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鼎定河山 > 第三百四十三章 恤刑慎狱

鼎定河山 第三百四十三章 恤刑慎狱

作者:品涩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9 16:07:57 来源:书海阁

京察是吏部考核京官的一种制度,三年一考。

京察的考核,以“四格”、“八法”为升降标准。

“四格”分别为:守、政、才、年。守,代表操守,分为廉、平、贪;政,代表政务,分为勤、平、怠;才,代表才干,分为长、平、短;年,指年龄,分为青、中、老。每格按其成绩列为称职、勤职、供职三等。列一等者记名,得有升任外官的优先权。

“八法”为:贪、酷、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弱。分别给以提问、革职或降级调用的处分,年老和有疾者退休。“八法”后来去掉了贪、酷,改为“六法”。按照“六法”考核后,被认定为“不谨”、“罢(通疲)软”者,革职处分;属“浮躁”、“不才”者降职处分;“年老”、“有疾”者勒令退休。

京察的年份也是确定的:根据天干地支纪年法,凡是遇到地支为“子”、“午”、“卯”、“酉”的年份,就京察一次,比如甲子年、甲午年、丁卯年、丁酉年就都是京察的年份。

每次到了京察的年份,由吏部主持,将在京的尚书、侍郎、都御史、内阁学士、副都御史侍郎作为一组,进行考核,这些人的相关考核资料整理成一本。

在外的布政使,凡是在京师兼职的,也在京察范围之内,这些人作为一组,进行考核,他们的相关考核资料整理成一本。这些一省主官的考核,吏部要准备他们的简明履历清单,向主政者请旨。

以上这些人,在品级上,都是一二品的大员。

此外,京中的三品、四品、五品、六品京堂(如都察院、通政司、詹事府、国子监及大理、太常、太仆、光禄、鸿胪等寺的长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左右庶子、府丞,这些人作为一组,吏部要准备他们的简明履历清单,他们的资料整理成一本。

五品以下的官员,包括翰林、詹事、六科给事中、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各部暨内阁附院等各个衙门的人员,以及小京官、笔帖式,都是先由其所在衙门的长官按照守、政、才、年四格,对其进行评定,并需要书面材料,填写明白。

各布政使司所辖府(州、军)、县诸官员则逐级评定,统一交付吏部,以作为升降标准。

今年恰是丁卯京察年,可以预见的是,铜鞮陈知县考评少不了“不谨”和“无为”,绵上秦知县当是“浮躁”和“才弱”,若冯过“翻案”成功。

呃,冯通判完成四杀,治下知县尽墨。

二度验尸,通判衙门的仵作晓得本衙上官手段,仔细认真检验,不敢有丝毫懈怠。

术业有专攻,冯过于法医学只略懂皮毛,知晓常理性的推断,具体工作自是要交与专业人士去做。

他倒没感觉“书到用时方恨少”,毕竟人的精力有限,又哪能做到样样精通?

比如被誉为“法医学之父”的宋慈主张恤刑慎狱、直理刑正、由表及里、系统观察、以因求果、重视实验,本无医药学及其他相关科学知识。为弥补这一不足,他一方面刻苦研读医药着作,把有关的生理、病理、药理、毒理知识及诊察方法运用于检验死伤的实际;另一方面,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以防止“狱情之失”和“定验之误”。他总结了大定和以前法医方面的经验,再加上本人四任提刑官期间检验的心得,撰成《洗冤集录》五卷,于验伤、验尸、血型鉴定、检骨、死伤鉴别、毒物分辨,以及急救法、治服毒药方等,均有记载,被誉为司法检验宝典。

他在《洗冤集录序》开宗明义地说:“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盖死生出入之权舆,幽枉屈伸之机括,于是乎决。”

宋慈认为,只有通过严密的检验,才能保证断案审判不冤不枉。

冯过虽不通检验,却也通读此书,并以此警醒,力求做到不冤枉好人更不放过坏人。

一个多时辰后,仵作禀报完成检验,将检验报告呈上。

冯过细细看罢,与绵上县仵作李道如描述基本一致,死者的左耳、脑门部位都有伤痕,都可致死。关键是死者颈部的勒痕,此份报告清清楚楚写的是“无青紫赤色,但只是白痕”,冯过瞬间想起《洗冤集录》中所言:

自缢、被人勒杀或算杀假作自缢,甚易辨。真自缢者,用绳索、帛之类系缚处,交至左右耳后,深紫色……若被人打勒杀,假作自缢,则痕迹浅淡……凡被人隔物,或窗棂或林木之类勒死,伪作自缢,则绳不交。喉下痕多平过,却极深,黑黯色……死后系缚者,无血,系缚痕虽深入皮,即无青紫赤色,但只是白痕……

宾果,真相已明。

余氏脖子里的勒痕正符合《洗冤集录》中死后系缚的描述,明显是死后所致。

冯过冷冷的看了绵上秦知县一眼,而后再审王黑小。

据王黑小交待,他错手杀死余氏,清醒过来后惶恐万分,良久方想起要掩饰罪责,拿了绳索在余氏脖子上勒了几下,留下勒痕,想以此造成是余氏自溢的假象。他显然是无知之极,也弄巧成拙了。

经检验后,秦知县认定王黑小是故意杀妻,一番拳打脚踢后又以绳勒余氏颈部致其死亡,手段之狼毒情节之恶劣令人发指,乃不赦死罪,遂上报以“故意杀妻”罪按律当斩。

通过再度检验及审讯,冯过改判王黑小为“夫殴妻致死”之罪,按律判为绞监候。

所谓“绞监候”,即对于那些尚有疑问或是有矜免情节的案件,则判处“监候”,称为“斩监候”或“绞监候”。被判斩、绞监候的案犯,不在当年处决,而是暂时监禁,留待来年秋审或者朝审再做判决。到时如定为情实,即执行绞刑;定为缓决、可矜、留养承祀的,或继续监禁,或减等发落,或枷责释放。所以,绞监候有可能处绞,也有可能不处绞。

绵上县仵作李道如检验有误,判处杖八十。

至于秦知县,虽无罪却有责,记录在册,过几日京察自有考评。

真真是一个馒头……呃,是一碗茶引发的血案,所以说冲动是魔鬼,人在情绪失去控制时容易做出害人害己之事。情绪管理,真的很重要。

至此,冯通判完成了“三把火”,可谓是最火的新官。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宗泽这位主官京察考评绝对好不了,至少是“失察”。

当然,这些事冯过事先都和宗泽通过气,以宗泽为人,亦不会心生龃龉。

到任月余,积压的上百宗悬案让冯过处理的七七八八,此乃实打实的政绩,不止京察必列优等,更成了百姓争相称颂的好官。

“神探冯”的美誉甚至传到了京中,一干亲朋好友纷纷致信以贺。

冯七郎一一回信,虽有近一个月的假期,但往返就得二十多天,时间尽耗在路上了,再者到任方两月,便干脆在原地过年得了。

给资哲、辛弃疾等师长的信大抵汇报工作情况和思想动态,再请教请教官场相关事宜。

未婚妻资南嘉和红颜知己董小宛、应素白处则需好生用心对待。嗯,他自认非多情种子,实在是不知如何应对,唯有用心以诚。

应素白那里他寄了厚厚一叠书稿,是“木兰从军”的折子戏。这个时空亦有“木兰辞”,“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的这出话本便是以此传说为蓝本改编而成。

那个时空,他有幸观看了两部“花木兰”的电影,一中一外,皆是当红女星主演,各有千秋,不过他还是喜欢刘天仙的表演多些,或是其所表现出的那份坚韧勇敢更真实些吧。是以,他所写的这个话本大抵是以刘天仙版的为参照,很是期望应素白能亲自演绎出英姿飒爽的花木兰。不过,应素白这二年退居幕后,大抵不会再重登舞台了,“花木兰”一角多半会落到梁红玉身上,倒也谙合。对了,梁红玉和韩世忠似乎走的很近,郎情妾意的怕是私定终身也未定。他倒是乐见其成,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呗。

给董小宛的信只写了一阕词: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董小宛开初便是因为冯七郎的才学而情根深种,冯过能回报这位女文青的便是多多为伊写词作文,而且是私人订制的,譬如这阕《鹧鸪天》。

当然不能厚此薄彼,呃,于情于理都需对资南嘉更看重些,除了聊了近来的工作与生活,冯过仍是赠词一阕: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

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