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鼎定河山 > 第六十章 狼烟四起

鼎定河山 第六十章 狼烟四起

作者:品涩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9 16:07:57 来源:书海阁

荐书在手,天下我有……

好吧,冯七郎没有飘。讲真,收到荐书时他还真有些惊诧,但知道徐元杰费懋贤甘诚几人也一般待遇时,也便释然了。看来,花魁大赛的总召集人——尊贵的世子殿下很看重新鲜出炉的秀才哪,人才投资?

哦,冯礼唐这位冯氏族长也持有一份荐书。这是肯定的,作为信州最热闹的娱乐盛事,本地豪门大族的代表人物必须参与其中嘛。

只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小冯同学有些犯难,一份荐书该投给董小宛还是应素白,这是个问题。

知晓此节,甘诚很鸡贼的说,很简单哪,荐书投一人,再给另一位买一百个花篮,美人是用来宠而非“负”的嘛。

冯过想一脚踹过去,三千两哦,谁和你甘大公子一般整天兜里揣着千八百两零用钱?饱汉不知饿汉饥。

甘诚回一声,身在福中不知福。

好吧,冯过败退。

但怎么会有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感觉捏,算了,反正提前给了词作及话本,荐书就不投了,俩不负……被绕进去了,不负如来不负卿么,还俩不负?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抛开这小烦恼,他的注意力转向另两件事,“信江杂志报”上豆腐块大小的两则时政要闻。

政治上的事件在民间很少受到关注,也只有特定受众方会仔细品咂。

关键在于,这两则消息知者极少,或许邸报中说过,又或许没有。而且,邸报原就非人人可得而阅之的。

此时的邸报主要发布朝廷政事设施、号令、赏罚、书诏、章表、辞见、朝谢、差除、注拟等有关迁授、降黜、手赏功罪、勉励天下之为吏者的信息,即皇帝的诏书、起居言行、朝廷颁布的法令、公报,军事战争、水旱蝗灾、官员升迁贬谪、臣僚章奏及一定级别以上官员的去世信息等。

朝廷的邸报,和历朝历代一样,均有维护和巩固统治的作用,所以,朝廷设置进奏院这一机构,对邸报内容进行编辑,如此一来,凡是不利于巩固统治的负面内容,基本上不会在邸报上出现。

为了保险起见,朝廷又设置另一重保险措施:进奏院将编辑完毕的邸报上交到枢密院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称为“定本”,方才允许发布。

经过严格审核后的邸报,虽然内容正面积极无害,但时效性变差,再加上朝廷的邮传系统的尸位素餐,效率低下,使得邸报传到地方州县时,刊登的信息可能已经过时几个月了。

也正因如此,民间小报方大行其道。尽管小报最终引起朝廷重视,被列为打压对象,步履维艰,但小报凭借诸多受众的支持,仍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甚至逐渐发展为“四百四十行”之一。

关键在于邸报往往会有选择性的刊登军事战争情况,对朝廷有利的信息大力宣扬,负面信息一律不予登载。

譬如“信江杂志报”刊登的这两则消息,于冯过而言,绝对是必须引起警觉的事件。

其一是:崇宁三年十二月廿八日,北方女真各部落兵马在来流水会合,共有二千五百人。勃都极烈完颜阿骨打率领兵士祭告天地,执梃誓师道:“同心尽力,有功则赏,违反誓言,身死梃下。”乃宣告对后辽用兵。

其二是:正月初三,浙江明、台、温诸州大举入寇,连舰数百,蔽海而至,滨海数千里,同时告警。

冯过有些发懵,一时间错愕不已。他知道这个时空很乱,但不知道可以如此之乱。这种乱,让他时而熟悉时而陌生,真是人生处处都有惊喜啊。

完颜阿骨打呀,野战之王,一代牛人,言信行果,志高行远,他胆大意坚,谨慎果敢,睿智多谋,应变善断,算无遗策,兵无留行……再多赞誉亦不为过,在那个时空,史书评曰“一代豪杰”。

女真与后辽开战了?这绝对是左右历史走向的拐点,但怕是无人意识到这点。甚至于,在世人看来,完颜阿骨打是自不量力,自取其辱而已。

这个时空的北方草原政权与那个时空相似而不相同,大燕与后辽共主北方,后辽算是草原之主。

北方更北的靺鞨在五代时有完颜部等部落,臣属于渤海国。辽国攻灭渤海国后,收编南方的女真族,称为熟女真,北方则是生女。辽人对女真族的政策,是实行“分而治之”。他们把强宗大姓骗至辽东半岛,编入契丹国籍,称为“合苏馆”,又作曷苏馆、合苏衮、是女真语“藩篱”的意思。这些人就是“熟女真”。另一部分留居粟末水之北、宁江州之东,这些人就是“生女真”。黑水靺鞨后裔,是生女真的主体。完颜部居住在鸭绿江上游及图们江流域,女真族是由这一带的朱里真人组成的,与采集珍珠的居民有关。完颜部作为黑水靺鞨一支,是从蜿蜒河畔辗转游徙,迁移至阿什河之滨的。完颜氏,是女真族中的王族。

女真庞大的军事部落联盟就形成于完颜乌古乃时期,但是联盟内部不是团结和十分巩固的。此后主要是围绕联盟首长和国相而发生斗争……再来说“后辽”,前身自然是“辽”。

隋丰田十年,耶律阿保机成为草原游牧民族——契丹可汗,隋贞明二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国,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天福三年改号大辽。辽大同元年隋开运四年),辽太宗率军灭后晋,并在开封登基,“改晋国为大辽国”。虽然辽太宗有意长久经营中国的意图,然而因纵兵掠夺人民财物,以及不让诸位节度使返回镇地,招来中原人民的反抗。四月,辽太宗被迫引军北返,最后在河北栾城病逝。

其时,位于中原开封的耶律吼等将领拥立耶律倍之子耶律阮为帝,是为辽世宗。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的皇太后述律平想让其第三子耶律洪古(耶律李胡)继承皇位,不同意辽世宗继位。述律太后派耶律洪古与辽世宗在辽南京北部的泰德泉交战,最后辽世宗打赢了这场战争。在经过大臣耶律屋质的劝阻之下,述律太后才认同辽世宗的帝位。

辽世宗在位期间,一直不忘占领中原的期望,多次对中原用兵。然而辽世宗好酒色,喜爱打猎。晚年更是任用奸佞,大兴封赏降杀,导致朝政不修,政治**。

天禄五年九月,辽世宗协助北汉攻打后周,行军至归化的祥古山时,由于其他部队未到,先行驻扎在火神淀。其间喝酒、打人、打猎,众将很是不满。最后被耶律察割杀死于梦乡中。

耶律察割发动政变,杀辽世宗并自行称帝,辽太宗之长子耶律璟和耶律屋质等率兵与耶律察割交战,不敌,败走北方。耶律察割是为辽穆宗。

辽穆宗虽讨厌女色,而无所出,但却经常酗酒,天亮才睡,中午方醒,因此长时期不理朝政,国人称之为“睡王”。辽穆宗前期,朝廷内部不稳,离心离德,大臣经常发生叛乱或是南奔中原的事件。他本人更是喜好杀戮,经常亲手杀人。同时又爱好打猎到“竟月不视朝”。

北院大王萧眉古得联合政事令耶律娄国、林牙耶律敌烈于应历十九年二月起兵诛杀昏君,之后萧眉古得篡位称帝,改国号“燕”。

萧眉古得也是契丹族,虽然他姓“萧”。

当年,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妻子述律氏因为在阿保机建国过程中居功至伟,阿保机本人又非常倾慕高祖刘邦,因此认为述律氏就是自己的萧何,所以在建立辽国后,将妻子述律氏这一族赐汉姓时特意指定为萧——“太祖称帝,尊祖母曰太皇太后,母曰皇太后,嫔曰皇后……后族唯乙室、拨里氏,而世任其国事。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兼称刘氏,以乙室、拨里氏比萧相国,遂为萧氏。”

从此以后整个契丹族皇族以“耶律”为姓氏,后族以“萧”为姓氏,并且规定后世子孙皇族耶律氏只能与后族萧氏通婚,其他一概不许。

也正因为萧氏在辽国的地位超然,萧眉古得谋权篡位改辽为燕方未引致剧烈反弹。

二百余年过去,契丹自辽至燕,吸收农耕技术,为了保持民族性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分开管理,主张因俗而治,开创出两院制的政治体制。并且创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国、五代、昌楚定、西宁以及西域各国的文化,有效地促进辽(燕)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发展。但燕道宗继位后,清宁九年七月耶律宗元听从儿子的劝说,发动叛乱,自立为帝,不久被道宗所平,耶律宗元自尽,是位滦河之乱。燕道宗在位期间,政治**,国势逐渐衰落。道宗并没有进行改革图新,而且本人也腐朽奢侈,这时地主官僚急剧兼并土地,百姓痛苦不堪,怨声载道。辽道宗重用耶律乙辛等奸佞,自己不理朝政,并听信萧乙辛的谗言,相信皇后耶律观音与伶官赵惟一通奸而赐死皇后。而同时萧乙辛为防太子登基对自己不利,故陷害皇太子萧濬,并将其杀害,是为“十香词冤案”。后来,一位姓李的妇女向道宗进“挟谷歌”,道宗才把皇太子的儿女接进宫。

而更北方的后辽从开始的卧薪尝胆、委曲求全到励精图治,与大燕这世仇敌国常年交战,犹若苍狼与雄鹰,一直在争做草原雄主。但不想女真族趁势而起,这让耶律后辽如芒在背,更腹背受敌。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因大燕之故,大定与后辽向来交好,不知时下耶律氏会何去何从,远交近攻之国策能否延绵国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