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剑荡江山 > 第388章 深宫内乱(2)

剑荡江山 第388章 深宫内乱(2)

作者:光寒09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1-14 17:11:45 来源:书海阁

凌钦霜但觉樱唇柔软,幽香欲醉,正觉意乱情迷,突然间婉晴在他肩头一推,轻轻一笑,已反身飘入洞去,随即暗门关闭。

凌钦霜呆了呆,始回过神来,心中兀自酥痒,他定了定神,原路返回到门边,摸索一阵,触手之处,果然有一块凸石,当下用力一按,只听得轧轧几声响,暗门果然开启。

出了寒芳阁,眼见四下静悄悄的,觅得方向,当即向北疾奔。将近延福宫时,遥见前方火把照耀,如同白昼,不由暗暗心惊:“天宗竟已围了延福宫!”

那延福宫东西横贯大内,气势非凡。眼见宫墙边影影绰绰,近百名侍卫严密戒备,却无声无息,显见都是天宗高手所扮。凌钦霜自知若想不打草惊蛇,确实不易。

他缩身在假山之后,打开包袱,却见内中乃是两件衣衫,一身天宗黑衣,一身侍卫衣饰。不由又惊又喜,心道:“婉儿果然神通广大。”当下内着黑衣,在外套上大内侍卫的服色。

乔装已毕,正要走出,忽听身后脚步声响,有人问道:“你不去守住宫门,在这里作什么?”口气甚为傲慢。

凌钦霜一惊,回头看时,见来者共有三人,依稀都是太监打扮。凌钦霜但觉杀气大显,心知必是天宗高手,心念电转,躬身答道:“属下正在小解。”

三人慢慢走近。凌钦霜低下了头,不让他们看清面貌。

却听当中那人“嗯”了一声,道:“宫里的情势如何?”

凌钦霜道:“并无异常。”

那三人也不停留,径向延福宫走去。凌钦霜当下紧跟三人之后随行。眼角瞥时,见说话那人却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雪肤星目,文秀俊美,衣着与先前那少主一般,口吻却甚老气横秋,透着森森寒意。再看左右二人,登时吃了一惊,左首那人乃是龙归,右首之人正是日间所见的乾坤子。

三人行到延福宫拱辰门外。众卫纷纷行礼:“二少主。”

那少年环顾皱眉道:“大哥人呢?”

一人上前道:“禀二少主,少主巡视未归。”

这二少主嘿嘿冷笑:“是么?大哥违抗父命,擅离职守,胆子不小啊。”

众卫哪敢作声,只将宫门打开。三人更不答话,鱼贯而入。

凌钦霜远远跟着,待三人入内,趁宫门将关未关之际,如一道轻烟般飘然而入。门卫但觉一阵轻风拂过,哪知其中古怪?

宫内殿阁亭台,相映成趣,颇有琼楼玉宇之感。凌钦霜见那三人已然去远,当下远远跟随。延福宫内戒备颇严,看那三人亦时时隐身四顾,躲避巡查,想来此间尚未被天宗掌控。

凌钦霜心下略感安心,悄声尾随在后。沿路寒松怪石,奇花异木,自也无心多看。绕过一条回廊,却见那三人缩身一处花坛之后,当下也匿身观望。

只见前方几名内侍提了宫灯,引着一名花白胡子的老官走了过来。

凌钦霜距那二少主稍远,隐约只听得那乾坤子说道:“不可打草惊蛇……”其余的话便听不清楚。见三人蹑足在后跟随,凌钦霜心头一凛,当下尾随而去。

一行人先后走向一座殿阁,内侍入内禀报,那老官候在门外。二少主三人隐身东首松林间,伺机而动。

凌钦霜见匾额写着“玉华阁”三字,又见殿周围了百十名大内侍卫,料知皇帝大概在殿中,当下绕到西侧,避过守卫,纵身上了一株古松,倏忽间到了松顶。

这古松与大殿相去不过数丈,凌钦霜觑准时机,一悠一荡,已然落在飞檐之上,倾听四下无声,心知并未被察觉,于是掀开殿顶镶金碧瓦,凝目往下瞧去。

大殿之中,灯火通明,五六个人立在一张榻边,看那官服,无一而非宰执大官。另一人身穿赤色龙袍,坐在御榻之上,只见他约莫四十四五岁年纪,面目清秀,脸色苍白,神情间甚是凄惶,那便是当朝天子徽宗皇帝赵佶了。

那几个大官战战兢兢,哪敢稍动,一人彪形燕颌,短须髯髯,瞻视炯炯,却是童贯。他虽是太监,却因净身较晚,外表上根本看不出来。凌钦霜略一环顾,却见蔡攸、梁师成等人竟尽在其内。

这时,殿外那花白胡子老官走进殿来,三跪九叩说道:“给事中吴敏叩见皇上。”

凌钦霜心道:“他便是与李大人交好的吴给事了。”

赵佶道了声:“爱卿请起。”甚是有气无力。

吴敏站起身来。

赵佶向一旁大臣道:“众卿殿外候旨。李卿家留下。”

童贯等人诺诺连声,叩头退了出去。殿中只剩君臣三人。

那李爱卿獐头鼠目,一副小人之相,乃是当朝太宰李邦彦。此人初登高位,却无治国安邦之能,只会逢迎戏谑之事,时人称之“浪子宰相”。此时闻得陛下相留,一时颇感茫然无措。

殿中寂静无声,只有焚着的一炉檀香发出噗噗低响。

赵佶望着缕缕青烟,突突烛火,默然半晌,方缓缓说道:“今日李纲刺血上书,卿等可自览。”说罢从怀中取出那封血书。二人接过血书,看罢,李邦彦冷笑道:“李纲不过少卿小官,居然如此大胆!”

赵佶摇头道:“李纲此举虽然过激,但忠心可嘉,其言亦与前日吴卿略同。”

李邦彦横了吴敏一眼,笑道:“陛下英明,明鉴万里,微臣岂及万一?陛下实应加官进爵,重重……”眼见圣上神色不善,后面的马屁生生憋回肚里。

吴敏道:“未知圣意如何?”

赵佶道:“吴敏听封。”

吴敏立刻拜伏于地。

赵佶道:“朕命汝为门下侍郎,全权辅佐太子。”

吴敏面色大变,惊道:“臣为陛下出谋划策,守御京师,乃臣之本分。何况陛下行将传位,臣却有不次之擢,岂敢从命?”

赵佶道:“如不破格擢拔,有些话你不便于说。”

吴敏原任给事中,职掌封驳政令之失当者,官阶不高,难以轻言国事,而门下侍郎乃是辅政大臣,吴敏情知如此,只得谢恩。

赵佶道:“朕退位后,卿以为应如何称呼?”

李邦彦“啊”了一声,颤声道:“陛下当真有意退位?”

赵佶瞥了他一眼,微微颔首。

李邦彦一时呆了,只喃喃道:“这……这……”

原来赵佶虽然早有禅位之心,却从未当众宣称。此前吴敏私下进言,李邦彦又怎生知晓?蔡京之辈揣测圣心,未雨绸缪,李邦彦却鼠目寸光,更无半点准备,此刻听皇上亲口应承,如遭雷击,呆在当场。

赵佶见他失魂之状,暗暗摇头,将其摒退,方向吴敏问计。

吴敏道:“古有成例可援,陛下称太上皇便是。”

赵佶道:“不要称太上皇,只称一名目便可。”沉吟了半晌,又道:“依爱卿之见,朕是否以称病之由禅位?”

吴敏道:“陛下至诚格天,定此大计,恐怕不宜以称病为由禅位。”

赵佶默然不语。

吴敏接着说道:“臣曾言道,禅位之事亦早不宜迟,迟恐生变。如今三日期满,陛下……”

赵佶默然片刻,叹道:“朕意已决,今日便是吉日。”说罢拿起榻边一张帖子交给吴敏。

吴敏躬身接过看时,却都是御笔亲批所要施行之事,如他本人出居龙德宫、皇后居撷景西园、郓王署皇城司等。吴敏看罢奉还,无不凛遵。

赵佶沉思半晌,叹了口气,道:“朕已思虑多时,既然要禅位,如果不称病,恐怕会生变乱。至于称号,依卿之见,就叫‘道君’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