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不良侠 > 第122章 「洛书」

不良侠 第122章 「洛书」

作者:挽苍风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1:11:36 来源:书海阁

见成帝大喜,李成道低头,不见脸上神色之晦明。

“为国征战本是皇室分内之责,成德身为皇子,既已封王,也无需再封。”

“这回出征,他也征调了不少自己麾下的王府内卫,府库也耗费不少,不妨多加赏赐以作犒劳。”

“其麾下立军功者尽可封赏,如此方能稳定军心,来日仍能再用。对那些战死的士卒更要多加抚恤......”

听着自己的这位太子言语间仍旧针锋相对,李息的脸上也只有无奈。

“那就让户部和兵部拟定依功封赏。”

“父皇圣明。”

赏赐之事说完,接下来就该问责了。

李息从怀中拿出一封书信,放在了案上:“朕听说先前兵部调兵有所延误,你可曾核查其缘由?”

“回父皇,兵部尚书一职自胡秉承上书请辞后便一直空挂,侍郎也是一再更换,吏部那边也难以决断。如今在任的侍郎——任修更是今年年中方才调任,对部内事务尚不娴熟,因此才有所耽误。”

李息问道:“秉承吗?这年纪就开始思退,可不像他。你可曾找他谈过?”

“是谈过,但......”

“不曾交心是吧?”

李息自然知道,哪是不曾交心?这老狐狸不过是知道局势未明,膝下只有一子,洛川侯府没法和以前一样两头下注了。

看着自己父亲骤然阴沉的神色,李成道立刻请罪:“儿臣无能!”

见儿子如此惶恐,李息也并未多加责怪:“不怪你,当年先帝薄待了洛川侯。他身为堂亲,也难免会有情绪。如今你监国理政,他也算是肱股之臣,不可怠慢。”

李成道心中只觉可笑。

话说的冠冕堂皇,其中缘由有谁不知呢?

“父皇,教训的是!儿臣知错。”

李息伸手拿起木杖敲了敲身旁的铜謦。

殿门应声轻启,一息之间,杨恒晨已在桌案前跪叩行礼。

“杨卿,这一趟也辛苦你了。”

“分内之责,臣不辛苦。”

“你与胡秉承是军中旧识,他此番请辞是何缘由?可有消息?”

“臣与洛川侯府断绝往来已有多年,他怎么想,臣不知。但缘由,臣依照手下的「良家子」得到的情报,多少能猜到一些。”

“说说。”

“陛下可知,自从洛川侯离世,如今那位侯府世子的身份一直存疑?”

“不错,洛都里风言风语,一直传个没停。”

“此番南行,「良家子」江南道令使意外找到了那洛川侯的正主,人就在凌云阁中。”

听着君臣二人一问一答,旁边的李成道一惊,追问道:“证据确凿?”

杨恒晨没有回话,而李息则是转过头,看向自己这个儿子的眼神,如殿外九州池上浮起的薄冰一般阴冷刺骨。

李成道,脚下一软,俯身请罪:“儿臣失言,请父皇责罚!”

“「良家子」做事不该你问,仔细听着就是,你以后早晚会用到的。”

“儿臣谢父皇开恩。”

杨恒晨继续说道:“如今侯府中的那位世子是胡秉承他自家的长子,之所以思退,估计也是因为收到了风声,他胡秉承知道事情瞒不住。”

“唉,他做这些只是为了侯府延续,这些年在兵部的位子上兢兢业业,哪能因此就多加怪罪?”

“但追究起来那也是欺君,必然惶恐。”

李息给了命令:“眼下朝中正缺人,你想个办法,让他回来。爵位承袭是他们自家的事,朕不插手。”

杨恒晨也是微微一笑,递上一封书信。

“漠北密报,楼烦关下一战,信王显威。突厥王庭里已经有了议和的声音,不妨趁着漠北遣使,借此做做文章,给胡秉承一个立功的机会,这样就算日后朝中有质疑声,也可以借此压下。”

“嗯,还是杨卿想得周到。”

李息接过密报,思忖一番后,瞥了一眼身旁的太子李成道。

“成德在战场上浴血,你这个做太子在后面如此安逸难免叫人不服。这件事儿交给你去办,促成议和之事,鸿胪寺那边可都是你的人了,也盯紧点!”

“儿臣遵命。”

“你退下吧!”

“是!”

李成道缓缓躬身拜退,眼神中闪过一抹不着痕迹的阴鸷,直到身影消失在凝华殿门之后,李息才再次开口。

“恒晨,南边现在是什么情况?”

“回禀陛下,裴先之子裴匡搅弄人心,臣寻得他踪迹时,人已经死于秦王剑下。虽未论罪,但也早晚是一死。”

说着杨恒晨又递出了一封写着岭南现状的奏折。

“至于万民教,到底也只是百姓为了求生而抱薪救火罢了,陛下不必忧心。其魁首已被我的人控制,内部我也安插了人手。况且目前秦王殿下坐镇岭南,这些人已经掀不起什么风浪了。这是秦王殿下上报的奏折,您一看便知。”

“你的安排我信得过,我想问的是不二那边是什么态度?”

对于自己这个侄子,李不二越是不求名利,李息就越是心生猜忌。他李不二区区一位从三品的学监祭酒却听调不听宣,说出去自己这个一国之君脸上都挂不住。

况且白鹿学监的这些年的声誉越传越响,在朝堂六部之中暂时无人主事,地方州郡之中却门生众多,这些人以后有了功绩,早晚都是要升上来的。

过些年要是再整出来个不听话的「秦王党」,朝中自己俩儿子不得闹了翻天。

早些节制,日后才无隐患。

而杨恒晨更清楚眼前之人的想法,话中隐隐为李不二开脱:“秦王殿下在学监里长大,从小也是闲云野鹤惯了,自然不懂您的良苦用心。”

“这么说,他还是不肯?”

杨恒晨说道:“陛下放心,殿下并非不明事理,这次也与我谈好了。待到岭南事情平息,大理寺审理裴先之时,他亲自进京,只要人来了,届时陛下您所忧之事自会迎刃而解。”

李息听到这话,心里也是放下心了。

只要人来,自然有办法叫他回不去。

“呵,这小子居然还敢和你谈条件。”

“别说和属下谈条件,那日在学监内,他当着我的面都直接管您要圣旨了。”

“不像话!都是一家人,还要请圣旨,传出去是要让世人以为王室不和吗?”

见气氛缓和,杨恒晨笑着摇了摇头:“还不是陛下您从小给他惯坏了吗?”

“罢了,正好眼下朕也没空管岭南的事情,让他暂时替朕看着南边。不管善后做得如何,今年之内,你就是绑也要把他绑进这紫微宫!”

摸清了自己这位“主子”的态度,杨恒晨也知道该如何决断了。

“臣遵旨。”

“还有,我让你找的东西,有下落了吗?”

“「洛书」遗失已久,多年失踪没有踪迹,臣实在不知从何查起......”

相传「河图」「洛书」蕴世间万法,当年的顺帝正是获此二物,得了天命,才凭此立国。

开国后,此二物便供奉在衍天宗的上衍宫内,以镇山河。

当年魏王之乱,洛都震动,「洛书」遗失。

杨恒晨虽未亲眼见过此二物,可大同立国之根本,统领「良家子」多年的他比谁都清楚。

而此刻李息言语间已无丝毫帝王的威严。

“杨卿,我时间不多了。只想在闭眼之前能见此二物归位,才好瞑目。”

“陛下忧心,臣之过也。”

“还来得及!要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