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剑荡江山 > 第391章 深宫内乱(5)

剑荡江山 第391章 深宫内乱(5)

作者:光寒09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1-14 17:11:45 来源:书海阁

乾坤子拂尘疾舞,袖袍飞卷,带出一阵偌大劲风,霎时之间,箭矢转向,反往众侍卫身上射去。

一众侍卫哪曾料到此等变故,当先数人顿时中箭倒地,血流不止,更不乏一箭贯穿二人。

凌钦霜挡在太子驾前,将羽箭一一拨落。他心知单凭大内侍卫,根本难以能抵挡一流高手,心中忧急,却知龙归仍虎视眈眈,哪敢分身?此刻眼看乾坤子携二少主夺路而去,又连伤诸人,情知不能再拖,长剑斜引,将一支羽箭粘在剑端,刷地甩手射出。

长箭破空,只听一声惨哼,正中乾坤子后心。鲜血四溅中,乾坤子微微一顿,身子跌倒,但他随即跃起,一瘸一拐隐入了暗处。一众侍卫发一声喊,却并无一人敢去追击,显然都被对手吓破了胆。

何灌顾不得浑身浴血,连忙冲到太子身前,跪地说道:“属下护驾不力,殿下恕罪。”

赵桓早已吓得呆若木鸡,哪有心思问罪?颤声道:“何……何大人请起。”

何灌挥刀喝道:“刺客尚未去远,兄弟们给我追……”

他话音未落,凌钦霜已上前拦阻道:“大人,此刻不宜分兵抓人,若是中了调虎离山之计,只怕圣上、太子有失。”他一出声,便将何灌的声音压了下去。

何灌望了他一眼,问道:“你叫什么?在哪里当差?我怎么没见过你?”

凌钦霜自知此刻若要表明身份,势必被认定为刺客乱党,当下躬身道:“小人入东角楼未久,尚无缘得见大人。”东角楼便是大内侍卫平素歇居之处,凌钦霜当年亦曾在那里居住一年有余。

何灌“嗯”了一声,却是将信将疑:“新来的?我怎么瞧着有点眼熟?”凌钦霜的画像早已贴遍大街小巷,何灌又怎能想到这个悬赏通缉的头号钦犯竟敢混进宫中?

何灌虽觉其人可疑,但情知其言有理,当下喝令众侍卫簇拥着赵桓来到玉华阁。

凌钦霜仗剑立在太子身侧,心下奇怪:“那龙归为何竟不出手?莫非另有阴谋?”举头望时,玉华阁顶空空如也,哪有龙归的影子?

正自惊疑,却见赵桓不住打量自己,问道:“你所居何……何职?今夜救驾有功,功劳甚大,必……必有重赏。”声音兀自颤抖。

凌钦霜道:“殿下错爱,惶恐不已。”

何灌当先禀报。赵佶也不搭理,只叫道:“太子、太子殿下何在?”

赵桓三步并作两步,扑到床前,跪地失声叫道:“父皇!”

赵佶见儿子身上溅满鲜血,亦是怜惜,父子二人一时抱头痛哭,群臣莫不相劝。

哭了一阵,赵佶收泪,叹道:“桓儿,你已是九五之尊,怎能如此失态?”

赵桓望着父皇,一时错愕。

赵佶道:“吴大人,宣诏。”

吴敏当众宣诏,太子在茫然中下跪听宣。其诏略曰:“朕德薄能鲜,赖祖宗天地之灵,国内粗安,已二十六载于兹矣。朕受祖宗托付社稷之重,日夜忧惧,不遑宁居。如今染苛在身,恐贻国家大事,幸皇太子桓聪睿,天长日久,忠孝之声闻于天下,主鬯十载,果断练达,理应付以社稷。天地人心,一致拥戴。皇太子可即皇帝位,凡军国大事,悉听裁决。朕当以道君之号退居旧宫,大器有托,如释重负,令人欣然。望文武忠良,同心协力,治理天下。”

赵桓听得呆了,怔忡之下,竟而泪流满面。如在平时,身居九五乃是梦寐以求之事,但今时天下风雨飘摇,他又怎愿接此烫手山芋?何况他今夜入宫,九死一生,自也大概猜到了刺客的来意,如若自己登基,日日心惊胆战,纵然能打退金兵,恐怕也会被刺客杀死,还不如做个寻常百姓逍遥?

赵佶将诏书接过,将其中的“朕”字改为“予”字,又执笔批道:“依此甚慰怀。”批罢遂命太子接诏。

赵桓哭拜于父皇榻前,拒不奉诏。

这时童贯、李邦彦等人已取来了龙袍,披在赵桓身上,赵桓只是避而不受。

赵佶怒道:“不受,就是不孝!”

赵桓一边挣扎,一边哭道:“儿臣受了,才是不孝!”

内廷禅位之时,凌钦霜立在门外守卫。此时雪花点点扑面,甚为寒冷。他心知天宗蓄谋已久,此番虽然受挫,但仅凭区区两人便搅得大内一片狼藉,决计不会就此善罢,故而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内廷僵持半晌,赵桓依然坚持不受皇位。赵佶无奈,只得道:“宣郑皇后。”内侍应旨而去。郑皇后即是太子赵桓生身之母。

凌钦霜心下暗叹:“太子懦弱,就算登基,恐怕也难以抵挡女真铁骑。”正寻思间,突觉颈后掠过一丝冷气,不由得心下一凛,转头却见月光惨淡,将自己的影子映在殿墙之上,并无丝毫异状。正要松气,忽然一阵彻骨寒意涌遍全身,霎时一个激灵。凌钦霜心知必有古怪,猛然回首,登时出了一身冷汗。那原本紧闭的大门,此刻竟轻轻颤动,烛影自一线门缝中出来,飘忽莫侧。凌钦霜心道:“莫非竟有人掠入阁中?”他深深吸了一口气,透窗内视,但见异状,立时出手。

此时内侍去宣郑皇后,阁中除太子低声啜泣不止,余人尽皆屏息以待。凌钦霜只听到自己的怦怦心跳,暗道:“或是我多心了,只是风而已。”

心念及此,一览无余的堂中,却骤然生变,但见青光闪动,嗤嗤声震,一件暗器破空而至,竟是不知来所。只听得嚓的一声轻响,那暗器便打在传位诏书边缘。

赵佶手一空,那诏书便向上弹起。那暗器却兀自不歇,在空中倏忽一转,嗤地一响,擦着太子肩上龙袍而过。那龙袍本只虚披在赵桓身上,经那暗器一震,竟而悠悠飘了起来。

与此同时,一个声音傲然传来:“一个禅位,一个不受,推来推去,急煞人也!依我看来,这皇帝宝座,倒不如让于旁人!”

变故陡起,满堂君臣无不震撼莫名,呆了半晌,纷纷惊呼出声。那暗器宛如活物一般,更不稍停,在半空中一绕,响声大作,径向赵佶胸口而去。

看那暗器虽然不快,但其势之猛,不把皇帝打得筋断骨折,已属万幸。堂中诸人眼见情势凶险,竟是个个呆若木鸡。赵佶更是吓得全身发软,一时掩面大叫。童贯、蔡攸二人“啊”的一声尖叫,同时向皇帝疾冲过去,明知无济于事,也要保护皇上周全。

蔡攸抬手去抓那暗器,但那暗器何等功力,蔡攸不懂武艺,肉掌登时鲜血淋漓,血晕过去。那暗器之势却分毫不减,眼见离赵佶‘膻中穴’不到寸许,蓦地里殿门大开,疾风卷入,旋即一道青光闪过身畔,斜斜插入御榻后的墙壁上,颤鸣不已。与此同时,赵佶的身子却向侧飞去。

一切只在电光火石之间,各人几欲窒息,目光齐向赵佶望去。赵佶面色惨白,瘫在地上。满堂文武,竟不知那剑从何而来,陛下怎生坠地。

相救赵佶之人,自然便是凌钦霜了。他眼见那暗器只是一枚铜钱,却有如此威力,当即纵身抢入,一剑出手,将那铜钱钉在墙上,反手又将赵佶拉开。他只怕为群臣认出,横生枝节,故而救驾之后,顺势飘入殿角铜柱之后,他身法极快,破门、掷剑、救驾、隐身,一气呵成,堂中无一高手,哪有人察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