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封神榜西周伐纣 > 第73章 宜生汤营会九公

封神榜西周伐纣 第73章 宜生汤营会九公

作者:西风瘦马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1:02:56 来源:书海阁

诗:

姻缘前定果天然,须信红丝足下牵。

敌国不妨成好合,仇雠应自得翩联。

子牙妙计真难及,鸾使奇谋枉用偏。

总是天机离预料,纣王无福镇乾神。

话说散宜生出了城,来到汤营,对旗门官说:“辕门将校,请你告诉邓元帅:岐周派上大夫散宜生有事想见。”

军政官报进中军:“启禀元帅:岐周派上大夫有事求见。”

邓九公说:“我与他们为敌国,为什么会派人来见我?一定是来劝我和谈的,不可以让他进营,以免惑乱军心。你告诉他:‘现在两国正当争战之时,不方便相见。’”

军政官出营,回复散宜生:“两国正处在争战之中,相见不太方便。”

散宜生说:“‘两国相争,不阻来使。’相见有什么关系?我这次来是奉姜丞相之命,有事需要当面商谈,不能只是传闻。请再烦劳通报。”

军政官只得又进营来,把散宜生的话对邓九公说了一遍。邓九公沉吟不决,旁边有正印先行官太鸾上前说:“元帅趁此机会放他进来,随机应变,看他怎么说,也可从中取得实情,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邓九公说:“你的这个建议也有道理。”命令左右:“请他进来。”

旗门官出辕门,对散宜生说:“元帅有请。”散宜生下马,走进辕门,过了三层鹿角障碍护栏,来到滴水檐前。邓九公迎下来。散宜生鞠躬,说:“元帅!”邓九公说:“大夫降临,有失迎候。彼此谦恭礼让,互相行礼。后人有诗单赞子牙的妙计:

子牙妙算世无伦,学贯天人泣鬼神。

纵使九公称敌国,蓝桥也自结姻亲。

两个人来到中军帐,分宾主落座。邓九公说:“大夫,你和我现在是互为敌国,还未决胜负,彼此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家,怎能不讲规矩私下妄议。大夫今日前来见我,如果是公事,就公事公办,如果是私事,就私下商谈,不必要效仿舌剑唇枪,浪费口舌,徒劳往返。我的心如铁石,唯有一死报国而已,断然不会被流言所动。”

散宜生笑着说:“我与你既然是敌国,怎么敢贸然前来求见。只是有一件大事,特意过来请元帅明示,没有别的意思。因为昨天我方抓到一个将领,他是元帅的女婿。在审问中,他说出了这个意思。我的丞相不忍心突然对他施加极刑,以免割断了人间的恩爱,所以命令宜生亲自来向元帅说清楚,特地请元帅尊意裁决。”

邓九公听了,大吃一惊,问道:“谁是我的女婿,被姜丞相抓去了?”

散宜生说:“元帅不必故意推托,你的女婿就是土行孙。”

邓九公听了,不觉脸红,心中大怒,大声说道:“大夫在上:我只有一个女儿,名叫婵玉,从小就没有母亲。我爱她如同掌上明珠,怎么能轻易许配给别人呢?现在虽然到了婚龄,向我求婚的人固然很多,但我看谁都不配做我的佳婿。而土行孙是什么人,怎么能有这样的说法呢!”

散宜生说:“元帅暂且息怒,听我慢慢禀告:古人选择女婿,原本不专看门第高低。现在土行孙也不是无名小辈,他是夹龙山飞龙洞惧留孙门下的高徒;因申公豹与姜子牙有仇,所以游说土行孙下山来帮助元帅征伐西岐。昨天土行孙的师父下山,捉到他在城里,因追查他的事情。他说了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虽然是受了申公豹的迷惑,其次是因为元帅把女儿许配给他,有这一段姻缘,他倾心为元帅而暗中进入西岐城行刺,想尽快成功,这是有原因的。昨天他被擒获伏罪不冤枉。但他再三哀求姜丞相和他的师父,他说:为了这一段姻缘,他死不瞑目。然而姜丞相和土行孙的师父都不肯赦免他,我只好在一旁劝慰说:怎么能因为他一时的过错而断送人间的好事呢!因此我劝姜丞相暂时留下他。我不辞劳顿,特来谒见元帅,恳求您俯赐人间好事成全儿女恩情,这也是元帅天地父母之心。所以我不避斧钺之罪,特地来见您请求指示。如果元帅果真有此事,姜丞相仍然将土行孙送还给您以成全姻亲,再决定谁胜谁负。并没有别的意思。”

邓九公说:“大夫不知道这是土行孙胡说的。土行孙是申公豹推荐的,只是我的先行官而已;我怎么能突然把女儿许配给他呢!他不过以此作为苟且偷生的计策来玷辱我的女儿罢了,大夫不可以轻易相信。”

散宜生说:“元帅也不必坚决拒绝此事,这一定另有别的原因,难道土行孙会平白无故地说出这一番言语?这其中必定是有原因的!想来可能是元帅,在酒后赏功的时候,怜惜他的才能技艺之时,或者是想用一句话来安慰他的心,但是他便妄认为是真的,就有了这种痴心妄想。”

邓九公被散宜生这句话说中了心事,九公不知不觉地回答说:“大夫的这番话很是明白!当时土行孙被申公豹推荐在我部下,我也并不很看重他,开始的时候只是任命他做副先行督粮使者,后来因为太鸾失利,他依仗自己的才能改为正先行官。第一次战斗擒拿了哪吒,第二次擒拿黄天化,第三次擒拿姜子牙被岐周众将抢回。土行孙到了营中,我看他多次出军获胜,我设酒宴给他祝贺功绩以表达朝廷奖赏功臣的至诚心意,到了喝酒中间,他说:‘元帅在上如果早些时用末将为先锋,我早就已经取了西岐了。’那时我酒后失言,随口说了句:“你如果攻下了西岐,我就把婵玉许配给你做妻子。”一方面是为了激励他尽心为公,早日完成君王的事;现在他已经被擒,怎能又拿这句话作为依据,让大夫你跑来跑去的呢?”散宜生笑着说:“元帅这么说就不对了。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何况婚姻之事,是人与人之间的非常严肃的事,怎么能当作儿戏来说呢?以前元帅说了,土行孙相信了;土行孙又说了,天下人都相信了;传扬出去,人人皆知,正所谓‘路上行人口似碑’。大家都认为元帅是真心把女儿许配给土行孙为妻,谁会相信元帅只是权宜之计,为国家做出这种不得已的深谋远虑呢?只会让令爱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被大家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万一事情无法圆满解决,只会让令爱抱憾终身。我为元帅感到惋惜!现在元帅是商汤的大臣,连全国的小孩都知道要听从你的命令;如果你真这样做,我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你了。请你仔细考虑一下。”

邓九公被散宜生一番话语说得沉默深思,一时无言以对。这时,太鸾上前附耳对邓九公说:“不如这样这样,也是第一妙计。”

邓九公听了太鸾的话,脸色由嗔怒转为欢喜,对散宜生说:“大夫的话很有道理,未将无不遵从。只是我的女儿因为先妻早逝,幼时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虽然我一时答应,但不知道女儿是否肯听从这样的安排。等我和小女儿商量确定之后,再派人到城中回复。”

散宜生只好告辞。邓九公送他到营门后告别。散宜生进城后,把邓九公的话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子牙听后大笑说:“邓九公的计策,怎么瞒得过我!”

俱留孙也笑着说:“到时看如何来说。”子牙说:“辛苦散大夫,等邓九公来了,再商议此事。”宜生退下。

且说邓九公与太鸾商议:“虽然我暂时答应了,但这件事该如何处置呢?”

太鸾说:“元帅明日可以派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去,说:‘昨日元帅到后营与小姐商议,小姐已经答应了;只是两边是敌国,恐怕没有足够的信誉保证,所以必须请姜丞相亲自到汤营下聘礼,小姐才会相信。如果子牙不来就算了,再想别的办法;如果是他亲自来纳聘,他肯定没有带重兵自卫的道理,这样的话,很容易的就可以把他擒获了。如果是他带有将佐,元帅可以出辕门迎接,到中军用酒筵款待他手下的将领,把子牙和他的将佐分开,预先埋伏下勇猛的将士,等酒席中敲杯为号,就可以擒获他如同囊中取物。西岐如果没有子牙,那么就不攻自破了。’”

邓九公听后大喜:“先行所说的计策,真是神出鬼没!只是能言善辩又有临机应变能力的人,我知道非先行不可以胜任。烦请先行明天亲自前往西岐城里,那么这事就有可能成功了。”

太鸾说:“如果元帅不认为我无才,我愿意前往周营叫子牙亲自到中军,不用辛苦争斗恶战,早日奏响凯歌班师回朝。”邓九公听了大为欢喜。

第二天,邓九公升帐,命太鸾前往西岐说亲。太鸾辞别邓九公出了军营,来到西岐城下,对守门官将说:“我是先行官太鸾,奉邓元帅将命,想要求见姜丞相。麻烦代为通报。”

于是守城官来到相府,报告给姜丞相说:“城下有汤营先行官太鸾求见,请令定夺。”

子牙听罢,对惧留孙说:“大事成了。”惧留孙也暗自欢喜。子牙对左右说:“快给我请来。”

守门官和军校来到城下,打开城门,对太鸾说:“丞相有请。”太鸾急忙进城,走到相府下马。左右的人通报:“太鸾进府。”

子牙和惧留孙走下台阶来迎接。太鸾弯着腰说:“丞相在上,末将不过是一个马前小兵,按理应该叩见,怎敢承受丞相这样厚爱?”

子牙说:“我们两国都是宾主,将军不必过于谦虚。”太鸾再三谦让,才敢就坐。彼此寒暄之后,子牙用话语挑明说:“之前因为道兄惧留孙抓住了土行孙,我本想斩首;但他再三哀求,说邓元帅曾有约定的婚姻,求我稍微缓一下他的死期,所以派散大夫到邓元帅的军中,询问是否确实。如果元帅确实有此言,自然会放回土行孙,成全他们的儿女之情,人间恩爱而已。幸好蒙元帅答应,等商议之后再回复我。现在将军来访,元帅一定有话教我。”

太鸾欠身回答:“蒙丞相询问,末将不敢不向上陈述实情。现在末将特地奉主帅之命,多拜上丞相,来不及写书信;但主帅是一时酒后失言所许下的诺言,没想到土行孙被抓,竟然拿这件事来说明,主帅也不敢推辞。但主帅这个女儿,从小失去母亲,主帅珍爱,惜如明珠。何况这件事必须完成婚礼;后日是吉日良辰,打算让散大夫同丞相亲自带领土行孙入赘,以重视这件事,而且这样主帅才有体面,然后再商量军国大事。不知丞相是否同意?”

子牙说:“我知道邓元帅是忠信之人,但几次天子有征伐的军队到这里,都不听分辩,都以强力相加。只是我们西周有忠君爱国之心,并没有背叛忤逆的思想,可惜不能被天子理解,说来欲哭无泪。今天借这个机会,有这样的姻缘,或许可以将我们一腔心事传达给天子,向天下表白我们的忠诚。我们后天亲自送土行孙到邓元帅的行营,吃贺喜筵宴酒席。请将军好好传达,姜尚感激不尽!”太鸾再三谦让感谢,子牙隆重款待太鸾。

太鸾辞别出城后,在营门前等待命令。左右的人报告军营中:“有先行官等待命令。”邓九公命令:“传令进来!”

太鸾到了中军。九公问他:“这件事怎么样了?”

太鸾把姜子牙答应后天亲自来的言语,详细地说了一遍。邓九公高兴地把手放在额头上说:“这是天子洪福,他自动来送死!”

太鸾说:“虽然大事已经成功,但是防备不能不严密。”邓九公吩咐:“选三百名强壮有力量的军士,各藏短刀利刃,埋伏在帐外,听我击杯为号,一齐出动。不论是子牙还是他的众将佐,通通乱刀剁成肉酱。”

众将士得到命令后,纷纷退去准备。邓九公又命令赵升带领一队人马,埋伏在军营左边;等中军炮响,就杀出去接应。又命令孙焰红带领一队人马,埋伏在军营右边;等中军炮响,也杀出去接应。又命令太鸾和邓秀在猿门引诱众将。再吩咐后营小姐邓婵玉带领一队人马,作为三路救应使。邓九公安排妥当后,专等后天行动。左右将佐都去各自准备。

话说子牙送太鸾出府回到军营后,与惧留孙商议说:“必须如此如此,大事可成。”光阴似箭,不知不觉就是第三日了。

子牙在昨天已经做好安排。子牙命:“杨戬变化,暗随在我身边。”杨戬得到命令。子牙命令选了身强力壮的士卒五十名,扮装成抬礼物的脚夫;辛甲、辛免、太颠、闳夭,四贤、八俊等将领充作左右应接的人,都藏了暗兵利刃。又命令雷震子带领一队人马,抢劫他左营,杀入中军接应。再命南宫适带领一队人马,抢他们的右营,杀入中军接应。金吒、木吒、龙须虎统领大队人马,救应抢亲。子牙都吩咐他们暗暗出营埋伏。

话说邓九公当天与女儿婵玉商议说:“今日子牙送土行孙入赘,原本计划是诱惑子牙出城,谋求成功将他捉获。我和诸将的计划已经分配安排好了;你也要将掩心甲装束好,以备抢将接应。”他的女儿答应照办。

邓九公升帐,吩咐铺垫红毡搭挂彩带,等候子牙。

话说子牙那天让诸将装扮妥当后,就命令士行孙上前听令。子牙说:“你同我到汤营,看我的号炮一响,你就进后营抢邓小姐,要紧!”士行孙得到命令。

子牙等候到了午时,命散宜生先行一步,子牙才出了城,望汤营进发。宜生先到了辕门。太鸾接着后,去向九公报告。九公降阶至辕门迎接散大夫。

宜生说:“前蒙金口诺言,今姜丞相已亲自带着聘礼,和元帅的女婿一同而来,所以特令下官先来通报。”

邓九公说:“劳烦大夫往返一趟,容后再谢。我们在这里等候,怎么样呢?。”宜生说:“恐怕惊动元帅不便。”邓九公说:“不妨碍。”

彼此等候了很长时间后,邓九公远远望见子牙乘着四不相,带领不到五六十人的一行脚夫抬着礼物,并没有盔甲兵刃。邓九公看到后,心里不觉暗自欢喜。

子牙和众人一起到了辕门。他看到邓九公和太鸾、散宜生都在等候,于是他慌忙下了坐骑。

邓九公迎上前来,鞠躬说:“丞相大驾光临,我没有远迎,乞请恕罪。”子牙忙回礼回答说:“元帅的威名和品德,我姜尚一直都很仰慕,却因为无缘没能侍候鞍前马后。今天有幸有天大的缘份相聚,表达我所有的心意,我姜尚感到非常荣幸!”

这时,惧留孙和土行孙也上前行礼。邓九公问子牙:“这位是谁?”子牙回答:“这是土行孙的师父惧留孙。”邓九公赶忙致歉说:“久仰仙家大名,没有拜见结识;今天有幸降临,真是满足了我过去的愿望了。”

惧留孙也表示感谢。大家互相谦让,走进了辕门。子牙睁大眼睛观看,只见酒宴摆设得十分华丽,军帐里张灯结彩挂满了红色花朵,布置得非常喜庆,非常华丽精美。

正在子牙观看之时,猛见两边杀气腾腾。欲知子牙此行吉凶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