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之建筑大师 > 第二五九章 花钱买不管

重生之建筑大师 第二五九章 花钱买不管

作者:七死八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7-02 10:22:05 来源:书海阁

在咱们国家,尤其是现阶段的咱们国家,任何人想开工厂办企业,或者说创办任何形式的经济实体,有一个问题是永远绕不过去的,这就是“所有制”问题,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这个经济实体的“性质”问题。

这个问题有多重要,像林莲花同学这种人是意识不到的,她甚至都理解不能。然而作为穿越者的李华勇却必须知道这种事情的厉害,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因为在咱们国家,很多所谓“原罪”问题,其根源都是来自于所有制问题。在真实历史中,咱们国家改革开放几十年,期间诞生的风云人物不计其数,而倒在这个问题上的风云人物同样多得数不过来。

到了后世,饮料行业一件事大家耳熟能详,那就是“某宝”和“某吉”的撕逼大战。这场撕逼大战为什么会发生?说到底就是因为所有制问题而引发。

这场撕逼大战的过程没什么好说,应该有很多人都清楚。“某吉”这个品牌虽然诞生得很早,然而在解放初的时候就收归国有,成为一家国有企业。只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某吉”这个品牌并不怎么样,出了粤省既没有什么名气,销量也不大。后来是通过“某宝”这个团体一系列运作,是他们把这个品牌做大做强,做成了业内楚翘。

可惜就是在日子刚开始红火以后,纠纷发生了,“某吉”这个品牌原拥有者,这是一家国有企业,或许是因为利益分配不均,或许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他们把这个品牌收回准备自己做,并且把“某宝”告上法庭,从而引发一场轰轰烈烈的撕逼大战。

大家都知道,这场官司在一审判决刚出来的时候,法院是判定那家国有企业赢了。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判决,李华勇记得当时引发整个社会的议论纷纷。大家为什么会议论纷纷呢?那当然是因为大家都觉得这个判决不合理呀。

因为谁的心里都非常清楚,“某吉”这个品牌之所以能做大做强,能有那么高的销量,其真正原因当然不是因为“喝了它不上火”,最主要还是因为“某宝”这个团体的营销手段厉害,正是因为他们的一系列营销手段,才把“某吉”发展到那样一个规模。

然而话又要说回来,尽管在这场撕逼大战中,媒体和民众普遍是对“某宝”更同情一点,不过细想一下的话,法院的判决能算错吗?实事求是的说,法院当时的判决还真不能算错,毕竟“某吉”这个品牌的确是属于那家国有企业的,因此你可以诟病法院的一审判决有不和情理之处,但它却是完完全全的“合法”。

李华勇记得这场撕逼大战在当年闹得轰轰烈烈轰动一时,那么这场纠纷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影响力呢?这是因此这场纠纷的的本质,那其实就是“所有制”问题引发的纠纷啊,正是因为类似的纠纷在国内非常普遍,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这场纠纷才能如此的吸引眼球。

“所有制问题”有多重要?大家从这场撕逼大战中就能管中规豹。完全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某宝”团体在刚开始和这家国有企业合作的时候,在“某吉”这个品牌还没做大做强之前,他们就很好的解决了所有制问题,比如他们那个时候就把“某吉”品牌完全买到手,那么这场纠纷能发生吗?

只可惜当时他们并没有那样做,更可能是他们在运作这个品牌之前,李华勇估计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个品牌能运作到那样大的规模,这才给这场纠纷埋下了引子。

李华勇甚至觉得,和饮料行业的另一个“前辈”相比,“某宝”团体的运气还算好的,毕竟他们还可以打官司,还能博来民众的同情。而另外一个“某宝”的遭遇,那才是真正让人嘘嘘。

同样是在粤省,同样是另外一个更加知名的“某宝”运动饮料品牌。这个运动饮料品牌就不用多说了,那应该是咱们国家改革开放早期,国内涌现出来的最知名民族品牌之一。

那么这个民族品牌是怎么死的呢?一言以蔽之,同样是因为所有制问题没解决好。从诞生之日开始,体制问题就一直困扰着这个运动饮料品牌,当地政府是这家公司的最大股东,而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兼首任老板呢?

嗯,据说是当地一位“科级干部”。

正是因为一直都没有解决好所有制问题,后来这位创始人成为中国众多企业家中堪称经典的悲剧人物。而他的遭遇,后世国内财经界给出了一句经典的结论:

生于市场,死于体制!

正是因为有这些鲜活的例子摆在面前,所以完全可以理解呀,李华勇现在为什么会心事重重。要知道这可是一个大理石矿,假如不在这个时候就把所有制问题解决好,那么李华勇相信将来一旦出现问题,自己一定会面临非常大的困扰。

不能怪李华勇怎么想,要知道大理石矿可是属于资源类矿产,李华勇相信将来自己一旦和当地政府发生纠纷,自己的遭遇很可能比“某宝”的创始人还要悲惨。为什么这样说呢?可以参照后世的那些“煤老板”,“某宝”打官司可以博得民众的同情,但假如是一个“煤老板”打官司呢,他相信连道义上的支持都得不到一点。

“既然你说得那么严重,那,那么阿勇,我们干脆,干脆就放弃这个大理石矿算了,反正我们又不靠这个大理石矿过活。”

等李华勇把其中利害关系给林蔚陈述清楚,她这个时候也知道害怕了,她一手挽着李华勇的胳膊,一边这样对李华勇说道。

放弃吗?李华勇微微一笑,他抬起头,再次看向不远处的那几个山头,目前已经是黄昏时分,在落日的余晖下,那些大理石更加显得栩栩生辉。

“莲花,这些天我们已经初步估算过,这个大理石矿的总价值,应该要超过10亿美金吧,这么一大笔钱摆在面前,你舍得我还舍不得呢,你别忘了你以前可是和我说过,养你可是很贵的,我还指望用这笔钱把你娶过门的。”

听李华勇提起这茬,林蔚心里其实很受用,不过表面上还是笑着推了李华勇一下:

“以前都是和你开玩笑的,对了,10亿美元?这个数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如果我们细水长流,坚持把这种大理石当成一个奢侈品品牌经营,那么这个大理石矿的总价值,不会超过10亿美元吗?”

听李华勇这样说,林蔚不吱声了,心里承认李华勇说的有道理。要知道大理石这玩意和其他商品不同,它的价格浮动是很大的。和国内市场差不多,国际赛场的大理石价格,同样是50美元到500美元不等,这其中的差距非常巨大。

说实话这也是李华勇想自己把控这个大理石矿经营权的原因之一,因为只有用自己这种经营思路,并且还不能急,只能采用细水长流的方法才能让这个大理石矿的价值最大化。

李华勇相信如果把这个大理石矿交到别人手上的话,无论这个人是个人还是集体,别说是开采30年了,可能2年时间就会被开采殆尽,然后好好的极品大理石被他们卖出白菜价,最后本来价值10亿的最多卖成一两亿,这样不仅个人的利益受损,国家的利益同样受损。

“那,那你刚才提到的风险问题,你想到办法解决吗?”

李华勇微微一笑:“本来是没有头绪,不过把那个陶瓷厂联系起来,我倒是想到一个办法,或者说找到一个一揽子解决方案,走我们马上返回洪城,这事我要找你泉叔好好商量商量去。”

“找泉叔?为什么呢,这事你和我说不行吗?”

李华勇呵呵一笑:“哟,我还真忘了,我们家莲花才是这个项目的总负责呀,不过莲花我跟你说,要解决这事还真需要找你泉叔,因为这一次,可能要用上泉叔家的“陆记营造”。”

“哦?”

林蔚没多问了,李华勇也没有继续解释:

“叫上你姐,咱们这就动身吧。”

李华勇并没有骗林蔚,这个时候他的确是想到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而李华勇想到的方法,同样来源于真实历史中的一个实例。

这个实例是发生在浙省一家着名民营企业的一个实例。这个例子同样很有名,在真实历史中大家把这家民营企业的做法称作是:

花钱买不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