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之建筑大师 > 第一八七章 ODA项目

重生之建筑大师 第一八七章 ODA项目

作者:七死八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7-02 10:22:05 来源:书海阁

羊鹏高速可能变成日元贷款项目?得出这个推断后,李华勇心里不淡定了。

在整个八零年代,算是中日两国的蜜月期。在如今这个年代,“中日友好”是从官方到民间耳熟能详的词汇,甚至“世世代代”的说法也频繁见诸报端。而在这股大潮流中,还夹杂着日本遗孤归国、昔日老兵忏悔,以及三千青年学生访华等等在后世难以想象的动人故事。毫无疑问,这些民间的浪花,也不断烘托着这个中日关系史上罕见的黄金时代。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第一个原因是目前日本政坛“亲华派”还很有势力和市场,不像10多年后完全被极右翼势力打压。第二个可能也是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从七零年代末开始对中国提供低息贷款,正是因为这些日元贷款项目,让这年代的国人对小日本还是很有好感。

关于日本对华贷款有种种传闻,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有人认为日本的这些对华贷款是“变相战争赔款”。

然而这仅仅是传闻和猜测而起,这种在民间流传甚广的说法并非真相。

那么日元贷款项目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呢?或者说,日本是出于什么动机对华提供贷款呢?要理解这个问题,这首先就要从经合组织以及所谓的OdA项目说起。经合组织(OEcd),上了年纪的人应该清楚,这在国内八,九十年代新闻联播经常能看到的一个字眼,到了后世渐渐少见了。这是一个以美帝为首发达国家组成的机构,而所谓OdA项目,直译成中文叫做“官方发展援助”,用最正规的官方语言解释:是指发达国家官方机构(包括中央、地方政府及其执行机构),为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福利水平的提高向发展中国家或多边机构提供的赠款,或赠与成分不低于25%的优惠贷款。

这是二战后兴起的一种典型的经济外交模式。这种项目的起源,那还要追溯到当年大名鼎鼎的“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就是第一代OdA项目。

客观的说,和西方国家之前的殖民主义做法相比,经合组织的做法算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李华勇甚至认为,这样一种思路,也算是美帝对整个人类社会少有的几个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这种思想的先进性在于:和之前的殖民主义思想相比,这种做法更温和,更持久,也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大家都知道老的殖民主义方式,那就是纯粹的野蛮掠夺啊。随着“日不落帝国”坍塌,二战后的美帝看到这种殖民主义方式的弊端,纯掠夺方式最大的毛病,其实就是无法持久。用现在比较时髦的说法,这种办法无法解决“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

这是出于这种考虑,美帝决定换一种相对温和的做法,他们开始给欠发达国家提供贷款和进行一定的援助。想在一个市场中获利,首先先把这个市场培育出来再说,这就是这种做法的核心思路。在这种背景下,“马歇尔计划”运应而生,并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诞生了OEcd。

李华勇为什么认为这种思想有其先进性呢?想想后世咱们国家搞的“一路一带”,要说“一路一带”的核心思路,其实也就和OdA项目的思路如出一辙。而这其中唯一的区别,OEcd是由发达国家组成,而咱们国家呢,出于政治上的考量,那是打死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所谓的“发达国家”,李华勇认为可能就是出于这种考虑,所有咱们国家那就换一个名头,换一种叫法自起炉灶。

“一带一路”那是后世的事,但是在如今这个年代,咱们国家却还是标准的“欠发达国家”。从七零年代末开始,我们国家就开始接受一些OdA项目,而在这其中,由于日元贷款项目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再加上中日两国的特殊关系,日本长达28年的对华OdA项目最受人关注,同时这个项目也成为中日两国关系的沧桑写照。

对于日本对华贷款,后世网络上对这件事众说纷纭,不少人认为这件事是中国占便宜了,中国应该对日本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然而事情过去那么多年,占到“盖棺定论”的角度,主流观点倒认为这事没什么好争议的:

国与国之间的一切关系都是以利益为核心的。其他事情是这样,OdA当然亦是如此。发达国家实行这个项目的根本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一,政治上拉近/拉拢、二,寻求产业良性转移、三,新市场抢占。因此后世有一句话评价得好,这仅仅是一次“利益的释放”,而并非什么“善意的释放”。

就拿日本对华OdA来说,这个项目固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但日本也获得很多好处啊,从事后来看待这个问题,甚至可以认为日本人获得的好处其实更多。

这可不是胡说八道,随便看几个日本OdA项目的例子,就能很清楚看清日元贷款项目的本质。

一,日元贷款第一个建设项目是什么呢?是秦皇岛煤运码头。并且从1979年到1983年间,第一批日元贷款,全部投向了涉及煤炭开发的六个运输项目;这些项目,无一例外地和对日能源出口有关。二,早年的日本对华OdA贷款大部分含有附带条件,即项目所需的物质和设备必须优先向日本公司采购。在九十年代之前,OdA给日本公司带来的订单基本占整个项目的50%以上,指导98年左右才降到15%,直到第3批贷款起,才实现了所谓的完全“非束缚化”。

三,OdA贷款虽然是长期低息贷款,但并非是白送,要还本付息的。这年代处于流动性过剩的日本,从OdA贷款中同样可以获得互惠互利的双赢。在日本终止对华贷款的时候,中国已经还本付息1.5万亿日元以上,以贷款年度最多的2000年为例,那一年日本贷款两千多亿日元,而中国最终却还了3100亿日元。

举了这么多例子,其实就不用多说了,稍微有点经济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所谓OdA项目对日本的莫大好处。

李华勇甚至认为,当年小泉上台后终止OdA项目,那绝对是小日本自己在作死,如果还维持这个渠道的话,日本经济也不会像后世那样低迷。

不过现在的李华勇没空想那么多,由于一直在工程界混,李华勇清楚大部分日元贷款都进入了我们国家的基建领域:比如京城首都机场,京城地铁,京城十三陵抽水水电站,京城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申城浦东国际机场,武汉天河机场,秦皇岛港,青岛港,连云港,青岛—黄岛环形公路湖北省鄂州火力发电站,神木—朔县铁路等等等等。

可以说正是因为日本OdA项目涵盖了大部分基建领域,这才让这个年代的中国建筑业深受日本影响。然而李华勇却知道,这其中并不包括高速公路。中国的高速公路有世行贷款项目,有亚行贷款项目,却很少有日本OdA项目。

可现在他却听林应虎说,正在筹备中的羊鹏高速很可能成为日本OdA项目,这是怎么回事?

李华勇来不及细想,事实上不是他不愿意向林应虎打听这个事情,而是在这个时候,林蔚过来了:

“走了走了,现在再不走的话,今天可过不了关哦。”

“哦?好好,我马上就走,二叔再见,这个问题我们下次再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