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之建筑大师 > 第二零一章 识时务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重生之建筑大师 第二零一章 识时务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作者:七死八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7-02 10:22:05 来源:书海阁

临近元宵,李华勇开始张罗着准备返回鹏城。

和回来时候相比,这次准备跟李华勇去鹏城做工的人员有了比较大的变化,除了根叔暂时过去不了,最大的变化就是增加了芊芊以及其他几位女性成员。

之所以是“几位”,这一切都是根叔建议的,考虑到在工地上只有芊芊一位女孩子的话毕竟不方便,假如能给她找几个伴的话情况总要好些,当然也正是因为有芊芊带样,这让其他女性少了到工地上做工的顾虑。

十四那天,李华勇领着大伙来到朱家集,为返回鹏城做准备。所谓的准备工作其实就是装车啊,和人员变动相比,更大的变化当然还是在货物方面。在回来的时候,车上拉的是各种各样的电器和年货,这次就变成了一堆各式各样的石头以及本地的一些土特产。

这些土特产都是李华勇出钱买下了准备带到鹏城去送礼的。这些土特产并不值什么钱,在李华勇看来也并没有什么特色,然而李华勇却认为恰好是这样的东西用来送礼那才最合适呀。

设想一下,假如他到了鹏城以后去拜访蔡老头,按照咱们中国人的习惯,他空手去肯定不合适。送一些很贵重的东西?,首先李华勇认为凭借自己目前和华建九局的关系,这样做没有必要,这样做反而把彼此的关系搞庸俗了。其次凭借他对蔡老头等人的了解,李华勇认为就算自己敢送,蔡老头等人也未必敢收。

思前想后之下,李华勇还是觉得送一些不怎么贵重的土特产那才是最合适。咱们中国人常说“送礼就是送心意”就这意思了。这些玩意虽然不值多少钱,但千里迢迢给你带过来体现的就是一份诚意,而李华勇想表达的就是这份诚意。

在朱家集,李水生和李火生两兄弟正在带领大家装车。李华勇却领着芊芊等几位女眷来到那辆奔驰边上:

“秋香嫂子,咱们这次过去就不和他们挤了,咱们都坐这辆车上。”

没错,李华勇正在和一位名叫秋香的妇女说话,也是这次准备去鹏城的女眷之一。这位虽然和唐伯虎点秋香里的秋香同名,却并不是绝色美女,而是一位非常普通的中年农村妇女。这位的年龄虽然比李华勇大一截,然而算起辈分的话她和李华勇是同辈。

李家坳基本算是个五代同堂的自然村落,李华勇能排在第3辈,就是因为占这个便宜,他在大部分时候的称呼都不会吃亏。

几位女眷兴奋的围着那辆奔驰叽叽喳喳,芊芊冲李华勇一笑:

“墩子,这就是你找的那个香江婆子的车呀?”

香江婆子?李华勇先是愕然,脑海中浮现出林蔚的身影后,李华勇哈哈大笑:

“没错呀,这车就是那个香江婆子的。”

“那你几时把那个香江婆子领回李家坳来哟?有那个本事吧。”

几位妇女围着李华勇调侃,李华勇笑眯眯的也不说话,任凭大家在开玩笑。就在这个时候,根叔,还有之前见过的“朱蛮牯”,以及一位穿中山装的老头朝这边走了过来:

“墩子,这是我们公社的刘书记,他想请你过那边去坐一坐。”

“哦?刘书记你好你好……”

这年头当然已经不存在所谓的“公社”了,只是在根叔等老一辈人口中,他们有时还是习惯沿袭以前的叫法,把乡镇称为“公社”,那么眼前这位“公社书记”,应该就是本地最大的父母官了。

这是李华勇第一次见到本地体制内官员。说实话李华勇回到李家坳这么些天,他有一件事情一直觉得有点奇怪。这次回来虽然没有特意做作,但李华勇认为应该还是算比较高调的,先不说大伙回来时候大包小包的了,也不用说这辆奔驰车了,哪怕就是那辆后八轮的渣土车,在本地也是难得一见。

可以说除了没有把“土豪”二字写在脸上,李华勇认为自己这次回来那妥妥的土豪做派。从自己回来那一刻起,自己绝对已经成为本地人茶余饭后议论的中心。

可现在的问题就来了:自己这么大一个“土豪”,怎么就没见体制内官员对自己趋之若鹜呢?别说是县市一级的了,哪怕是乡镇一级的体制内官员自己都没见到。

这事李华勇花了有些日子才明白过来。自己这次“衣锦还乡”好像还并没到时候啊。体制内官员对土豪趋之若鹜,那是需要到“招商引资”的概念深入人心,各种各样的所谓的“开发区”在内地遍地开花的时候。

而这一切的发生,那至少还要等上好几年时间,第一轮的**,应该是发生在九二南巡之后的事,并且根据经济发展程度,经济越是欠发达的地区,出现的时机应该越晚。

“可惜呀,现在还并没到土豪风光的最好年代呀……”

想明白这个问题后,李华勇只能私下里发发这样的感慨。国内土豪最风光是什么时候?李华勇认为并不是自己刚穿越那会,而应该是在九十年代中期。

相信有很多国人都听过这样的故事:有土豪极其嚣张的对别人炫耀:“假如我现在给某市长或者某领导打给电话,你信不信他10分钟内一定赶到我身边……”这样的故事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李华勇是相信的。当然喽,这样的事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样的事情只能发生在九十年代中期这样一个特定年代。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在这个期间,国内的土豪还比较少呀,根据资源稀缺程度,这个时期的土豪就有资格充大爷,而体制内官员当孙子。然而再过上一些年,等国内的土豪越来越多,政府官员手中的公权力反而变成稀缺资源,那情况就完全倒转过来的。那时候就是体制内官员变成大爷,而土豪们必须一个个夹紧尾巴当孙子。

所以李华勇一直认为呀,一个人人生在世,“识时务”其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前世的时候,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李华勇也算是认识相当多的土豪朋友。只可惜有很多人“不识时务”啊,有些人九十年代是什么做派,进入新世纪后依然是什么做派。

结果呢?这期间有相当一部分“不识时务”之人,最后都被体制整得死去活来飘飘欲仙。

这是发生在之后的事,那么在如今这个年代呢?李华勇认为在八十年代中期,体制内的官员其实还并没有和土豪产生多少交结,至少没有多少实质性的交结。比如现在是86年了,那么在86年咱们整个国家最重要的关键词是什么呢?

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86年最重要的关键词其实有两个,一个叫做“官倒”,另外一个叫“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讲到这其实就不用过多解释了,只要联想到这个年代的大环境,尤其是内陆地区的大环境,李华勇相信这位刘书记找自己应该没有什么其他意思,他至少不会有太强烈的“招商引资”需求。

然而李华勇却不敢轻忽体制内官员的存在呀,说实话现在只是那些石头还没有经过检测,李华勇还无法明确这个大理石矿有没有开发的价值。假如这一点能明确下来,那么将来少不了和体制内官员打交道。

在根叔和“朱蛮牯”的陪同下,李华勇和“刘书记”相谈甚欢。虽然两人这次的谈话并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只是在讲一些热情洋溢的废话。老刘夸奖李华勇“年轻有为”,为本地的年青人树立了榜样。而李华勇则盛赞刘书记“爱民如子”----然而说实话,李华勇除了知道这位书记姓刘,根本连他的具体名字都不知道,更不清楚他以前具体做过什么。

结下了这份善缘后,李华勇就真的动身准备赶往鹏城了。

十六那天,李华勇正式动身。因为这两天天天听芊芊和秋香嫂等人念叨那个“香江婆子”,李华勇在动身之前,跑到邮局去给林蔚打了个电话,电话当然不是打到香江,而是打到蛇口工业园。

“姐夫,恭喜发财呀。”

那边接电话的居然是林凯,他也并没有多说什么:

“怎么现在才动身?我姐现在在羊城呢,你回来后就先到那里,她有事找你。”

“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