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玄幻 > 我只是个匠人 > 第74章 七水渡

我只是个匠人 第74章 七水渡

作者:今之恶来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6-29 14:57:02 来源:书海阁

七水渡是位于刘阳河中游的一个小村子。

南方的村庄不比北方,南方一个村子不足百人是正常现象,这要放在北方可就得被瞧稀罕了。

南北方的命名方式也不同,北方叫庄、屯、淀……后面还拖着儿化音呢;南方小村庄叫法之多、稀奇古怪之处绝不亚于北方,像七水渡、白沙江、饮马桥、探龙寺……这些听起来像是古渡口、河流、桥梁、寺庙的名字,其实都是地名。

这可以理解为北方聚落比较大,命名受限制也大;而南方一个村子就那么点人,以当地最出名的意象为名就足矣——那么多的村子,若没有辨识度高一点的名字,只怕在地图上都得被忽略掉!

七水渡就其名来看,那里必然有个渡口。事实上,这个地处山区的小村子也确实是靠这唯一的渡口与外界联系的。

古人陶元亮的代表作《桃花源记》写初入桃花源里的场景时用了“豁然开朗”一词,堪称绝妙。从外界乘船到了七水渡口,也会有这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三面是绝壁,一面环水……自古以来就没有像七水渡这样把村子建在这种地方的道理:要是发大水,跑都没地儿跑去。

不过,七水渡建村这百八十年的历史中,还没有过发大水淹死过人的记录。

说来也是,洪灾哪能跟**比呢?天灾最是无情,但搏一搏还有生的可能,总会有毫发无损的幸运儿出现的;**嘛……压根就不给你留后路。

这个村子最初是由一伙姓刘的人家创建的,至于为何要叫七水渡而不叫“刘家渡”——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李家村、王家沟这种宗族式的村庄被灭族的可不少。

时至今日,村里的老人依旧会神神叨叨“太平军那都是杀人魔头!”“太平天国就是想绝了咱们刘姓族人啊!”……可见当年受兵灾之害有多深了。

以前七水渡都是刘姓人家,随着时间的变化,村子里的姑娘要嫁出去,村里的年轻人得把外姓姑娘娶回家……现在这村里已经有刘、李、张、王等多个姓了。

刘乘是七水渡村“刘五爷”的儿子,今年二十三岁,在镇上的一家餐馆工作。

这天晌午,他正把昨晚放笼子抓上来的“黄鸭叫”卖完。挣了四百多的外快,刘乘自然心情是极好的:现在江里野生的黄鸭叫可不多了,抓到的那些能卖四百多块也是符合市场行情的。野生的黄鸭叫吃起来就是比养殖的要鲜,价格比它们高几倍也属正常。

手上多了几天的工资,刘乘便想着买点东西回去看看父母。不是之前都出台了法律说多久不回家看望老人就要判处什么刑罚么?要是这样算,他这种孝子岂不是要受到政府嘉奖?

父母说是说希望子女有本事,走出家门,去大城市过上好日子——这样在邻居、亲戚朋友年轻倒是可以长脸,但万一发生什么事,还是就在身边的人更能靠得住。

刘五爷膝下有一子一女,大女儿有出息,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省城工作,给他找了个挺好的女婿。小儿子读书不争气,性格顽劣,天天只顾着下水摸鱼、上树掏鸟窝,高中毕业后就在镇上打工了,现在是一家餐馆的二号主厨——不过比起他姐姐还是差远了。

然而刘五爷也想开了,两个孩子总得有个在自己身边不是?刘乘要是过两年娶了老婆生了娃,自己抱孙子不就方便了么?

……

刘乘从超市里买了点水果,又从菜市场称了两斤肉,提着东西往渡口走去。

“乘子啊,又回去看你老爹老娘?”开船的师傅就是七水渡的人,这艘船可以说是七水渡村与外界连接的主要运输方式了。现在政策好了,当局每月给船工师傅发工资,就省了以前一块钱的船费。船工师傅收入高了一些,乘客也不要花钱了,大家都开心。

“对啊,几天没回家了,给他们带点东西回去。”刘乘笑道。

“要不说老五福气好呢,子女都有出息。”船工师傅感慨道。“唉,我一表哥家闺女长得挺水灵的,也到了该婚嫁的年龄了,要不改天接受你认识?”

“您可别拿我逗乐子了,我这条件,别坑了人家姑娘。”刘乘笑着回应道:怎么坐个船还碰上拉郎配的事了?

七水渡到镇子的船是一个小时开一个来回,刘乘乘坐的是一点钟的这班,到了村子正好一点一刻。

“呦,乘子回来了啊。”“七姨中午好啊。”刘乘一路打着招呼往家走去。

不知为什么,走着走着,刘乘只感觉心里堵得慌,离家越近,心里就越难受。

该不会家里出什么事了吧?!刘乘心里一咯噔,赶紧往家跑去。

“咯吱~”家里堂屋的门没锁,刘乘推门进去:“爸!妈!”

……没人回应。

刘乘心里更紧了,他一边喊着,一边在家里各房间找人。

父母的卧室没人……厨房没人……柴房没人……牛栏也没人……

莫不是出去干活了?刘乘看到牛栏里少了两把锄头,感觉心安了点。他把门虚掩着,往屋后的橘子林跑去。

“爸!妈!你们在哪?”橘子林枝丫太茂盛了,不靠喊,压根找不到人。

这片橘子林里的橘子树差不多占了全村的一半,积木成林,尤为浩荡。

眼下正是橘子由青转黄的季节,放眼望去,但见一排排的绿树上黄果坠满枝头,几乎要将树给压垮:去年果树开花期受霜冻少,今年雨水也好,综合之下,花落得少,生的果子就多。

丰收的喜悦无法冲淡刘乘的焦急,它三步并作两步的往自家橘子地跑去。一路上不时伸长脖子抵起脚尖想看看能不能有所收获,结果自然是徒劳了:橘子树虽然长不到多高,挡住普通人的视线还是绰绰有余的。

到了自己家橘子地,刘乘猫着腰钻进橘子林。树林阴翳,阳光只能偶尔从小部分空隙中透进来,这是乘凉的好去处,刘乘小时候就常和小伙伴们在橘子林里捉迷藏啥的:橘子林里透不进阳光,又有各种树枝、树衩挡着,捉迷藏的可玩性非常高。

正因如此,现在刘乘在里面找人就很麻烦了。他差不多猫着身子在整片林子里走了一圈,一无所获。

唉,慢着,有声音!刘乘正烦着呢,拍着脑袋想父母还有哪些可能的去想,突然听到了“哒、哒”的响声。

这是——挖土的声音!农村娃,对这种声音还是很熟的。

他赶紧循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跑去。跑着跑着,声音越来越清晰了。

“爸!妈!是你们吗?”

挖土的声音一滞,停了几秒后又响了起来。“哒、哒、哒……”

挖土声来自七姨家的橘子地。刘乘扒拉开树枝钻进去,看到十来米远处,他妈——被村里人称为刘五娘,正挥着锄头一锄一锄的挖坑,地上已经挖出个一人大的坑了。

坑旁边,是一个倒地的老头……可不就是他爸么?!

仿佛感受到刘乘的目光,刘五娘抬起头,冲刘乘挤出个“慈祥”的笑容,露出半口带血的尖牙:“儿子,你回来了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