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封神榜西周伐纣 > 第17章 商容撞柱身亡

封神榜西周伐纣 第17章 商容撞柱身亡

作者:西风瘦马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1:02:56 来源:书海阁

话说殷破败走进了寿仙宫,向纣王报告说:“我奉命监斩,等待行刑的命令发出,突然吹起了一阵狂风把两位殿下刮走了,没有了踪迹。这是非常奇怪的异事,请陛下定夺。”

纣王听到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后,沉思不语,心里暗自想到:“这事真是太奇怪了啊!”心里一时之间也拿不定主意,犹豫不决。

这个时候,丞相商容也赶到了朝歌,听到朝歌的百姓都在谈论“风刮走了两位殿下”的事情,感到非常惊讶。他来到午门,看到人马簇拥,戴甲兵士四处巡逻。

商容径直走进了午门,经过九龙桥,这时比干看到商容前来,文武百官都上前迎接商容,大家都称呼“丞相”。商容说:“各位老殿下,各位大夫,我商容有罪,告老还乡没有多久;谁想到天子政务荒废,杀害儿子诛杀妻子,荒淫失道,真可惜啊!堂堂宰相,众多高官,既然享受朝廷的俸禄,就应该为朝廷尽职尽责,为什么没有一个敢于直言进谏阻止天子的人呢?”

黄飞虎说:“丞相有所不知,天子每天深居内宫之中,并不到大殿来上朝,所有的有旨意都由别人传奉。各位大臣都不能当面见到君主,真是深宫似海啊!

今天,殷、雷两位将军把两位殿下抓获回都城,殷、雷两位将军回禀圣旨,把殿下绑在午门,等候行刑的圣旨,幸亏上大夫赵启撕碎了行刑的圣旨,然后文武百官敲响钟鼓,请天子升殿上朝当面劝谏。只是内宫传出旨意,今天要先斩了殿下,明天再看文武百官的奏章。正是这样内外不互通消息,君臣隔绝,官员不能当面奏明圣上。正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却得到上天的眷顾,众人的愿望,突然间刮起一阵狂风,把两位殿下刮走了。殷破败刚才进宫去回圣旨,现在还没有出来。请老丞相暂时等一等,等他出来之后,便知道什么情况了。”

这个时候只见殷破败走出大殿,看见了商容,还没来得及说话。商容走上前去说道:“殿下被风刮走了,恭喜你劳苦功高,不久便要加官晋爵,获得高官厚禄!”

殷破败欠身躬背说道:“丞相这是捧杀了末将!我这样做是受到君主的命令差遣而执行,并不是为了私利,丞相真的是错怪我了。”

商容没有再理会殷破败,转身对百官说:“老夫这次回来,是要面见天子,抱着有死无生的决心,今日必定会冒犯天子威严当面直谏,本着舍身报国的心情,也许才能有脸面再见到先王在天之灵。”当下商容就叫执殿官敲响钟鼓。执殿官将钟鼓齐鸣,奉御官奏乐请驾。

纣王正在宫中,因为大风刮走了殿下,心里郁郁不乐。又听到奏乐临朝,钟鼓之声不绝,纣王心里冒着怒火,只好命令起驾登殿,坐上宝座。

百官朝贺完毕。天子说:“卿等有什么奏章奏报?”

商容在丹墀下,俯伏着不说话。纣王看到丹墀下俯伏着一个人,身上穿着平民百姓的衣服,并不是穿着大臣的官服,就问道:“俯伏着的是什么人?”

商容奏道:“以前治理朝政的首相待罪的商容朝见天子陛下。”

纣王看到是商容,吃惊地问道:“你既然已经辞官回到林下,又到都城来想干什么呢?没有宣诏就擅自进入大殿,为什么不知进退到这样的程度!”

商容屈膝跪行到滴水檐前哭着奏道:“臣往日身居相位而未能报答国家的恩赐。最近听说陛下荒淫酒色,道德全失,听信谗言驱逐正直,紊乱颠倒五常纲纪,污蔑伦理有损君道,祸乱已经理伏。臣不避千刀万剐的刑具,只恳求陛下能够容纳善言,那就真的是拨云见日,让普天之下共同瞻仰圣德于无边了。”

商容说完将奏本献上,比干接过将奏表放在天子的案桌上。

纣王看完表章大怒,将奏本扯得粉碎。传旨命令当驾官:“将这老匹夫拿出午门用金瓜击死!”

两边当驾官正要上前,商容站在檐前大声喝道:“谁敢来捉拿我!我是三世的股肱托孤大臣!”

商容手指纣王大骂不止,然后向后一闪,一头撞倒龙盘石柱上面,可怜七十五岁的老臣,今日尽忠撞得脑浆喷出血染衣裳,一世的忠臣半生的孝子今日撞死在金銮殿上,这是前生就注定了的。

话说众臣看到商容撞死,都面面相觑,不知怎么说好。纣王仍然怒火不消,吩咐奉御官:“将这个老匹夫的尸骸抛到都城外去,不得掩埋!”左右将商容尸骸扛了出去抛了城外。

商容撞死,纣王大怒,众官员都不知所措。这时,大夫赵启看到商容惨死,还被抛尸城外,心中感到不平,实在是忍不住了,便愤怒地大喊起来:“臣食君俸禄,不敢有负先王!今天我站在殿前,以死报国,能够与商容丞相一起在地下已经知足了。”

赵启指着纣王骂道:“你这个无道昏君!杀害首相,拒绝忠诚良臣,令诸侯失望,宠信妲己,信奸诈佞臣,我亲眼目睹了你的许多恶行,皇后遭冤枉受残暴酷刑而死,自立妲己为正宫,追杀太子,使太子失了踪迹,国家失去了根本。昏君!你不以仁义对待妻子,没有慈爱杀害儿子,不以道德治理国家,没有道德杀害大臣,不明事理亲近邪佞,不正品行而贪酒色,不明智立三纲,不以为耻而败坏五常。对于你!人伦道德,一概全无,枉为人君,空禅帝座,愧对成汤死有余辜!”纣王大怒,咬牙切齿拍案大驾:“匹夫怎么敢侮辱君王”传旨道:“将这逆臣快快拿下用炮烙之刑!”

赵启说:“我死不足惜,也能留下忠孝在人世间,哪像你这个昏君,断送江山,臭名远扬万年!”

纣王气得七窍生烟。两边将炮烙烧红,把赵启剥去朝服和官帽,用铁索捆绑身身,只烙得皮肤焦黑筋骨断裂,筋骨皮肉烙化出一阵灰烟,九间殿里烟雾飘飞,臭气飘扬。众位官员不敢说话,只能伤心悲痛。纣王看到这样的惨刑,他的怒火才稍稍有些平息,传旨起驾回宫。

且说纣王回到寿仙宫妲己接见。纣王与她手牵手相挽着一起坐在龙墩之上。纣王说:“今天商容撞死在大殿柱子上,赵启被炮烙成灰,朕被这两个匹夫大肆辱骂。宫殿里有这样的惨刑,百官都还不惧怕,看来还需要再想些奇法来治这样的倔强之辈。”

妲己回答说:“让我再想想。”

纣王说:“美人的大位已定,朝内的文武百官也不敢再进谏劝阻,现在朕所忧虑的是东伯侯姜桓楚,如果他知他女儿惨死,必定会领兵反叛,勾结其他的诸侯杀到朝歌来,闻仲去北海平叛还没有回来,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怎么办呢?”

妲己说:“我是女流之辈,见识有限,希望陛下急召费仲来商议,必定会有奇谋妙策,可以安定天下。”

纣王说:“御妻的话很有道理。”

纣王立即传旨:“宣费仲。”不一会儿,费仲来到宫里拜见。

纣王问道:“姜皇后已经身亡,朕担心姜桓楚听到女儿身亡这个消息后,会领兵反叛作乱,东方恐怕会不得安宁,卿有什么计策可以安定局势,保天下太平?”

费仲跪着奏答:“姜皇后已经身亡,殿下又失去了踪迹,商容撞柱而死,赵启受炮烙而亡,文武官员各自都有怨言,只怕内部传出消息,导致姜桓楚领兵前来,这样的话必定生起祸乱。陛下不如暗传四道圣旨把四镇大诸侯骗进都城,斩首号令斩草除根。那八百镇诸侯知道四个大臣已经身故,他们如同蛟龙被砍掉了脑袋,如猛虎拔掉了牙齿,一定不敢再猖狂了,这样的话,天下可保安宁。不知圣上觉得怎么样呢?”

纣王听了费仲的话,心里大为欢喜,说道:“卿真的是盖世奇才,果然有定国安邦的计策,不辜负苏皇后的推荐。”

费仲退出寿仙宫后,纣王暗发密旨四封,点了四员使命官往四镇诸侯处去宣召姜桓楚、鄂崇禹、姬昌、崇侯虎等四个大诸侯进朝歌。

话说那一员径往西岐的使命官,一路上风尘仆仆穿州过府,旅店村庄,真是朝迎晨光暮踏晚霞,几日之后过了西岐山七十里进了都城。使命官观看城内的情景,百姓丰衣足食,集市秩序井然,做买卖的和容悦色,来往行人谦让有礼。使命官感叹说:“听说姬伯仁义道德,今天所见果然风景雍和,他治理的地方真的是唐虞之世。”使命官来到金庭馆驿下马,在驿站休息了一晚。

第二天,西伯侯姬昌设殿,聚集文武大臣讨论治国安民的方法。端门官报道:“旨意到!”姬伯急忙带领文武大臣,迎接天子的旨意。

姬昌接到诏书后,设宴款待天使。第二天,他准备金银礼品,送给天使。姬昌说:“天使大人,我们在朝歌再相会,姬昌收拾一下行李就动身前行。”使命官感谢姬昌后离开了。

姬昌坐在端明殿,对上大夫散宜生说:“我这次去,内事托付给大夫,外事托付给南宫适,辛甲等人。”

姬昌又宣召了伯邑考来到面前,吩咐说:“昨天天使宣召,我占卜了一卦,知道这次去朝歌多凶少吉,即便是不致于损伤身体,也会有七年大难。你在西岐,必须守法,不可更改国政,一切遵循旧章。弟兄之间要和睦相处,君臣之间要相安无事,不得因为自己的私利,而图谋自己的好处。凡是有什么想要实行的,都要听从老成的意见。西岐的百姓,没有妻子的,给予金钱让他娶妻;贫穷而迟迟未嫁的女子,给予金银让她嫁人;孤苦无依的人,每月给予口粮,不要让他们缺衣少食。等待我七年的灾难过去之后,自然会荣归故里。你一定不可以派人来接我。这是千叮万嘱的事,一定不要忘记了!

伯邑考听到父亲说的话,跪下说道:“父王既然有七年的灾难,儿子应该代替你去,父王不可以亲自前往。”姬昌说:“我的儿子,君子有意刁难,难道不知道回避吗?但天数已定,断然不可以逃避,如果逃避的话,只是徒然多生事端。只要你们专心遵守父王的嘱咐,就是最大的孝道,何必那样做呢?”

姬昌退到后宫,来见母亲太姜,行礼完毕。太姜说:“我的儿子,母亲为你演了先天术数,你将有七年的灾难。”姬昌跪下回答说:“今天天子诏令到达,孩儿随演先天数,内有不祥之兆,只不过是有七年的罪愆,不会丢了性命。刚才已经把内外事务,都托付给官员了,国家政务交给了长子伯邑考。孩儿特地进宫来与母亲你告别,明天就要去朝歌了。”太姜说:“我的儿子你这一回去朝歌,要反复斟酌,不可轻率行事。”姬昌说:“谨遵母训。”然后离开内宫与元妃太姬告别。西伯侯有二十四位妃子,生了九十九个儿子,长子叫伯邑考,次子就是姬发即武王天子。周有三个母亲,就是姬昌的母亲太姜、姬昌的元配太姬、武王的元配太妊。所以周有三个母亲,都是大贤圣母。

姬昌第二天准备好了就去朝歌,匆匆忙忙地带着五十名随从。只见合朝的文武官员:上大夫散宜生、大将军南宫适、毛公遂、周公旦、召公奭、毕公、荣公、辛甲、辛免、太颠、闳天和四贤八俊以及世子伯邑考、姬发等人,领着众军民人等来到十里长亭饯别,摆了九龙席招待官员们。百官和世子们为姬昌把酒祝福。

姬昌说:“今天与诸位卿家分别,七年后我们君臣再相会了。”

姬昌用手拍着伯邑考说:“我的儿子啊,只要你们弟兄和睦相处,我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喝完几杯酒后姬昌骑上马。父子君臣们,洒泪分别。

西伯骑着马走了七十余里路过了岐山,一路走来夜宿早行也不止一天了。那天行至燕山,姬伯骑在马上说:“快叫随从看好前面有没有村舍茂林可以避雨,很快就要下大雨了。”

话音未落只见云雾齐生姬昌便打马叫众人快进茂林避雨。

话说姬昌在茂林避雨,只见滂沱大雨,似瓢泼盆倾,下了有半个时辰,姬伯提醒众人:大家注意了,雷要来了!

随从对众人说:“老爷提醒雷要来了,大家注意快躲起来。”话音未落,一声响亮霹雳震天动地,众人惊慌失色都挤紧在一处,须臾云散雨收日色当空,众人方出得林子来。姬昌骑在马上浑身雨湿,叹道:“雷声过后生出玄光,将星已经出现。左右的人,去给我把将星寻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