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封神榜西周伐纣 > 第109章 邓芮二侯归周主(2)

封神榜西周伐纣 第109章 邓芮二侯归周主(2)

作者:西风瘦马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1:02:56 来源:书海阁

话说邓、芮两位率领大队人马出关,点名要武王和子牙答话。武王和子牙也率领大队人马出营来。

邓、芮二人在马背上高声问道:“来者是不是武王、姜子牙?”

姜子牙回答说:“正是。”接着问道:“两位又是谁?”

邓昆回答说:“我们是邓昆、芮吉。姜子牙,你辅助西周不以仁义礼智辅国四维,却擅自僭越自称王号,收容叛逃之人,抗拒天兵,杀害军队和将领,已经罪在不赦;如今又大肆猖獗作乱,欺君犯上,大逆不道,侵占大王的疆土,你究竟想要做什么!你难道不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臣?你竟敢蛊惑天下后世的人心。”

芮吉又指着武王说:“你父王一向以德行着称,虽然在羡里囚禁了七年,却没有任何怨言,能够恪守臣子的节操。蒙纣王怜悯赦免回国时,他被赐予黄钺、白旄,专门征讨不义之师,他蒙受纣王的洪恩德泽,可谓是非常深厚。你们应当世世代代酬谢报答,现在还未能报答万分之一;如今你的父王去世不久,你就听从姜尚的妄言,寻衅发动战争,兴起了无名之师,犯下大逆不道之罪,这是自取灭国亡家之祸,后悔也来不及!现在听我的话,速速停止干戈,退回关隘,捉拿首恶分子,将其献给商都郊外。你自己回西岐待罪等待处理,这样的话或许可以得到宽恕;不然的话,恐怕天子会大发雷霆之怒,亲自率领六军出兵征讨,那时只怕你们会死无葬身之地。”

姜子牙笑着说:“两位贤侯只知道固守常规之理,却不懂得时务的变通。古话说:‘天命无常,唯有德者居之。’如今纣王残暴无道,荒淫无度,杀害大臣,诛妻弃子,不修郊社祭祀之礼,不享宗庙祭祀之福。臣下效法他,导致同室操戈,互相残杀。他加害百姓的行为使得无辜者向天呼告。他的恶行让人愤恨不平、痛恨至极。纣王的种种罪行使得他罪恶滔天、恶贯满盈。皇天震怒了,所以命令我们西周恭敬地执行上天的惩罚。因此,天下诸侯纷纷响应西周的号召,在孟津会师观政于商郊。两位贤侯为何还执迷不悟呢?难道你们还想用口舌之争来解决问题吗?以我来看,两位贤侯就像寄居的客人一样无依无靠,不知道谁才是你们的主人。你们应当尽快倒戈卸甲,弃暗投明。如果这样做的话,你们也不失封侯之位。请你们尽快作出决断。”

邓昆听后大怒,命令卞吉说:“拿下这个老匹夫!”卞吉听令后便纵马挥戟冲杀过来。旁边赵升见状使出双刀迎战卞吉。两人正激烈交战之际,芮吉持刀冲杀过来。这边孙焰红立即挥着战斧迎敌。

武吉催马杀出来助战。看到这番情景后,先行官哪吒登着风火轮现出三头八臂,威猛冲杀过来,势不可挡。

邓昆看到哪吒三头八臂相貌非凡后,吓得魂飞魄散,急忙先撤走并传令鸣金收兵。众将领听到命令后纷纷架住兵器撤退,不再交战。

话说邓昆回到关内进入殿堂坐下后,欧阳淳、卡吉等人都说姜尚用兵有法、将勇兵强、门下又有许多三山五岳的道术之士难以战胜。他们各自叹息不已感到忧虑重重。

欧阳淳只好摆设酒宴款待众人。到了夜晚各自回房歇息。夜深人静之时邓昆独自思考:“如今天时已经归属于西周了,纣王荒淫无道想必也不会长久。况且黄飞虎又是我的二姨丈,被监禁在这里使得我束手束脚十分为难,该怎么办才好呢?何况武王功德日益显赫拥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正是应运而生的王者。姜子牙又善于用兵,门下还有许多道术高深之士,此关哪能为纣王长久坚守呢?不如归顺周朝顺应天时。只怕芮吉不同意,该如何是好呢?等到明天再找机会用言语试探他一下,看他有什么反应再作道理。”于是邓昆就这样思考了半夜才慢慢睡去。

且说芮吉在与武王对阵后进入关隘,虽然表面上是与众将把酒言欢,心中却暗自思量:“听说武王德行深厚,今日一见果然气度非凡,而姜子牙又善于用兵,门下都是能人异士。如今天下三分,周已得其二,这关隘又怎么守得住呢?芮吉心中盘算,不如献关投降,以避免战争之苦。但是不知邓昆心里是什么想法。他打算慢慢试探邓昆,以便了解他的真实心意。”两人在心中都有归顺西周的心思。

第二天,两个人升殿坐定,众将官依次参见。邓昆面露忧色,说道:“关中将少兵弱,数量不足,昨日与武王对阵,姜子牙果然用兵如神,辅佐他的又尽是奇人异士。国事艰难,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才好呢?”

卞吉则答道:“国家的兴衰自有其定数,自然会有豪杰来相助,又岂在人数的多少。”邓昆点头称是,但依旧觉得目前局势难以支撑。卞吉则又安慰道:“如今关外还有幽魂白骨幡,足以阻挡周兵,料想姜子牙无法通过此关。”芮吉听了两人的话,心中暗自琢磨:邓昆似乎已有心归顺西周。

夜幕降临,二侯在宫中设宴饮酒。酒过数巡之后,众将各自回去。邓昆让心腹之人秘密邀请芮吉前来赴宴。芮吉闻讯后欣然前来。两人在密室中对饮,彼此心照不宣。他们都想说出心中的想法,但又觉得难以启齿。

再说姜子牙在营中运筹帷幄,想要攻破关隘。然而让那幡阻住了路,又不知关中虚实和黄飞虎等人的下落,一时间无计可施。突然子牙想起了土行孙,便传令让他今晚潜入关中执行任务。

土行孙领命后立即精神抖擞,到了夜晚一更时候,他暗暗地进了关隘。他先前往监狱中探望南宫适等三人,看到看守的士兵还没有睡,不敢轻举妄动,于是便往其他地方看。当他来到一处偏殿时,听到了邓、芮两个人正在饮酒谈话。土行孙便躲在地下偷听他们的谈话内容。看到邓昆屏退左右后对芮吉说道:“贤弟啊,我们来说说笑话吧!你说将来天下是周兴还是纣兴呢?你我两人可以畅所欲言,不必有所隐瞒。”

芮吉笑了笑回答道:“兄长这样问我,让小弟如何敢尽情回答呢?如果说得太直白了些怕兄长笑我无用;如果含糊其辞地应对呢又怕兄长认为我没有真才实学。”

邓昆笑着打断了芮吉的话:“你我两人虽然不是同姓同族,但却情同手足。现在只有你我两人在这里谈话而已,并无外人知晓,你又何必过于拘谨呢!贤弟不必要疑虑!”

芮吉听后也放下了心中的顾虑,说:“大丈夫既然和同心的朋友谈论天下政事,如果不能明目张胆的倾吐出来,又怎么能证明能够担当天下大事,是识时务的俊杰呢?”

芮吉继续说道:“依小弟的愚见,眼下时局已明朗化了,如今兄长和我虽然是奉旨前来协同守关,不过是强逆天心民意,这不是天下万姓的愿望啊!今纣王失德,天下分崩离析,诸侯叛乱此起彼伏,人民渴望明主出现,天下事已经不用占卜也知道结果了;而周武王仁德播布四海,姜子牙贤能辅佐国务,又有众多道术之士为其效力,可谓是众望所归天下归心!西周日益强盛,商汤日渐式微衰败,将来继承商朝天下者非周莫属!”

芮吉接着说道:“前面的会战,其规模宏大,气势非凡,已让人感到震撼。然而,我们身受国家的厚恩,唯有以死来报答,尽职尽责。感谢长兄的垂询,我所以才敢以实相告,其他的事情,则不是我所能知道的了。”

邓昆听后,微笑着说:“贤弟这番言论,足见你的深谋远虑,非他人所能及。可惜的是,你生不逢时,未能遇到明主。将来纣王被周所灭,我和贤弟也不过是白白地死去罢了。我固然会与草木同朽,只可惜贤弟不能效仿古人所说的‘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而后展示贤弟的才华。”说了后,他叹息不已。

芮吉笑着回应说:“据我观察,兄长似乎已有归顺西周的意愿,所以才故意用言语来试探我的。其实,我也有此心很久了。如果兄长真有意归周,我愿随兄长共同进退。”邓昆听后,立刻起身安慰道:“并非我敢有此不臣之心,只是以天命人心来看,终究不是好消息,而白白地死去毫无意义。既然贤弟也有这个心思,正所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只可惜我们没有门路可走,该如何是好?”

芮吉说:“慢慢想办法,再趁机行事。”

两个人正在商量策划,他们的话已经被土行孙在地下听得详细。土行孙心里暗暗高兴,心里想着:“不如趁这个机会和他两个人见一面,为他们归顺西周搭个线,这也是可行的。而且也不枉我进关内一趟,可以引他们两个人归周,也是功绩一件。”

于是土行孙从地下钻了出来,现出身子。他上前一步,开口说道:“两位贤侯请了!如果要归顺武王,我可以为你们引荐。”邓、芮两个人看到突然间冒出来的土行孙,被他吓了一跳,半晌说不出话来。

土行孙接着说:“两位贤侯不要惊慌恐惧,我是姜元帅麾下的二运督粮官土行孙。”听完这话,邓、芮两人才放下心来,忙向他行礼问好。

他们询问土行孙为何深夜到此,土行孙便把奉姜元帅将令、特进关来探听虚实的事情告诉他们。他解释道:“适才在地下听到两位贤侯有意归周,却苦于没有门路,所以我才冒然现身,以致惊扰了大驾,如果两位贤侯真心实意想要归周,我可以为两位传达,我们姜元帅谦恭下士,绝对不会辜负了两位贤侯的美意!”

邓、芮两人听后非常欣喜,他们感到非常幸运能有这样的机会。于是,两人上前行礼说:“不知将军前来,有失迎接,望勿见怪。”邓昆上前一步,挽住土行孙的手,感慨道:“大概是因为武王仁圣,所以才有像将军这样高明的人辅佐他吧。我们昨日因在阵上见到武王与姜元帅都是盛德之士,觉得天下不久将归周。今日回到关内与芮贤弟商议时,没想到被将军得知,这实在是我们的幸运啊。”

土行孙也深有同感,说:“事情不宜拖延。将军可修书一封,待我先去禀报姜元帅,然后将军乘机献关,以便我们接应。”邓昆立刻在灯下写了书信,递给土行孙:“烦请将军报知姜元帅,设法取关。还请将军再来关内一趟,以便我们商议后续事宜。”

就这样,三个人商议妥当。土行孙领命,把身子一扭,顿时消失无影无踪走了。两位贤侯看了,惊得目瞪口呆、感慨不已。

话说土行孙抵达中军营地,此时不过五鼓时分,子牙还坐在后帐中等候土行孙的消息。突然间,土行孙就站在了他的面前。子牙忙问他:“你进入关内所办之事怎么样了?”

土行孙回答说:“弟子奉命进关,发现被俘的三将仍在关内监禁,由于守卫们并未入睡,弟子不便下手。于是弟子又来到邓、芮二侯的密室,发现他们两人正在商议归顺周的事情,只是苦于没有引荐之人。弟子便现身与他们相见,两人大喜,并写了一封信在此,请元帅过目。”

子牙接过信来,在灯光下阅读,看完后不禁大喜:“这真是天子的福分啊!接下来我们再设策谋,等待消息。”随后,他命令土行孙回帐休息。

再说邓、芮两人在第二天升殿,众将前来参见。邓昆说道:“我们两人奉了圣旨镇守此关,以抵御周兵的进攻。昨日一战,胜负未分,这岂是大将的作为?整顿好兵马,明日务必一战以击退周兵,早早结束战事以复王命,这是我所期望的。”

欧阳淳也赞同道:“贤侯所言极是。”于是当日便整顿兵马,夜宿军营之中。

第二天一早,邓昆检阅了士卒,随着一声号炮响起,大队人马出关,直扑周营挑战。邓昆见前方当道上竖着一面幽魂白骨幡,便决定在这面幡上做做文章,于是忙令卞吉:“将这首幡撤去。”

卞吉听后大惊失色,说道:“贤侯在上:此幡是无价之宝,阻挡周兵全靠了它;如果撤去了此幡,临潼关就危险了。”

芮吉说道:“我是朝廷所派遣的钦差官,反走旁边的小路;你身为偏将,却行走中路,这样周兵看到,显得极为不雅,这有损朝廷的威仪。纵使你有常胜的战绩,这样的行为也算不上真正的武勇。理应去掉这个幡。”

卞吉自思:“如果去掉了这个幡,恐怕没有什么依仗去战胜敌人。但如果不去掉,他作为主将,我又怎么可能和他抗礼呢?如今既然是为父亲报仇,我又怎么可以吝惜这一道符呢?”

想到这里,卞吉立即欠身说道:“两位贤侯不必撤掉这幡,请返回关中再作商议,自然能够往返无碍。”

邓、芮两人一同进了关隘,卞吉急忙画了三道灵符,邓、芮两侯每人一道,放在幞头里面。而欧阳淳的一道则放在了头盔里。然后他们再次出关,几骑人马从幡下经过,就如同平常一样。

邓、芮两人大喜;来到了周营前,他们对军政官说:“去叫你们的主将来答话。”

探马立刻将消息报告给了中军,子牙即刻带领众将出营。

邓昆大声喝道:“姜子牙,今日我们与你决一死战!”他拍马冲入周军阵中。只见子牙背后有黄飞彪、黄飞豹两骑冲出,与邓、芮两人激战。四骑交锋,正酣战之时,卞吉看不过去,高声呼喊道:“我来助战,两位侯爷无需惧怕!”

武吉出马,接住了卞吉。只见卞吉拨马往幡下退去,武吉并不追赶。子牙看到只有邓、芮两人参战,忙命令鸣金收兵,双方各自回营。

子牙看见邓、芮四将都从幡下经过离去,心中疑惑重重;进营坐下后,他沉思自问:“前日只有卞吉一人在幡下行走得自如,其他人都昏迷不醒;今日他们四人为什么都能在幡下行走呢?”

土行孙问道:“元帅迟疑,是不是因为看到他们四个都可以从幡下行走呢?”

子牙说:“正是因为这个事。”

土行孙说:“这有什么好为难的,元帅不必再为此事烦恼。等弟子今晚再去关内走一趟,便可弄清楚情况了。”

子牙听了大喜,说道:“那就速速前去。”

当晚初更时分,土行孙再次进入关内,来到邓、芮两人的密室。

两个人看到土行孙到来,十分欣喜,说:“正盼望着将军到来呢!那幡名为幽魂白骨幡,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对付。今日我们刁难他,他将一道符给我们顶在头上,在幡下行走就如平常一般安然无恙。你可以把这道符献给姜元帅,迅速进兵,我们自有献关的计策。”

土行孙接过符咒后辞别了两人,赶回大营,将事情经过告知子牙。子牙大喜过望,取符看后,便已识得其中的奥妙。

子牙拿了朱砂书写符咒,并将书写好的符咒分发给众将士。

不知卞吉的吉凶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