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大秦国师 > 第265章 二六五

大秦国师 第265章 二六五

作者:故筝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7-02 09:28:14 来源:书海阁

若说方才嬴政只是厌恶此人,那么此时见到这儒生,将求救的目光投向了徐福,嬴政心中的厌恶便是升到了极致,已然想要处置掉这儒生了。

嬴政正要下令,徐福便俯在了他的耳边,低声道:“让儒生下水去捞。”

不能再让士兵们接着出力了,此事之上他们实在太过无辜,既然是儒生搞出来的麻烦,便让他们去解决,可比直接宰了他们要来得好。

徐福凑得那样近,嬴政哪里还有心情去理会什么儒生,当即便点头应了。

命令传达下去,儒生知道自己逃过了一劫,顿时松了一口气,但当他被士兵驱赶着下山坡的时候,站在山坡上,儒生的腿不自觉地抖了抖。风吹来,浑身发寒。他是实在不想下水了。那些士兵都没能再捞到那鼎,他下去能捞到吗?儒生心底这才逐渐蔓延开了一阵后怕。

士兵将儒生推搡到了山坡下。

儒生脚下一滑,又直直坠进了河水中。他喝了好几口水,才从河水中挣扎着站了起来。士兵们就站在岸边,用嘲讽的目光看向他。他们身板可都好得很,自然不怕雨淋不怕风吹,可以一直留在河岸边上,瞧着那儒生狼狈的模样。

儒生不甘心地朝其他人看去,偏偏没一个人下水来帮他,不像那些士兵那样,露出嘲讽的表情来就很不错了。

徐福听了几声噗通声,看来是那儒生在水上发泄了。徐福反抓住了嬴政的手腕,二人走到了湘山祠外,然后亲眼看着士兵们将湘君的塑像用泥糊了起来。

也不知那湘君是否当真有灵,一阵大风刮来,竟是将树叶吹得四处乱舞了起来,那山坡下的儒生更惊叫出了声,显然都被这阵妖风给惊了一跳。

到湘君像都被糊起来了,那儒生还漫无目的地在河水中找着鼎,士兵们也有闲心,就死死盯着他,一旦儒生露出疲惫之色,又或是欲上岸来,便会被士兵们冷酷地喝止。

徐福又往山坡下看了一眼,实在有些无语。他本意是想放儒生一马,但就他这模样,怕是会活活在河水中冻死,或是累死,又或是竭力之后被淹死。也不知道到那个时候,是否还会有人在背后指着嬴政骂,说他虐待儒家子弟。

不过若是死了,那也实在是活该了,毕竟徐福已经给过他生路了。

“不如我们先回去歇息?”徐福出声问道。

嬴政知道他的兴致差不多都已经被磨灭了,便抬手护住了徐福,带着他往外走,“好,雨这般下着,别一会儿受了寒气。”徐福和嬴政特别痛快地从湘山离开了。那儒生被抛在了身后,陪伴着他的是臭着脸的士兵。

其他儒生要离开的时候,那名儒生忍不住看向了他们,或许是想求助,或许是想让他们陪着自己一块儿留下来,又或许是希望他们去向陛下进言……但不管他是抱着什么样的期望,最后都注定会令他失望。

儒生们也冻得不行,这时候他们可不知晓什么叫做“同甘共苦”,于是个个瞥了一眼那名儒生,随后便拔腿离开了。

回到住处之后,嬴政便命下人取来了食物,他们就搭着桌案,就着桌案,坐在屋中央,正对过去便是屋门,然后屋门敞开,可以看见门外淅沥的小雨,和伴随着小雨落下的花瓣、树叶,意境尤其的美。

什么儒生……?谁还会记得他?全然抛到脑后去了。

徐福和嬴政都不会为这样的人,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心情。

用过饭食之后,他们便撑着伞在城中走了几圈。似乎他们勇上湘山的行为,已经传遍了全城,街道之上,那些百姓看向他们的目光都显得有些怪异。

不过徐福细细一听,发现他们说的话,倒是和其他城中的百姓没甚区别,差不多都是夸奖他们长得实在好看的。也幸亏这些地方民风淳朴,哪怕是见着他们两名男子携手,也并不觉得奇怪。甚至还有出言说他们般配的。

在城中逛了一圈,徐福就更觉得震惊了。

他才从那些百姓的对话中提取出了信息,城中对男子相恋接受度如此之高,原是受了如今秦朝有个男皇后的影响。

秦朝那个男皇后……

男皇后……那不就是他吗?

徐福的表情不免变得诡异了几分。

倒是嬴政面上的神色越发柔和,望着徐福的眼神都快柔得出水了。在徐福刚到秦国的时候,他绝对不会想到,秦始皇会有这样溺人的目光。

嬴政俯在徐福的耳边,低声道:“我都未曾想到,原来阿福能影响到这么多人。”

徐福自己也觉得有些震惊,但仔细想一想便又不觉得奇怪了。对于古代的民众们来说,皇帝皇后那不就是天吗?所谓上行下效便是如此。当皇帝都娶了个男皇后之后,众人便自然认为这是正常的了。就如同下定义般,你给短鼻子、宽下颚、爱吐舌头喘气儿的小动物下定义叫狗,以后的人就默认它为狗了。那你给相恋的男子下定义,让它如男女相恋一般,那以后的人便不会觉得这两者有何区别了。人心是很难操控的东西,但也是适应起来最快的东西。

这些百姓正是如此。

在外面转了一圈,徐福心情大好,买了些食物,便同嬴政回到了住处。这时候,有士兵来报。

“那儒生死了。”士兵低声道。

嬴政对这个结果并不惊讶,他点了点头,道:“朕知晓了。”

那士兵顿了顿,却接着道:“他栽倒在水里的时候,鼎又浮出水面了。”士兵的脸色都变得怪异。

这事儿的确有些诡异,之前那么多人都没能再将鼎捞到,那儒生也捞了许久,直到将自己生生力竭而死在里头,刚一栽下去,那鼎就浮起来了。

徐福和嬴政都觉得有些惊奇。

“鼎呢?”徐福出声问。

士兵忙朝外唤了一声,于是门外的人便托着鼎进来了。

这是徐福近距离地看到这只鼎。

传说中闻名九州的鼎,竟是这般小巧?徐福伸手将鼎取了过来。鼎身透着一股大巧若拙的气息,这且不说,令徐福惊讶的是,这只鼎让他觉得尤为熟悉。

徐福将鼎托到了嬴政的跟前,“你看,像不像那些鼎?”

嬴政仔细瞧了瞧,“的确很是相似,但是这只鼎身上却并无花纹。”

徐福点了点头,将那鼎把玩一番,道:“凑在一处,如今便是恰好九只鼎,只是唯它的鼎身上没有纹理。”徐福顿了顿,渐渐有了一个猜想。剩下的鼎,既然分在各国,会不会是当初无意中被周天子得到,又因周朝崇尚十二章纹,于是在其上刻下十二章纹,再分给众诸侯呢?而这唯一的一只鼎,则是一直深藏在湘山脚下,并未被周天子得到,也因而未刻十二章纹。

这只鼎相比那些,便能明显让徐福感觉到灵气充沛,当人接触到的时候,心底会缓缓升起一种不一样的滋味。

之前徐福便觉得那些鼎怪异得很,像是有什么被封在里头了一般。那便应当是十二章纹起的反效果。九鼎原本便是不俗之物,却硬要往上添加十二章纹,于是反倒破坏了九鼎本身的灵气,显得不伦不类起来,也正是因此,徐福才一直不敢确定,那些鼎究竟是什么玩意儿。

徐福在心底叹了一声,那往上刻十二章纹的周天子,也实在有些猪头啊!

徐福摩挲了那只鼎一番,对着嬴政道:“是个好东西。”

嬴政将鼎接了过去,跟着摩挲了一下,还是贴合在了徐福之前的位置上,嬴政自是感觉不到什么的,不过他早就知晓九鼎的大名,常人都将九鼎视为权利的象征,甚至有传言称,有九鼎在,便能定山河,镇九州,以保千秋万代。谁知道那周朝灭亡,是否跟九鼎丢失有关系呢?

总之传言摆在那里,就连嬴政这般的人物,都不得不心动。

作为帝王,他应当拥有这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那九鼎自然也在其列。

所以前世的他,在没有捞到九鼎之后,才会那般恼怒。这样的东西,怎么能不掌握在他的手中?当然,现在嬴政已然没了这样的烦恼,九鼎在徐福的手中,那便是没甚区别的,能得到九鼎,又能用此来讨好徐福,那不是两全的美事吗?

嬴政将鼎放置在跟前的桌案上,低声问徐福:“我命他们将此物收起来?”

徐福点了点头。

于是那九鼎还没在他们手中捂热,便又立即被拿走去打包装好了。

九鼎已然寻到,他们便不会在此处久留了。又休息了一夜过后,正巧第二日天晴,适宜他们启程。

儒生们依旧跟随在身后,只是这一次,他们中间又少了一人。而这些儒生也终于认识到了始皇帝的强权,以及这些秦国士兵的不好招惹,当然或许还有一条,那便是那皇后在陛下心目中的地位,竟是无比的高。

儒生们意识到这几点之后,终于安分了起来,甚至是龟缩了起来,他们也知晓,陛下不是那样好糊弄的,风头不是那样好出的。

于是接下来的行程中,他们的乖觉倒是给队伍省了不少的麻烦。

他们开始往咸阳回去,回程路上一路安稳。

没两个月,他们便接近咸阳了。只差再过两处城镇了。

这一趟走的时间可不短,从初时的兴奋,到中间的享受,再到如今的疲累,徐福也确实想要快些回到咸阳宫了。

他们寻了处城镇歇脚,长长的队伍行进城镇之中,吸引来了不少的目光,城镇中的大小官员也都迎了出来,他们将徐福和嬴政迎到了府中,当然,百姓们是并不知晓他们身份的,只知道城中来了天仙一般的人物。

歇息一夜过后,徐福和嬴政按照惯例来到了街上,他们身后还跟了侍从和士兵,可以说是相对安全的,毕竟就这样的小地方,又能出什么事故呢?

徐福走到一处摊子跟前,他微微躬腰,打量着对方摊子上的手工艺品,心中一动,有些想要买下。

不消徐福开口说话,嬴政就已经自然明悟了,他叫来侍从准备付钱给对方。

而徐福此时打量起了那摊主。不是徐福有特殊的癖好,而是那摊主一直低着头,看上去有些畏缩,偏偏他身上的气质又并非如此,这可就怪异了……

徐福向来有看人先看脸的习惯,于是他便特意去打量了一下那摊主的面相,就是这一眼,徐福的脸色微变,高声道:“来人!拿下他!”同时他直起身子,直接拉拽着嬴政便往后退。那摊主惊了一跳,马上站起身来,从腰间掏出了匕首。

嬴政见状,也是一惊,不过他的反应极快,他反手搂住了徐福,护卫着他便往后撤离,同时他还一手抽出了腰间的佩剑。

侍从和士兵们从来不怀疑徐福的任何决定,早在徐福喊出声的时候,他们便立即围了上来,还有些士兵随时注意着四周的动向。

就在这时候,又一个刺客冒了出来,这个刺客则是手持剑了,但不管他们手持什么兵器,这时候都是行不通了,若是徐福没有发现那摊主有异,让嬴政上前去付钱的话,或许刺客还能有得手的机会,但就是在那么提前的一段时间内,摊主和另一个刺客便失去了他们最好的时机。

可以说,这次刺杀,是完完全全被徐福给搅合了。

毕竟他们一路行来这样安稳,其实的侍从和士兵,都多少减了一些警惕性,偏偏最后坏事了……他们不知道徐福这个见人先看面相的习惯,是好是坏,一般来说,徐福都是一眼就能分辨出的。估计他们在之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是以这样的方式栽了。

“搜查人群。”嬴政拥着徐福的肩膀,冷着脸道。

士兵们立即拦住了百姓开始进行搜查,而这个时候百姓们也终于反应过来,方才遇刺的就是他们的皇帝陛下!百姓们慌乱了好一阵,不过总算是配合了士兵的搜查。

嬴政也没带着徐福继续留在那里,他们坐上马车,很快往府邸返回。

回到府邸中后,下人们忙碌着去烧了热水,好让徐福饮下压压惊。

而实际上,徐福倒并不觉得害怕,大约是跟着嬴政久了,渐渐的,许多东西他也就习惯了,这样阵仗还当真吓不住他。

不过嬴政始终有些担忧,他拥着徐福肩膀的那只手一直都没有放下来,他轻轻抚弄着徐福的肩膀,低声道:“方才可被惊到了?”

徐福摇头。

但嬴政知晓徐福向来不会将自己的短处曝于人前,他也不知道此时徐福是不是伪装的无事,便一直陪在徐福身边,二人一同坐在桌案前,半步也没有挪开。

等喝了些热水,刺客也被拎过来了。

刺客一共三名,一个是摊主,一个是后头蹿出来持长剑的,还有一个是躲在人群里准备浑水摸鱼的,三个都被抓着了。

三人被士兵驱赶进来,士兵同时踹上了他们。在陛下跟前,当然要跪地回话!后面两人躲闪不及,被踹了个正着,一个跪了下去,一个摔了下去,唯独摊主还站在那里,他一身灰扑扑的衣衫,身上的气质却半点没有被折损。

他似乎察觉到了徐福打量的目光,于是便干脆大大方方地抬起了头。

徐福这才将他的五官完全收入了眼中。

是个挺俊逸的青年,身上带着点儿书卷气,但却并不显得文弱,反而脑门儿上大大两个“睿智”。只一眼,徐福就看出了他的命格。命格本身生得不错,但却多崎岖,中间有大波折,晚年倒是不错。不过……他还能有晚年?一个敢刺杀秦始皇的人,还能有晚年?

徐福又细细打量了他一遍,发现他命中竟然带有官运。

嗬!

看来还是个要做官的!

一个刺杀秦始皇的刺客,还能做什么官?徐福拧了拧眉,心中极为不快。

因为徐福打量对方的时间稍稍长了一些,嬴政也有些不快,他立即出声道:“报上名来吧。”

青年面色冷了冷,抿着唇并不说话。

嬴政当然不会跟这样的小角色生气,他只是冷漠地扫了那青年一眼,道:“刺杀朕,所为不过二事,一乃为灭亡的诸侯国复仇,二乃博个义士的名声。不管是为哪一事,你都应该将名字说出来,不然怎么才流传千古呢?”嬴政说这话的时候,口吻平淡,但语意却显得有些讥诮。

青年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了起来,眼底甚至因为被激怒而微微泛着红,那是红血丝渗出来了。

青年瞪了嬴政几眼,身后的士兵正要上前将青年按下去,徐福却抬手阻止了士兵的动作。

“你是谁?叫什么?”徐福冷声问。

青年反问道:“你是如何看出我不对劲的?”

徐福声音更冷,“既然敢来刺杀陛下,你就应当知道他身边有一人,擅相面。你身带杀气,我一眼便能瞧出来。”他眉心带黑气,黑气中又带血色。徐福自然能瞧出他的图谋不轨。

青年面色惊愕,“你便是……秦国国师?”

徐福摇头,“如今哪里是秦国,现在是秦朝。”

这话一出,青年的面色更难看了,但他却说不出有力的反驳徐福的话。徐福当然知道这是青年的不甘,所以他才故意揪着痛脚往上踩啊。看着青年难看的脸色,他方才觉得心里舒服多了。

“我乃颍川张子房。”

张子房?好生熟悉的名字。徐福脑子里咯噔一下,终于串联起来了。就是那个曾给刘邦出谋划策的子房张良?

“原来是你。”嬴政倒也听闻过这个名字,毕竟这人实在太活跃了些,何况他还有个出名的祖父曾在韩国为相呢?韩国都是自请降的,真不知道这张良冒出来,又欲做什么?难道要打着韩国的名头,复他的国吗!

天真又可笑!

嬴政面上带出了一丝讽刺的笑意。

这丝笑意看在张良的眼中实在有些扎眼。

他站在那里,脖颈上的青筋几乎都绷了起来。

徐福盯着张良,心底却是在想另一件事。从张良的面相来看,他是要做官的,但他怎么可能在秦朝做官呢?而历史上,他也的确应该是在汉朝为官,曾为刘邦出了不少力,后来似乎还扶持了吕后的儿子为皇帝。如今吕雉没有了,而张良这个有力的臂膀,偏又自己送上门来了,他的面相实在是提醒了徐福,要斩草除根,早日杀了他,免得他日后抱着对秦朝的仇恨,继续帮助刘邦,帮着他反秦。

虽然刘邦身边没有了一个聪慧富有手段的吕后,但还有张良啊!

刘邦自己就是个市井混混,好不容易混到泗水亭长的身份,实际上他腹中空空,没多少东西。若是能将他的智囊统统除掉,那么以后就算他还是按照原历史,率领三千子弟兵开始了自己的反叛之路,但那时候没有了智囊团的他,想要再从大秦身上啃下一块肉来那可就不容易了,日后也就更别提什么与楚霸王项羽争权了,日后也不会有什么汉朝了。

这样一想,徐福顿觉舒畅许多。

他并没有是意识到自己的变化,但他此刻只知道,人生短暂,随心所欲为之。他想要护佑住嬴政,护佑大秦,那他就一定会如此去做。

对于吕雉、张良之流,他都是恨不得直接处置掉的。

嬴政似乎也和徐福想到一处去了,他根本不在乎能从张良口中审问到什么东西。反正张良企图刺杀他的行为,已然被坐实了,那么杀了这三个人,可实在不冤枉!

但是在死之前,徐福也不能这样轻易地就放过了他,于是徐福出声道:“你为何要刺杀陛下?”

张良反问徐福:“阁下也是有识之士,为何偏要襄助暴秦呢?”

徐福实在烦透了“暴秦”的这种说法,暴秦暴秦,秦朝究竟何处暴.政了啊?如今秦刚刚一统六国,发下去的诏令,可都是为家国和百姓考量,除却大秦的水利工程,又招了些劳工去,还有什么是能被拿出来,指着骂暴虐的?且不说这些劳工,也并未受什么委屈,反倒是大秦救济了他们,将食物分发给了他们。徐福真不知道,张良何来的底气说这样的话。

心中不快,徐福当然也不会憋着。

他出声道:“你出身韩国贵族,看来自韩国归降以后,你便做不成贵族了,因而心中愤恨,几年后,便将这股对着大秦的愤恨,化作了实质,决心前来刺杀,以为杀死了陛下,你便可以回到过去贵族的日子了?实在可笑!”

张良少有这样失态的时候,他被徐福的话激怒了,他厉声道:“秦王灭六国,多少百姓无家可归?无国可依?多少人以杀秦王为己任!你是不会知晓的!”

“看来还有这么多人都想出名啊。”徐福淡淡道。

张良被他气得够呛。

徐福现在完全就是扮演了一个,不管你说什么,你刺杀就是你有错的怎么也叫不醒的角色。

站在张良的角度,他其实是有可恨的,毕竟好好的贵族,突然一下子变平民了,刚好凑上祖父去世,弟弟离世,张良就全一块儿算在秦国头上了,此仇不报,枉为人!

于是在精心的策划过后,张良就选准了时机,准备下手了。

刚瞧见徐福的时候,张良只当他是秦王嬴政的男宠,便有些掉以轻心。谁能想到,这就是那个国师呢?谁能想到,他一个照面,就看出来了自己的不怀好意呢?

张良实在有些暗恨。

徐福这时候出声道:“好了,我想知晓的都已经知晓了,将人带下去吧。”

士兵也是一愣,“皇后,带、带下去?”

嬴政补充道:“都带下去处置了。”

原本在历史上,张良逃过了一劫,不仅如此,哪怕他刺杀失败了,却也名扬天下了,就和荆轲一样,也被人冠上了义士勇士豪杰的名头,徐福光是想一想便觉得恶心。

既然恶心,那徐福也不打算留着这么个人来恶心自己了。

张良再聪慧,再神机妙算又如何?在徐福看来,他远远不如赵国李牧!李牧虽为敌,但人家才是真正身负傲骨!

张良并不畏惧,从他决定刺杀开始,就已经想到这一日了。张良站在那里动也不动,看上去勉强还挽回了几分气质和傲骨。士兵涌了上前,正要将这三名刺客拖走,突然有人在门外喊道:“陛下,不可啊陛下!”徐福暗暗皱眉。

这说话的……他抬头往外一看,又是儒生进来了。

徐福的脸色登时就难看得要命了起来。

儒生躬身,苦口婆心地道:“陛下,那张子房乃是韩国贵族,如此杀了他,怕是要引得六国遗臣不满啊!”

其实儒生说对了,又说错了。

他说对的是六国遗臣会不满,但说错的却是,就算嬴政不杀张良,那些六国遗臣也依旧对秦没什么好印象。那项羽一家子不就是楚国遗臣吗?后头就趁机扶持起来了一个楚霸王反秦。这些六国遗臣本就是无法处置的,他们本是好好的大臣,又或是好好的贵族,突然一朝什么都不是了,有几个人接受得了这样的落差?当然要从大秦身上找回去了。

徐福越想越觉得这些人实在是麻烦!

不过是一群舍不得权势富贵的人,何必装作一心为民的模样?谁又比谁干净?

伪君子实在比真小人还要可恨!

此时嬴政听完了那儒生的话,心里也不大高兴,于是便冷声道:“若是六国遗臣不满,那便杀了就是。”

儒生傻眼了,万万没想到会从嬴政的口中,说出这样一句粗暴有力的话来。

等儒生回过神来,他赶紧道:“这、这也不行啊……陛下!怎能如此滥杀呢?恐引天下人诟病啊!”

其实这时候徐福和嬴政看向他的目光,已经宛如在看傻子了,偏偏那儒生还半点自觉也无。

嬴政觉得颇为好笑地问道:“那你认为应当如何?”

儒生皱眉思索许久,道:“请陛下放了张子房,好让天下人都瞧一瞧陛下的仁厚之心,自然,他们便无法再拿陛下暴.政来说事了。”

徐福:“……”

嬴政:“……”

那头的张良都忍不住轻笑了一声。

徐福估摸着他应当是没见过这号的猪队友,也被震惊住了吧。

徐福冷冰冰地出声,反问那儒生:“放了张良?放他回去闻名天下?有胆刺杀始皇陛下,还能活着回去,这可真是好大的名头呢!说不定还可以流传个千古!而其他人为了效仿张良,也当刺杀陛下是件容易的事,都上赶着来杀人。这便好了?这便可以满足你心中所想了?”

徐福在这帮儒生面前甚少说话,一是他要维持架势,二是他懒得在儒生跟前说话。

因而,这儒生还是头一回听到徐福这般言辞犀利的话,当即就呆了呆,张了张嘴,却愣是说不出更好的反驳的话。

张良复又轻笑了一声,却是什么话也未说。

那儒生面皮微微泛红,但还是坚持道:“六国不满的遗臣何其多,陛下总要展露自己的仁善,方才能令他们甘心归顺。”

嬴政实在烦了与他废话,张口便道:“人多又如何?朕要杀他们,莫非还要寻理由吗?莫说不用寻理由了,纵使朕杀了他们,也没人可以拿朕奈何。”

儒生都差点结巴起来了,他忙辩道:“陛下为天下之表率,古往今来也断没有这样嗜杀的君王!”其实此时儒生已经有些后悔了。他算是看出来他们的皇帝陛下,是一言不合便能宰人的,但他都已经冲上前来,就是咬着牙,流着泪也要先达到目的方才能退去啊。

嬴政点头道:“朕本就是千古以来第一位皇帝,那就破个先例,将这些人斩杀了又如何?”

儒生瞪大眼,已然说不出话来。

嬴政道:“将人带走。”声音极为冰冷,冰冷得教那儒生不自觉地打了个哆嗦。

士兵重新执行了命令。

张良噙着笑容被带走了。

徐福心底微微松了一口气,死个人才是有些可惜,但是死个敌人,却是值得欢庆的事。

那儒生一边惊呼,一边就要追出去,但此时士兵拿出兵器,直接将他挡在了里头,让他连步子都难挪动。

嬴政慢条斯理地道:“朕不仅可以杀了六国遗臣,朕还可以杀了你。”

这副模样的嬴政按理来说,是会令人觉得坏,又或是残暴的,但意外的是,徐福发觉自己竟然有些喜欢他这般模样。

儒生头上的汗“唰”的一下就掉下来了。

徐福点头道:“如今你该忧心你的性命了。”还有空去瞎操心别人?

儒生脸色开始发白,嘴唇喏嗫着唤道:“陛下……”

他就算此时多唤上几声也没用了,若是跪地求饶,那只会让嬴政更为厌恶他的没骨气。方才还敢驳斥嬴政的意气风发,不过转眼间便消失了个一干二净。

嬴政道:“寡人想做这件事已经很久了。”

徐福忍不住偏转头去看他,问:“何事?”

“挖个坑将他们埋了。”

徐福动了动唇,本来想劝诫,但到了此时,劝诫的话却又说不出口了,若是劝诫,那他与那儒生说的话又有何区别?儒生的确恼人,他们一次又一次撩拨嬴政的神经。换做是自己恐怕也不能忍受。而且徐福隐约记得,历史上似乎是因为有几个术士,在背后妄议朝政,妄议始皇,方才被人挖坑埋了,后头一些儒生也因而遭了秧。到了后世,便传成了始皇焚书坑儒,令文化倒退了千年。

留着儒生恼人,徐福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他实在没立场去让嬴政放宽心。而杀了儒生,又要背负骂名。

嬴政似乎发现了他的纠结,伸手覆盖住了徐福的手背,低声道:“寡人岂会在意后世评说?”

那儒生顿觉不好,双腿一软跪在了地上,口中讷讷,“陛下,我所言皆是为陛下啊……”

“将他也带出去。”嬴政道,他依旧不允许任何人企图凌驾于他之上。

嬴政还是走上了前世一样的老路。

——挖坑,埋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