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之建筑大师 > 第二四九章 任性的理由

重生之建筑大师 第二四九章 任性的理由

作者:七死八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7-02 10:22:05 来源:书海阁

时间来到了8月中旬,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在我国长江沿岸有着大大小小的“火炉”,从上游的山城到下游的金陵等等,都有着“火炉”的称谓,而南江省的洪城其实也是火炉之一,因此到了这个时候,这里的天气无疑是闷热无比的。

然而尽管天气闷热,这时候的洪城,有一个人的心情竟然比这天气还要火热,这个人就是侨联的欧阳大主席。因为他刚收到一封信件,准确的说是一份像公函一样的东西,这份公函是香江林氏集团发过来的。

先不说这在程序上对不对吧,林氏集团有没有资格给侨联发公函。总之欧阳大主席看过信的内容后,他马上就坐不住了。

“林氏集团有意在南江省建一个以生产建筑瓷砖为主的陶瓷厂,投资额度暂定为1亿港币。希望侨联以及欧阳主席给予配合和支持.....”

说实话欧阳主席在看信时并没有把所有内容都看很清楚,因为他被“1亿港币”这个数字晃得有点眼晕。用后世的话说,咱们欧阳大主席的眼睛差点都被亮瞎。

要知道现在可不是后世,在李华勇穿越之前,这样的投资额度根本就毫不起眼,别说是洪城这样的二线省会城市了,哪怕是三线,四线,甚至发达一点的乡镇,这样的项目也比比皆是。

然而在如今这年代却不同,如今的国内并没有形成大规模投资的热潮。尤其是来自海外的投资,更主要都集中在沿海一带。像南江省这样的内陆省份,别说是上亿规模的外商投资了,哪怕上千万,几百万的项目都凤毛麟角。

对此在侨联工作的欧阳大主席其实是深有体会的。南江省当然也有华侨,然而一些南江籍侨胞在这个时候回到家乡以后,很多人宁愿只做做慈善,比如捐学助教什么的,这些人也不愿意投资。

至于其中原因,欧阳大主席在接触多了之后当然也清楚,这些人是嫌弃南江省的投资环境太差,担心在这里投资赚不到钱。

这就是欧阳大主席在看过林氏集团的“公函”以后,他心情比这天气还火热的原因了。要知道香江的林家并不是南江籍,大家只是通过石门县那个大理石矿而结缘。本来欧阳大主席对于这次拉投资的事也没包多大希望的。

因为对于林氏集团派来一群人在当地搞调查研究的事情,一直在关注的欧阳大主席当然也知道一点,并且从各方面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这次拉投资的事一点都不乐观。种种迹象表明,林氏集团似乎同样无意在南江投资,甚至他们的理由都和别人一样,是认为南江的投资环境达不到他们的要求。

因此完全可以想象,这样一份公函一样的东西到了欧阳大主席手中后,这是给了他多么大一份惊喜。欧阳大主席完全没有想到,林氏集团的态度竟然和自己掌握的信息不同,他们竟然愿意投资,他们不仅愿意投资,竟然还主动提出这么高的投资额度。

欧阳大主席心里那个高兴啊,他的高兴主要来源于两点,首先林氏集团在国内还算信誉卓着,他们是第一批进入到大陆投资的“爱国侨胞”,他们这个身份是得到官方认可的。正是因为有这个“官方认可”,这让欧阳大主席感到很踏实,他起码不用担心碰到形形色色的“假投资”。

另外一点,欧阳大主席对林氏集团的做法很满意。捧着那份“公函”一样的东西,欧阳大主席在办公室里乐呵了老半天。

要知道咱们的欧阳大主席那可是个有追求的人,虽说省侨联主席的级别已经不低了,不过这显然满足不了咱们欧阳大主席的胃口。

欧阳大主席上下左右打谅着自己的办公室:

“假如这件事办妥的话,自己应该有机会离开这个闲得蛋疼的办公室吧......不行不行,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那么我下一步,应该都有哪些工作要做呢......”

欧阳大主席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思考自己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只是欧阳大主席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在整个南江,收到类似“公函”的那可不仅只有他一位啊,包括省经贸委的张弛副主任,石门县所在市的市长,甚至石门县的县高官,都收到一份类似的东西。

虽然行文不同,格式不一,但中心内容都是一样:林氏集团有意在南江投资,投资意向额度暂定为一亿港币。

因此完全可以想象啊,当这样一份东西出现在南江省体制内一些官员手中,整个南江省官场很快骚动不安。

当然同样完全可以想象,能想出这样一个馊主意的人,那只能是曾经在体制内混过的老油条,现在准备当一个包工头的穿越者李华勇。

又准备搅风搅雨的李华勇现在在干什么呢?

嗯,他现在倒是比较凉快,毕竟作为目前南江省最高档宾馆之一的南江宾馆那还是有空调的。而现在的李华勇,正在自己的房间里和林蔚姊妹俩斗着地主呢。

一局牌打完,李华勇哭笑不得的“教训”林蔚:“跟你说了多少次了,斗地主这玩意不能任性,你说说你,啊?!那么烂的牌跟我抢地主有意思吗?自己输钱不说,还害得我少赢那么多......”

“就允许你任性,还不准我任性一次呀?”

李华勇乐呵呵的看着林蔚,对于她这种“一语双关”的话,李华勇如何能够听不明白?都认识这么长时间了,李华勇对自己这位女友还是很了解。

怎么说呢?林蔚可和她姐姐不一样,如果说林徽是一个带点文青气质的理想主义者,那自己这位女友可是位非常现实的人。

说好听点这是个现实主义者,说难听点呢,她这人做什么事都喜欢钻到钱眼里。

当然李华勇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说句大实话,如果林蔚不是这种人的话,那李华勇还不愿意找这样的。因为李华勇一直认为,所谓“贤内助贤内助”么,不钻钱眼里那怎么当人家的“贤内助”?找一个林蔚这样的,那总比找一个败家婆娘好得多。

“呵呵,不打了不打了,你们俩过来,无非是问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吧?那好,我现在就来说说我的理由。”

“那好,我们都洗耳恭听哦。”

李华勇放下手中的牌,起身走到房间里一扇墙边上,而林蔚姐妹俩也不知不觉跟着起身,并排站在李华勇身后。

这扇墙并没有其他东西,只是一幅地图而已,一幅南江省的地图。

李华勇指着地图对林蔚姐妹俩说道:

“你们看,这里是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洪城,而那个地方呢,就是我家乡李家坳的位置,你们注意看,在洪城东边一点,在李家坳北边一点那是什么地方呢?”

林蔚姐妹俩根本就没有理睬李华勇,因为这在地图上标注得很清楚啊,那个地方,是景德镇。是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知名的“瓷都”景德镇!

李华勇回过头冲林蔚姐妹俩笑笑:“应该不用多说了吧?因为南江省有这个地方,这就是我的第一个理由。”

这个的确是不用多说,对于钟志文他们做出来的评估报告,当天李华勇虽然承认他们的专业和客观,但内心认为那份报告其实并不全面的。因为在那份报告中,只考虑了一些“有形”的东西,没考虑到“无形”的因素。

李华勇一直认为,在南江省发展陶瓷产业其实是有着天然优势的,原因无它,就是因为“瓷都”在这个地方,这是一个品牌,这是一种无形资产。这是一个花了上千年传承才累积出来的无形资产,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品牌。

对于一个产业来说,这种无形资产其实是个无价之宝。当然喽,这个前提是你做企业的要利用好这个无价之宝。在真实历史中,李华勇认为自己的家乡并没有利用好这个无价之宝,而现在,李华勇准备试试,这就是李华勇任性的理由之一。

“仅仅只有这一个理由可不够哟,毕竟无形资产的转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除了这一条外,你还有其他什么理由吗?”

李华勇冲林蔚笑笑,对于如此“现实”的女朋友,李华勇现在是越来越满意。

“呵呵当然有,否则我怎么敢在两位林大小姐面前献丑呢。我承认无形资产想转化成现实利益的难度很大,我也承认我家乡那个地方投资环境不好,在那个地方投资建厂的话,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都有很大的压力,但你们两个想过没有,其实对于生产这种建筑瓷砖,有一种简单有效提升利润办法的。”

“嗯?是什么哟?”

李华勇给出一点提示:“那天兰花姐说过,我们那里的土质非常好.......”

“哦?原来你是想走高档路线啊,这倒是个不错的思路,不过阿勇我跟你说,你这个思路恐怕有点想当然吧,工业用瓷可是和传统陶瓷不同,并不是说你土质好就能生产出高档瓷砖的。”

必须承认林蔚这话很有道理,也和如今的现实情况相符。就拿景德镇来说,虽然它的“瓷都”之名天下皆知,然而它的名气主要集中在手工艺品上,换句话说,目前景德镇瓷器最大价值所在,其实大部分都集中在那批手工艺大师身上。

然而在工业用瓷方面,目前在国际市场占据高端领域的,排名第一的是意大利陶瓷,排名第二的是日本陶瓷。

不过李华勇对这个问题显然胸有成竹:

“那莲花我跟你说,假如我有把握生产出高档用瓷的话,那你认为我可不可以任性一下呢?”

听到这话林蔚姐妹俩都笑了:

“快说哟,假如你的办法听上去真靠谱的话,那就,那就允许你任性一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