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婆家子嗣单薄,我一胞多胎了 > 第212章 青木张宁红军过来

徐英可太想出去上班了,她都想替了她奶去馅饼店后厨刷碗,但是她奶不愿意。

自从高中毕业,高考没考上大学后她一直待在家里,一年多了。

待得她快自闭了。

现在终于有工作了。

徐大娘跟小儿媳说,“那一个月给三十块钱呢,还有三天休假,比我还多,而且在服装店工作,也不累挺,你就卖卖衣服整理整理衣服就行。”

“嗯,是挺好的,第一个月就开三十。”她在厂里干了这么多年,工资也才四十多,而闺女这第一个月就三十块钱。

要知道她进厂第一年工资才十七块钱。

员工都到位了,苏荷就拿着顾母苏母做出来的样本裙子去厂里定做。

这服装厂还是她三嫂给她介绍的,厂长是她三嫂同学。

她选定的那些衣服,无论男装女装各做二百件。

苏荷看了一下,无论男士衣服还是女士裙子,都可以配个皮带,那杂志上就是配皮带的。

她回去跟顾建华商量了一下,“咱们要不要进一批腰带皮带啊就放在服装店卖?”

“这样顾客想搭配顺道就从咱们店买了不是?”他们还能赚点额外的钱。

顾建华听完点点头,“可以是可以,只是媳妇儿咱们钱够吗?”

腰带皮带可不便宜啊。

苏荷,“够,还有呢,二哥二嫂给我拿了点。”

这不是她瞎说谎骗顾建华的,她跟她二哥打电话说起这个事,她二哥还问她钱够不够,不够的话给她邮点。

毕竟之前她买了两家铺子。

她说够了,没让邮。

“那行媳妇儿,你看着来吧,这方面你比我懂得多。”

苏荷就去订购腰带皮带了,皮带厂家是服装厂厂长给介绍的,女士皮带除了裤子上,大多数是搭配裙子,冬天是那种毛衣。

所以定了细的,颜色,白色,红色,棕色,黑色,这四个颜色最多。

男士就是那种粗的皮带。

到时候就放在店里卖。

时间倒退到两天前,红军在收到消息的一瞬间,直接辞职回家,并把这事跟青木张宁两口子说了。

红军一个人好说,只需要带几件衣服就行。

张宁青木一家三口居家搬迁,带的东西就多了。

被褥得带,换洗的衣服得带,还有闺女的东西。

最后两口子合计了一下,一半邮递,一半他们路上带着。

张宁如苏荷想的,她确实是想去城里发展,只是以前一直没机会,今年过年听二姨说舅妈准备开两家服装店,她就知道机会来了。

她想他们两口子给舅舅舅妈他们干两三年,然后攒钱也在首都买个铺子做生意,这不挺好。

至少比待在村里种地来的强。

他们两口子也养过鸡,第一年第二年挺好的,只是在第三年,也就是去年,养的三百多只鸡全死了。

村里人养的也死了,说是鸡瘟。

搞得她们不敢养了。

说起这个事,还是春晴白石头两口子聪明啊,他们去年就没养鸡,养了几头猪,没像村里人一样赔钱。

她觉得养殖成本太高了风险也高,还不如干别的,但是在村里除了养殖就是种地。

养殖还有点搞头,种地呢,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

所以还不如去舅妈店里干几年,攒钱买个铺子,留在京市开店。

要去京市了,虽说家里东西差不多都带走,但也不可能把屋里东西全部一个不落的带走。

柜子大铁锅这些就得留下,这还是他们的家呀。

哪天说不定他们就回来了呢!

家里就交给了顾大姐大姐夫他们看,张宁想的,即使以前闹了不愉快,但到底是老公爹娘。

关起门来还是一家人,况且这些年他们两家情况也还好了,没之前那么紧张了。

她虽然记着婆婆没来照顾她月子,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也不在意了。

主要在这大洼村也没别人,还有他们要去舅舅舅妈那边干活,按远近,先是姐弟,然后舅甥。

他们得排后,不能闹得太难看了。

对此顾大姐大姐夫俩人也没说啥,就问,“过年回来吗?”

青木,“看情况吧。”

他是觉得今年过年估计回来不了,不过看情况。

倒是二儿子青林媳妇陈娟跟顾大姐嘀咕,“大哥大嫂这怎么想的,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去京市那大地方!”

在她看来大哥大嫂他们一家三口去京市,给舅舅舅妈手底下干活,每个月是有钱拿,但是一家三口在京市什么都没有。

犹如水中的浮萍一样,很没有安全感。

倒是在老家有建的砖房,有种地的地,安安稳稳的多好啊。

去京市那大地方,看人脸色生活。

舅妈那个扣的,工资能给多少钱啊。

她要是像大哥大嫂一样分家过了,绝不会走,美滋滋的过自己小日子。

顾大姐,“人你大嫂觉得村里待着不舒服,不如城里好。”

别说陈娟不理解,顾大姐也有点不理解,好好的日子不过非得要去城里工作,在哪儿不都一样嘛。关键那京市,他们啥也没有。

是看她二妹三妹几个孩子看店做生意眼馋了?

顾大姐觉得雪儿明月晓梅他们几口子过得也并非那么好,听说是开店了,但是开店房租进货各种...不花钱吗?

他们连住的房子都没有,租房住。

在城里哪哪儿都需要钱!

在村里至少喝水不用钱,烧柴不用钱,吃饭粮食菜自己种,鸡鸭猪牛自己养。

听三妹说雪儿他们两口子开了个文具店,文具店她知道卖书本笔这些东西的。

京市,大城市读书人多,可能赚点钱,但不多应该,毕竟书本和笔又不像别的东西,一支笔可以用好久。

明月两口子开了卖蔬菜水果的商店,听她二妹说勉强糊口,房子铺子都要租金还要养俩孩子,可不是勉强糊口。

晓梅张晨俩人卖包子,这个倒是应该能赚点钱。

顾二姐也是嘴严,别人问起家里她女儿女婿在京市生活,就说是勉强糊口,一点没提买房买铺子的事。

就连自己亲大姐也没说,导致顾大姐一直有信息差。

陈娟一听婆婆这么说,就知道婆婆也不赞成大哥大嫂这决定,继续拱火,“大嫂是城里来的姑娘,看不上农村也正常。”

“只是农村有农村的好啊,至少日子过得安逸啊。”

顾大姐冷哼,“她看不上农村还不是嫁给农村人了,还生活了十来年,瞎矫情。”

陈娟听了心里暗笑,她婆婆真是一如既往的讨厌大嫂。

苏荷也不知道张宁青木他们何时过来,估摸着就这几天了,她写信时给说了馅饼店地址。

他们几人过来直接去馅饼店就好。

红军张宁青木他们几人在二十三号出发的,二十六号这天早上到了首都。

红军之前跟着他大姐夫来过首都,所谓一回生,二回熟,他按照信里的地址,直接来了馅饼店。

这几人来的很早,馅饼店刚开门没多久。

虽然顾建华接手了馅饼店,但是每天四位长辈还是会来馅饼店帮忙。

顾母正擦着桌子做餐前工作,就听门嘎吱一声,进来了人,她虽然七十岁了,但是眼神贼好使一眼就看出来是她红军他们。

“姥姥。”

“你们这几点火车,到的挺早啊。”

“我们从蒙省出发的时候晚上七点钟了。”几人聊着。

顾母慈爱的摸了摸赵思甜小姑娘头发,

“路上冷不冷啊,太姥给你沏奶粉。”

以前奶粉是稀罕物,他们不舍得喝,现在也是稀罕物,不过他们舍得喝了,儿子儿媳月月给买。

顾建华也从后厨出来,“过来了。”他倒是话不多。

几个孩子,“舅舅。”

顾建华,“没吃早饭吧,我给你们烙馅饼。”

顾母也没分大小,给他们四人都沏了一杯奶粉。

二月天还是冬天,路上挺冷的,一杯热奶粉下去他们身体暖和了不少。

顾建华烙馅饼很是麻利,很快就烙好了十五张馅饼,“你们先吃着。”

红军在店里看了半天,没看到他舅妈,就问

“老舅,我舅妈呢?”

顾母替顾建华回了,“你舅妈在家里呢。”

又看了看时间,“这个点应该醒了,一会儿就过来吃饭了。”

红军,“长意长安他们也过来吗?”

红军今年二十,比长意长安大一岁,因为年龄近小时候他们玩的最好。

只是他学习废,没跟上表弟表妹的。

“她俩不过来,她俩在学校住。”顾母摇头。

俩大孙儿非常爱学习,大学读完还要往上考研,虽然她不很清楚考研是什么,不过听说考了这玩意学历会上升一个层次。

就像古代,秀才到进士。

“行吧,我一会儿去学校找他们。”北大他可是去过的。

几人吃着呢,就听门开的声音,“哎,你们过来了。”

几人回头见是他们舅妈,齐齐起身。

苏荷,“站起来干嘛,坐下坐下。”

她睡醒了带着俩孩子过来吃早饭,“我寻思你们应该在这几天过来。”

红军笑道,“舅妈,我们在收到苏二舅消息当天就收拾东西准备出发了。”

“急啥。”

“家里都弄妥了吗?”苏荷问张宁青木两口子。

青木点头,“都弄好了舅妈。”

苏荷,“那行。”

张宁,“舅妈服装店什么时候开业啊?”

“下个月吧,定的货还没做好。”

“趁这几天你们好好逛逛京市。”

“好。”

待四人吃完饭,苏荷先领着他们去了小院,小院剩的那房间这几天也盘上了炕,炕挺大的足够睡下张宁青木一家三口。

这小院红军看着挺喜欢,“这院里还铺了石子,挺有格调啊。”

苏荷,“那我能找那差的么。”

“屋里也很不错。”

进到屋里红军看了一圈评价道。

苏荷,“对了红军你想住那边啊?跟我们住筒子楼,还是住这儿?”

“这儿没有多余的房间了,你要住就跟你姥姥姥爷一个炕。”红军没啥意见,“行,舅妈我就跟姥姥姥爷他们一起住,炕睡着暖和。”

“那行。”

带他们整理完东西,苏荷就道,“坐了几天车累了吧,你们先休息。”

“晚点带你们去看铺子。”

“好。”

苏荷就来馅饼店这边了,有红军在张宁青木他们就算想出来逛逛也不会迷路。

他们坐车确实累了,吃饱喝足,这炕估计也是刚烧的,暖和的很,就简单洗漱了一下,上炕睡觉。

一觉睡到下午两点。

睡一觉很解乏,他们这会儿就不怎么累了,红军提议闲着也是闲着。

倒不如出去逛逛,先去馅饼店吃了午饭,出来后去了北大,长意看表哥表嫂来了,也跟他们一起出来了。

之后几人又去了医科大,把长安拉了出来,一路在长意长安带领下去了明月唐泽旭两口子开的果蔬日用品商店,进去聊了会儿。

出来后又去了雪儿唐泽言他们两口子开的文具店,反正是逛了一圈。

最后去看了他们舅妈两个服装店,服装店装修完了,盆栽什么的也买了,就差把衣服挂上去。

张宁,“两家是紧挨着的啊。”她以为在两处呢。

长安,“卖家是一人,不单卖,我妈就把两家都买了。”

红军,“舅妈有魄力。”

最后几人去了筒子楼。

苏荷刚从厂里拿了样板货回来,见他们都过来了,她心血来潮,“你们三人去试试这衣服。”

张宁长得挺好看,衣服穿着也很合身,只是感觉缺点什么。

苏荷左右看了看,给张宁把头发披下来戴上发箍,抹了点口红,“哎,这就好看了。”

“以后就这么打扮。”

至于青木红军俩人,青木有点拘谨,苏荷,“青木抬头挺胸,以后客人看你身上衣服买啊。”

“好的舅妈。”青木站的跟站军姿似的。

张宁get到苏荷的意思了,她跟青木说,

“站的随意点,不要那么板正,跟红军学学。”

苏荷笑道,“慢慢来吧。”

“这衣服就送给你们了,一人一身。”

让店员穿着给顾客打个样。

“对了,还有这个。”

一人给拿了一瓶发油,“抹头发上的,以后上班,咱们打扮的潮流点。”

“谢谢舅妈。”

张宁觉得以前在村里,舅妈就挺潮流的,跟他们这些人不同,身上有股特别的气质,文艺?淑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