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玄幻 > 我只是个匠人 > 第324章 柴火危机

我只是个匠人 第324章 柴火危机

作者:今之恶来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6-29 14:57:02 来源:书海阁

富坪村里的粮食库存真的不多,至少支撑不到让村民们安然无恙的度过这个冬天。

南方多丘陵——这是地理名称,在南方甭管多大或者多小的丘陵都称作“山”、“岭”。富坪村就坐落于一座山中,距离最近的一个村子有好几十里,平日里以摩托车作为联系交通的工具。

很少有南方人会想到在某一天会遇上交通工具无法使用的情况:纵观全国的地面交通工具,摩托车、自行车等两轮式骑行载具论起方便程度来谁也不服谁,而其它的载具若是对这两位“爷”有丁点不服……估计会被它们联合起来喷个狗血淋头。

就好比上下班高峰期,怒路症犯的最多的始终是汽车驾驶员,最悠哉游哉的要数两轮载具了:驾驶员骑着它们在车流中“见缝插针”,只要有条容得下人身躯通行的小道,骑手们就有的是办法从中穿插过去。

不过换做是冰天雪地的天气,就容不得这些肉包铁的小玩意猖狂了。╮(??ω??)╭

在这个机械作物已经取代了大部分人力劳作的时代,富坪村搞运输的工具依旧很“生态化”:板车——又名人力车(区别于旧时候的黄包车),具有造价低廉、适应各种地形、拉货方便、结实耐用等优秀“品质”。

富坪村因为处于丘陵地区(还是腹地)的缘故,村子所属的范围内并没有多少适合耕种的土地。

南方的水田不同于北方的旱地:北方相对地形平坦,各种田可以拢在一起,统一耕作、收割。播种机、收割机等现代农业机械就是为此发明的。

而南方凹凸不平的地形注定了无法实行大规模农业生产,但南方人多、粮食需求量又大,尽管人们在几千年的岁月里不断探索着解决耕地问题的良策,依旧无法改变耕作问题:什么叫精耕细作?就是因为田小,不得不花费更多的精力来打理,以期它的长势喜人一些。

一块水田的面积大的不过十来亩,小的甚至不到一亩,即便南方的耕田机已经因地制宜缩小体积到摩托车大小了,在有的耕田里依旧无法痛痛快快的转弯……这么小的一块田耕下去,赚的钱连柴油费都抵不消,还不如用人力呢。

由此看来,南方的水田,既不能大规模耕作,也不能机械化作业,粮食收成好不好全靠农民伯伯的辛苦劳作。正因限制条件太多了,人们发现无法从耕作条件上作出建设性的调整,就把目光转到了生产效率上:能否以一亩土地种出三亩乃至十亩的粮食?

功夫不负苦心人,杂交水稻终于经袁老爷子改进并推广了,南方粮食生产无法满足需求的困难也因此被克服了。(此处应该有掌声。)

为何我们只说“杂交水稻”,而不说“杂交小麦”?可不就是这么个理儿嘛。( ̄ー ̄)

而富坪村这地形、这交通、这位置……就算是再信心满满的扶贫干部在实地考察过之后也只能打消解决该村粮食生产自给自足问题的念头:有些问题是无法被解决的,就像是唯物主义哲学中,关于解决矛盾的错误观念一样——有些矛盾是无法解决的,只能缓解。

就像让这个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一亩的村庄实现粮食生产自给自足,这无疑是强行解决矛盾的错误做法。要知道,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一亩是什么概念?华夏人均耕地面积都有1.5亩,这是结合了所有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得出来的数。农村人口那部分就不说了,然而城镇人口……绝大多数城镇人口拥有的耕地面积应该是零才对!

这就非常可怕了,一个农村,还是第一产业(农业)占全村生产总值的90%以上的村子,人均耕地面积甚至比全国平均值还低三分之一!

就这点耕地量,还想粮食自给自足?真当谁家不用吃饭的啊?

自给自足是没戏了,事实上,富坪村每年的“财政支出”中相当一部分给了粮食批发市场,平日里村民家里吃的米一半是自产的,剩下那一半是买的。

都说靠山吃山,村子坐落在这么个位置,要想发展当然得研究地形。丘陵地区适合搞什么农业?种植业啊!

种植业是个大类别,具体种什么得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土质、水文情况等来确定。反正可以肯定的是,种的不是粮食。(?????_?????)

这次的冰灾来的特别突然,本来还没到正式过冬的季节呢,村里各家各户屯粮食的工作还没完全展开,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极寒给冻傻了。

当村里德高望重、见多识广的老人们说出“这场冰灾应该会持续很长时间,有的咱们受咯”时,一场围绕粮食展开的斗争就打响了,只是一开始谁都没把它当成战争,还以为身旁的都是“友军”呢……

这一天晚上,村支书把全村各户人家的当家的交到自己屋里开了个会。

村民们一边咒骂着这该死的天气,一边把袖子拢得严丝合缝、畏畏缩缩的出了门。到了村支书家,把堂屋门拉开一道小口子钻进去,“久违”的炉火顿时驱散了寒意,舒服得大家恨不得赖在里边不回去了。

屋子里的人越聚越多,终于到了不靠炉火也能使每个人觉得温暖的地步。

村支书缓缓站起身来,走过去把土灶里还燃着的那根柴抽了出来,在大伙看来这仿佛抽的不只是柴火,而是命似的。

即使已经足够温暖了,没有人会拒绝让自己更舒服。不过屋子是村支书的、灶是他家的、柴也是他儿子亲自砍回来的……他抽走了还得征求大伙的同意不成?

“今天清理了一下柴房,发现柴火有点不够用了,堆在外面的都被雪湿透了,这鬼天气也晾不干,只能节俭着用了。”村支书似乎感受到了大家的不满,解释了一句,顺带飙了句乡土气息极重的脏话。“我艹****的!”

“哎呦,我们家的柴也不够用了,一开始我说要把那些搬进去,喊了好几次我婆娘也不动,**的!待会儿回去非得揍她不可!”

“听你这么一说,我家的好像也……”

“完犊子了,我前两天刚取回来的那几捆也要不得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