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鼎定河山 > 第一百九十七章 情为何物

鼎定河山 第一百九十七章 情为何物

作者:品涩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9 16:07:57 来源:书海阁

卞玉京自幼聪慧,又曾是官家小姐,接受过最好的教育,诗琴书画无所不能。她绘画艺技娴熟,落笔如行云流水,“一落笔尽十余纸”,她的字写得很好看,一手小楷清秀如其人,又精通音乐和文史,在散词方面颇有造诣,腹有诗书气自华,身上的气质可非寻常女子可比也。

在冯过想来,曾经锦衣玉食的千金小姐,虽迫于生计沦落风尘,她的内心还是不愿意承认现在的身份,也不愿别人看见她内心的悲伤,这是她最后的骄傲了,因此才会紧锁心门。

对于那些痴迷于她的公子哥们,她是清高冷漠不屑搭理的。她知道,他们不懂她,唯有遇到一些文人墨客的时候,她才会觉得自己是遇到了知己,敞开心扉和他们交流畅饮。

这样的女子,要是遇上爱情,容易把自己全心全意地交出去,但是因为身份的缘故,坚守这份爱情变得很不容易,注定难以善始善终。

冯过看得出,这姊妹俩,姐姐对他大抵是欣赏的,但也仅此而已,并未被他的“才色”吸引;妹妹则更多的是好奇,终究是十几岁的少女,自也是“好色”的,却也是娇羞的。

当卞玉京应陈亮所请当场作画时,冯过仿似看到她浑身都在散发着光芒。

她画的是兰,画面上立着一块黑色的石头,远处两侧倾斜着画了两株兰花,似两个千回百转的孤独之人,惺惺相惜。此画气韵高洁,可远观不可亵玩也。

兰石一起入画,无论于画者还是观者,皆是一种品质与气节的彰显。古往今来,画兰石的很多,但是,像卞玉京这样画出个人经历和文化气质的,无出其右。

“歧路焉意径,泉知不问源。”画如其人,我行我素,不与世俗苟合。这副画作一如她矜持、孤傲的个性,辨识度极高。

冯过心下赞叹不已,方诵出了那几句诗。诗是李白写的“西施”,这个时空并未出现,他截选了几句以赞卞玉京,又成功刷了一波。

搁下画笔,卞玉京望向冯过,声音清洌如泉:“奴家献丑了。”

陈亮赞道:“一枝婀娜,香气满枝,望而知为此人之笔也……云装画兰,无人可及也。”

卞玉京淡淡一笑,微微点头:“龙川先生缪赞了……”

目光在兰石图上掠过,似是凝视着新生儿,她的眼神是如此柔和,叫人痴迷。

“冯……改之兄,请为此画题跋。”

她转回头望向冯过,眼光清澈见底。

这样的女子啊……冯过默默的深吸一口气,笑道:“恭敬不如从命。”

稍作沉思,提笔蘸墨,在留白处挥笔写就:

“同心之兰,其臭如兰;我心匪石,不可以转。”

能在秦淮风月场崭露头角,可以想见卞玉京的不同凡响。她能歌善舞,**绝伦,除了绘画,字也写得好,一手小楷清秀如其人,其书法逼真黄庭,琴亦妙得指法。伊貌美如仙,才华横溢,气质高贵,矜持内向,还有一种独特的美,神情间常有一抹挥之不去的忧郁。

见了冯过的题跋,她眉宇间的忧郁似乎又浓了几分,一滴清泪消然淌落。这十六字批语是在赞叹卞玉京为爱痴守,情比金坚的决心,既是褒扬,又何尝不是将她心头疮疤揭了开来?

吴梅村才华了得,乃是着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

他与卞玉京一个是诗名满天下的才子,一个是名动秦淮的佳人,“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可以想象,觥筹之间,素有“酒垆寻卞赛”之誉的卞玉京该是何等飘逸风流,又是何等慧黠妩媚,谈笑风生,出口成章,绝代风华。微醺之际,她朱唇轻启,谓梅村曰:“亦有意乎?”

面对卞玉京大胆、直率的表白,吴梅村却含糊其辞,未置可否。

他们明明相识已久,早已发展到了两情相悦、雨腻云浓的程度。按照当时风月场的惯例,卞玉京欲以身许也并非痴心妄想,也因此,酒宴上所问“意”字并不突兀。再说,孤高如她,也断不会初次相遇就许以三生。只是,情深缘浅,那个名动江左的冷美人,为爱放下了所有的矜持,换来的终归还是失望。

陈亮推断说,吴梅村“固为若弗解者”的种种缘由:一是卞玉京被当时崇宁帝宠妃之兄田畹看中,欲纳为妾,吴梅村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二是吴梅村出身于书香门第,一向寒素谨慎,生平规言矩行,尺寸无所逾越,缺少纳妓为妾的胆量。三是彼时吴梅村前途无量,欲在官场有所作为,不愿意为了红颜断送名节。还有一些别的猜测,不一而足。

既是无胆懦弱,那你就别去撩别人呀,太没担当,太过自私,优柔寡断,枉负才华。

女人的情路,男人的仕途,这是个永恒的话题。只是,不管什么理由都已不重要了。那场酒宴上,那个心动的瞬间,是她这一生仅有的一次绽放,也成了她一生的羁绊。

只是啊,情情爱爱的事情唯有当事人自己去领悟面对,旁人即便说的天花乱坠也无济于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情之一事又哪能轻易了断?

冯过轻叹一声,持笔唰唰唰写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写罢,他道了声“告辞”,向外走去。

陈亮看着新鲜出炉的诗作,再看看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的卞玉京,叹了声:“云装,保重。”黯然告辞,脚步沉重。

“你这阕词……诶……”陈亮低声道:“岂不是在人伤口上撒盐,何至于此啊。”

“龙川先生倒是怜香惜玉,可是……”冯过眨眨眼,手一摊:“撒花倒是会,撒盐可没学过。”

“还没有?”陈亮为卞玉京打抱不平:“头两句可比刀子还厉害,云装已然为情所伤,你再写这词不正是雪上加霜?”

“猛药去疴嘛,长痛不如短痛,温水煮青蛙才最要命。”冯过笑的有些狡黠,斯斯然地说:“况且我写的可不是人哪。”

陈亮皱眉:“……”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冯过一本正经的解释道:“我明明写的是雁哪。”

他吧啦吧啦解释一通,说是某回遇到一个猎人。这个猎人将一对在天空翱翔的大雁射下一只,另一只在空中盘旋哀鸣,确信伴侣已死,便也头朝地撞死。他为大雁对伴侣的情谊所感,便买下这大雁并好生埋葬,堆垒石块作记号,命名为“雁丘”。这阕词便是斯时心中有感而作。

他说的好有道理的样子,我竟无言以对……不对,差点被他绕进去了,信你个鬼啊。陈亮是啥人?大定知名文人,写词也是一把好手,即便没有可与冯七郎媲美的惊艳之作,鉴赏力是毋庸置疑的吧,哪会听不出阁下是在胡言乱语?你就尽情的忽悠吧。

好,就算你写的是“雁”,貌似是一首咏物词,但紧紧围绕“情”字,不正是以雁拟人,谱写了一曲凄恻动人的恋情悲歌?全词情节并不复杂,行文却腾挪多变。围绕着开头的两句发问,层层深入地描绘铺叙。有大雁生前的欢乐,也有死后的凄苦,有对往事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前后照应,艺术价值极高。又在词中运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对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描绘,再加以充满悲剧气氛的环境描写的烘托,塑造了忠于爱情、生死相许的大雁的艺术形象,谱写了一曲凄婉缠绵,感人至深的爱情悲歌,实乃歌颂忠贞爱情的佳词。

写“雁”?归根结底还不是写“人”?还跟我在这玩字眼?班门弄斧呢?

当然,这样的文字他陈同甫写不出来,就由得他胡诌八扯好了。

二人到得院门口,便听得看门的老仆与人解释:“今日姑娘不见客,几位请改日再来。”

“妈蛋,一个唱戏的biao子,装什么装……”

二人跨出门槛,却见三个男人正冲着老仆骂骂咧咧的,甚是凶狠。

这三个男子穿着华丽,身材不高,有胖有瘦,有中一人左脸颊有一道寸许长的疤,貌甚狰狞,共同点是皮肤黝黑,甚是粗糙,不像江南人,大概是是慕名而来的外乡人。

“几位……”身材高挑、气度不凡的陈亮往门口一站,莫名的就给人压迫感:“卞姑娘不见客,请回吧。”

不接客?你们俩算啥?三个“黑人”显然不是善茬,根本不惧陈亮与冯过这老少组合,正待发话,贾小春儿人从大槐树下走了过来:“七郎,龙川先生,有来么?”

春哥这几人个个身形彪悍,眼神凌厉,一看就是练家子,“黑人”审时度势之下,“哼”了声,转身离去。

贾小春望着慢慢离开的三位不速之客,眉头微凝,若有所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