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鼎定河山 > 第二百一十二章 心中有佛

鼎定河山 第二百一十二章 心中有佛

作者:品涩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9 16:07:57 来源:书海阁

相国寺中的贸易“市场”货品齐全,囊括了当时百姓们吃、喝、玩、乐的需求。“市场”从寺院的大门前就开始,在这里销售的是飞禽、猫、狗之类的,总之是“珍禽奇兽,无所不有”。

第二、三道门卖的则是日常需要的百货,进去之后会发现摊位并不是杂乱无序的,而是架设着彩色的帐幕,虽是露天摊位但非常有序。百姓们可以在这里买到蒲合、屏帷、洗刷用具、时果、脯腊甚至是弓剑等,绝对满足各种需求。

因为今天不是集市,只有少数摊位在售卖货物,资南嘉几人是逛的不亦乐乎,冯过几位可就有些兴致缺缺了。

是女人就爱逛街购物,从来如此。

靠近佛殿的摊位是则已经有了名号的固定摊位,像是孟家道冠、王道人蜜煎、赵文秀的笔和潘谷墨等等,老顾客有需要都会各取所需。

众人少不得驻足品尝一番美食。

时下,大抵南人嗜咸,北人嗜甘。

大定人们是真心喜欢吃“蜜饯”,且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走近汴京街头稍微有点规模的食店,就能够看到“蜜饯”的身影,像是“梨条”、“梨干”、“梅子姜”、“党梅”、“柿膏儿”、“蜜煎香药”、“人面子”、“芭蕉干”以及“樱桃煎”。

蜜饯制作方法用料极为讲究、造型也极精致。所谓“樱桃煎”,乃是用新鲜的樱桃拿梅子水煮了,去核、捣碎,放入制饼磨具中压制成型,最后加上白糖。

据传,从小备受崇宁帝喜爱的徽柔特别喜欢吃蜜饯,身边的小宫女也因此得名“嘉应子”。

汴京城嘉庆坊有李树,其实甘鲜,为京城之美,故称嘉庆李,人言嘉庆子。

炒栗子、鸡头米则是立秋节庆里最夯的美食。

鸡头上市,则梁门里李和家最盛,中贵戚里,取索供卖。内中泛索,金合络绎。士庶买之,一裹十文,用小新荷叶包,糁以麝香,红小索儿系之。

这里的“鸡头”指的是“鸡头菱”,它的种子就是世人所熟知的芡实。想要吃炒鸡头这种干果,梁门里李和家做的是最好吃、最地道的。

达官贵人、皇亲国戚都喜欢他家的炒鸡头,就是宫里的官家、娘娘们也是随时派人出来采买,所以在他家店门口排队买鸡头,也会看到用金盒子装着炒鸡头的人。

汴梁城的老百姓也爱时令这一口,李和也推出了“便民包装”,新鲜的荷叶包着,里面还会有夹杂着一点麝香,红色的小绳儿系着,一包只要十文钱。

汴京街头有很多店铺都在出售鸡头,但是都不如李和家鸡头的品质,白皮嫩肉、品质一流。

大定建国,朝廷取消了居住区和商业区的限制。于是,地摊便成为一种“大神”级的存在。

地摊火爆的基础是人口的激增。到了明宗时期,人口数量达到1.26亿,仅首都汴京,人口就达到了150万左右。正所谓是“人烟浩穰,添十数万众不加多,减之不觉少。”其次,也是因为“节日经济”的繁荣。当时各种节日名目繁多,放七天长假的有春节、寒食、冬至、天庆、上元,放三天假的有天圣、夏至、先天、中元、下元、降圣、腊日,其他节日都是放假一天。一年的节日加一块儿凡七十有六日。这么多的假日,“逛吃逛吃”当然是必选项目。人多、假多,经济发达,政府管控放松,地摊想不兴旺都难。

每天凌晨三点左右,在更夫打过更,那些早市的摊主就会从四面八方“冒”出来,主要是售卖早餐、茶水和洗脸水,主顾是那些早起的行脚商人和上朝的官员。接着,随着天光放亮,各种摊位逐渐出现在大街上。到了傍晚,一些摊位收摊,售卖各色小吃的摊位会迅速填补空缺,夜市就开始了。最着名的夜市是州桥夜市和马行街夜市,前者售卖的特色食品有各种熟肉、果脯和应季小吃。比如,夏天这里会有麻腐、梅子姜、莴苣、香糖果子、砂糖绿豆、荔枝膏等,冬天则会售卖野鸭肉、猪脏、煎夹子等。马行街夜市的商品和前者大同小异,但是口味和品种更加丰富。夜市一直会经营到凌晨三点左右,接着早市就开始了。

除了每天都摆的地摊,当时的老百姓还会逛一些只在固定日子里出现的集市,就像现在农村中的赶集一样,其中,最着名的便是大相国寺商圈。

东京相国寺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

除了求佛祷告,对于大相国寺,冯过还真的颇感兴趣。每个城市都会有本地标志性建筑或者景点,俗称“地标”或者“名片”,除了皇宫大内,大相国寺也算是汴京城地标性建筑,乃是东京名片。

譬如佛殿后面的资圣门前,冯过便“流连忘返”。此处是文人墨客爱去的地方,出售的是书籍、古玩、字画以及各地卸任的官员出售的土特产、香料药材等,诸多名人雅士都愿意来此淘货。冯过与徐元杰、刘几在此挑挑拣拣,资南嘉几个则去后廊占卜、算卦的摊位光顾一番。呃,有谁能解释一下为何女人都愿意占卜算卦吗?

既是地摊,卖的书籍自然很杂,野史杂谈、佚事趣闻、名人笔记、经书释义、佛经译解等,包罗万象。刘几甚至淘到一本魏晋时期的字帖,虽非众所周知的书法大家,也是小有名气的,问了价钱,犹豫良久方割肉似的买了下来。

别看这小依伴不怎么显山露水,平素甚至表现的有些“懦弱”,但胜负心强着呢。而且,他比冯过还小一岁,若非前者光芒太盛,他不也“妖孽”?十五岁的贡士,就问还有谁?

冯过随意翻着手中的秦楚时期的佛经译本,说道:“大昌玄奘大师万里跋涉,领一猴一猪一河怪,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从西天极乐净士取回真经六百五十七部,并用了十几年时间将一千三百三十卷经文译成中原文字,真可谓一代圣僧也。”

“向在京师,诸缘牵乱,岂有了日?”徐元杰叹道:“玄奘在译完最后一部佛典《大般若经》之后不久便圆寂。大师可非一般的和尚,甚至不是一般的高僧,乃是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被誉为中国佛教四大翻译家之一,共译出佛教经论七十四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每卷万字左右,占去整个昌代译经总数的一半以上,相当于另外三大翻译家鸠摩罗什、真谛、不空译经总数的一倍多,而且在质量上大大超越前人。”

“在天竺的十多年间,玄奘跟随、请教过许多着名的高僧,他停留过的寺院包括当时如日中天的着名佛教中心那烂陀寺,他向该寺的住持戒贤法师学习《瑜伽师地论》与其余经论;瑜伽行派大师戒贤是护法的徒弟,世亲的再传弟子。他曾在那烂陀寺代戒贤大师讲授《摄大乘论》和《唯识抉择论》。学成以后,他立真唯识量论旨,在曲女城无遮辩论法会上,等待十八天,结果无人敢于出来辩难,他因此不战而胜,名声鹊起,威震全天竺,可是说当时他就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高僧。”对于圣僧玄补奘,刘几自是知晓的,他迷糊的是:“改之,一猴一猪一河妖是啥?”

“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呀,别在乎这些细节,待得闲再好生与你们讲讲。”冯过摆摆手敷衍过去,《西游记》嘛,还没决定“写”不“写”呢,迅哥儿倒是听过若干。他咂巴咂巴嘴:“相国寺烧朱院。有僧惠明,善庖炙,猪肉尤佳,一顿五筋。杨大年与之徃还,多率同舍具飱……二师兄忒悲催了些哪。嗯,以身验佛。”

他作高深状:“真正的佛法是什么,可能佛祖知道,高僧明白,与众人而言皆是云里雾里。修行怎么修行,在寺庙里就是修行吗?当然不是,修行就要在红尘滚滚中修,要像玄奘大师一样经历八十一难,人生情爱苦楚,才可能知道四大皆空是什么意思,才知道舍弃、放下什么,所以烧朱肉的大相国寺才是本来佛寺的样子,和众人一起修行,修人间道,悟心中佛。”

作为皇家寺庙,相国寺是肯定不缺香火钱的。但在全国上下发展经济的大形势下,寺庙也不能落后,既然寺庙里有摆摊卖东西的,就会有人逛街,于是寺庙开始为摆摊的、逛街的准备餐食,挣点“伙食费”。

相国寺的门阁和资圣门各有金铜罗汉五百尊、佛牙,有什么吃斋、献供的,都要得到寺内的主持批准才能开门,不是你拿着东西想进去就能进的。相国寺的大厨厨艺很好,就是碰到大型的斋会,三五百份的饮食、茶果不一会的功夫也就做好了,就冲这功夫香火钱应该是少不了的。

除了斋会,相国寺内还有饭店,并以“猪肉”闻名,小伙伴,相信自己的眼睛,确实是猪肉。惠明和尚善庖,炙猪肉尤佳。文学家杨大年经常呼朋引伴就吃这口,就对着大和尚说,你一个僧人烧猪肉,客人们天天喊未免名声不咋的,于是就选用了谐音,“烧朱院”!这样的相国寺是不是很“另类”。

末了,冯过又来了一句:“在俗世中练心,在心中有佛那才是境界。”

卧艹,又被他装成了。徐、刘二人暗自摇头,却听有人笑道:“不想冯七郎竟是个深谙理的,有趣,有趣。”

众人抬眼望去,一行人正走了过来,其中一个却是李格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