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楚氏赘婿 > 第215章 丞相和御史,心惊胆寒!

楚氏赘婿 第215章 丞相和御史,心惊胆寒!

作者:百里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7-02 09:44:44 来源:书海阁

皇帝带着一群十多名大臣们,在众多护卫的明里暗里保护下,在丹阳县城内走街串巷。

街头巷尾,点点滴滴,那才是真,做不了假。

一座座土高炉冒着烟火,家家户户叮叮当当响,男女老少们全都忙碌的团团转,几乎没有片刻闲暇。

到了傍晚时分,他们一行众人方才停下,感觉肚腹饥饿。

蔡和大太监问,要不要让御厨准备晚饭?

有御厨随行,虽然此处条件简陋,但准备皇上和十多名大臣的伙食,还是可以的。

项燕然摇头,带着众大臣来到街边一个热闹的大铺子吃饭,在角落单独弄了几张大桌。

却见,这大铺子里摆放着各色鸡鸭鱼肉,还有农家蔬菜,客人进来任选鸡鸭,现做。

以皇帝和三公九卿大臣们的伙食标准,平日都是御厨做的佳肴盛宴,这街头大铺子当然是寒酸、简陋,饭菜粗糙几乎难以下咽。

可是,对于一座县城里生活一辈子的平民来说,这伙食已经是相当奢侈了。

只见,傍晚时分,三三两两铁匠们来到这座大铺子。

他们晚上还要忙着打铁的干活,也来不及回家吃饭,便在这铺子里吃上一顿晚饭。

一顿鸡鸭鱼肉饭,也就一二十文铜板,他们的收入也付得起这个钱。

每天每顿饭能吃上肉,对于大楚的百姓们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许多百姓一个月也未必能尝到肉味。

但是,丹阳县城却差不多做到了。

这大铺子里,桌上都是肉菜,众铁匠们也没有谁舍不得花钱。

项燕然看到这副场景,心情不错,朝众大臣们笑道:“我等就在这里用膳吧!...这农家饭,好多年没吃了。尝尝这百姓饭菜的口味,忆苦思甜啊!

什么叫政绩?

官府写一张政绩清单,列出一大堆的数字,那其实都不算数!那是官府的政绩,不是百姓的政绩。

数一数这老百姓餐桌上,吃几碗饭,有几碗肉菜,就一目了然了。

就这座吃饭的大铺子,几乎每个铁匠进来都点一盘鸡鸭鱼肉,他们这每日都能吃上了肉,这就是了不起的政绩!

我大楚百郡千县,若是人人都能每天吃上一顿这样的大碗饱饭、肉菜,那便是千古未有的盛世,朕足以笑对列祖列宗了。”

皇帝无比的感慨。

他在县城里走了半天,渐渐有些弄明白丹阳县,亮瞎眼的“政绩清单”,是怎么出来的。

先要有活干。

丹阳县“钢器”,非常非常出名,价钱也不算贵的离谱,吸引了大量外地的商人来采购铁器。

大楚其它地方只能炼铁,极少能炼“钢”的。

所以有句俗话叫做“好钢用在刀刃上!”,刀身都用铁,刀刃才用钢。

可是,丹阳县炼出了“钢”,整把农具、刀具都是全钢打造。

简直厉害的不行。

各地商人蜂拥而至,大量采购钢器。

丹阳县城原本三千户口,一万五千人口。再加上,最近半年招募来的无地“流民”,已经增加到了将近有三万的人口。

马鞍山采矿、运矿、城内冶钢、铁匠铺打铁...丹阳县全都自己干了。

最富的,当然是丹阳郡主和小昏侯了。

马鞍山铁矿,是郡主的。

近百座土高炉,也是小昏侯的,少量是其他人的。炼出来的“钢锭”,价值极高,全是暴利。

钢锭卖给城里的铁匠们。

家家户户都打铁。

铁匠们一人一日挣个三五百文铜钱,非常有钱啊!

小小的丹阳县百姓们,一夜之间,变比金陵皇城的百姓还富庶。

丹阳县衙从中抽税,税收大幅的暴涨,半年暴涨个十倍也不足为奇,自然也有钱。

县衙和百姓们有钱了,自然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从外县采购大批的耕牛、造巨型水车、人人吃肉...。

铁匠们大碗吃饭,大口吃肉,肚子里有油水。

哪怕他们本是个瘦子,每天打铁,又顿顿吃肉,只需三个月下来,都会长的精干,浑身彪悍壮硕,孔武有力。

难怪这丹阳县城,几乎看不到衣衫褴褛,瘦骨嶙峋之人,走在街道上都是一群彪悍的打铁汉子,眼里都是精光。

这些矿工、铁匠们是很能吃苦,很能打的。

那些蟊贼,都瘦猴子一样,被铁匠一巴掌就扇飞出去。

家家户户全都是彪悍的铁匠,又哪个蟊贼瞎了眼,敢去偷窃,招惹他们?

丹阳县整个就活了!

“朕忽然有点明白,丹阳县居然没有盗贼.....似乎并非不可能。

况且,丹阳县城不限量的招募流民。有这偷盗之心,还不如报名去矿山干活,来钱更快,更安稳。

至于官司、命案?...铁匠们一天打铁,就挣三五百文铜钱,眼睛里都冒着金光,几天下来就好几两银子了。

谁闲的慌,跑去县衙打官司?耽误时间,损失的钱太多,还不如不打这官司。

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皇帝项燕然仔细琢磨着,说道。

在别的县城,完全匪夷所思,根本做不到的政绩。在丹阳县城,好像司空寻常,也没什么不对劲。

“是~!”

“我等光看政绩清单不对劲,却未考虑实情,还是要实地看了才知道。”

众位大臣们也无力反驳,面色讪讪,拿着碗筷,小口细嚼着,食不知味。

“咯噔~”

饭里还不时的冒出几颗小石子来,满嘴的碎石咯牙,更让他们心情糟糕透顶。

他们“微服私访”,是来揪小昏侯政绩造假的毛病来的。

怎么,不知不觉。

变成了丹阳县政绩表彰之旅?!

早知道如此,还不如不来呢!

他们在金陵城里破口大骂,皇帝反正也看不到这些实情,将信将疑。

现在这一来丹阳县,到处一看。

卧槽!

这亮瞎眼的政绩,似乎都是真的。

众大臣们心中都想吐血了。

小昏侯治理一县这么厉害,硬是把丹阳县打造了一座钢铁重镇,富得遍地流油,政绩冠绝大楚百郡千县。

别说跟其它县相比了,连一些“郡”,都快比不上一座丹阳县了。

这样下去,不出三五年,丹阳县节节暴涨,就可以和那些传统的郡府“长沙、宛陵”比财力了。

他们这些大臣怎么办?

是承认小昏侯的政绩?

还是继续打压小昏侯?

孔寒友和王肃相视一眼,彼此都心中凛然。

他们此刻心中清楚。

小昏侯的政绩应该七八不离九,差不多都是真的。如果小昏侯是他们自己这边的人,早就吹捧上天了,打造成了最闪耀的政坛新星。

可是,小昏侯不是自己人啊!

这政绩还能承认吗?

“不行,就算鸡蛋里挑骨头,也要找到丹阳县的大毛病出来!否则,怕是要被小昏侯给翻盘了,一举得势了。”

小昏侯治理能力太可怕了,简直令人心惊胆寒。

小昏侯一旦晋升郡守,甚至再进一步位列九卿,步入朝堂成为部堂高官。他笼络那些科举进士,非儒家、非权贵,组成第三派系势力。

到时候,其他人谁能与之抗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