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封神榜西周伐纣 > 第111章 土行孙夫妻阵亡

封神榜西周伐纣 第111章 土行孙夫妻阵亡

作者:西风瘦马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1:02:56 来源:书海阁

诗:

地行妙术法应玄,谁识张奎更占先。

猛兽崖前身已死,渑池城下妇归泉。

许多功业成何用,几度勋名亦枉然。

留得两行青史在,后来成败总由天。

话说子牙在中军帐中,正在讨论接下来的军事策略,突然有探子来报:“张奎在外面叫战。”

哪吒挺身而出说:“让我去会会他!”他脚踏风火轮,现出八臂三头的威猛形象出现在战场上,对张奎大声喝道:“张奎,你若早早投降,还可留条活路。否则,后悔莫及!”

张奎被哪吒的挑衅激怒,他催动战马,挥起手中的钢刀,直取哪吒。哪吒则以手中的长枪迎面痛击。激战数合之后,哪吒祭起九龙神火罩,把张奎和他的坐骑一起罩住。他用手一拍,只见九条火龙一同喷出烈焰,熊熊燃烧。

然而,哪吒不知道张奎也会地行之术,和土行孙一样。眼见火罩落下,知道不好,他立刻滚落马背,迅速钻进地下消失了。哪吒并未察觉到张奎的这一异能,结果只烧死了他的一匹马,差点误了大事。哪吒敲响战鼓,返回营地,向子牙汇报:“张奎已经被烧死。”子牙大喜。

且说张奎回到城中,对妻子高兰英说道:“今日与哪吒交锋,果然厉害,被他用火罩罩住。如果不是我有地行之术,差点儿就被他烧死。”

高兰英道:“不如将军今夜潜入他们的营寨,趁机刺杀武王君臣,如此一来,定可一劳永逸,又何必和他们逞能争强呢。”

张奎听后茅塞顿开,说道:“夫人所说极有道理。只因被杨戬那小人暗算,暗害了我的老母亲,导致我心神不宁,思想混乱,几乎忘了这招。今夜我必当成功!”于是张奎开始准备,悄悄携带利刃进入周营。

话说子牙在中军帐中,听闻张奎已死,便计划发起攻城。到了夜晚,他发出命令,点齐士卒,三更做饭,四更整队,五鼓时分开始登城。一切准备就绪后,子牙满心期待着即将到来的胜利。

也许就是天意,当天晚上恰好是杨任巡察外营。就在将近二更时分,张奎利用地行术潜入地下直往周营行来。此时恰逢杨任巡逻至前营。

杨任非同寻常之人,他的眼眶里长出来的双手中藏着双眼,这双眼可上观天庭、下可观地底、中可看人间千里。

杨任忽然发现地下的张奎提刀径直冲向辕门。杨任高声喝道:“地下之人是张奎,休得猖狂!有我在此!”

张奎听了大惊失色,心里想到:“周营中竟然有这样的异人,这可如何是好!”但他仍心存侥幸:“我在地下行得快,待我杀掉姜尚后,他们再追过来也迟了。”

张奎在地下持刀径直闯入周营,杨任一时着急,用力的磕了一下云霞兽,云霞兽飞起直飞进周营的三层防线内。杨任敲击云板,高声喊道:“有刺客闯入营地,各哨位需严加防范!”不久,整个营地的人都被惊醒,纷纷拿起武器戒备。

姜子牙急忙升帐,全体将士弓上弦,刀出鞘,两侧的火把和灯笼将黑夜照得如同白昼。

子牙询问:“刺客是从哪里来的?”杨任走进帐中说:“张奎手持钢刀在地下直接冲进了辕门,弟子因此才敲击云板示警。”

姜子牙大惊失色:“昨日哪吒已经将张奎烧死,今夜怎么又出现了另一个张奎?”

杨任回答说:“此人还在这地下听元帅讲话。”

姜子牙惊疑不定,这时旁边的杨戬提议:“等天亮后弟子再作打算。”

这一夜,周营内一片混乱。张奎知道这次行动不会成功,便撤离回去。杨任一直紧盯着地下的张奎,看他走出辕门,杨任也跟着出了辕门,看到张奎回到城下后,杨任才返回周营。

张奎回到城内,走进府中。高兰英关切地询问:“这次行动怎么样??”

张奎连连摇头:“太厉害了!周营中有许多高人,所以五关才势如破竹般易主,难以阻挡。”于是,他将夜闯周营的经过细细讲述了一遍。高兰英建议:“既然如此,应尽快修本上书朝歌,请求援军协助守城;否则,孤城怎能抵挡周兵猛攻?”

张奎采纳了她的建议,立刻修书差遣使者前往朝歌。

话说天亮之后,杨戬来到城下,高声喊道:“张奎出来见我!”

张奎听了探马的报告,上马提刀,打开城门。真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他破口大骂:“你这匹夫!暗害我的母亲,此仇与你不共戴天!”

杨戬回应:“你这逆天之贼,如果不杀你母亲,你也不知道周营的厉害。”张奎怒吼:“不杀杨戬,此事绝不罢休!”他挥舞大刀直取杨戬。杨戬举刀迎面而上。两人未战几合,杨戬祭起哮天犬向张奎扑去。张奎一见哮天犬冲来,急忙下马,钻入地下,瞬间便失去了张奎的身影。杨戬看了,不禁感叹。

话说杨戬回到周营后拜见姜子牙。姜子牙询问:“今日与张奎交锋结果如何?”

杨戬将张奎会地行道术一五一十告知:“他简直就像是土行孙一样!昨晚幸亏杨任,他的功劳真大!”姜子牙听后大喜过望:“从今往后,只令杨任巡查内外,负责守卫营门。”

张奎进入城内府中,见到夫人高氏后说:“今日与杨戬交锋,深感周营中道术之士众多。我夫妻俩人恐怕难以守住此城。依我之见,不如放弃渑池城,暂回朝歌再做商议。你的意见如何?”

张奎的夫人坚决地说:“将军的话错了!我夫妻在此镇守多年,名声远扬,怎么能轻易放弃这座城池。这座城池关系重大,是朝歌的屏障,如果放弃这座城池,黄河的险要之地将与周兵共有,这绝对不可取!明天让我出城去,自然会成功。”

第二天,高兰英出城挑战,子牙正在帐中坐着,忽然有人来报:“有一女将请求出战。”子牙问:“谁可以出马迎战?”

邓婵玉应声而出:“末将愿意前往。”子牙嘱咐道:“必须小心谨慎。”邓婵玉回答道:“末将知道。”说完,她骑着马,随着一声号炮响起,骑着红鬃烈马,挥舞着两杆大红旗冲出大营。她大声喝道:“来将是谁?快通报姓名来!”

高兰英抬头看见,也是一位女将,她心中有些疑惑。高兰英大声回答:“我是镇守渑池的张将军夫人高兰英。你是谁?”

邓婵玉回答说:“我是督运粮储土将军夫人邓婵玉。”高兰英听到后大骂:“贱人!你父子奉命征讨,却苟且与别人成婚,今天有何面目回去见故乡父老!”邓婵玉听后大怒,舞动手中的双刀冲向高兰英。高兰英一身白衣,举起双刀招架。

两员女将一红一白,在城下杀得难解难分。邓婵玉大战高兰英二十回合后,拔马便走。高兰英不知是计,随后追来。邓婵玉听到脑后鸾铃声响,忙取五光石回手一击,正中高兰英面门,打得她嘴唇青肿,掩面而回。

邓婵玉得胜进营,来见姜元帅。她告诉众人,高兰英被她的五光石打败并逃回城中。姜子牙刚刚把她的功劳记上,忽然左右来报:“二运官土行孙在辕门候令。”

子牙传令让他进来。土行孙上帐参拜后说:“弟子已经运完了粮食,现在前来交还督粮印信,并愿意随军出征。”

子牙说:“如今已经进五关,军粮有天下诸侯供应,你们督运粮食已经完成了任务,可以随军一同出征了。”

土行孙下帐后去见众将,却发现黄将军并不在列,他忙问哪吒。哪吒告诉他:“渑池县虽然只是一个小县,反而让黄将军和崇君侯五个人一天阵亡。张奎的地行之术非常厉害,看起来比你的还要高明。他曾想趁夜进营前来行刺,多亏被杨任发现了。现在被他阻挡住,我们无法前进。”

土行孙听后说:“还有这样的事,当年我师父传授给我这种道术,可称是盖世无双,怎么会在这里又出现这样的异人呢?”于是,土行孙决定明天去会一会张奎。

土行孙到了后帐,向邓婵玉询问张奎的情况。邓婵玉肯定地告诉他:“确实如此。”土行孙思考了一夜。

第二天早上,他来到子牙帐中请求出战会张奎。子牙同意了他的请求。杨戬、哪吒、邓婵玉都想一同前往阵前掠阵。土行孙也答应了他们。他们来到城下挑战张奎。

哨马报入县内,张奎骑马出城,看到是一个矮小个子的人。他好奇地问:“来者何人?”

土行孙回答说:“我是土行孙。”说罢,挥动手中棍子,在地上打个滚来到张奎面前,劈头盖脸地打了过来。张奎急忙举刀抵挡,两人激烈交战,你来我往,未过几合,哪吒和杨戬也加入战局。哪吒祭出乾坤圈打向张奎。

张奎看到乾坤圈打来,立刻滚下马背钻入地下消失不见。土行孙看了,也把身子一扭钻入地下追击张奎。

张奎看到土行孙也钻入了地下追来,大吃一惊,心里想:“没想到周营里也有精通地行术的人”

随即在地底下两个人又大战起来。

大概是张奎身材高大,行动不便,土行孙则小巧灵活,或前或后,游刃有余,张奎反而不利索。张奎渐渐不支,只得败退。

土行孙紧追不舍,但张奎的地行术一日可行走一千五百里,土行孙只能行一千里,因此土行孙未能追上,只得回营向姜子牙汇报战况。

土行孙说:“张奎果然精通地行术,这个人阻挡住这里,我军很难过去。”

姜子牙听后忧心忡忡:“若不能破张奎的地行之术,此地恐将久困。当年你师父擒你的时候用指地成钢法,现在要制服张奎,非这种方法不可!你怎样才能学到这个道术来制服他?”

土行孙说:“元帅可以写一封书信,待弟子带着前往夹龙山求助师尊,取了符印来,打败张奎,破了渑池县,早日和诸侯会师。”

姜子牙大喜,随即写了书信一封交给土行孙。土行孙告别妻子,匆匆赶往夹龙山。

话说张奎败回城中,面带愁容地对高兰英说:“周营能人异士众多,如何应对?”

高兰英反问他:“有谁是异人?”张奎道:“有一个人叫土行孙,也有地行之术。”

高兰英略一思忖:“那就再写告急表章,速向朝歌求援。你我坚守县城,不必再与他们交战。等待援军到来,到时再想破敌之计。”

正议间,忽然一阵怪风吹来,把府前宝纛旗吹折断了。夫妻两人大惊失色,说:“这是不祥之兆啊!”

高兰英随即摆设香案,取了金钱占卜一卦,高兰英看了已经明白了。

高兰英说:“将军可要迅速行动,土行孙正前往夹龙山取指地成钢之术来破你,你立即动身,不可迟疑耽误了!”

张奎听了大吃一惊,立即收拾准备,径直前往夹龙山阻击土行孙去了。

土行孙日行千里,而张奎日行一千五百里。张奎先到夹龙山崖畔隐匿等待。土行孙如期而至。土行孙来到了猛兽崖,远远的看见飞龙洞,满心欢喜,心里想着:“今天又回到故土了。”

他并未察觉张奎已在崖边埋伏多时,手里举着刀,只等着他来。土行孙哪里知道,只是往前走。

也是命该如此,天数注定。看到土行孙走到面前时,张奎突然现身大喝一声:“土行孙不要走!”等到土行孙抬头看时,已经为时已晚。张奎手起刀落,砍中土行孙肩背,可怜他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张奎割下他的头颅,迅速回到渑池县,夫妻俩人相见,将杀死土行孙的事情说了一遍,夫妻俩都非常高兴,把土行孙的头颅在城头上悬挂号令。

周军营中的探马看到渑池县城头上号令出人头,走近仔细查看,震惊地发现这竟然是土行孙的脑袋。他赶紧跑回周军的中军帐,向主帅报告:“启禀元帅,渑池县城上挂出了土行孙的首级,原因不明,请元帅定夺。”

姜子牙听后道:“他去夹龙山了,不在军营里,也没有出战,怎么会阵亡呢?”

他掐指一算,突然大叫一声,说:“土行孙死的冤枉,这是我的过错啊!”姜子牙非常伤心。

不料,军帐的动静惊动了邓婵玉,她得知丈夫已经战死,痛哭着冲进军帐,喊道:“我要为夫主报仇!”

姜子牙劝阻道:“你要冷静行事,不能轻率。”但邓婵玉根本听不进去,她泪流满面地跨上战马,来到城下挑战:“张奎,出来与我决一死战!”

城上哨兵观察到这个情况,急忙报告给城中:“有女将搦战。”

高兰英听后冷笑一声:“这个贱人!我正想找机会报复她一石之仇,今天就是她的死期!”

高兰英跨上战马,提刀在手,在城中先拿出一个红葫芦在手中,出城时已经先从中放出四十九根太阳神针。

邓婵玉听到马蹄声响时,眼睛已经被神针射住,观看不清。还没等她反应过来,高兰英已经一刀挥来,将她斩于马下。

高兰英斩杀了邓婵玉后,回到城中号令。哨兵将这个消息报告给周军的中军帐。

姜子牙听后十分悲痛,对众门人说道:“高兰英有太阳神针,能射人双眼。大家一定要严加防范。”因此,周军按兵不动,在想良策攻取此县。

这时,南宫适提议道:“这小小的县城,如今损失了无数大将。我建议元帅命人四面攻打,把这个县城夷为平地。”

姜子牙传令下去,命三军四面攻打。他们架起云梯和火炮,呐喊着猛攻县城。然而,张奎和他的妻子千方百计地守卫着县城。一连攻打了两天两夜,周军仍然无法攻下县城。姜子牙心中恼火不已,再次传令撤退,再想办法攻取县城,不然的话,徒然让军士劳苦而无功。

此时,张奎又写了一本奏章向朝歌城求助。他派了一名使者渡过黄河,来到孟津。这里有来自南方和北方的四百位诸侯所率领的军队驻扎。使者一路上小心翼翼地避人耳目,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到了驿站后,他在那里歇息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他带着奏章来到文书房投递。

那天负责处理奏章的人是微子。微子接过奏章后匆匆阅读起来。他看完后立刻入宫面见纣王。纣王正在鹿台上宴饮取乐。微子在台下等候。

纣王宣微子上了鹿台,微子向他行礼后,纣王问:“皇叔有什么奏章?”

微子说:“陛下,武王的大军已经兵进五关,现在兵临渑池县城下。周军已经重创我军,我方已经无法支撑下去。情况万分危急!请陛下立即派遣援军前去支援防守。否则的话,我只有以死报答君恩了。更何况这个县城距离都城不过四五百里远!陛下却还在这里宴饮取乐,全然不顾国家安危。孟津现在有南方和北方的四百位诸侯率军驻扎,他们在等待着西伯侯姬发的到来,现在的情况是刻不容缓啊!陛下应该立即寻找贤能的人才来管理国家事务、任命大将率领军队剿灭反叛、改过自新训诫军民、修明仁政治理天下大事!这样才能挽回天意的变化啊!或许可以不失去成汤的宗庙社稷啊!”

纣王听完微子的奏报后大吃一惊:“姬发这个反贼,竟然已经攻破了我的关隘!他们消灭了我的军队、逼近我的县城!他的兵力已经达到了渑池!我对他的行为感到非常痛恨!我一定要御驾亲征去消灭这个反贼!”中大夫飞廉启奏道:“陛下,此事不可轻率行事。如今孟津之地屯兵四百诸侯,如果他们得知陛下亲征,他们会先让陛下过去,然后再阻挡陛下后路,使陛下首尾受敌,这不是万全之策。臣建议张榜招贤,重金悬赏,自会有高明之士应召而来。古语有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又何必劳烦陛下亲自统领大军,与叛臣较量于战场之上呢?”

纣王思索片刻后答道:“依卿所奏,速传旨意,设立赏格,张挂于朝歌四门,广招英才,若有堪任都府之才者,不拘一格提拔。”

如此一来,朝歌城内引起一阵骚动,百姓们日受数次惊慌。

不出所料,有一日来了三位豪杰,他们上前揭下榜文。守榜的军士随即引领这三人前往飞廉的府邸拜见。门官通报后,飞廉道:“有请。”

三人进府后,与飞廉行礼毕,道:“听到了天子招募天下贤人,我们虽然自知才疏学浅,但身为国之子民,君父有事,岂能不理,愿捐躯效犬马之劳。”

飞廉看见这三人气度不凡,便赐座让他们坐下。三人却说道:“我们是平民百姓,大夫您地位尊贵,我们怎敢随意就坐。”

飞廉说:“求贤若渴,欲定国安邦,即使高官厚禄,也可以接受不用推辞,何况一个座位呢!三位不必客气。”在飞廉的坚持下,三人方才落座。

飞廉问道:“三位壮士姓甚名谁?家住何方?”三人递上一份名帖,飞廉看了得知他们是梅山人氏,一位叫袁洪,一位叫吴龙,还有一位叫常昊。这便是“梅山七圣”,他们三个率先来投,之后还会有四个陆续加入。

袁洪,白猿成精变化成人形,吴龙是蜈蚣精;常昊,则是长蛇精;他们借用“袁”、“吴”、“常”三字作为姓氏。飞廉看了他们的姓名,随后带他们入朝,来朝见纣王。

飞廉进入内庭,天子正在显庆殿与恶来下棋。当驾官启奏:“中大夫飞廉候旨。”纣王说:“宣来。”

飞廉入殿见驾,启奏说:“臣启陛下:现在有梅山三个杰士,应陛下求贤之诏,已经在午门候旨。”

纣王大悦:“传旨宣来。”少时,三人来到殿前,高呼万岁,拜毕,纣王赐三人平身,三人谢恩,侍立两旁。

纣王说:“众爱卿这次来,有什么妙计良策可擒逆贼?”

袁洪奏道:“姜尚以花言巧语,纠结天下诸侯,蛊惑黎民万姓作反;依臣愚见,先破西岐,捉拿了姜尚,则八百诸侯都望陛下降诏招安,赦免前罪,天下的战乱不战而自平。”

纣王闻奏,龙心大悦,封袁洪为大将,吴龙、常吴为先行官,命殷破败为参军,雷开为五军总督,令殷成秀、雷鹃、雷鹏、鲁仁杰等将领都随军征伐。

纣王传旨,嘉庆殿摆设酒宴,宴请诸位臣子。

鲁仁杰自小就多读诗书典故,广识英雄,看到袁洪行事不按礼节,心里暗思忖:“看这个人的行事,不是大将之才,暂且看他操演兵马,便知道情况了。”

当日酒宴散席,第二天感谢皇恩。三日后来来教场,操演三军。

鲁仁杰看到袁洪行动举止,指挥号令,都不得法,想来也不是姜子牙的敌手,但这个时候正是用人之际,鲁仁杰也只得将就了。

第二天,袁洪朝见纣王,纣王说:“元帅可先领一队人马,往渑池县辅佐张奎以阻西兵,元帅觉得怎么样呢?”

袁洪说:“以臣的观点来说,首都的兵马不适宜远出。”

纣王问道:“为什么不宜远出呢?”

袁洪启奏道:“现如今孟津已有南北两路诸侯驻扎,他们在后虎视眈眈,如果臣往渑池,这两路诸侯拒守住孟津,阻断臣的粮道,那时使臣前后受敌,这是不战自败的做法。何况粮为三军的生命,是军马未行而先需要的。依臣的计策,不如调二十万人马,阻住孟津的咽喉要道,使诸侯不能侵扰朝歌。这样的话,一战可成功,大事就可以稳定了。”

纣王听了心里大为欢喜,说道:“爱卿所说的话很有道理,爱卿真是社稷之臣啊!就按照爱卿所奏的施行。”

袁洪随即调了二十万兵马,吴龙、常昊为先行官,殷破败为参赞,雷开为五军都督,殷成秀、雷鸭、雷鹏、鲁仁杰等将领随军征伐。浩浩荡荡地往孟津而来。

不知胜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