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之建筑大师 > 第一六二章 建筑之乡

重生之建筑大师 第一六二章 建筑之乡

作者:七死八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7-02 10:22:05 来源:书海阁

蛇口项目部,原来雷建军的那间办公室,李华勇,夏明焕,以及刚提拔起来的项目总工兼工程部长颜杜民3人已经商议了有一段时间。

李华勇再次掂掂手中那份“施工进度计划”,对夏明焕苦笑道:

“不好办啊,夏经理,这份进度计划真是压力太大。”

“我也知道不好办,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事情好办的话,那我今天找你墩子来做什么?”夏明焕一副吃定李华勇的样子:

“我就明说吧小李,现在摆在你面前的就两条路,第一呢,你就去帮我们说服林总监,如果她同意工期后延,那我们自然也没什么意见,但要是甲方不同意,那就没什么条件可讲,这份进度计划就摆在这里,墩子你自己看着办。”

听到夏明焕这样说,旁边的颜杜民暗自窃笑,而李华勇只能继续苦笑。

让甲方同意工期后延,李华勇当然知道这不可能。因此这个新的进度要求,本身就是甲方林氏集团根据接受到订单的情况而提出来,他们要求华建九局要求加快施工进度,让包装箱厂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并且李华勇刚才也看过这个新的进度计划,整个计划虽然偏紧,但总体来说还算合理,属于甲方正当要求。

然而要求是正当没错,计划也合理没错,李华勇想要落实这个计划却遇到具体困难了。他现在最大困难,就是他的劳动力严重不足。

“业主要求我们一期那条生产线在两个月内能够安装完毕,并且形成生产能力,另外还有办公楼,仓库,职工宿舍,厂区道路等等相关配套设施,这些也必须严格按计划完成,确保不影响他们按时投产。刚才我简单测算一下,目前我们其他困难没有,工作面没有问题,材料没有问题,搅拌站的生产能力没有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劳动力缺口太大啊。勇哥,你现在在这边好像还有20来号工人吧?可是根据刚才的劳动力曲线表……”

“别叫我哥,现在要是谁能帮我解决人手问题,我叫他哥。”

李华勇苦笑着打断颜杜民继续往下说,在这之前,3人就根据甲方的要求简单做了一个劳动力曲线表,李华勇当然清楚问题的关键所在,要达到林氏集团对进度的要求,这20多号人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刚才测算,至少要70到80位工人才能满足工程需要。

骤然增加这么多工人,更重要是这些工人还不能都是“小工”,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大工”,这就让李华勇有点为难了。

李华勇在为难的同时,心里也升起一种荒谬的感觉。有工程在手居然会没人干?这种事情那也只有自己能碰上,真不知道自己这个包工头是怎么当的?

这事如果搁几年以后,等“民工潮”和“南下潮”形成,人手问题那根本就不是个事。或者这事发生在几个月以前,自己还没有揽下福田和南山那两个活,这点工人同样不是问题。

可现在偏偏只是1985年,而自己又同时铺开好几个摊子……

“夏总,您看咱们公司内部,现在能不能从哪里调剂一部分工人出来?”

没有办法之下,李华勇首先把主意打到华建九局的正式职工身上。

夏明焕想了想:“调剂应该是可以调剂一些,不过小李你也清楚,九局是个新局,并且按上面的思路,九局准备走管理型的路子,工人的数量本来就不多,即便留下了的这部分工人,都准备往管理岗位上培养。因此能调剂过来的人手肯定不多,杯水车薪呀小李,要有足够工人干活,我看你还必须从其他地方想办法。”

“那行夏总,我这就回去想想办法。”

李华勇知道夏明焕说的是实情,而且在这之前,自己已经网罗了一些华建九局的正式职工在帮自己干活,比如原鹏城世贸的杜师傅,现在就在福田那个工地。现在再让夏明焕出面“调剂”,李华勇清楚那还真“调剂”不了多少。

李华勇没精打采的回到自己居住的工棚。

“舅。”

“墩子什么事?”

“没事没事。”

没有办法呀,李华勇现在能招工人的渠道,只有采用最原始的办法,就是通过手下工人们的口口相传,让工人们从家乡带人。而李华勇首先能想到的,那也只能是李家坳。

只是李华勇知道这条路快走不通了,李家坳就那么大,并且今年自己已经又从李家坳带出一批青壮了,想必那里已经没有多少潜力可挖,因此李华勇及时打住。

让李华勇没想到的是,自己不想说,根叔却主动问起:

“墩子我听说咱们工地又要招人是吧?”

“是啊,嗯?舅您怎么知道?”

“嗨,这还能不知道的?你舅虽然没在工地上干活了,不过舅管着怎么多张嘴,工地上什么事情我不知道?”

李华勇一听乐了,不过想想根叔说的也有道理,他管着那么多人的吃喝拉撒,而这种缺人的事有不是什么商业秘密,那根叔当然不可能不知道一点风声。“那舅有什么办法吗?”李华勇随口问了一句。

“缺多少人?”

“缺老多了,最少也要再招到五六十个。”

“具体点。”

李华勇抬头诧异的看了根叔一眼,不过他见根叔如此煞有其事,李华勇也跟着煞有其事:“木工最少还需要10多个,钢筋工需要10个以上,另外还有泥工……”

“你等等,我拿笔记一下。”

见根叔规规矩矩的把工人缺口数量记好,李华勇终于忍不住开口询问:

“舅,您真有办法?”

“办法当然有,不过眼下要招足这么多人,那只能两个办法一起想了。”

还两个办法?李华勇一脸惊喜:“舅您快说。”

“第一个办法还是老办法,等下我帮你把话带给石头和小沐他们,我们李家坳已经没人,现在就看看他们能不能再从老家带些人出来了。嗯,我看重点还是石头……”

没等根叔说完,李华勇奇道:“为什么重点是石头?”

根叔很奇怪的看了李华勇一眼;“石头是粤省本省人,而小沐是浙江人,要说小沐上次带出来的那些人啊,那手下的活真是漂亮,我这不是怕赶不及不是。”

李华勇心里惭愧,他觉得自己这段时间实在是有点太过脱离群众了,于是他多问了一句:“他俩的老家都在什么地方?”

“石头是湛江吴川人,而小沐是浙江绍兴,老家好像叫什么上…上什么地方?”

“上虞?”

“对对对,好像就叫这个名字,咦?墩子你怎么了?”

李华勇心说我还能怎么了,我是被这两个地名镇住了呀,赫赫有名的建筑之乡啊!

后世国内有很多建筑之乡,南北都有,而刚才这两个地方,算是南方地区最典型也非常名气的两个建筑之乡。

中国的建筑之乡通常有两个特点,一是当地人从古至今都有做这一行的传统,第二呢,通常当地的自然条件都不怎么样,也正是因为其他条件不行,才迫使很多人走南闯北从事建筑这一行。

在这一刻,李华勇突然对本次招足工人的事多了很多信心。在这一刻李华勇甚至想,要不要对自己手下的工人来个人口普查,看看有多少是来自未来的建筑之乡。

“那好那好,舅,等下你就去给他们捎信去,不不不,等下还是我去跟他们说吧。对了舅,你说的第2个办法又是什么?”

“就地招人啊。”

根叔理所当然说道:“墩子你别忘了,我们这可是开发区,周围到处都是工地,哪个工地还缺少做工的呀。”

李华勇带点迟疑问道:“这,能招到吗?”

“这还有什么招不到的?”

和李华勇的迟疑相比,根叔却显得信心十足:

“我这天天出去买菜呀,和其他工程队的人也有接触。墩子你是不知道,有很多人喜欢往我这套近乎呢。”

“和您套近乎?”

“是呀,墩子你都不知道你在这一代的名头有多响,说你仁义拉,对手下的人好,还给工人开的工资高什么的,我知道他们跟我套近乎的意思,那还不是有些人想来咱们这干活吗?以前咱们这是不需要,所以我没有说,现在好了,既然咱们需要招工,我这就去把消息放出去,我就不信还会招不到工人。”

自己在蛇口这个地方名气很大?这个李华勇还真不清楚。不过听了根叔的话以后,李华勇的心情还是不错。因为他仔细想来,名气不名气的先不说,至少自己的口碑应该不错。

因为从穿越到现在,至少在对待工人方面,自己绝对做到了问心无愧!

心情不错的李华勇对根叔说道:

“那行,舅,咱们就分头行动,我现在就去通知石头和沐阳他们,争取让他们再带一些人出来,而您呢,您就在本地招工,咱们争取早点把人手招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