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封神榜西周伐纣 > 第114章 纣王敲骨剖孕妇

封神榜西周伐纣 第114章 纣王敲骨剖孕妇

作者:西风瘦马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1:02:56 来源:书海阁

诗:

纣王酷虐古今无,淫酗贪婪听美姝。

孕妇无辜遭恶劫,行人有难罹凶途。

遗讥简册称残贼,留与人间骂独夫。

天道悠悠难究竞,且将浊酒对花奴。

话说姚庶良随后追赶常昊来,而那常昊原是蛇精,他骑着马儿,脚下掀起一阵旋风,卷起一团黑雾,将人和马儿都笼罩其中,这才显露出他的原形,原来是一条巨大的蟒蛇。他张开血盆大口,吐出一股毒气。

姚庶良哪里经得起这样的剧毒,随即昏倒在马下。常吴便趁机下马取了姚庶良的首级,高声喝道:“今日捉拿姜尚,就以姚庶良为例!”

众诸侯之中,都不知他是妖精,兖州侯彭祖寿骑着高头大马,手握长枪而出,大声喝道:“你这匹夫,竟敢伤害我朝重臣!”此时吴龙在袁洪的右侧,眼见常吴立功,他按捺不住,便催动坐骑,手持双刀,飞奔而来,口中喊着:“不要冲撞我的阵脚!”也不等回应,就和彭祖寿大战,两骑往来冲突,刀来枪挡,杀得天昏地暗。

六百镇诸侯都在观战,眼看着两员大将交锋。数回合之后,吴龙虚晃一刀,便败走而逃,彭祖寿紧随其后追赶。吴龙是蜈蚣精变化成人形的妖怪,他看见彭祖寿追近,便现出原形;顿时一阵黑风卷起,妖气弥漫,彭祖寿顿时不省人事,已然失去抵抗力,被吴龙一刀砍为两段。

众诸侯看不出缘故,只看见将官追下去后就被一团黑云笼罩着,随即将官就被杀阵亡。

子牙身旁的杨戬对哪吒说:“这两个将领都来路不正,似有妖气萦绕。我与道兄一起去对付他们,怎么样?”话音未落,吴龙已策马舞刀而来,他大声喝道:“谁敢先来尝尝我的双刀?”

哪吒登着风火轮,手持火尖枪,现出三头八臂的法身迎了上去。吴龙看到来了一个丫丫叉叉的人,急忙问道:“来者是什么人?”

哪吒答道:“我是哪吒。你这妖物,竟敢施展妖术伤害我朝将士!”他挥动手中长枪,直刺吴龙。吴龙手中刀急速招架,两人交锋不过三四回合,哪吒便祭起九龙神火罩。只听得一声响动,吴龙已被罩在其中。

吴龙急忙化为一道青光逃走了。哪吒伸手一拍,火罩中现出九条火龙的时候,吴龙早已逃之夭夭了。

常昊看见哪吒用神火罩罩住吴龙,心中大怒。他策马上前,手持长枪,高声喝道:“哪吒不要走!我来了!”此时杨戬也取了三尖刀在手,骑着银合马与哪吒一同双战常昊。常昊见形势不妙,便败下阵来。

杨戬也不追赶他,取出了弹弓在手;随即发出金丸,向常昊射来。然而那金丸竟然不知落在了何处。哪吒再次祭起神火罩,将常昊罩住;常昊也化作一道赤光消失无踪。

袁洪见两名大将这样精通术法,心中甚是欢喜;他传令三军擂鼓助威。随后他纵马冲杀过来,高声喝道:“姜子牙!我要与你分个高下!”此时杨任看到袁洪冲来,催动云霞兽上前迎敌,他使开云飞枪与袁洪战到一处。未及五七回合,杨任取出五火扇,照着袁洪一扇挥去。只可惜袁洪早已逃走,只烧死了他一匹坐骑。

子牙鸣金收兵,率领众将回营;升帐坐定后叹息道:“可惜损了两路诸侯!”心中不乐。

杨戬上帐说道:“今日弟子观察那三人都是妖怪之相,不像人形。先前哪吒祭起神火罩、杨任用五火扇、弟子用金丸;却都不曾伤到他们分毫,他们化作青光、赤光离去。”

众诸侯也都议论纷纷;他们都在讨论常昊、吴龙的妖术,各执一词、议论不休。

袁洪回到营中,升帐坐下,见到常吴、吴龙齐来参拜。袁洪赞叹道:“哪吒的罩儿,杨任的扇子,都极其厉害!”

吴龙笑着说:“他们的罩与扇子只能降伏别人,哪里能奈何得了我们。只是今日原以为能拿下姜尚,谁知道只坏了两个诸侯,也不算成功。”

袁洪一面写奏章向朝歌报告胜利,宽慰天子的忧虑。

且说鲁仁杰对殷成秀、雷鹏、雷鸭说:“贤弟,你们今天看见袁洪、吴龙、常昊与姜子牙对战的场面了吗?”

众人说:“不知所以,只是觉得非常奇怪。”鲁仁杰说:“这正所谓‘国家将兴,必有祥兆;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今天他们三将都是些妖孽,不似人形。现在天下诸侯在这里会兵,正是强大的敌人;这些妖邪怎么能抵御成功呢?”

殷成秀说:“长兄且别急着说破,看他们以后如何。”鲁仁杰说:“总的来说,我受成汤三世的厚恩,岂敢有负国恩之理!唯有以死报国而已!”

话说差官前往朝歌,来到文书房内,飞廉接本观看。看见是袁洪的捷报,连诛大镇叛逆诸侯彭祖寿、姚庶良,心中大喜,忙拿着奏章上鹿台去见纣王。

当驾官上台启奏说:“有中大夫飞廉候旨。”纣王说:“宣来。”左右将飞廉宣到台上。参拜完毕,俯伏奏报:“现在元帅袁洪领旨镇守孟津,抵抗天下诸侯;初阵便斩了充州侯彭祖寿和右伯侯姚庶良,军威已经振作,大大挫败了周兵的锐气。自从兴师以来,还没有过今日这样的捷报。这实在是陛下洪福齐天,得到这样的大将,可以指日成功,使国家安定,实在是可喜可贺!特具本奉上奏章。”纣王听了奏报非常高兴,说:“元帅袁洪连斩两个叛逆,足以打破敌人的嚣张气焰,功勋卓着!传朕旨意,特予奖赏,以鼓励他的功勋,赐予锦袍、金珠。再用蜀锦百匹,宝钞万贯,羊,酒等物品以犒劳将士们的辛勤努力。务必用心筹划,剿灭叛逆,到时另有封赏,朕不会食言。特此谕告。”

飞廉磕头谢恩,领了旨。准备了犒赏物品送往孟津去。

再说妲己听说飞廉奏报袁洪得胜的捷报,来见纣王说:“妾身苏氏恭喜陛下又得到了国家的大臣!袁洪确实具有大将的才能,永远能够担当重任。像这样奏捷报喜,叛逆很快就可以平定。妾身不胜欢喜,这是皇上无疆之福所开启的啊!现在特地准备酒宴为陛下庆贺。”

纣王说:“爱妻之言正合我心意。”于是命令当驾官在鹿台上摆设九龙席,三妖和纣王共同饮酒。

此时正是仲冬时节,严寒凛冽,寒气逼人。正饮酒之时,忽然彤云密布,雪花飞舞。当驾官启奏说:“天上开始下雪了。”

纣王大喜说:“这时正好观赏雪景。”于是命令左右烧暖了酒壶,重新倒在可以加温的酒杯里,酣快畅饮交欢。又见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纣王又传旨:“卷起毡帘,让朕和御妻、美人一同观看雪景。”侍驾官卷起帘幔,扫去积雪。纣王和妲己、胡喜妹、王贵人在台上俯瞰朝歌城内外,只见白雪皑皑的世界如银装素裹一般,仿佛天地间粉砌乾坤。

纣王说:“爱妻,你自幼便学习歌声曲韵,何不按雪景演绎一曲,听完之后,朕畅饮三杯。”

妲己领旨,款款启动朱唇,轻舒莺舌,婉转悠扬在鹿台上吟唱。真是:歌声婉转如莺啼飘逸飞柳外,音韵清亮似天籁之音。

妲己一曲唱罢,余音绕梁,悠悠扬扬,袅袅不绝。纣王大喜,连饮三大杯。此时,雪已停歇,云彩逐渐散去,阳光重现。纣王与妲己并肩凭栏,观赏朝歌积雪。忽然,他们看见西门之外有一条小河。这河不是活水河,是因纣王建造鹿台时挖掘泥土而成。此时,雪水积聚,行人过河甚是不便,需赤足涉水。

只见一老翁步伐稳健,涉水而过,似乎是不畏寒冷,而且步履轻快。还有一个少年,也赤脚涉水,只是他畏首畏尾,行路艰难,显然十分惊恐和畏寒。纣王在高处看到他们之间的表现,心里产生了疑惑,和妲己道:“真的是奇怪啊!还有这样的事!你看那个老人过河,非但不怕冷,反而步履轻快;那个少年人反倒畏惧寒冷,行动艰难。这不颠倒了吗?”

妲己微笑说道:“陛下有所不知。老人不是很怕冷,这是因为他的父母正值盛年,精力旺盛的时候孕育了他。所孕育的精血厚实,所以他的骨髓饱满,即便是年纪到了老年也不是很畏寒。至于那个少年人畏寒,这是因为他的父母年老气血衰弱时偶尔交媾而成孕,所秉受的精血自然薄弱。如今少年人身体内精血既已耗尽,骨髓不满,所以形同老迈,遇冷则先畏怯。”

纣王笑道:“御妻说的是惑朕的话!人都是由父精母血而生,自然是少壮老衰,怎么会有反着来的道理呢?”

妲己又说道:“如果陛下不信,为什么不差官去拿来验证一下,不就知道了吗?”

纣王听了即刻传旨:“命当驾官到西门,将渡水的老少两人都拿来。”

当驾官领了圣旨,急忙赶到西门,将两人一同拿下。老少民人奇怪的问道:“你拿我们做什么?”

侍臣答道:“天子有令,要你去见。”老少民人说:“我们安分守己,不欠官府钱粮,为什么要抓我们?”

侍臣说道:“只怕天子有好处给你们也说不定。”

纣王在鹿台上专门等待渡水的百姓。不久,侍驾官将老少两人带到台下回旨:“启禀陛下:将老少两人带到台下。”

纣王下令:“用斧子砍断他们的腿胫骨,拿来验看!”

左右侍卫把两人的腿骨都砍断,拿到台上看时,果然老者骨髓饱满、少者骨髓浅薄。纣王大喜,下令:“把尸体拖出去!”可怜无辜百姓遭受到这样的酷刑!

纣王看到妲己这样神奇,抚摸着妲己的背说:“爱妻真是神人啊!怎能如此灵验?”

妲己回答说:“妾虽然是女流之辈,却略通阴阳之术,能洞察阴阳,变幻莫测。方才断胫验髓之法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至于孕妇的腹内情况一看便知。妾能看出孕妇腹内的胎儿有几个月大、是男是女、胎儿面向何方等等。”

纣王听后惊叹不已:“方才老少人民断胫验髓已然神奇无比!对孕妇之事那更是绝妙了!”于是下令:“传旨民间搜捕孕妇前来见朕!”

在朝歌城内,奉御官四处寻访,终于找到了三名孕妇。她们被一并带到午门,一时间,夫妻分离,哀嚎声、呼救声此起彼伏。这些孕妇的家人不解地大喊:“我们百姓既未触犯天子之法,也没有拖欠钱粮,为什么要拿我们这些怀孕的妇女?”孩子紧紧抱住不舍得母亲,母亲不舍孩子,哭泣声、悲痛声不断。在一片混乱中,他们被推搡着、簇拥着进了午门。

此时,箕子正在文书房与微子、微子启、微子衍、上大夫孙荣讨论袁洪为将领,是否能抵御天下诸侯的军队。突然间,九龙桥上传来一阵骚动和喧闹声,伴随着呼天抢地的哭喊声。众人闻声大惊,纷纷从文书房走出,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看到奉御官正拉着两三名有身孕的妇女走过来。

箕子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一名民妇哭诉道:“我们都只是普通女子,既未触犯天子之法,又为什么要捉拿我们?作为天子的臣子,老爷应当为国为民,救救我们的小命。”说完后,哭声不断。

箕子忙问奉御官究竟是怎么回事。奉御官回答说:“皇上听了娘娘的话后,昨晚命令我们将一老一少两个人敲骨验髓,区分深浅,验证了他们老少生育。皇上大喜。娘娘又启奏皇上,她还有剖腹验胎,分辨阴阳的神奇之术。皇上听信娘娘的言语,特意命臣等人拿了这几个孕妇看验。”

箕子听后怒不可遏,大骂道:“这个昏君!如今敌军已经兵临城下,即将来到都城的护城河边,国家即将灭亡,他竟然还听信妖妇的言语,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给我住手!我要面见皇上,阻止他这种荒唐的行为。”说罢,箕子怒气冲冲,带着微子他们一起前往鹿台求见纣王。

而在鹿台上,纣王正等待着孕妇前来验胎。当听到有官员启奏说箕子求见时,纣王说:“宣他上来。”

箕子上台后,他俯伏着悲伤地大哭说道:“没想到成汤相传数十代的基业,竟然在今日毁于一旦!作为君王,你不思修身养性、勤政为民,反而听信妖言,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你将来有什么脸面去见先王的英灵!”

纣王听后大怒道:“周武叛逆,如今已有大帅袁洪,足以抵御周武的反叛军队,不久之后就可以凯旋归来。我不过是想要验证一下阴阳之理,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你竟敢当面侮辱君王,真是大逆不道,还敢妄言先王!”

箕子继续哭泣着劝谏说:“臣听说人秉持着天地的灵气而生,通过五官来认识世界、贡献力量、养育子女。君王作为万民的父母,我从没听说过残害生灵的人称为父母的!而且人死不能复生,谁不爱惜血肉之躯,珍惜生命?如今陛下不敬畏上天、不修身养德、失去了民心,使得天怒人怨。陛下还不自我反省,还在杀害那些无辜的妇女,臣担心八百诸侯屯兵驻扎在孟津,朝歌城朝不保夕。一旦兵临城下,那时谁会愿意为陛下守护这座都城呢?只可惜商家的子孙将会被掳走、宗庙将被毁坏、宫殿将被他人占据、百姓将成为他人的臣民,库府为他人所有,陛下还不悔过自新,还在听妇人之言,敲断人民的脚骨,刮开孕妇的肚皮,臣担心周武的人马到来时,不用他们攻打城池,朝歌城里的民众就把城献出去了。军民与陛下成了仇敌,都恨不得周武早日到来,早就想迎接了。虽然陛下被俘虏,那是理所当然的,只是可怜二十八代先王的神位,全被天下诸侯捣毁,试问,这样的事情,陛下的心里忍受得了吗?

纣王听了愤怒地喝道:“老家伙,你怎敢当面侮辱我,以亡国来藐视朕,还有比这更不敬的吗!”他命令武士:“把他拖出去打死!”

这时,箕子大声呼喊说:“臣死不足惜,只是可惜你这昏君败坏了国家,给后世留下无尽的讥笑,即使是孝子慈孙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正当左右武士扶着箕子准备下台时,忽然有人高呼:“不可!”原来是微子、微子启和微子衍三人走上台来。他们看见纣王,低头伏地,泣不成声,含泪奏道:“箕子忠诚良善,对国家有功。今日的谏言虽有些过激,但都是为了国家。望陛下请明察!陛下往日剖了比干的心,如今又诛杀忠良之口,国家危在旦夕,陛下却仍不觉悟。臣恐百姓怨愤,灾祸接踵而来。望陛下怜悯赦免箕子,褒奖忠良之名,或可挽回人心,挽回天意。”

纣王看到皇伯微子和皇兄微子启几个人一起来劝谏,不得已地说:“听从皇伯、皇兄的劝谏,将箕子废为平民!”

妲己在后殿走出,奏道:“陛下不可!箕子当面辱骂君王,已经没有作为臣子的礼仪。现在如果放他在外,必定心生怨恨。如果他和周武互相勾结,引发祸乱,那时内外受敌,后患无穷。”

纣王问:“那该怎么处置他?”

妲己回答说:“依臣妾的意见,暂且将箕子剃发囚禁,成为宫中奴仆,以彰显国法的威严,这样可以让百姓不敢肆意妄为,臣下也不敢再随意进谏了。”纣王听后大喜,便将箕子囚禁为奴。

微子眼见这样的情况,料想成汤终究无法挽回覆灭的命运。他随即走下台来,与微子启、微子衍放声大哭,说道:“我成汤继承传统六百年,今日竟败在继位者之手,是天要亡我商朝啊!我们又怎么奈何得了!”微子与微子启兄弟两人商量说:“我和你兄弟两个可将太庙中供奉的二十八代神主背负到其他州郡,隐姓埋名,以保存商朝的祭祀传统,不让它断绝。”

微子启含泪应道:“我们尊从命令!”于是三人准备了行囊,背负了二十八位先王的灵位去其他州隐姓埋名隐居了。

后来孔圣人曾称赞他们说:“微子离开朝歌隐居;箕子成了奴隶;比干因进谏而被杀。”这就是所谓的“殷有三仁”。

话说微子三人收拾行囊后投奔别的州县隐居了。纣王将三名妇人带上鹿台,妲己指着一名妇人说:“她腹中是男婴,面朝左胁。”又指着另外一名妇人说:“这个也是男婴,面朝右胁。”

纣王命令左右侍卫用刀剖开她们的肚子,果然分毫不差。妲己又指向一名妇人说:“她的腹中怀的是女婴,面朝后背。”

侍卫用刀剖开她的肚子,果然准确无误。纣王大喜,说道:“爱妻的神术真是如神一般!这技艺就连龟卜也难以匹敌!”

从此纣王更加肆无忌惮、残忍无情、横行霸道、惨无人道。百姓对他恨之入骨。

就在当天剖开孕妇肚子的时候,空中乌云密布、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第二天有探事军报上台来:“微子和微子启他们三位殿下已经封了府门,不知去了哪里。”

纣王说:“微子年迈体衰就算留在了朝歌城中,也是没什么用处的人;微子启弟兄两人就算留在朝歌城中也没有什么本事为我出谋划策;他们走了反倒省去了我的许多烦恼。现在有袁洪这样的猛将已经足够平定周军了。”

于是纣王便天天饮酒作乐、荒淫无度、不以国事为重。朝廷中的文武百官不过都是些摆设而已,他们的意见都无法左右纣王的决策,可有可无.

某一天,在招贤榜的帐篷下,来了两个相貌异常凶恶的人。其中一位面色蓝靛,眼睛犹如金灯,大口獠牙,身材高大威猛;另一位则面似瓜皮,口如血盆,牙齿短剑般锋利,发色似朱砂,头顶还生有一对双角,显得极为怪异。这两位异士前往中大夫府拜见飞廉。飞廉一见到他们,心中不禁生出畏惧之感。

礼毕之后,飞廉试探着问道:“请问两位壮士是哪里人士?高姓大名?”

两人欠身回答道:“我们都是大夫的子民,商汤王的百姓。听说姜尚欺瞒天子,侵犯关隘,我兄弟俩人希望能投身麾下,以报国恩。我们不敢奢望荣华富贵,只愿为破周兵、洗雪国耻尽一份力量。我姓高,名明。我兄弟名为高觉。”

通报姓名之后,飞廉领着两个人前往朝中拜见纣王。

他们穿过午门,径直前往鹿台求见纣王。纣王问道:“大夫有什么奏章?”

飞廉奏道:“现有有两位贤士高明、高觉,愿意来效力,不求爵禄,只愿破周兵。”

纣王闻奏大喜,于是传旨让他们上台。两人倒身下拜,俯伏称“臣”。纣王赐他们平身后,两个人立起身来。

纣王看到两人相貌奇特,心中不禁一惊,说:“我看两位壮士真是英雄啊!”随即在鹿台上封他们为神武上将军。两人谢恩后,纣王又说道:“大夫和我一起陪宴。”

于是两人下台一戴了官帽,来到显庆殿等待宴会。直到夜晚时分宴会散席,两人谢恩出朝。

第二天,纣王下了旨意,命高明、高觉陪同钦差一起解送汤羊和御酒前往孟津。这一行究竟是吉是凶,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