下,成为息王的嗣子,那息王便是您的父亲了,应当尊重才是。”

“明白明白,这不是一时没反应过来么、”李牧笑了一声,配合道:“不知公公提及父王,有何深意啊?这样说,可以吧?”

高公公叹了口气,道:“侯爷,您真的不应该这样戏谑。陛下这回让你做息王的嗣子,绝对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思索了很久,才最终决定的事情。”停顿了一下,高公公又道:“你可知道,息王定谥号前后的事情么?”

“这我怎么可能知道。”

“陛下登基第二年,礼部上奏,要为息王议定谥号。这是躲不了的事儿,陛下也没有阻拦,让大臣们上奏,各抒己见。有人为了迎合陛下的心思,揣度圣意,说要给息王定谥号为‘戾’,戾,暴戾也,若如此盖棺定论,后人读史的时候,就会把息王当成一个残暴无道之人,如此一来,玄武门的事情,便合情合理了。”

李牧一听就明白了,这就是洗白嘛。

“那为何没有这样定呢?”

高公公摇摇头,道:“陛下否决了,并且在朝议的时候,把这个大臣痛斥了一顿。”

李牧奇道:“这又是为何呢?”

“因为在陛下心中,虽然兄弟阋墙,但他仍然把息王视为大哥,不想看到臣子如此贬低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