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鼎定河山 > 第一百五十七章 跃浪争先

鼎定河山 第一百五十七章 跃浪争先

作者:品涩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9 16:07:57 来源:书海阁

方腊是真的死了。

至此,从去年开始爆发的江浙农民暴乱彻底划上了句号。其利用摩尼教组织群众发动“起义”,自号圣公,年号永乐,周边纷起响应,人数迅速扩大到几十万之众。在连续攻下杭州等六州五十二县后,东南震动,大有跟大定分庭抗礼之势。

方腊不仅自身武艺高强,其麾下更是猛将如云,精兵如雨,号称四元帅八彪骑、江南十二神、南国二十四将以及水军的浙江四龙等。时至今日,自方腊以降,“永乐王朝”中的“文武大臣”悉数归案(西)。

一场轰轰烈烈的民乱在历史长河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宣告落幕。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对于方腊之死,冯过表示:明天和意外果然是不知道哪个先到啊?死的也真是够窝囊的。

伤心难受?搞笑,完全不存在的。

冯某人甚至是暗自庆幸,死的好啊,早死早托生,别留在世上害人害己。看看与其交好的这些人,方七佛、王寅、邓元觉、石宝……可有善终的。当然,这些人居心不良,乃是自作自受(自掘坟墓),也怨不得人。可邵百花与方兰芝呢?就因为方腊的雄心壮志,母女俩如堕冰窖,又似置身火炉,完全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一本《女诫》制定了统一的礼法规矩,使它成为铁锁一般的牢固,套上了妇女们的颈子。此书除自序外,卑弱第一,夫妇第二,敬慎第三,妇行第四,专心第五,曲从第六,和叔妹第七。这七章就是告知女子应守之礼,并且督促女子言行举止需规范。

首先,女子礼仪教育应遵循卑弱、敬慎、顺从等原则。书中引经据典地证明女子生下来就是卑弱的,是主执勤、主继祭祀的,因此女人要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

不仅天生卑弱,女子在夫妇关系上也是“夫妇之道,参配阴阳”“阴阳殊性,男女异行”“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为了维护“夫妇之好,终身不离”,就要顺从丈夫,使其不生气,否则会受到楚挞、谴呵,损伤夫妻情义。

总而言之,这个时空,女人天生就是男人的附属品,休想挣脱这樊笼。

呵呵,想想那个时空,女人可是相当矜贵的。没办法,男女比例失调,男的想娶老婆,可以,房子、车子有么?存款多少了解一下?高富帅的0K,矮穷矬的pass。三从四德?是喝多了还是没睡醒?能够有女的委身下嫁于你就阿弥陀佛了。婚后虐妻,天方夜谭。至于家庭暴力,怕是没听过丈夫被逼的生不如死的吧。时代在进步,观念在转变,如若仍沉浸于固有思维模式的,那唯有自求多福了。这些东西不以男人的意志而转移,老实忍着。生活就像被qj,如果不能反抗,就好好享受吧。

说多了都是泪啊。

是以,新时代的好中年很是怜香惜玉。呃,就是字面意思。

冯过是绝不会承认自己对邵百花母女有异样心思的,一如他不会承认对董小宛、甄金莲、应素白、资南嘉等有慕艾之意。哇哦,掐指一算,一只手都数不过来了。

方腊之死必是瞒不过邵百花与方兰芝的,这种事官方必会大肆宣传以震慑宵小之辈。依冯过看,母女二人伤悲固然会有,却未必会有多浓多重。好在她们二人相互有个心灵依靠,就以冯家为家吧。至于名分什么的,就让冯沈氏去头痛吧。

话说这段日子冯沈氏整个人的精气神完全是提升了一个层次,从内到外的欣慰,难以掩盖的自豪,短短一个月便回了两次左溪娘家。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母上大人可不是嘚瑟,而是了却心结。

当初她嫁给冯居庸,头几年尚好,后来便并不为人看好了,为何?有下嫁之嫌哪。上饶冯氏算得上本地豪门大户,但底蕴不足,靠的是行商发家,并非主流意义上的名门。沈氏则不同,有沈致和这尊大神光耀门楣,那可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天子门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沈氏因而飞黄腾达也是题中应有之意。可冯氏仍在原地踏步,财富倒是越来越多,也热衷于慈善,架桥铺路,赈济灾害,哪哪都有冯氏身影,可那有能怎样?无非是族长冯礼唐得了个“大善人”的美誉,社会地位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士农工商,缺少文坛影响力呀,读书人才是这个时代的顶流。

但,现今不同了,或者说从去年开始就有了巨大的变化,皆因文曲星落在了冯氏老五家。

大昌神相李淳风曰:“有文曲星下界,生于卖豆腐之家,后来为相,自能平之。”

郑光祖《立成汤伊尹耕莘.楔子》载:“奉上帝着贫道遣文曲星下降,投胎于义水有内。后伊员外收留,养大成人,名为伊尹,佐于成汤,建都于亳邑。仙童,与我唤将文曲星来者。”

文曲星是传说中主管文运的人,并且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举例说明就是如果文章写的好,被皇帝钦点状元,成为朝廷命官,这类人会被称为文曲星下凡。冯过堪比文曲星下凡?当然是的。

文曲星君是北斗七星之一,号称“七元”,排在他前面的只有三清、四御、五老、六司几位大神。

据《华阳国志》卷十记载,梓潼县有“恶子祠”,又名“善板祠”,民人以雷杵供奉,原为雷神,昌代以后,梓潼神即源于此。梓潼神,姓张名恶子,一名亚子。仕晋,战而死,人们立庙祀之,或称其为蛇精,任蜀地守护神,后地位逐渐提高,流传日趋广泛。他能预知士人的科举命运,受到士人的尊崇,是为文曲星君。

秦楚以来,科举制度得到重视,于是各地祀祷文昌神保佑功名利禄,风气尤盛。蜀地张亚子祠即梓潼神庙最为灵验,“士大夫过之,得风送雨,必至宰相;进士过之,得风雨必至殿魁”。相传王安石幼年曾过张亚子祠,风雨大作,以后他果然位至丞相。

民间认为出现过的文曲星包则有比干、范仲淹、包拯等,嗯,冯案首在话本《新白娘子传奇》中所写许仙的儿子许仕林亦是其中一个化身。

当然,文曲星这个称誉引用越来越泛滥,称赞人嘛,夸张些又有何妨?动动嘴皮子而已,被恭维的人心情愉悦,最低成本的社交手段。

不过,冯沈氏可是深信不疑的,自己的儿子呢,打小就聪明好学,去年院试一鸣惊人算是厚积薄发,今次小七乡试一飞冲天更是水到渠成,依科举解元必中进士的惯例,来年春闱……咦,不能多想,一想这个心啊就呯呯乱跳……母凭子贵有啥不好,我骄傲了吗?

别嘴硬,你就是骄傲了,还到处显摆,恨不得全天下人都知道解元郎是你儿子。

只是……好纠结,冯沈氏痛并快乐着,令她拿不定主意的便是小七的婚事。

十五岁不算小了,订婚三年,十八岁结婚刚好。原本,冯沈氏可是心心念念着这事的,但随着小七表现的越来越惊艳,她对儿媳妇的要求也是水涨船高。门当户对很重要,眼见着小七是要中进士见皇帝做大官的,这丈人家也得配衬上才是,否则还不让人取笑,她可丢不起那人。

这些话放在心里想想便罢了,冯沈氏原非势利之人,只不过事关儿子终身大事会想的多些。

乡试揭榜后,信州府衙、上饶县衙第一时间敲锣打鼓上门道贺,紧接着亲朋好友、乡绅耄老轮番登门送礼,门庭若市,宾客盈门。冯家乃连摆三日流水席,招待十里八乡认识不认识道喜的人,很是热闹了一番。

这期间,媒婆、牙婆更是赖着不走,后者自是推销奴婢,前者则是关心冯解元的婚姻大事……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嘛,做成了此桩事,得财得名,自该多上心。

冯沈氏只呵呵应付着,其实吧,她思来想去,心中已是有了儿媳的最佳人选——资南嘉!

都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偶尔婆婆看儿媳也会王八看绿豆……咳,别抠字眼,关键词是“偶尔”。

但还是等等,小七转眼便要去南直隶参加会试,万万分心不得。

九月廿五日,冯过等人载誉归来,被直接请去府衙,知府大人亲切接见,说了一番勉励的寄语。之后又去府学拜谢业师,少不了又经历了一通繁琐的礼节。

徐元杰、刘几自有族人和当地名流迎回,冯过回家极是便宜,穿过吉阳山谷便是。

但这区区两里路,他却走了足足一个时辰,没奈何,冯家一路鞭炮烟花放着,还请了两队喇叭热闹,沿途所过村庄尽是围观乡民。乡里乡亲的,不好太过高冷,少不得说尽了场面话。

及至到了小骆村村口,早有族长冯礼唐领着族中头面人物等候相迎。

正所谓是: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