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大唐技师 > 第748章 倭国的谋求

大唐技师 第748章 倭国的谋求

作者:扬镳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6-29 14:14:58 来源:书海阁

李牧翻了一下国书,更加来气:“瞧瞧,瞧瞧这说的都是什么?想要书籍,典章,碑刻,古董,还想派遣人员在三省六部旁观,学习?你们当大唐是什么?你们当你们自己是什么?要什么就给什么,我怎么不记得大唐欠你们钱!”

犬上三田耜欲哭无泪,李牧这顿连消带打,竟是把倭国国书中的两大诉求都禁止了,遣唐使来大唐的目的,一共就三个,改封,求学,朝贡。前两个为主要,朝贡为次要。原因是,大唐与倭国隔海相望,倭国没有大船,想要朝贡贸易,也运不了多少货物,基本上也就是使团随身带些,成不了规模。

最主要的,还是改封和求学。而改封,在之前几个朝代,都没能成行,实质上也是不指望的,最最重要的,便是求学了。

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宗教、法制、教育,从根着手,改良倭国人,强盛国家,这是倭国上下既定的方针。

“欸?”忽然李牧发出了惊疑之声,他拿起国书仔细地看,表情变得有一丝奇怪,众人见他这副样子,都好奇他看到了什么,竟然是这副表情。

“终于让本侯看到一点有意思的了。”

犬上三田耜急忙抬头,难道说这国书上还有什么,是这位挑剔的侯爷能够接受的么?若有,那可真是太好了。如今能成一个,这趟就算不白来,也算是完成使命了,下回再有这种事情,说什么自己也不来了。谁说这是好差事,遇上洛阳侯这样的人,好差事也变成坏差事了。

“这最后一条、”李牧指着国书上头的字,给犬上三田耜看,道:“你说要献三百少女供给军中,每半年一换,这供给军中的意思——”李牧嘴角微微翘起:“是本侯所想的那个意思么?”

“这……”犬上三田耜闹了个大红脸,李牧的语气,讽刺的意味已经很浓厚了。话语中虽然语焉不详,但只要是个成年人,谁看不懂其中的意思呢?

三百少女,供给军中,还半年一换。明摆着这不就是要借种么?这让李牧想起来他穿越之前,在某门户网站的推荐新闻里头,看到过的一篇营销文章。那文章说的是宋朝的事情,宋朝时期,倭国禁止民间与宋朝来往,所以在宋朝的时候,和尚想来中原,都得需要偷渡。但却有一种船只,可以堂而皇之地来中原,不受任何的限制。

这些船只,无不载满了女子。她们来到中原的目的只有一个,寻找宋朝的美男子或者高大魁梧的男子一度春风,怀上他们的孩子。史书中称之为‘度种’。倭国人‘度种’是为了改良基因,因此必得是倭国最优良的女子才能胜任,因此这些女子,全部都不是普通人,她们大多是倭国贵族的女儿,受到过倭国最好的教育。

这些女子回到倭国之后,受到的待遇也是极好的。不会有人歧视她们的行为,相反,很多大家族为了她们肚子里的孩子,会重金求娶她们。她们的后代,会得到特殊的照顾,长大成人之后,还会得到一个最好的伴侣,以确保来之不易的优良基因能够健康地延续。

这是宋朝的故事,没想到早在唐朝,便开始实施了。

犬上三田耜吃不准李牧的心思,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没想到李牧却大笑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这个少女啊,本侯是很喜欢的,若是有这一条在,前两条也不是不能商量。”

众人差点没闪了腰,什么玩意儿啊这是,刚刚还一副为国为民慷慨陈词的样子,怎么转眼就变了嘴脸了,为了几百倭国少女改弦更张,这要是记在史书上,还不叫后人笑话死了?

魏征便要忍不住:“李牧,你——”

话还没出口,被李世民用眼神拦住了。魏征只好忍住,继续看李牧怎么说。

犬上三田耜已经乱了阵脚,见李牧对少女感兴趣,急忙打蛇随棍上,道:“侯爷若喜欢,您想要多少,就有多少,下使一定择选倭国最美丽的女子,献给侯爷。”

“欸,说得什么话,本侯是那样的人么?”李牧狠狠瞪他一眼,犬上三田耜暗道苦也,难道又说错了么?没想到李牧话锋一转,道:“最美丽的女子,自然是孝敬陛下,本侯免为其难,第二美丽的就行了。”

犬上三田耜心领神会,嘿嘿陪笑道:“那是自然,下使方才没说,是不敢妄想,若陛下喜欢,下国定当竭尽全力。”犬上三田耜心里一阵激动,若是有倭国女子能怀上李世民的龙种,那还了得么?自己这趟哪怕什么事情都没办成,只这一件,功劳便是大大地了。

眼见俩人越说越下道儿,李世民不得不出声了:“李牧,说正事儿!”

“诺、”李牧赶忙答应,又摆出一副正经的样子,道:“这事儿咱俩私下说,在这儿就不说了。至于前面的两条,封号的事儿别想,改不可能改。学习的事情么,那个小和尚不是在慈恩寺学么?慈恩寺乃是大唐寺庙之典范,好好学一定能学到不少东西,若嫌不够,可以再派几个和尚过来。”李牧说完,对犬上三田耜眨了下眼睛:“好了,事情说完了,走吧。”犬上三田耜正要再争取一下,忽然看到李牧眨眼,愣了一下旋即便心领神会,看来有些事儿,不能在台面上说,但这事儿却不一定不能办,只是这位侯爷,想要从中谋点利益。

倭国虽穷,但满足一人,还是能维持的。犬上三田耜现在也看出来了,大唐如今最有权势的,便是眼前这位了。巴结好他,即便国书上的三件事不能全部应允,也能完成一半儿,如此这次来唐的目的就算是成了。

“下使告退。”犬上三田耜什么也没说,恭敬向李世民行礼,然后向李牧行礼,带着一休和惠日退了出去。这次面圣,虽说没打成什么目的,但能与李牧搭上线,也是极难能可贵的了。

殿门关上,李世民盯住李牧,道;“你小子打的什么鬼主意,还不从实招来?”

“臣一心为国啊!”李牧喊起了屈,李世民瞪他一眼,道:“别跟朕来这一套,到底怎么回事儿,给朕说个明白。”

“陛下问的是哪件事儿?”

“两件!全说!”

“欸。”李牧乖巧地应了一声,道:“玄奘法师的事儿,臣是故意为之。大乘佛法的故事,臣是编的,但大乘佛法的事情,却不是假的。臣诓玄奘法师西行,也不算完全诓骗了他,算是双赢。他得了佛法,我呢,也得了我想要的东西。”

“你想要什么东西?”

“臣已经明说了呀。”李牧循循善诱道:“陛下回想一下,臣不是说了么,向往西域风土人情,让玄奘法师沿途记录一下。”

“是这么说了——”李世民念叨着,一下恍然,道:“你是想让他做细作?”

“欸,别说这么难听么。”李牧连连摆手,道:“大唐势必要经营西域,虽说现在大家一团和气,但是保不齐哪天,就有不知死的家伙有那不臣之心,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一定打,但打之前,咱不能两眼一抹黑吧,必要的消息,还是需要收集的,派出细作,费时费力,正好法师要西行,顺道帮个小忙,算不了什么大事儿。”

“哼,就你心眼儿多。”李世民瞥了眼自己的俩儿子,心道,这样的心眼儿,我的儿子怎么就不能长一个,瞧瞧这俩东西两眼放光的样子,显然都没想到那么深。

“至于倭国的国书么、”李牧琢磨了一下,斟酌语句,道:“陛下您觉得,在回答陛下这个疑问之前,臣想问陛下,大唐疆域,多大算是够大呢?”

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把李世民给难住了。他忽然发现,好像自己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

李世民琢磨了一下,道:“疆土谁会嫌小,自然是越大越好,但人力有限,朕这辈子能平定四夷,也就满足了。”

“臣再问陛下,您是想平定四夷,还是想占领四夷呢?”

李世民蹙眉,道:“这有什么区别么?”

“自然有区别。”李牧解释道:“例如,吐蕃地处高原,咱们中原人到了高原,几乎生活不了。而突厥所占之地,很大一部分是沙漠戈壁,不毛之地,万物不生,也不适于生存。而高句丽,半数疆土苦寒,冬日漫长,皑皑白雪,与中原腹地之气候大不相同。这样的地方,占之何用?”

魏征忍不住插话进来,道:“大国威服四海,难道还有不占比占了更好的道理么?”

“说着了!”李牧接过话道;“这里头便涉及到一些事儿要说明白了,道理也很简单。请魏公答我,若是占了吐蕃,吐蕃的人,你杀还是不杀?”

“自然是不杀,天子兴仁义之师,岂能妄动杀戮?”魏征话里有话,显然指的是李牧屠城的事情。

李牧也不恼,像是没听出来似的,继续道:“若是不杀,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吐蕃数百万人口,便是数百万张嘴巴,大唐占了吐蕃,就要养活这些人,怎么养活?谁来养活?”

魏征一愣,旋即反应过来,道:“原本他们也活着,怎么换了大唐统治,他们就活不了了?轻徭薄赋,休养生息,难道不比从前活得好?”

“自然不能。”

“怎么不能?”

“就是不能!”李牧直截了当地指出来,道:“试想一下,若大战起了,首先便是耗损了两国的国力,双方都要死伤,都要消耗粮草。一战之后,吐蕃国灭,大唐也损失不小。若是不占,大唐可掳掠吐蕃剩余物资填补己身,但若占了,不但没有补给,反而可能面对一国承担两国损耗,倍伤元气。”

“且,吐蕃如今还是上层贵族,底层奴隶的结构。吐蕃的奴隶,生活不如猪狗。而在大唐,基本上已经没有这样的奴隶了。若占了吐蕃,对待吐蕃的奴隶,是以什么标准?若按照从前的标准,大唐与吐蕃无异,谈何王者之师?若按照大唐的标准,从猪狗变成人,这多出来的花费,谁来填补呢?”

魏征不说话了,算账这件事上,他永远也说不过李牧。

李牧看向李世民,道:“这也是臣为何不主张打仗的原因,若非必要,在国力还不足的情况下,只要打仗,无论输赢,都是输。还有,臣想请陛下思考的事情是,即便这些问题都不出现,大唐把四夷都灭掉,纳其民,占其地,便可以长久么?”“那西边说,大唐以西是突厥,突厥以西有西域诸国,而在西域诸国更西,有波斯,有大食,这天下何其广阔。陛下打败了现在的四夷之后,还会有更加强大的四夷,难道要连年征战无止无休么?大唐的皇帝,世世代代都要去打仗,不顾百姓的死活么?陛下,这显然是不对的。”

李世民紧皱眉头,有些不悦。他是一个战场出身的人,骨子里留着军人的热血。若不是国力牵扯,他早御驾亲征,平定四方了。但李牧现在却说,这是一件不对的事情,他即便理智上认可,心里也接受不了。

“那你说,怎么做是对的?”

“陛下,四个字,以德服人。”李牧认真正色说道:“就这倭使这件事,臣想提个不成熟的小建议。臣想请陛下成立一所专供外国人读书的学馆,教化这些蛮夷。让他们学习大唐的文字,礼仪,制度,典章等等,陛下试想,若是这些番邦小国,一切都如大唐一样,那即便大唐不占领他们,他们不也如同大唐的属地一样了么?”

“等等、”李世民打断李牧的话,道:“可是刚才朕怎么听你说话的意思,好像是不想答应倭使,怎么又改主意了?”

“有分别的。”李牧解释道:“臣想给他们的是文化和礼仪,但有一些东西,臣并不想给,也不能给。”

“你指的是什么?”

“比方说,技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