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之建筑大师 > 第二三八章 墙倒屋不塌

重生之建筑大师 第二三八章 墙倒屋不塌

作者:七死八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7-02 10:22:05 来源:书海阁

在乡下的待遇果然就不同啊,李华勇开车来到了朱家集,事先得到通知的根叔早就等在那里。除了根叔之外,另外还有李家坳和杨家寨的不少乡亲,也一同在迎接李华勇。

“舅舅。”

林蔚胀红着脸,虽然声音小得像蚊子叫,不过根叔还是听见了,乐得他嘴都合不拢:“林....哈!好好好.......”

这已经是李华勇第二次来李家坳了,他熟稔的和乡亲们打着招呼,只可惜李华勇的招呼并没引起多少反响,因为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林蔚姊妹俩吸引。

李华勇的舅妈也在迎接的人群中,她逮住根叔偷偷问道:

“不是说墩子带对象回来吗?怎么一下带回来两个?”

“咳咳咳......”根叔其实也还没有完全搞清楚状况,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好很大男子主义的瞪了舅妈一眼:“我怎么知道墩子搞什么名堂,等下说话小心点。”

见林蔚姐妹一直被围观也不是个事,李华勇决定早点回李家坳。

“等下还要走很长的山路哟,你们俩没问题吧?”

林蔚没有正面回答,只是笑着对李华勇扬扬腿。见两姐妹都穿了平底鞋,李华勇笑了,看来两人早有准备。

从朱家集到李家坳,那是必须路过杨家寨的。在杨石匠等人的热情挽留下,众人在杨家寨歇会脚。

“喏,那种极品大理石,就是在那几个山头中开采的。”李华勇指着不远处的几个山包,对林蔚姊妹俩说道。在那几个山包不远处,那就是一片竹林,过来竹林再走一段山路,那就到了李家坳。

“好美呀。”林徽的文青病犯了,执意要过去看看。而李华勇却想趁这个机会和杨石匠他们说说加工石头的事。

于是李华勇对根叔使个眼色,根叔又对舅妈使个眼色,舅妈带着几位妇女陪同林蔚姐妹俩去那边欣赏美景。

“墩子,你是说这种红石头真能卖到国外。”

“杨叔,我买家都给你带过来了,这还能有假的吗?”

“买家?就是就是,那个像洋婆子一样的姑娘?”

洋婆子?想起林徽那张混血儿面孔,李华勇差点没笑出声来。

在杨家寨坐了大概有半个多小时,把大致情况和杨石匠他们说了一下,约好明天带图纸过来正式开工,李华勇和根叔等人告辞,大家一同返回李家坳。

“咦?她们两个呢?”

“山路难走,不可能让她们走回头路吧,你舅妈他们应该是先带她们俩回家了。”

“哦?”李华勇想想也是,就没有管林蔚她们,和根叔他们一起回家。

“墩子,那个洋婆子一样的姑娘,真的是大老板买家?”

李华勇一乐:“算是也算不是,舅我告诉你吧,她其实呀,就是莲花她姐姐,堂姐,她不是真正的买家,不过呢,这笔生意就是她联系的,所以她这次跟过来。”

“莲花她姐姐?堂姐?怪不得,怪不得,”根叔做恍然大悟状:“怪不得我觉得她和你对象长得很有几分相像。”说到这根叔小心翼翼的看了李华勇一眼:

“墩子呀,这个这个,现在说是你对象,应该能这样说了吧?”

李华勇一乐:“舅我这样说吧,您在心里呢,可以把她当成我的对象,不过在面子上呢,您最好还是不要这样说为好。”

“嗨,这个道理我还能不懂!姑娘家脸皮薄嘛。”说到这根叔还洋洋得意看了李华勇一眼;“你舅妈刚才还问我呢,说哪个是你对象?我就告诉她,那个长得更漂亮的就是,不过我已经嘱咐她,不要随便在外面嚼舌根子。”

李华勇大惊:“更,更漂亮的那个?”

“是呀,这有什么不对?”根叔一脸迷惑:“墩子你难道不觉得,你对象长得比她姐更漂亮?要说她姐其实也不错,只是可惜呀,你说好端端一个中国姑娘,怎么长着一副洋婆子面孔?就这一点,她就被你对象比下去了。”

李华勇决定不和根叔继续这个话题了,这种涉及到审美观的问题,两人实在没有办法沟通。

“对了舅,咱们家的房子呢?现在应该盖好了吧?”

“这都大半年时间了,一栋房子还能不盖好?对了你这次回来,正好可以住到新房子里面去,房间我都跟你准备好了。”

“好哟,我也正想住新房子呢。”李华勇兴致勃勃的说道。

回到李家坳,最吸引李华勇眼球的,就是一栋非常漂亮的传统中式建筑出现在李家坳最显眼位置。

“确实漂亮啊!”

看到自己的“新家”,和钢筋混凝土打了两辈子交道的李华勇都忍不住在心里暗赞一声。

说到咱们国家的传统建筑,那么“大木建筑”就不得不提,这是已经作为我们国家的象征图腾镌刻在国徽上的。

建筑界有一种说法:“石匠打造了西方的建筑文明,木匠造就了中华的建筑文明。”

这样一句话,其实也说明了所谓“中式建筑”和“西式建筑”最主要的区别,甚至可以说,中式建筑几乎所有最重要特征,几乎都是通过木结构来展示的。这就是在咱们国家,建筑行业都公推“鲁班”这个木匠是整个行业祖师爷的原因。而说到大木建筑,那有两个名词就不能不提,一个是“榫卯”,一个是“斗拱”,这是大木建筑最重要的标志,这两种结构是中式建筑所独有,是传统中式建筑对整个世界建筑最重要的贡献。

只可惜到了现代以后,以钢筋混凝土为主的绝大多数现代建筑,严格来说都算是“西式建筑”,很多传统中式建筑的技艺已经失传。

“榫卯”自不用说了,很多大木榫卯的做法已经失传,这在建筑界已经是老生常谈。而“斗拱”呢,虽然斗拱的出现与存在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作为我们民族特有的创造,文章对它缺少注释,常人缺乏对它的了解。

“斗拱”到底有多牛?后世在建筑界发生的一件事也许很能说明问题。有一个西方建筑师做过一个实验,一个关于建筑物的抗震实验。

他按照1比5的缩小比例,完全复制了咱们国家故宫的某栋建筑,就用这个建筑模型来进行抗震实验。

大家知道这个建筑模型抵抗住多大烈度的地震吗?说出来很多人都不相信,这个建筑模型抵抗住了9级地震。

当然喽,并不是说在9级地震作用下,故宫就能完好无损,这个就太过玄幻。事实上在那次实验中,在9级地震作用下,那个建筑模型还是遭受到一定破坏,它的墙体全部倒塌了,但真正令人震惊的是,那个建筑模型的整体结构却并没有坍塌。

这就是所谓的“墙倒屋不塌”是也!

大家完全可以想象,假如真有那么大灾难来临,假如你住在类似于这样一种结构的房子,那你的安全性无疑大大加强。

那么这个安全性是谁赋予的呢?经过研究证明,是“斗拱”,正是中国传统建筑的这种结构,才能达到“墙倒屋不塌”的奇效。

在建筑界,对于建筑物抗震的研究方式通常分为2种,一种是西方建筑为主的所谓“刚性抗震”,而另外一种,则是“柔性抗震”。

通过那次实验,整个建筑界对中式建筑的“柔性抗震”方式空前重视。

大家都知道,日本作为一个地震频发国家,他们国家的建筑抗震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他们为什么牛?是因为他们对“柔性抗震”的研究有独到之处。

而这一切,本来都是咱们国家的强项。

“呆子,在想什么呢?”

却是林蔚笑盈盈出现在李华勇面前。李华勇一笑,正想对林蔚解释的时候。

“阿勇,勇仔。”

李华勇回头一看,却是陈挺居然来到了李家坳。

自己前脚刚到,他居然后脚马上就跟过来。

他是来传递消息的,他气喘吁吁的告诉李华勇:“刚才你们省外贸厅的同志告诉我,有一群日本人,现在已经找上他们。”

“哦?!”

李华勇心说这还真巧了,自己刚想到日本人,马上就有日本人出现。

“他们现在到哪了?”

“听说已经到了你们南江省省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