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之建筑大师 > 第二四四章 坦白从宽

重生之建筑大师 第二四四章 坦白从宽

作者:七死八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7-02 10:22:05 来源:书海阁

630BOOK.LA

“我被这些人调查了?”

当李华勇心头升起这样一个念头的时候,他顿时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

应该说李华勇的反应非常正常,任何一个稍微正常一点的人,如果他想到自己居然被人暗中调查,那多多少少总会有点不舒服。

不过李华勇尽管心里不舒服,继续深想一下也就释然。

自己被调查的原因很好理解啊,这样一个大理石矿,摆在明面好像是一群香江人和一群日本人在争夺。然而这群香江人怎么会来到李家坳这个地方呢?他们是怎么知道有这个大理石矿的呢?甚至那些日本人,他们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应该说这种事是根本经不起调查的,只要稍微长点心眼的人,很容易就能发现在整个事件中有一个关键人物。而这个关键人物当然就是自己!

因为只有自己,才能把所有人和事串联起来。

以李华勇对体制的了解,他知道当体制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不把自己调查清楚是不可能的。开什么玩笑,当真以为体制这个庞然大物是吃干饭的吗?国内的体制或许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诸多问题,但如果遇到这种问题,那保证不会有任何含糊。

知道自己被人调查后,李华勇开始胡思乱想了:“我,我没有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吧?应,应该没有,哥们自从穿越以来,那一直都是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啊,除了,除了泡了一个香江妞之外,并没有做什么其他出格的事。嗯,好像泡一个香江妞,那也不算什么出格的事啊.......”

“咳咳咳。”又是一阵咳嗽声打断李华勇的胡思乱想,而发出咳嗽声的,依然是居中而坐的白老头:“小李呀,你把关于这个大理石矿的所有事情都跟我们讲一遍吧。”

李华勇这个时候非常老实,只要想起自己都已经被人调查了,他就不可能不老实。

李华勇开始老实交代:他把自己是如何发现这个大理石矿的,又是如何带样品到鹏城去找市场的,这些样品又是如何辗转到达欧洲的,甚至自己现在手上已经有两份订单的事,李华勇也和盘托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答日本人也会找上门来的迷惑。

李华勇把整个过程简明扼要的讲述一遍,等李华勇讲完,屋子里另外3人彼此对视一眼,眼神中都蕴含着笑意。李华勇能看得出来,这次这几个家伙的笑意就比之前友善多了,李华勇猜测自己讲述的内容,应该和他们调查的情况基本相符,这让他们比较满意。

“那好,小李,我来问你一个问题。”这次轮到那个省经贸委张弛张副主任开口:

“假如我们把这个大理石矿交个你的话,当然,我这仅仅是假设啊,那你准备怎么来经营这个大理石矿呢?你把你的思路说出来给我们听一下。”

李华勇还能怎么办呢?他当然没有其他办法,只能继续“老实交代”,在下一刻,李华勇把自己的总体思路和盘托出,将那个“建材奢侈品养成计划”娓娓道来。

李华勇注意到,等自己讲完,其他3位脸上的笑意更浓,尤其是那位张副主任,他眼中更是异彩连连。

“哈哈哈你这小子,”白老头用手虚点李华勇:“我看你长得一副忠厚老实像,没想居然还有做奸商的潜质呀,小张你说是吧?”

“是啊是啊,我也觉得这小子有做奸商的潜质。”张弛先附和白老头一句,随后话风一转:“不过老领导,我认为小李这个经营思路还真是不错,这样不仅能为这个大理石矿创造最大价值,他这还是真正的品牌意识啊。我是做外贸的,说句心里话,像小李这样的奸商,我希望咱们省,甚至是咱们国家越多越好。”

张弛说完这句话后,这回轮到李华勇多看他几眼。要知道在如今这年代,国内的品牌意识那还真没有觉醒。甚至等国人有了品牌意识以后,追求所谓的“物美价廉”,那才是咱们中国人做生意最主要的指导思想啊。

对于这个大理石矿,李华勇一开始就没准备走这个路子,而对于他的思路,一位体制内官员居然能表示赞赏,这在如今这年代还真是不多。

当然,随着张弛这句话,李华勇一颗悬着的心也彻底放下,这个时候他心里清楚,这个大理石矿多半已经跑不出自己的手掌心了。

要知道在体制之内混到一定地位的人,他们说话都不会乱说的。张弛能在这样的场合公认“表扬”自己,这叫什么?这其实就叫“表态”。

假如他们在来之前,没有决定把这个大理石矿交给自己经营,那么再傻的人也不可能在这种场合说这种话。

并且随着张弛这句话,不仅李华勇的心情放松,整个房间的气氛好像也随之放松。因为除了李华勇之外,这时候房间里其他三位,竟然把脑袋凑在一起小声攀谈起来。

李华勇注意到,这几个家伙也不知道在说什么好玩的事情,因为这几个家伙一直在聊着什么,一边对自己指指点点。尤其是哪位据说是侨联主席的家伙,怎么说呢?李华勇总觉得这家伙笑得特别猥琐。等他们攀谈完,终于轮到那位猥琐的欧阳主席开口了。这家伙先冲李华勇点点头:

“小李是吧,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您说您说。”

“据我们所知,这次跟你回到南江家乡的,是香江知名爱国侨胞林家的两位女儿是吧?我想问你一下,你和她们是什么关系?”

“啊?!”

李华勇张口结舌,顿时闹了个大红脸,他哪想到居然是这样的问题。无暇细想,李华勇结结巴巴的说道:

“这个这个,这,这其中一个,应该算,算是我的...对,对象吧。对对,应,应该就算是对象。”

李华勇的窘态引来其他三位哈哈大笑,到这个时候,整个房间的气氛也彻底放松。白老头指着李华勇笑骂道:“你这个家伙,有点出息行不行,对象就对象,说话还怎么结结巴巴的,真是丢我们南江人的脸。”

李华勇大汗,我这就算是丢南江人的脸了?

“是是,我保证一定出息,争取不丢咱们南江人的脸。”

“这还差不多。”

玩笑话开完,整个房间恢复了平静,众人都不说话的时候,李华勇心里清楚,下一刻应该是告诉自己结果的时候了。

等了足有几分钟后,白老头的表情恢复了严肃,他直视李华勇的眼睛:

“小李我看你也是个明白人,其他废话我就不多说了,你应该知道,我们做这个决定,其实有很大压力的,希望这个大理石矿交到你手上后,你一定要用心经营,为咱们国家多创造一些外汇。”

李华勇看着面前须发皆白的白老头,内心其实也有一点感动。这次能在和日本人的竞争中胜出,说实话李华勇并不认为这是什么人活动的功劳,最主要还是因为咱们国内还有白老头这种人的存在。

在整个八十年代,日本人对咱们国家经济的渗透,那简直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程度。比如后世被频繁报道出来:中国宣纸制造技术被日本人窃取,中国景泰蓝技术被日本人窃取,中国一些陶瓷技术被日本人窃取,导致在如今这个年代,中国的瓷器居然被日本瓷器挤到低端市场.......另外还有诸如稀土等非常稀缺的战略性资源,在这个年代都被日本人用种种手段强取豪夺,这样的例子简直不要太多。

然而在这林林总总的教训中也并非没有亮点。例如李华勇就知道,在真实历史中,南江省那个“矿渣换技术”行为,后来就被国内有识之士终止。而比这更典型的一个例子,那应该是发生在湘省的一件事。

那同样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矿产资源,而在这个年代,咱们国家甚至还不知道那种东西有什么用,后来日本人发现这种东西后,提出了一个貌似很优厚的条件购买这种东西。

优厚到什么程度呢?那种矿产表面上看上去和普通的河沙没什么两样,而日本人的条件,大致就是用一担大米来换一担那种沙子。而到了后世呢?那么一担沙子,大概能换20担到30担大米。

非常庆幸,当时日本人没有得逞。后世有人问湘省那位当事人,你当时又不知道这种沙子能有什么用,而且当时日本人的条件貌似那么优厚,你怎么就没答应呢?

那位当事人的回答非常简单。简而言之,说起来他其实就是和白老头差不多的人,第一:他对日本人有一种本能的警惕,第二:他有一种“把资源留个子孙后代”的朴实思想。

李华勇中止了胡思乱想,面对白老头殷切的目光,李华勇用自认为最真诚的声音说道:

“您放心,我一定认真经营这个大理石矿,保证让它创造最多的外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