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封神榜西周伐纣 > 第82章 申公豹说反殷郊

封神榜西周伐纣 第82章 申公豹说反殷郊

作者:西风瘦马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1:02:56 来源:书海阁

诗:

公豹存心至不良,纣王两子丧疆场。

当初致使殷洪反,今日仍教太岁亡。

长舌惹非成个事,巧言招祸作何忙。

虽然天意应如此,何必区区话短长!

话说羽翼仙在地下翻滚,哀嚎连连:“痛死我了!”那位道人慢慢走上前,好奇地问:“你刚刚去享用斋饭,怎么就痛成这样?”大鹏回答说:“我吃了些面点心,肚子痛得厉害。”

道人淡然道:“吃不下,就吐出来。”大鹏当即呕吐,不料吐出一物,有鸡蛋般大小,白光闪烁,连绵不绝,宛如一条银索,紧紧锁住大鹏的心肝。大鹏觉得不对劲,试图扯出,却扯得心肝生疼。

大鹏惊骇不已,深知这不是什么好消息。正欲转身离去,却见那道人突然一抹脸,大喝一声:“你这个妖孽!你认得我吗?”

这位道人,乃是灵鹫山元觉洞的燃灯道人。他接着说道:“你这孽障!姜子牙奉玉虚符命,扶助圣主,拯救苍生,吊民伐罪。你为何反而心生狼子野心,竟连我也要吃?你这恶行可谓助纣为虐!”

燃灯道人命令黄巾力士:“将这孽障吊在大松树上,等姜子牙伐了纣王再来处置你!”大鹏忙哀求道:“老师大发慈悲,饶恕弟子!弟子一时糊涂,被旁人怂恿;如今已深知过错,再不敢对西岐有任何非分之想。”燃灯道人说:“你在天皇时期得道,却连大运和真假都分不清。还听信旁人谗言,真是可恨至极,决不能轻易饶恕!”

大鹏再三哀求道:“可怜我千年修炼,望老师怜悯!”燃灯道人道:“你若真心悔过,须当拜我为师,我才可以放了你。”

大鹏连忙应声道:“弟子甘愿拜老爷为师,望能修得正果。”燃灯道人点了点头,用手一指,那一百零八个念珠立刻回到他的腹中。

自此,大鹏归顺于燃灯道人,前往灵鹫山继续他的修行。

话说九仙山桃园洞的广成子因犯了杀戒,一直在洞中静修,以保天和。某日,有白鹤童子奉玉虚符命,言子牙即将金台拜将,命众门人前往西岐山为其饯行。广成子谢过白鹤童子后,便打发他回玉虚去了。

广成子忽然想起殷郊:“如今子牙东征在即,何不让殷郊一同下山,辅佐子牙进军五关?一来可以让他回到故土,二来也可助他捉拿殷氏妲己,以报杀母之仇。”于是广成子高声问道:“殷郊在哪里?”

殷郊在殿后听到师父召唤,急忙来到前殿,向师父行礼。广成子道:“如今武王即将东征,天下诸侯会聚孟津,一同讨伐无道之君。这正是你报仇雪恨的良机。我今日让你下山,辅助周武王征战,你可愿意前往?”

殷郊听后十分激动,说道:“弟子虽然是纣王的儿子,但与殷氏妲己实有深仇。父亲听信奸臣之言,诛杀妻儿,母亲无辜受害。此仇不共戴天,弟子时刻铭记在心。今日得师父慈悲指点,弟子定当竭尽全力报效。”

广成子满意地点了点头说:“你现在去桃源洞外狮子崖前寻找兵器。待你取回兵器后,我自会传授你一些道法神通。”

殷郊听闻后,立刻离开洞府前往狮子崖寻找兵器。他看到白石桥那边有一个洞穴,洞门上的兽环和朱红色的大门宛如王公贵族的府邸。殷郊心想:“我之前从未到过这里,但只要我过了那座桥,应该就能知道这个洞穴到底是什么地方。”

他来到洞穴前,发现两扇门虽然没有推,但却自行开启了。走进洞内,他看到石几上有六七枚豆子,热气腾腾。殷郊拿起一颗吃了,觉得味道甘甜香美,想来这豆子绝非寻常之物。

“这些豆子如此美味,不如我就一口气全吃了吧。”殷郊自言自语地说。

刚吃完时,他突然想到:“我来这里是要找兵器的,怎么还有闲心在这儿吃东西?”

他立刻离开洞穴,过了石桥。但当他回头看时,却发现洞穴不见了。殷郊心中满是疑惑,忽然间,他的全身骨头都响了起来。他惊恐地发现,他的左边肩头上冒出一只手,右边也是。不久,他的头上忽然长出三头,每头都有两只手臂。殷郊长成了一个共有三个头六只手臂的人。殷郊被吓得目瞪口呆,半晌都说不出话来。

正在这时,白云童儿走了过来,叫道:“师兄,师父请你过去。”殷郊觉得这时稍微清醒了一些,他发现自己面色蓝靛,头发像朱砂一样红,长出了上下獠牙,额上还多了一只眼睛。他晃晃荡荡地来到洞前。

广成子看到了殷郊的模样,拍手笑道:“真是奇事!真是奇事!你天生异相,仁君有德。”他让殷郊进洞,带他来到桃园内。广成子将方天画戟传授给他,说道:“你先下山到西岐去,我随后就来。”随后,道人将番天印、落魂钟、雌雄剑都交给了殷郊。

殷郊立刻拜别师父下山。广成子嘱咐道:“徒弟,你先留步。我有话要告诉你。我将这些宝物都交给你了,你必须要顺应天意、人心。你要东进五关,辅佐周武王兴师伐纣,解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切记不可心生疑虑、改变主意。如果你心存狐疑、违背天道,必将遭受天谴,那时可就后悔莫及了。”殷郊回答道:“师父多虑了!周武王是一位有德明君,而我父王荒淫无道、残暴昏庸。而且我又怎么能辜负师父的教诲?如果我有违背前言,定当承受犁锄的天罚!”道人听后大喜。殷郊拜别师父下山去了。

殷郊离开了九仙山,运用土遁术前往西岐。正行进间,忽然间他的遁光飘飘然降落在一座高山上。只听到树林内一声锣响,接着出现一人,面色蓝靛,发似朱砂,骑着红砂马,身穿金甲红袍,三只眼睛,手持两根狼牙棒。那马如飞般奔上山来,见到殷郊三头六臂,同样也有三只眼睛,大声问道:“你是谁,竟然敢来我山前探望?”殷郊回答说:“我不是别人,是纣王太子殷郊。”那人听后急忙下马,拜伏在地,询问:“千岁为何要经过白龙山前往西岐?”

殷郊回答:“我奉师命,往西岐去见姜子牙。”话音未落,又有一人带着扇云盔,穿着黄袍,手持点钢枪,骑着白龙马,面色白净,三绺长髯,也奔上山来。他大声问道:“这人是谁?”蓝脸的人说:“快来拜见殷千岁。”那人同样也有三只眼睛,滚鞍下马,拜伏在地。两个人同声说道:“请千岁上山,到寨中相见。”三人步行至山寨中堂。两个人将殷郊扶在正中交椅上,纳头便拜。殷郊忙扶起他们,询问:“两位高姓大名?”

那蓝脸的回答:“末将姓温,名良;那白脸的姓马,名善。”殷郊问:“我看两位一表人才不同凡俗,都有英雄之志,为什么不同我一起前往西岐立功,助武王伐纣?”

两个人问道:“千岁为何反助周灭纣呢?”殷郊回答:“商朝气数已尽,周朝王气正盛,况且我的父亲获十罪于天下,现在天下诸侯应天顺人,以有道伐无道,以无德让有德,这个道理已为常理,这怎么是我的家事呢。”

温良、马善听后说:“千岁所言,真以天地父母为心,是丈夫之所为。”随即整理酒席庆贺。殷郊一面吩咐喽罗改换服装成周兵,放火烧了寨栅,随即起兵。殷郊三人同上了马,离开白龙山,往大路进发,径直奔向西岐。

正行进间,喽罗突然来报:“启禀千岁:有一道人骑虎而来,要求见千岁。”殷郊闻报后忙命令左右旗门官:“安下人马,请他进来相见。”

道人下虎进入帐中。殷郊忙迎上前去施礼,口称:“老师从哪里来?”

道人回答:“我是昆仑门下申公豹。殿下要去哪里?”殷郊回答:“我奉师命,往西岐去投奔西周武王,姜师叔不久将拜将,我去助他伐纣。”

道人笑着说:“我问你,纣王是你什么人?”殷郊回答:“是我的父王!”

道人说:“真是荒谬!世间哪有儿子帮助外人去讨伐自己父亲的道理!这是大逆不道、违背伦理的举动。你父不久将要龙归沧海,你原是东宫太子,自当继承成汤之位,位九五之尊,继承帝王的道统。怎么能反助他人灭自己社稷、毁自己宗庙?这是自古以来都没有听过的事。而且到你百年之后,又如何面对成汤诸君在天之灵?我看你身藏奇宝可以安定天下,形象可以稳定乾坤。你如果听从我的话,则可保住自己的天下。诛杀无道的周武才是明智之举。”

殷郊回应道:“老师的话很有道理,但天数已定,我的父亲无道,导致天命人心背离,周主当兴,我怎敢逆天而行!更何况姜子牙具备将相之才,他的仁德广布天下,诸侯们无不响应。我师父曾经吩咐我下山帮助姜师叔东进五关,我怎能违背师父的意愿,此事我实在难以从命。”

申公豹暗自思量:“这话打动不了他,好吧,我再试他一次,看他作何反应。”于是申公豹又说道:“殷殿下,你说姜尚有德,那他的德体现在何处?”

殷郊回答:“姜子牙为人正直公平,礼贤下士,仁义慈祥,是良心君子,有道德的丈夫。天下人皆服从于他,怎能小看他。”

申公豹反驳道:“殿下有所不知。我听说有德之人不会破坏人的伦理道德,不会伤害人的天性,不会妄杀无辜,不会自夸功绩。殿下之父亲固然得罪了天下人,可以与他为仇;但是殿下的胞弟殷洪,听说他也下山助周,岂料他为了自己的功绩,竟将殿下亲弟弟用太极图化成飞灰。这还是有德之人做的事吗?如今殿下你忘却手足之情而事奉仇敌,我为殿下不值啊。”

殷郊听闻此言大惊失色:“老师,你说的事情是真的吗?”道人答道:“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难道我会说假话吗?”

申公豹看到殷郊有些心动,便劝说道:“现在张山带着人马驻扎在西岐,你只需询问他。如果殷洪没有这样的事情,你再去西岐也不迟;如果有此事,你应当为弟弟报仇。我现在再给你请一位高人,来助你一臂之力。”

申公豹跨上虎背离去。殷郊心中满是疑惑,只能催促人马,向西岐进发。一路上,他反复思考:“我的弟弟与天下人并无仇怨,为何对他这样处置,此事必定无中生有。如果姜子牙真的如此对待我弟弟,我与姜尚誓不两立,必定为他报仇,再作其他打算。”人马在路上行进,多日之后终于来到了西岐。殷郊发现果然有一支打着商汤旗帜的人马在此驻扎。他命令温良前去军营询问:“是否是张山所率领的军队!”

话说张山自从羽翼仙那天晚上离开后,已经过了两日仍然没有返回。他派人打探消息,却得不到确切的消息。正感到纳闷时,军政官来报告:“启禀元帅,营外有一个将军,声称要请元帅迎接千岁大驾',不知是什么缘故,请元帅定夺。”

张山听到报告后感到困惑,不明白其中缘由,沉思道:“殿下早已失踪,这支军队是从哪里来的?”他急忙下令:“令来。”

军政官出营对来将说:“元帅命令将军相见。”温良进营来见张山,向他鞠躬行礼。张山问道:“将军是从哪里来的?有什么事要告知我?”

温良回答说:“我奉殷郊千岁的命令前来,请将军去见千岁。”张山对李锦说:“殿下早已失踪,这里又怎么会有殿下呢?”

李锦在一旁说道:“就怕是真的,得罪了就不好。元帅可以前往相见,辨别其真伪后再做处理。”张山采纳了他的建议,同李锦一起出营,来到军队前。温良先进营回禀,对殷郊说:“张山已经到了。”殷郊说:“令他来见。”

张山走进营中,看到殷郊三头六臂,相貌十分凶恶;左右站立着温良、马善,都有三只眼睛。

张山问道:“启禀殿下:您是成汤哪一脉的宗亲?”殷郊回答说:“我是当今长殿下殷郊。”接着他将前后发生的事情述说了一遍。张山听到后感到非常高兴,急忙行礼,口称:“千岁。”

殷郊问道:“你可知道二殿下殷洪的事情?”张山回答说:“二千岁因讨伐西岐,被姜尚用太极图化为飞灰已经过去很多天了。”

殷郊听完,突然大叫一声昏倒在地。众人赶忙扶起他,只见他放声大哭,声泪俱下地说道:“兄弟果然死于恶人手中!”随后他一跃而起,将一支令箭一折为两段,发誓说:“如果不杀姜尚,誓与这支令箭相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