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封神榜西周伐纣 > 第53章 子牙一上昆仑山

封神榜西周伐纣 第53章 子牙一上昆仑山

作者:西风瘦马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1:02:56 来源:书海阁

哪吒祭出乾坤圈,一击将张桂芳的左臂打得筋断骨折,张桂芳在马上摇晃了三四下,没有跌下马来,逃回了营寨。哪吒取得了胜利,也回城去了。

哨探向相府报告了战况。子牙命令:“请哪吒进府来见。”

子牙询问道:“你与张桂芳交锋,情况怎么样?”哪吒回答说:“张桂芳被弟子的乾坤圈打伤了左臂,败退回到营里去了。”

子牙又问道:“他有没有喊叫你的名字呢?”

哪吒回答说:“张桂芳连叫了我三次,只不过是弟子没有理他罢了,他叫我下轮,我偏偏就不下。”众将士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他们不知道,只要是骨肉凡胎的人,有三魂七魄,被张桂芳喊叫一声,魂魄就会分散开来,所以就会失魂落魄,迷迷糊糊地坐不稳从马上跌落下去。哪吒是莲花化身,没有三魂七魄,所以才不会被喊叫跌下轮来。

且说张桂芳被打伤了左臂,先行官风林也身受重伤,无法行动,只能写好告急文书派快马送往朝歌求见闻太师救援。

话说子牙在府中沉思:“虽然这次我们取得胜利,但恐怕朝歌会调动大量人马来侵犯西岐。于是子牙沐浴更衣,来见武王。朝贺后,武王问道:“相父来见我,有什么紧要事?”

子牙回答说:“臣想向主公告辞,前往昆仑山走一趟。”武王说:“现在兵临城下,将领来到战壕边,国内无人可守,相父不能逗留在高山,让孤王望眼欲穿。”

子牙说:“臣这次去,最多三天,少则两天,一定就会回来。”武王同意了。

子牙出了朝堂,回到相府,对哪吒说:“你和武吉要好好的守城,不必和张桂芳硬拼;等我回来之后,再作计议。”哪吒领了命令。子牙吩咐完毕后,随即通过土遁的道术前往昆仑山。

子牙借土遁的道法来到了麒麟崖,落下土遁,看到昆仑山的美景,感叹不已。他自思:“从离开昆仑山,不知不觉就已经过了十年,现在又来到这里,觉得风景又是焕然一新。”子牙心里非常眷恋。

子牙过了麒麟崖,来到玉虚宫前,不敢擅自进入。他在宫前等候了很久,才看见白鹤童子出来。子牙说:“白鹤童儿,请你通报一声。”白鹤童子看到是子牙,忙入宫内来到八卦台下跪着说:“老爷,姜尚在外听候玉旨。”

元始天尊点头说:“他来得正好,让他进来。”白鹤童儿出了宫,口中称道:“师叔,老爷有请。”

子牙进入宫内,来到八卦台下倒身拜伏,说:“弟子姜尚愿老师圣寿无疆!”

元始天尊说:“你今天上山正好。命南极仙翁取了封神榜给你。你去岐山建造一座封神台,台上张挂‘封神榜’,把你的一生事业都完成了。”

子牙跪下告诉天尊:“现在有张桂芳,身怀左道旁门之术,征伐西岐。弟子道行肤浅,不能把他降伏。希望老爷大发慈悲,指点迷津,提拔教授弟子应该怎么做。”

元始天尊说:“你身为人间宰相,享受国家俸禄,拜为相父。人间之事,我怎么能管得你那么多呢。西岐是有德之人坐镇之地,怎么会怕左道旁门呢?事情到了危急的时候,自然会有高人来帮助。这事就不必问我了,你回去吧。”

子牙不敢再问,只得退出宫门。

刚刚出了宫门,白鹤童儿就说:“师叔,老爷请你回来。”

子牙听到后,急忙回到八卦台下跪了。元始天尊说:“这次在你回去的路上,但凡听到有人叫你,你都不可以回应他。如果回应了他,就会有三十六路兵马征伐你。东海还有一个人等你,务必要小心。你去吧。”

子牙出了玉虚宫后,南极仙翁来送他。

子牙说:“师兄,我上山来拜见老师,恳求他指点迷津,以抵御张桂芳。但老师不肯施以慈悲,我该怎么办呢?我该如何应对呢?”

南极仙翁说:“这是上天的安排,终究无法改变。只是有人叫你的时候,你切不可答应他,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记住了!我就不再远送你了。”

子牙手中捧着“封神榜”,一路前行到麒麟崖,正想驾着土遁离去,便听到后面有人叫道:“姜子牙!”

子牙心里想:“还真的有人叫我,但是师父叮嘱过,我不能回应他。”

后面的人又叫道:“子牙公!”

子牙也不应答。后面的人再次叫道:“姜丞相!”子牙依旧不回应。就这样后面那人连续叫了四五次,看见子牙不应答,那人就大叫起来:“姜尚!没想到你这样薄情寡义,难道你忘记我们往日的交情了吗?你现在做了丞相,位极人臣,难道就不想想曾经在玉虚宫和你一起学道四十年的时光吗?今天连呼听你几次,竟然无动于衷!”

子牙听到了这番话,只得回过头去看,才知道原来是师弟申公豹。

子牙说:“师弟,我不知道是你叫我。我只是因为遵守师父的嘱托,师父说有人叫我,千万不可以回应他,因此我才没有答应。请你原谅我!”申公豹问道:“师兄,你手里拿着的是什么东西?”

子牙回答说:“这个是‘封神榜’。”

申公豹问道:“师兄你拿着这个要去哪里?”子牙答:“去西岐建造封神台,然后在台上面张挂着这‘封神榜’。”

申公豹问:“师兄,你现在保的是哪个?”

子牙笑着对申公豹说:“兄弟,你在说什么胡话!我在西岐,身居丞相的高位,文王的托孤重臣,我辅佐武王,三分的天下,周土已经得到了三分之二,八百个诸侯国,心悦臣服地归顺了周,我现在保护武王,消灭纣王,正是顺应上天垂象的征兆。难道不知道凤鸣岐山的预兆吗?那是预示着真命天子的出现。现在武王的德行堪比尧、舜,仁义顺天应民。何况现在成汤的国运已经衰败,传到这一代就到尽头了。贤弟反而这样问,这是什么原因?”

申公豹说:“你说成汤的旺气已经消失,我现在下山去保成汤,扶持纣王。师兄,你要扶助周,我们两个就互相牵制。”

子牙说:“贤弟,你在说什么傻话!师尊的命令,怎么敢违背?”

申公豹一脸严肃地对姜子牙说:“子牙,我要向你进一言。我们不如联手,帮助纣王灭掉周朝。这样一来,我们兄弟能同心协力,二来我们兄弟也不用反目成仇。这不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吗?你觉得如何?”

姜子牙正色回答:“兄弟,你的话可就大错特错了!现在听了你的一番话,岂不是要违背师尊的命令。更何况,天命难违,我们岂敢逆天而行。这种事情绝对没有道理可言。兄弟,请你回去吧!”

申公豹闻言大怒,说道:“姜子牙,别以为你保周就能有多大本事,你的道行不过四十年而已。”

子牙说:“我的功夫是我的,你的功夫是你的,怎么在于年数的多少呢!”

申公豹说道:“姜子牙,你所擅长的只不过是五行遁术,能够倒海移山而已。你如何能与我相提并论呢?我这样的人,可以取下自己的首级,往空中一抛,游遍千万里,红云托接,重新回到脖颈上,依旧能够恢复原状,又能说话。像这样的道术,才是不枉费学道一场。你有什么能耐,竟敢担保周灭纣!你若听我的,烧了‘封神榜’,与我一起前往朝歌,也能保住丞相之位。”

子牙被申公豹所迷惑,暗自思忖:“人的头是六阳之首,割下来后,能在空中游千万里,再回到脖子上,还能复原如初,有这样的法术,实在是稀奇。”

于是子牙说道“兄弟,你把头取下来。果真能像你说的那样在半空中游走,还能复原回来,我便把‘封神榜’烧了同你往朝歌去。”

申公豹说:“不可失信!”子牙说:“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重若泰山,怎么会有失信的道理。”

申公豹去掉道巾手拿剑在手,左手提着头发,右手将剑一挥将自己的头割下来,他的身体竟然仍能站立不倒下;然后将头向空中一抛,那颗头盘旋着直往上飞去了。

子牙是忠厚君子哪里想过这只是申公豹用了旁门左道的幻术欺诈他,子牙只是抬头呆看,只见到那颗头在空中越飞越高,越来越远,飞得只剩一点小黑影。

话说南极仙翁送子牙下山之后,还没有进了玉虚宫。在宫门前停留了一会,看到申公豹骑着老虎追赶子牙,追到麒麟崖前追上了子牙后,指手画脚讲论不休。又看见申公豹的头在半空中游荡。仙翁看见了说:“子牙是忠厚君子,差点儿被这个妖孽迷惑了!”

仙翁忙呼唤:“白鹤童儿在哪里?”童子答道:“弟子在。”仙翁说:“你赶快化作一只白鹤把申公豹的头衔了往南海飞去。”

白鹤童子得到法旨,便化作一只白鹤飞起,把申公豹的头衔着往南海飞去了。

姜子牙看着白鹤衔着申公豹的头离去,惊呼道:“天哪!这个孽障,怎么把头衔去了?”

突然,南极仙翁从后面走过来,给了姜子牙后心一巴掌。姜子牙回头看,原来是南极仙翁。他忙问:“道兄,你怎么又来了?”

仙翁指着他说:“你真是个呆子!申公豹用的是左道旁门之术,这点小幻术你也当真?只要过了一时三刻,他的头还不能回到脖子上,就会自然冒血而死。师尊嘱咐过你,听到有人喊话不要回应别人,你为什么又回应他?你回应他倒没什么,但是将会有三十六路兵马来讨伐你。刚才我在玉虚宫门前,看你和他说话,他用这种幻术迷惑你,你就要烧'封神榜';假如烧了此榜,那可怎么办?所以我叫白鹤童儿变成一只仙鹤,衔了他的头往南海去,过了一时三刻,死了这个孽障,你才没有后患。”

姜子牙说:“道兄,既然你知道,那就饶了他吧。修道之人应该慈悲为怀,怜悯他修行了多年,练就了九转金丹,龙虎交汇,真的为他可惜!”

南极仙翁说:“你饶了他,他不饶你。要是到时三十六路兵马来攻伐你,你可不要后悔!”姜子牙就说:“就算是后面有兵马来攻伐我,我又怎么能忘了慈悲,先行不仁不义呢。”

姜子牙哀求南极仙翁饶了申公豹。

申公豹被仙鹤衔去了头,不能回归和身体结合,心中焦躁不安,如果这样下去,时间到了,血一出来他就会死掉,左右为难。

子牙向仙翁恳求,仙翁把手一招,只见白鹤童子把嘴一张,放下申公豹的头,那人头在空中落下来。不料落得急了,把脸落的朝着脊背。申公豹急忙用手端着耳朵一转圈,才把头颅转正了方向。

申公豹把眼睛睁开,看见南极仙翁站在面前。仙翁大喝一声:“你这个该死的孽障!你用左道之术迷惑愚弄姜子牙,要他烧毁‘封神榜',让子牙保纣灭周,你还有什么好说的?本该把你拿到玉虚宫,见掌教老师去才好!”

南极仙翁喝叱了申公豹一声:“还不退去!”

申公豹惭愧,不敢回话,骑上了白额虎,指着子牙说道:“你去之后!我让你西岐顷刻化成血海,白骨堆积如山!”申公豹恨恨而去。

姜子牙捧着“封神榜”,驾着土遁之术往东海来了。子牙飘飘的落在一座山上,那山玲珑剔透,怪石崎岖,山峰高耸峻峭,云雾缭绕,连接着海岛。

子牙沉浸在这里的山川美景,觉得如诗如画,美不胜收,心里感収不已:“我怎么样才能了却红尘俗事,来到这里隐居休闲,朗诵《黄庭》,这才是我心里的愿望。”话音未落,只见海水翻起了波浪,狂风骤然吹起,风吹浪涌,波浪滔天;波浪翻滚时伴着雷鸣,霎那间云雾相连,天色变得暗了,笼罩着山峰。

子牙大惊说道:“真是奇怪啊!太奇怪啦!”正在子牙看着这样的天地突变,只见巨浪突然间分开,现出一个赤条条的人来,这个人口里大声叫道:“大仙!我的魂魄埋没在这里已经过了千年,还没有得到解脱,前些日子收到了清虚道德真君的符命,说今天此时,法师会经过这里,让我在这里等候。”

这个人哭诉道:“我衷心希望法师能够展现您的威光,普度我的游魂,帮助我脱离这烟波浩渺的苦海。您的洪恩万古长存!”

子牙壮着胆子问道:“你是谁,在这里兴风作浪?你有什么沉冤大恨,如实说来。”

那个人说:“我是轩辕黄帝的总兵官柏鉴,因为在那一次大破蚩尤的战役中,我被火器打入了深海中,至今已经熬过了千年时光,却仍未能够脱离苦海。我恳切地希望您能够指引我找到福地,让我得以解脱。您的大恩大德,我将永生难忘。”

子牙说:“你是柏鉴,听我玉虚法牒,随我同往西岐山去等候听用。”子牙说着掐着法诀把手一放,空中突然闪出了五道雷光,随着雷光响亮,震开了迷关,超脱了神道。柏鉴脱身而出,现出身形来到子牙面前拜谢。

子牙心里大为欢喜,随即驾土遁带着柏鉴往西岐山来。霎时耳边呼呼风响,不久便来到了山前。

忽然听到一阵狂风呼呼大响,子牙仔细一看,原来是五路神来接。

五路神大声呼道:“往日在朝歌,蒙恩师发落,来到西岐山等候,今日知道恩师从此经过,特意前来远接。”

子牙说:“我准备选择吉日良时,建造一座封神台,让柏鉴监督建造,你们负责搬运沙石材料,如果造好了,将榜张挂起来,我自有妙用。”

子牙吩咐柏鉴:“你就在这里督造,等到建造完工,我来开榜。”五路神和柏鉴领了法旨,在岐山造台。

姜子牙回到西岐,回到相府。武吉和哪吒两人迎接他,到了大殿中坐下。姜子牙随即询问:“张桂芳有来挑战吗?”武吉回答说:“没有。”

之后,姜子牙前往朝廷,向武王复命。武王宣召姜子牙来到大殿,子牙行礼后,武王问道:“相父去昆仑的事情怎么样了?”

姜子牙只能含糊地回答,把张桂芳的事情隐瞒起来,不敢泄露天机。

武王又说道:“相父为了孤王而劳苦,孤王心里深感不安。”

姜子牙回答说:“老臣为了国家,这是应该,哪里敢怕劳苦。”

武王随即下令设宴,与姜子牙共同饮酒几杯。姜子牙谢恩后回到相府。

第二天,子牙传令敲响了聚将鼓,将士们一起来到相府,参拜完毕,子牙传令:“众位将官领简贴!”

姜子牙给黄飞虎、哪吒、辛甲和辛免等人分别发放了令箭。命令下达完毕后,军队随即出发了。

再说张桂芳,他的手臂被哪吒打伤后,正在军营中休养伤势,等待朝歌的援兵。这时他并不知道姜子牙已经率军来劫营。

二更时分,只听到一声号炮声响起,喊杀声四起,响彻山岳。张桂芳慌忙披了装备护甲上马,风林也上了马。等到他们出营时,却发现遍地都是周兵,灯笼火把照亮了天地,喊杀声连成一片,地动山摇。只见辕门那里哪吒站在风火轮上,手持火尖枪,冲杀过来,势如猛虎下山。看到是哪吒后,张桂芳没有选择战斗,而是直接逃跑。

风林在左营,看到黄飞虎骑着五色神牛,挥舞长枪冲杀进来。他气得七窍生烟,骂道:“这个大胆的反叛贼臣,竟敢趁夜来劫营寨,真是自取灭亡!”他骑上青鬃马,挥舞两根狼牙棒,向飞虎冲去。

两位将领就在夜间混战起来。此外,辛甲和辛免也冲向了右营,那里没有敌将抵挡,他们纵横自如,杀得敌军人仰马翻。最后他们杀到了后军,救出了被困在陷车中的周纪和南宫适。周纪和南宫适两人步行,夺得利刃,杀得天崩地裂,鬼哭神嚎。里外夹攻之下,敌人如何能抵挡得住?

张桂芳和风林见势头不对,只好带伤逃走。遍地都是尸体横陈,地上血流成河。三军哀嚎声此起彼伏,弃鼓丢锣到处乱逃,黑夜里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

张桂芳连夜败走到西岐山,收集了残兵败将。风林进入帐中,与主将商议对策。张桂芳苦闷地说:“我自从带兵以来,从未有过这样的失败。今日在西岐山却损失了大量人马,我心中甚是不快。”于是他急忙写了告急的文书,派快书送去朝歌,请求尽快发兵增援,共破反叛。

再说子牙得胜回营,众将欢腾,庆祝大胜。

张桂芳派遣的差官进入朝歌,来到太师府递上求援文书。

闻太师升殿,传令敲响聚将鼓,众将来到参拜。堂侯官将张桂芳送来的文书呈上来。

闻太师拆开文书一看,大惊失色道:“张桂芳征伐西岐不但没有取胜,反而损失兵力,挫败锐气。我必须亲自出征才能攻克西岐。但是奈何东南两路战事不宁,再加上游魂关总兵窦荣也未能取胜;现在贼盗乱生,我该怎么办呢?我想去,但家国空虚无人驻守;我不去,又不能克敌制胜。”

这时门人吉立向前说道:“现在国内无人,老师您怎么可以亲自出征呢?不如在三山五岳中,邀请一两位同道高人朋友出山,去西岐帮助张桂芳即可以轻松解决问题,何必劳烦老师费心伤身呢?”

然而,就是因为这句话,断送了四个修行人的前途,封神台上标上了他们的姓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