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剑荡江山 > 第216章 至孝无悔(2)

剑荡江山 第216章 至孝无悔(2)

作者:光寒09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1:15:07 来源:书海阁

那三名官吏已在正厅摆好了筵席,准备宴请李纲,岂知这李纲不识好歹,竟然大剌剌与旁人饮酒攀谈起来,三人一时之间都有些不知所措,不自觉心头火起。若非李纲大有身份,三人早已上前将那对狗男女狠狠揍上一顿。邓肃与李纲乃是至交,知其性情,只好在一旁陪笑,以解三吏愤懑。

酒过三巡,凌钦霜向李纲说道:“晚辈久慕李大人之名,今日得见,愿得聆教益。”

李纲微微一怔,道:“小兄弟识得在下?”

凌钦霜道:“在下曾当过几年御前大内侍卫,大人上书力谏之举早有耳闻,甚是钦佩。”

李纲听了这话,忽而低眉沉吟,停杯投箸,良久不语。

婉晴细看他时,却见他眼窝微陷,鬓边已有不少白发,神色颇有些憔悴,知其心之苦闷,便微笑吟道:“佩鸣玉以比洁,怀雪刃以锄奸。忧庙堂于壮怀,负雄心于高云。大人志存高远,一时失意,不妨便作韬光养晦。待得他日天高海阔,头角去时,何愁无大展宏图之日?”

李纲平生仕途多舛,只因生性刚疾死忠,直言进谏,从不曲意逢迎,依附权贵,故而屡触奸佞,备受排斥,后来更触怒天颜,遭贬谪外地。他报国无路,壮志难酬,更见世道多艰,人心不古,心灰意冷之下,唯有每日沉醉诗词唱和之中,聊以遣怀。不料今日竟被一个初次见面的妙龄少女道出多年心曲,震惊之余,立生知己之感,不由得愁云顿消,洒然笑道:“姑娘真是慧人也。我李纲一介谪官,微贱书生,得姑娘吉言相赠,不枉此生。”

婉晴只是笑了笑。她这番话虽是对李纲所说,却也在趁机劝慰凌钦霜。凌钦霜自也听出了她的弦外之音,心头亦甚是感动。

李纲连斟三盅酒,盅盅饮干,便又与二人攀谈起来。凌钦霜历经官场,与李纲境遇大为相近,一时心意相通,甚是投机。

那三个官吏在席上喝了几杯闷酒,终究按捺不住,便请邓肃过来唤人。邓肃也觉李纲所为颇有不妥,于是便近前与李纲附耳道:“伯纪兄,适可而止吧。”

李纲闻言浓眉一挑,透出不耐之色。

邓肃叹道:“你这性子便不能改改?官场上的亏,还没吃够么?”

李纲愤然道:“贪官污吏,个个该死!”

邓肃忙道:“小点声!这话若让那几个小人听了……”

李纲截口冷笑道:“怕他什么?李某坦坦荡荡,孑然一身,死又有何惧?”

邓肃叹道:“这天下万千贪渎之辈,岂是你一个人管得过来的?七年了,难道你还不明白,纵然才华天纵,志大如鸿,却难奈人心叵测,世道多艰。”

李纲喝了口酒,苦笑道:“似蔡京那等如鬼如蜮的,尽是峨冠博带,似铁提辖这般忠良正直的,却俱为牢笼陷害……”

霜晴二人听他忽然提到铁苍茫,心中都是一凛。

邓肃道:“你一意为公,心系苍生,又有何用?人家自在结党营私,损公自肥,你斗得过吗?”

李纲叹道:“宦海十年,得此下场,我念久灰。急滩乱石疑难渡,短楫轻桡反自由。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邓肃道:“又说醉话!朝廷任你出任秀州,你若是有心归隐,又何故千里而来?何况人家毕竟盛情相邀,无论如何也要卖个面子,快跟我回去。”

婉晴点头道:“这位先生所言极是。李大人请回,莫要为我等弄得不欢而散。”

凌钦霜亦知此理,说道:“大人正人君子,须防小人暗算。”

李纲叹了口气,道:“多承良言。来日有缘,再与二位把盏言欢。”说罢拱手起身返还。

那三个官吏见李纲回转,便各自压下心头怒火,斟酒开筵。

宋通判笑道:“小吏久慕二位大名,今日承蒙屈尊赏脸,当真荣幸之至。”

邓肃慌忙起身举杯回礼,客套几句。

李纲端了盏茶,细细品了,一副陶醉之色,闭目自语道:“此茶细若雀舌,此水清新甘香,果然是洞庭碧螺春。只不过,茶以味为上。香甘重滑,为味之全。甘、重、滑此茶兼而有之,却尚缺一‘香’字。香飘于外,其味醇而乏风骨,只因蒸压太过,终究凡品耳。”他自顾品茶,竟对宋通判的招呼置之不理,正眼也不看上一眼。

宋通判大为尴尬,却发作不得,只得干笑一声坐下。

邓肃笑道:“伯纪兄喝得醉了,通判大人莫要介意。”

宋通判冷笑不语。一旁的孔主簿嘿嘿笑道:“穷乡僻壤的茶,自然难与京师的好茶相比。怠慢之处,还请见谅。”他愤怒难宣,这话颇含讥讽之意。

李纲双目陡而圆睁,斜睨着他,冷笑道:“穷乡僻壤?”

三个官吏不明所指,一时面面相觑。

邓肃叹道:“我们一路北来,眼见流民四起,饥荒连绵,伯纪兄不过一时激愤罢了。”

三个官吏互视一眼,随后哈哈大笑起来。卫押司摆手笑道:“且上酒!二位远道而来,今夜杯酒尽欢,不谈扫兴之事。”

邓肃忙笑道:“是,是。”

李纲冷哼一声,便要发作。邓肃连使眼色,李纲却铁青着脸,只作不见,取了一支茶筅,自顾搅着盏中的茶水,只泛起片片汤花,四溅不已。

酒过三巡,三吏大唱粉饰太平之辞。邓肃陪着笑脸,大快朵颐,口中天南海北,大发宏论。李纲则始终神情冷漠,只自顾喝酒吃菜,三吏问他十句,往往也只敷衍三两句,显然是瞧不在眼里。

凌钦霜看在眼里,心下敬佩,婉晴却低声道:“这几只疯狗必是州府里有头面的人物。李大人锋芒太露,大大不妙。那位邓学士却倒圆滑得紧。”

凌钦霜闻言,不置可否。

“怪不得这位李大人仕途不顺,”婉晴叹道,“强梁者不得其死。”

这时间,却听五人渐渐谈论起了诗文。卫押司、孔主簿胸无点墨,却学文人骚客附庸风雅,提了几个狗屁不通的粗俗疑窦请教。婉晴见邓肃有板有眼,一一置答,心里不觉笑开了花。李纲则依然我行我素,全不理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