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不巧遇到神 > 第197章 西南行

不巧遇到神 第197章 西南行

作者:班门弄茶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1:10:26 来源:书海阁

从异界穿越回来,宁柯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惩罚飞机失事元凶,办成了;第二件事是获得妹妹认可,也成了;第三件事是接近老妈,得到她认同,现在出了点意外。

意外就是老妈想撮合自己与韦冬至。

老妈产生这个想法是很自然的。没这想法才怪了。就像韦冬至当初以为自己接近她是打她主意一样。

好在只要自己和妹妹配合,应付老妈不难。

倒是母亲曾美怡这里时不时提醒他:男人三十而立,他应该交个正儿八经的女友了。要不到时他爸说不定让他联姻。要是娶个女子不合意就不好了。

正当宁柯奇怪老娘为何这样说时,哥哥的婚事摆上了议事日程,他才明白了老娘的用意。

宁柏珀是长子,年龄不小了,不能再拖,必须结婚。于是开始准备联姻。

宁柏珀的婚姻没什么好说的。正常的家族式联姻。女方家族与宁家差不多,也是体制为主、国企辅助、民企暗布。女子父亲也是国企领导。

准嫂子名欧阳雪,是位画家。艺院老师。

宁柏珀与欧阳雪基本是由长辈发话见面、认可、订婚、准备结婚。这一套程序对当事人来说要么兴奋幸福、要么乏味疲累,冷暖自知。但好也罢歹也罢是必经之事,不足为外人道也。

宁柯按时上班,成为朝九晚五一族,这是他回归之前没想到的。但既然成了,而且神魂主体韦西本来就是,他也不觉得多么违和。

有一天,他想起好些天没联络妹妹,就打个电话给她。她说在西南部出差。杂志社接到上级指示,与部分媒体一起进行水稻上山的调研。

宁柯不知水稻上山是什么意思,也没多问。嘱咐几句收了线。

上班的时候,女研究生解丽丽转达了导师夏静宜的一个口信,说想邀请他为她的学生们,包括硕士、博士生,做一场讲座,内容是海洋哺乳动物幼崽心理成熟进程的特征。

宁柯想了想就答应了。哺乳动物幼崽心理特征他不知道,要他讲就讲那几只海狮、海豹、海豚的特征。估计人家就是这意思。

他在这里做事,签约方是海洋馆,而真正配合干活的都是海洋学院的老师、学生。如果讲讲那几只小动物对他们有帮助,他倒并不介意。

韦冬至到西南部出差调研,是由经济部主任管建舟点名的。

管建舟上次到宋元市调查,核实鸣冤材料内容真假,本来是处处碰壁,毫无收获。哪知回汉城后正气馁时,无端端收到一大堆证据,成就了那次巨大成功。

他思前想后,把自己在宋元市的成绩归结为运气使然。所谓运气,不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吗?由此他把助手韦冬至算作“人和”这一条。意思是自己那次走运,韦冬至也有功劳。

于是这次他作为观察杂志社代表,与同行到西南部调查,他又挑了韦冬至做助理。希望她再次成为自己的“人和”。

他没想到自己遇事周全思虑的习惯,无意中会带来好运。

这次媒体西南考察团的级别颇高,成员都是来自直属单位,分电视台、报社、杂志社三类媒体。

考察内容是水稻上山项目,或称山顶梯田项目。

山顶梯田项目在几个省份搞得非常红火。

梯田就在那里,远远就能望见。是把一座座丘陵山脉用专业机械改造成阶梯状农田,田埂都是以石头垒成的,十分牢固。

最神奇的地方是:这些梯田的作用是种水稻。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但几千年来人们的经验是:水稻水稻,它是离不开水的。

而近些年高山梯田项目之所以大行其道,各地之所以花巨资开辟出高山梯田,据说是因为一位院士培育出了“高山水稻”,就是不需要浇灌水的稻子。

考察团的核心题目有:1.不需要浇灌水的稻子真的存在吗?2.如果有,产量多少?3.梯田整治是要花巨资的,如何回收投资?4.土地性质是如何改变的?

经过半个多月的调查,记者们考察了好几个市县,走访了许多农户,拍摄了大量视频、图片,文章、视频报道思路逐渐形成:根本没有所谓院士培育出“高山水稻”;水稻梯田种植成本高、产量低、收割困难,产出价值远低于种植、收割成本;大部分梯田根本无人耕种,只是摆设。有些被改为旅游项目,甚至有些架设了彩灯,开展夜游梯田项目;

考察团的记者们心情都十分沉重。这种花巨资轰轰烈烈搞的项目,居然只是指鹿为马。

在如今自媒体发达的时代,高山梯田已经出现在许多博主视频里,不过都只是表面报道、评论,引起的争论十分割裂。这次官媒组织赴几个省份实地考察,定调自然是客观公正报道。

但却没人愿意执笔写戳破谎言的文章,也没人愿出镜拍摄揭露视频。

因为,大家都做过功课,知道“高山梯田、水稻上山”项目来头很大,它是权力、科学权威、资本相结合的项目。媒体一般从业者惹不起。各媒体带队的都是老江湖,考察采访差不多了,都心照不宣各自率自己人散去。不敢聚集在一起汇总材料、讨论、作结论。

那是玩火,极易引火烧身。

于是几位带队头目都准备把素材整理一下,上交各自单位了事。让单位领导们去思考、头疼、拍板、运作…

作为媒体新丁的韦冬至算是大开了眼界。她并不知道这些梯田与货币笼子、财政转移、资本运作、科研立项与经费、工程承包、GDP…等等的关联。

但她明白一点:把山开辟成了农田,花了大量钱却种不了稻子。即使种,也要亏本。

各单位领队们达成什么默契,她也不知道。她只知道自己的部主任管建舟,决定把调查材料交给宋正奇副社长完事。

回到汉城很久以后,她得知,杂志社决定暂不发表调查结果,更不发表评论文章。

她考虑了几天,给宁柯打电话,说有怪事要告诉他。

宁柯立即赴约。听了韦冬至讲述后,他心里莫名其妙。

妹妹去采访、考察,说遇到了怪事。结果她讲完了,他不知道怪在哪里。

花了很多钱挖山?谁爱挖谁挖呗。不奇怪。

整出梯田种不了稻子,成了摆设?就是在良田里种稻子也是辛苦耕耘才有收获,何况是梯田 !听说良田还撂荒不少,偏要挖山造田。成摆设不怪,不成摆设才怪!

媒体考察团的记者似乎都不打算报道真相?真相是:谁在乎真相?!

但宁柯知道,妹妹不但身子是处女,思想也很空白。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哥你别拿我当傻子,我都懂。”

其实她懂个啥呢!

唉。她可是自己唯一在乎的妹!宁柯心里叹口气,嘴上道:“妹,你就说,你想怎么着吧?”

韦冬至道:“哥,我要报道真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