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摩天纪 > 第45章 大开杀戒,无边佛法

摩天纪 第45章 大开杀戒,无边佛法

作者:MJ摩觉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1:05:39 来源:书海阁

见到炀仪独自骑马朝南而去,上官等人也策马紧随其后。

刚才上官云怡虽然有些生气,不过她还是能够理解炀仪,而且她还是非常关心炀仪,一直都在关注着他。她发现炀仪的眼睛更加红肿了,眼睛周围血丝清晰可见。他的目光中聚集着很重的杀气,即便是现在,即便只是从他的侧后方看去,也能感觉到他脸上仍然交替出现着刚才的“乐”、“哀”、“怒”、“喜”的诡异神色。反倒是让上官云怡更加担心起来。

“快看,那里有个树林。”

顺着常乐所指的方向,大家看了过去,于是大家加急了马鞭,加快了速度。因为那片小树林里升起几缕青烟,而且隐约见到有几人在走动,周围还能看到几十匹马。

看到有人朝着树林过来,树林里又走出一伙儿人。为首的是一个大汉,周围站着二十多个人。炀仪一跃下马,正立于这伙儿人的面前。

炀仪上前冷冷问道:“昨天傍晚你们在哪里?是否袭击了北边的小山村?”

那为首的大汉见到面前此人轻功如此了得,身背巨剑面带杀气,不由地打了个寒战。他敢肯定眼前的这位是个高手,绝不是自己能应付的了的。

“嗯,你等着,我让管事的人跟你说。”

那大汉说完让手下到后边去叫人。不一会儿,从林里走出三个人来,他们身背长剑,走起路来步履轻盈稳健,显然武功不弱。

其中一名长剑男子问道:“你是什么人?找到这儿来想要干什么?”

炀仪并不搭话,他又上前两步后,指着那三人问道:“我来问你们,昨天傍晚时分,是不是你们袭击了北边的小村庄?”

“是又怎么样?再啰嗦连你一起宰了。”

“是,便好,拿命来吧!”

炀仪抬掌直奔中间的长剑男子,这三人也是边后退边拔剑,剑刚出鞘已被炀仪一掌命中其中一人。此人被打出三丈之远,撞断了一棵树,而后气绝而亡。众人还没有动,炀仪又出两掌分别击杀了两个人,群贼这才反应过来,各舞兵刃与炀仪一人战成一团。常乐和冰漓相继赶到加入战团,上官云怡却拉住张祯山,表示先为他们三人了阵,好观察清楚周围的情况。

炀仪也不使用兵器,就只是用双掌,不到半炷香又掌毙三人。常乐的地绝刀法刁钻怪异,一上手也击杀了两人,冰漓的效率就更高了,周围已倒下四人。这下群贼都不敢轻易上前了,只是围而不攻。不一会儿,林里又走出七八个人来。为首的是一个中年男子,他手拿长剑身穿长袍,标准的华山门人打扮,此人步伐沉稳有力,面无表情,一定是位高手。

“住手!你们是什么人?敢在这里捣乱,是不是不想活了?”

开口的却是中年男子身边的人,他叫嚣之后这才看见地上的尸体,流露出的表情显然觉得自己刚才一番话有些冒失,赶紧回头看了看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缓缓问道:“你们到底是谁?为什么一上来就动手?”

炀仪怒道:“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什么?......”

这时,刚才参与围攻的其中一人,把刚才事情的经过跟中年男子说了一遍,但他显然不以为然,眼神中流露出对炀仪等人的轻蔑。

“看你们也不像是那里的村民,到底报的什么仇?”

炀仪听了,已愤怒到了极点:“既然你可以滥杀无辜,那我也可以随时要你的命。”

“呵呵呵,一个莽夫尔,别太自以为是,你知道我是谁吗?”

“看你穿着华山派的衣服,就知道不是好人。”

“好胆!既知我是华山派的,还敢如此放肆。”

“华山派又如何,报上名来,让你死个痛快。”

“口出狂言!我乃华山封书青。”

“杀的就是你,来呀!”一听是封字辈的弟子,炀仪越发震怒,挥掌便上。

上官云怡和张祯山都听说过此人,他是“封”字辈排行第七的内门弟子,武功十分高强,江湖上少有对手。这几年他一直都在山上练功,很少在江湖上走动,据说他的武功能在“封”字辈排进前五。只见此人一个闪身躲过炀仪一掌,转身疾冲步已来到炀仪跟前,身法之快连冰漓都有些吃惊。他单掌拍向炀仪,炀仪也不避让同样单掌拍出,两掌相对发出一声巨响,封书青急退后五六步,强立稳住身形。他睁大眼睛有些难以相信,没想到炀仪的掌法如此强悍,内功更是深不可测。想到自己苦练三十年,又得师父传授华山绝学栖峡神功,内功远超于同龄的武林豪杰,竟然与面前这个年轻人相差如此之大。

再看炀仪原地未动,随即大吼一声再次向前。那封书青赶紧跃起躲过,长剑出鞘和炀仪战在一起。这一动手,其他人都未敢再动,却变成了两人的单打独斗。那封书青不愧是华山的高手,剑法炉火纯青,招式飘忽不定,剑风凌厉,势如破竹。

而炀仪用的是一股刚猛劲力,他仗着自己的罡气护体,遇拳脚反击之,遇剑刃则挡之,若非正面攻击根本不做躲避。他的摩觉掌法威力十足,再加上他内力雄浑,罡气坚不可摧,除非对方内功修为超过四十年达到一定程度,否则很难破开他的罡气防御,如此这般可真谓是钢筋铁骨刀枪不入。而且他这套掌法实乃至刚至坚之最,说到硬碰硬,普通的刀剑又岂会是对手。但不远处观战的张祯山,看到炀仪如此战斗却是眉头一紧。十五回合过后,炀仪掌法的威力越发强盛起来,掌风强劲势如破竹,每发出一招儿似有千钧之力。对方被逼的节节败退,但打着打着,那封书青突然使出了几招儿威力强大的剑法化险为夷,接着暗自运功调运全身功力,却主动挥舞着长剑冲了过来。

见封书青变招儿扭转局势,上官不禁地叹道:“这是华绝剑法!”

张祯山惊讶地问道:“师姐,这就是华山派的绝学华绝剑法吗?剑走偏锋,招式出人意料,果然是剑法中的绝学。”

“我也只是听说过华绝剑法,他现在使用的剑法,剑法惊奇让人难以琢磨,而且在速度和威力上提升了不少。我师父说过,华山派剑法中的绝学就叫华绝剑法,它以栖峡神功为基础,所使出来的剑法招式威力无穷,不过对使用者内力的消耗也很大。”

“我也曾听师父说过,栖峡神功有所成才能修炼华绝剑法。看来封书青虽然内功很深厚,但却不像炀仪师哥那样雄浑不断,他使出这套剑法还是有勉强之处,看上去对他的消耗很大,这才十几个回合,喘息却不像刚才那般均匀了。”

“师弟说的不错。当世高手中,也没几个能如炀仪这般内功造化。”

“师哥虽然有奇遇,但也属练武奇才。否则当初庄义大侠也不会把他的毕生功力传给师哥,毕竟普通的人身体,是很难一下子承受得住的。”

“说的没错。自从他领悟了《碧落九剑》所记载的功夫,便一跃成为江湖上的一流高手。如今他修炼了巴布达禅师兄交给他的武功秘籍,武功造诣更上一层。但我总觉得这套掌法哪里有些不对,似乎改变了炀仪很多。”

“师姐说的不错,我也有这样的感觉。师哥的武功是高了不少,但人也变了不少。现在的他杀人似乎不像以前一样有所顾忌了,即使面前所杀的是坏人和敌人。以前的师哥内敛沉稳,绝不会无话可说便要动手。而现在师哥霸气侧漏,一动手便要置人于死地。”

“原来五师弟跟我一样也有所察觉。是啊,现在的炀仪有些暴戾,这跟他的经历有关,而且昨天他又再一次遭受到同样的打击,精神上有些失常也是人之常情。”

“但在我看来却不是。师哥之前的经历和昨日的遭遇只是一个导火索,我看还是这套功法出了问题,看他出招儿的狠劲和攻击的角度,一定是功法使然。若炀仪师哥没有改变习性,仍然是以前的师哥,他就会有所察觉做出改变,不至于出手便是生死。然而现在的师哥一出手,所攻击的全都是敌人的要害,是一心要至对方于死地尔。”

“五师弟观察甚微。的确如师弟所说,炀仪现在的习性有所改变,可是想要劝说他放弃修炼现在武功,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若师姐说的这位巴布达禅师兄,他确实是日昭寺高僧的话,我想这功法本身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他日再见到这位师兄,请他为师哥多指点迷津便可。我估计还是因为师哥在修炼的时候,有哪些地方出了错,才导致如此。”

“师弟提醒的是,只是巴布达禅师兄可真不好找。”

两人正说着,炀仪这边胜负将有所分晓。那封书青已是强弩之末,用尽功力灌注在长剑上向炀仪冲过来。炀仪也并未躲闪,他单掌向前,竟要正面去抗击对方的长剑。此时谁也无法阻止他这一行为了,只听得“咔!咔!咔!......”封书青的剑,从剑尖开始一直粉碎到剑柄,最后被炀仪一掌击中面门而死。

众人都惊呆了,谁都没想到炀仪掌功如此了得。正当大家惊慌失措之际,却听一声惨叫,剩下的华山弟子中其中一名又被炀仪掌毙。众华山弟子才开始围攻炀仪,但不到一杯茶的功夫全部死在炀仪掌下,而其余的喽啰全都跪下来求饶。

炀仪大喝一声:“难道村民没有求饶过吗?”

话音刚落,炀仪开始大开杀戒。上官等人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已被打死三人,炀仪杀红了眼,差点一掌打在上前劝阻的张祯山身上,还好张祯山早有防备躲开他这一掌。其余喽啰立即四处逃窜,他们哪有炀仪的身法快,又被击杀了两人。炀仪正要杀死下一人时,忽然听得空中传来洪亮的诵念之声,这声音声声入耳,虽然十分高亢振奋人心,但却一点也不会乱人心智,反而有一种温和舒适、心定神安的效用。炀仪忽然停了下来,那喽啰差一点就被掌毙。只见炀仪转回过头来,朝着声音来的地方奔去。

原来正是日昭寺高僧巴布达禅师兄到了,他见到炀仪的脸上充满了暴戾和杀气,并迅速向自己袭来,于是立即施展金钟罩绝技加以防御。炀仪一掌未见其用,又一连又打了五掌,仍是未能动得了巴布达禅丝毫。这金钟罩的绝技,是日昭寺密宗法门,是一门防御力极强的功法。一连十二掌后仍未见其效,于是炀仪后退几步运足功力,双掌推出再次攻向金钟罩,两强相撞发出巨大响声,顿时气浪翻滚,上官等人纷纷用胳膊护住脸面。片刻之后,大家向两人看去,巴布达禅的金钟罩竟被破,他后退五步立稳身形。而炀仪被弹开三丈,他双眼盯着被震得发麻的双臂愣住了。巴布达禅师兄继续念诵经文,渐渐地炀仪放下了双臂,眼睛里的杀气渐渐消散,自己主动双手合十打坐起来。巴布达禅师兄也慢慢走到他的身边,围着他一边走动一边继续诵经。一顿饭的功夫,炀仪睁开了双眼,

守在他身边的冰漓,首先关切地问道:“哥哥,你好些了吗?”

“大哥,你怎么样?大哥,怎么样......”一旁的常乐不停地叫喊着。

“我没事,刚才是怎么了?”

炀仪的精神还是有些恍惚,不过他现在面色平和了许多,大家这才放下心来。

“大哥,你可吓死我们了。”常乐说着,差点哭了出来。

上官云怡上前问道:“刚才发生了什么,你忘记了吗?”

“呃,我记得在跟华山派的封书青比武,之后好像都忘记了。”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还好,炀仪施主并未迷失心智。”

炀仪诧异地看着巴布达禅师兄,问道:“巴布达禅师兄,你怎么也来了?”

于是几个人把刚才的情景对炀仪讲述了一遍。听完后,炀仪有些不敢相信,但大家都这么说,看来的确是真的,这摩觉掌法虽然威力无穷,但修炼起看来会迷失心智,炀仪正想要向巴布达禅请教,但几个人商议了一下,还是回到小山村稍作休息,之后向死者告别后再做打算。巴布达禅表示会做一场简单法事来超度亡灵,让死者早登极乐。等到大家吃过东西,休息好以后,炀仪便向巴布达禅开始请教其中的不解。

“巴布达禅师兄,《枯禅摩觉》中前半部分是佛经,我不能全部看懂。而后半部分是一套掌法和一套剑法,大致的修炼法门是一样的。刚开始我很顺利地便修炼完了前两层,可到了第三层似乎并不简单,直到今日早晨我觉得已突破到第三层。可是没想到,却差点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局面,所以炀仪特向师兄请教。”

“阿弥陀佛!实乃贫僧,吾之过也。”

众人听得一阵发愣,不知道巴布达禅所说何意。

“阿弥陀佛!那日贫僧觉得这本秘笈定与施主你有缘,便一心想要让你练成其中记载的武功。想来依你的内功修为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可是贫僧吾忽略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是什么关键的的问题?”

“武功本是强身健体突破身体极限的法门,越高强的武功便越凶狠,就越能带给人暴戾的反噬。慢慢地使人变得弑杀成性,甚至使修炼者走火入魔,变成杀人不眨眼的魔头。”

“那么师兄所说的走火入魔,就是指人性变成魔性,而不是练功时的气息紊乱?”

“阿弥陀佛!上官姑娘聪明过人,确是如此。”

“那么师兄,炀仪刚才已经走火入魔了,看来这门功法不能在修炼下去了。”

“也不至如此。武功带给人的暴戾反噬,若不加以约束和化解才会使人心魔膨胀。而心魔是可以化解的,只要及时化解了心魔便可修炼此功法。”

炀仪急切地问:“巴布达禅师兄,如何才能化解自己的心魔?”

“阿弥陀佛!佛法无边,道通彼岸。”

“佛法无边?”炀仪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想起《枯禅摩觉》中前半部分的佛经。

“炀仪施主,请把《枯禅摩觉》让我再看一下。”

炀仪立即取出《枯禅摩觉》秘笈递了过去。于是巴布达禅翻阅起来,但后边的摩觉功法只是简单扫了一下。

“阿弥陀佛!看来与吾料想的一样。这摩觉功法也类属于佛门功法,武功招式简单却威力无穷,需无量佛法化解之。”

上官问:“师兄,这个作何解释?”

“佛门弟子习武只为伏魔护法,维护天下正道。所学功法皆以佛法佛学为基石,需心存善念慈悲为怀。佛门弟子修炼武功越是高深高强,则暴戾之气深入体内,日积月累、愈演愈烈,所以众僧需每日诵经念佛,以无边佛法化解之,方能驱魔卫道、中正善心。”

(意境引用来自金庸先生的着作:《天龙八部》)

“明白了。师兄意思是说,越是高强的武功越能杀人于无形,却越能带给人暴戾之气。若任其深入体内不能化解,久而久之便会使人魔性附体,进而走火入魔,甚至堕入魔道。”

“善哉!善哉!的确如是。”

“刚才听师兄所说,炀仪可以利用佛家佛法的慈悲布施、普渡众生之念来化解他心中的魔性,达致消除一切戾气,使人心静如水,慈悲为怀,便能继续修炼此等厉害的功法喽?”

“阿弥陀佛!上官姑娘真是聪慧过人。”

炀仪也是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这部秘笈中,前半部分全部是佛家经文。”

“看来炀仪施主与吾佛有缘。”

“师兄,接下来我该如何去做,还望师兄指明方向。”“本寺的每一门武功绝技,都能伤人要害、取人性命,且每一项武学绝技,均须相应的慈悲佛法为之化解,此乃本寺僧人皆知的道理。吾寺历代法师高僧身兼绝技越多,皆因所得佛法更加高深才能自然驾驭。而施主只要潜心认真研习《枯禅摩觉》中记载的渡世经文,日后便可以随心掌控这门独门武学了。”

“只是不知道,怎样才算能够通达此经文呢?”

“吾可以助你识经颂文,通意解惑。剩下的就看施主佛缘是否深厚了。”

“如此,炀仪多谢巴布达禅师兄了。”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吾这里也有两本浅意经文赠与施主,对施主研习佛法定有帮助。说到想要通达此经文,或者任何其他佛家经文,随施主心意便是,无需强求。”

“谨记师兄教诲,多谢师兄。”

“阿弥陀佛!说起来炀仪施主确与吾佛有缘,而这本《枯禅摩觉》也注定为施主所得。记得当初,庄义大侠所得《亢龙神掌》,也遇到了与你一样的修炼瓶颈。书中所记载的佛法经文,是我寺高僧注解后传于庄义大侠的。这亢龙神掌天下无敌、举世无双,而且他心怀天下,一生除奸卫道,驱魔降妖,实为人人敬仰的一代大侠。”

“原来师父他老人家与日昭寺还有这样一段渊源。”

“阿弥陀佛!不管是《亢龙神掌》又或者是《枯禅摩觉》,所谓的摩觉,即是终极智慧。摩,乃无法无边;觉,乃辨识智慧。谨记,佛由心生,佛即是觉。”

“炀仪铭记于心,此生勿忘。”

接下来的几日里,大家就住在未损坏的屋子里,他们为每一户村民立了碑。常乐决定要为他们守灵三日,炀仪也一起参加。而巴布达禅这几日不是在为炀仪注释经文,就是在给大家讲解佛经,众人从佛经中所得体会颇多,炀仪最为受益。

炀仪这些天一有空闲便找巴布达禅深入交流,似乎觉得自己早就应该研习这些经文了,之前就偏偏对摩觉功法泛起了兴趣,而差点错过了自己该有的信念和信仰。这摩觉便是终极智慧,与巴布达禅所赠予的《般若心经》和《菩萨本愿经》同出一辙,理法相通。一本是皆为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智慧;另一本则是解释种种忏悔业障、救拔亲人眷属苦难的方法。全都是教育度化世人,使人向善,心存善念的好经书。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是地藏菩萨的宏大誓愿。想来师父便是这样的人,自己定要秉承师父遗愿除魔卫道,弘扬正义,使得人人向善,到那时候天下便再无纷争。巴布达禅师兄曾说,佛由心生,佛即是觉。如是,如是。

炀仪感觉到师父所传授的乾坤易经神功,便早已融合了佛法的无边妙用。之前神功的易筋之能,开通经脉,感应万物能量;排除体内浊气滤清,舒适畅快;吸取空间中的能量,耳聪目灵,气力充沛;气脉倒行,聚集能量,化作热流灌满全身。而如今易筋之能又有所突破:用功之时肌肉坚胜钢,韧似金,除非神兵利器,否则一般刀枪难损分毫。洗髓之能,让他遇事沉着冷静,洞悉岁月天地之宽长,洗涤心灵,消弭杀意。今日又得新感:渐渐有包容万物、至大至坚的状态,能令自己的精神、灵识、意志得其升华。

炀仪思量,这其中易筋洗髓便是佛家功法,听巴布达禅师兄说到,师父庄义大侠的乾坤易经功乃是出自日昭寺《易筋经藏典》,并由他自己从中悟化而来。若非如此,自己独自修炼那摩觉掌法时,早就走火入魔无法控制自己了,看来全都是因为乾坤易经功是暗含佛家功法而幸免。这样看来师兄所说:佛法无边,到通彼岸,皆能化解之。炀仪决心以后定要认真研习佛法,不仅是为了修炼功法,更是因为佛法里包含了自己的信念和信仰。

想着想着,炀仪不经意地诵念起经文来。

次日几个人商议去向,巴布达禅原本是想一个人去天脉山一带查看魔军动向,正好走到这里遇到了炀仪和上官云怡五人,而他们五人目的和巴布达禅一样。但是想到天脉山统属摩天教的势力范围,最好还是先向肖阳大哥打个招呼,这样不至于和摩天教的教众发生什么冲突。于是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先往惜城方向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