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当自恋大明星遇到落难豪门大小姐 > 第71章 龙生九子 子子不同

杨凯看了半天,总算明白他这已经毕业一年多,不工作但每天都见不到人影的女儿在忙些什么了。

说不上火那是假的,杨凯对孩子和太太一向大方,生活费也给得十分充裕,有求必应。

不过是他本人不是豪门出身,是过着普通生活里长大的,靠着努力和运气才走到今天这一步。

所以现在生活奢华虽然也适应但并不一味追求这些,没想到儿女们却几乎以此为业了。

杨凯发现,网上这些人说话越夸张,炫耀越过火,好像在网络平台上越有人气。

而这些人气和追捧的声音,也让杨希姝这些生活空虚的名媛们仿佛找到了新的人生乐趣。

也是,吃得再好穿得再贵,如果没有人看到,没有人羡慕,又有什么意思呢?

所以她炫得越多,追捧的人越多。追捧的人越多,她越炫得停不下来。

杨凯开始有些后悔,前些年一直专心工作,忽略了对子女的严格要求。

太太张璐本身就没有多高的文化素养,做到尽可能地对几个不同母亲生出的孩子一视同仁已经不容易了。

她既没有那个能力,也没有那个心思去好好培养这几个孩子。

更何况,就算有能力,把其他人生的孩子培养得十分优秀十分杰出,未来好继承董事长的位置,那置自己的孩子于何地?

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继母能伟大到这份上吧?

自己都没有把孩子管好,所以杨凯也不好埋怨其他人。

不过当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就由以前要钱就给的“慈父”变成了“凡事审批”的严父了。

尽管孩子们怨声载道,但全家都非常清楚一点,谁是这个家里的当家人,谁在这个家里有绝对的话语权。

所以他们从来不敢挑战杨凯的权威,尽管心有不满,尽管彼此内斗,在杨凯面前,也都尽量乖得和一只猫一样。

杨希乐则是个例外。他有时候敢直言不讳地吐槽老爸,这点他任何一个哥哥姐姐都不敢。

也许是因为他是幺儿,也许是因为他从小被杨凯认为是福星,所以即使有时被儿子吐槽,杨凯也不着恼,顶多只是说句“又没规矩了啊”也就算了。父子俩的关系既亲昵又放松。

杨凯很喜欢这个幺儿,除了他当初还没出生时就阴差阳错地救了自己一命,还因为他和宅叔一样,看出这孩子身上其实有很多最像他的地方。

人都是非常自恋的,更何况把事业做得这么大的杨凯了。

几个孩子中他左看右看,都觉得杨希乐像自己的地方最多,其次就是大女儿杨希琳了。

可杨希琳毕竟是个女孩子,早晚是要嫁人的,如果接管了集团,以后不都便宜女婿了吗?

杨凯事业虽然做得大,但是封建残余的思想却很顽固。

他当然会为女儿选一个门当户对的未来夫婿,但也就是因为对方也有势均力敌的财富和势力,以后翔宇集团,是自家的还是人家的都不好说。

如果选一个穷小子,那更是万万不可能的,谁知道他是为了什么或者说是怀了什么样的心思接近女儿的啊?

穷人乍富,一旦财富滔天,道德水平可能更不好把控。

他在这三十多年的创业生涯中,见多了陈世美样的白眼狼了。

所以杨凯左思右想,还是觉得儿子靠谱,就算不太成器,至少自己奋斗一辈子的心血不会白白便宜了外人。

只要老大不败家,不指望他能再开天辟地,只要能把现在的江山守住,他这一辈子就没白辛苦。如果是老小,说不定还真有可能把事业做得更大。

不过现在杨希乐太小,看起来玩心也很重,完全不定性,有时候你和他说什么他好像都满不在乎,只知道傻玩傻乐。

所以杨凯判断不好未来这个孩子的走向,聪明倒是聪明的,可看起来太天真无邪也不行,毕竟商场如战场,只是看不见刀光血影,结果一样会血肉横飞。

当他得知杨希乐回国,在家里待了一天后第一个约见的人就是自己的秘书时,心里有了一股别样的感觉。

他知道杨希乐和翟迪亲近是因为游戏的缘故,儿子从上小学起就和自己这个秘书熟识了。

他以前从没有多想,不过儿子回国之后就约见翟迪,不可能是因为急着要和他打一局游戏吧?

他把杨希乐送到法国念高商时,家里三个大孩子已经开始彼此的暗中角力了,尤其是大儿子和大女儿,甚至已经开始在公司结交各自的心腹,试图建立自己的势力。

所以他才在那个时候,在家里宣布重大决定:孩子们都撤出公司,启动自己的创业计划。

当时这个计划只针对三个成年孩子,杨希乐听说后也和他爸爸要钱:“爸你也再给我一千万,我去法国也能创业,一边学习一边创业。”

杨凯说:“你准备怎么创业?从义务批发点小商品,去你们学校门口摆地摊吗?”

杨希乐笑了:“哈哈爸,你不愧是大企业家啊,一下子就猜出来了?我发现老外真没怎么见过世面,我在英国和美国的时候,随便拿出个什么小玩意儿他们都觉得新奇,还都是世家出身的公子少爷呢。”

“譬如什么?”

“嗯,比如那个一点就会喷火唱歌还会转圈的生日蜡烛,义乌产的,成本才一两块钱,拿出来一亮相,把他们都新鲜坏了。”

杨凯瞪了儿子一眼:“你都是从哪儿找的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啊。记住,实业兴邦,我们是做大生意的,不是二道贩子。”

杨希乐被扫了兴,不满意地说:“实业兴邦?那您前些年怎么拿好多钱去炒地皮搞地产啊?”

一句话憋得杨凯哑口无言,九十年代中后期是地产的黄金时期,那个时候入行的人基本都赚翻了。

也有人拉当时资金已经相对很宽裕的杨凯搞地产,杨凯原本是拒绝的,但后来看到别人赚钱赚得实在是太容易:

拍下块地皮捂上几年,还没开发光搞预售成本就收回来了,剩下的全是利润啊!比自己一点一点搞制造业来钱快得太多了。

商人逐利是百分百的,所以看别人搞地产赚得盆满钵满,杨凯也终于动心了,把集团利润拿出来好大一部分投入地产行业。

但他入行的时候其实已经稍微晚了一些,再加上隔行如隔山,花高薪请来的顾问其实是个只会夸夸其谈的草包子。

就这样也栽了一些跟头吃了一些亏,好在行业大势所趋,没有亏本,只不过所赚到的钱也远远低于他的预估。

吃一堑长一智,在察觉到政府收紧地产相关政策之际,杨凯彻底退出了地产行业,放弃了这个领域里的蛋糕。

人总不能太贪心什么都想吃吧,那样会消化不良的,最后可能反而什么都吃不下了。

这算是杨凯为数不多的投资里比较失败的,毕竟当初也是顶着很大压力选择进军地产业的。所以全公司上下,几乎没人敢当他面提及这点。

杨凯在地产业涉水折腾那几年,杨希乐还在上小学。

原本以为他什么都不清楚呢,没想到这小子门儿清,而且居然敢当面提起他老爸的失误来。

杨凯被儿子怼得一时不知道怎么回,只好气呼呼地说:“你小子再废话,我把你在法国的生活费减到100万一年啊!”

“100万欧?就我大哥一辆车的钱您让我生活一年?”杨希乐继续嬉皮笑脸。

“想得美!100万人民币!”

“啊,爸!那怎么可能够花啊?!您让您儿子在法国喝西北风吗?”他夸张地惨叫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