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之建筑大师 > 第三五七章 鸡汤又见鸡汤

重生之建筑大师 第三五七章 鸡汤又见鸡汤

作者:七死八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7-02 10:22:05 来源:书海阁

老曹进去的时间并不算长,大概半个小时左右时间,他就抱着一摞工程资料,一脸纠结的从里面走了出来。

由于刚从老熊那得到一条新的工程信息,外面几位同行这时并没有散去,他们还想打探更多消息呢,于是见到老曹后,大家再次把他团团围住。

最先看到老曹的是省二建的老谭:“哟,老曹出来了,咦?你手上这是什么?好像有图纸和合同样本,难道你的施工合同已经签了?”

电建的老徐和老曹最熟,所以他注意到老曹的表情后:“喂喂,我说老曹,你这装得有点过了啊,签合同明明是值得高兴的事呀,你这怎么一副拉不出屎的表情......”

“滚一边去,你才是烂人拉不出好屎。”

作为省一建的总经济师,老程同样看到了老曹手中的东西,出于职业习惯,他下意识就想看看里面的具体内容,了解了解香江人做业主的话,建筑施工合同会是什么情况。当然喽,合同也算是人家的商业秘密,明抢那是不可能,于是老程眼珠一转,他装模作样看看手表:

“诸位诸位,现在差不多也快到饭点了,我看要不这样,咱哥几个就到对面那小餐馆去喝上几杯,一来祝贺老曹成功拿下三千多万,二来咱哥几个平时也难得聚这么齐,正好趁这机会好好唠唠嗑去。”

老程这个提议自然是没人反对,又过了20多分钟后,就在省建委对面的那个小饭馆,大家的话题已经集中到老曹手中那摞资料。

“啥,这个不是主合同?这只是工业园的一个子项?这个子项甚至不在之前的招标范围之内?而是临时添加上去的?老曹说说,你快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于是老曹开始跟几位同行讲述刚才和李华勇见面的事。

原来李华勇刚才找到老曹,还真是委托给他另外一个小工程,而这个小工程,却是和姜大军的稀土研究所有关。

目前林氏集团和稀土研究所已经达成协议,双方将在石门县共建一个实验室,进行稀土的研究和开发。

然而这个协议是在严老头来过之后达成的,换句话说,在刚规划这个工业园的时候,园区里并没有这个实验室的位置。

后来经过和姜大军等人协商选址,在兼顾保密性的情况下,大家决定将这个实验室建在园区外,也就是在杨家寨和李家坳之间,靠近那个大理石矿附近挑了一块地方。

而李华勇刚才委托给老曹的项目,就是请他先把这个实验室的架子搭起来。目前这个实验室的工程量并不大,工程造价也就大概80万左右。

“哦,是这样啊,让我看看,对了老曹,这份东西能让我看看吗......”

老曹把那份资料递给几位同行,他当然知道面前这几位同行并非在乎这种几十万的小工程,而是想通过观看合同,多了解一点“香江人”做工程的习惯。

“嗯,除了稍微严谨一点,整个合同文本也略显繁琐之外,整个合同也平淡无奇,和内地常用合同相比并没什么特别之处。”

大家首先看的就是合同的文字条款,等大家看过所有条款,尤其是看过这个合同的专用条款后,几位业内老鸟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最后这份合同转到了老程手中,他一边观看一边嘴里念叨:

“...进厂后10万预付款,工期60个日历日,工程完工通过初验收后,一周之内一次性付清工程款的95%,预留5%作为质保金....哟老曹,只看这个条款的话,香江人付钱那还算是爽快,只是这个工期....2个月的话你们会不会有点紧....不过也没什么,就这么点工程量,2个月抓紧点的话应该也来得及....咦?这里还有一份工程量清单,这么小的项目,他们竟然连工程量清单也列出来了,我看看我看看......”

所谓“工程量清单”其实就是工程造价的具体明细,整个项目中所有子项的单价是多少?总价又是多少?观看工程量清单就能一目了然。

作为一名经济师,老程看着看着,他渐渐就看出这份工程量清单的问题了,同时他也知道老曹之前为什么一副拉不出屎的表情。

“哟,这份清单好像漏.......嘿嘿。”

见老程欲言又止,电建公司的徐大处长把清单抢过去:

“....嗯,这些单价虽然偏紧,但也不算太离谱呀,现在省内做工程不基本都是这个单价......”

“单价倒是都没问题,不过这份清单好像存在缺项,老曹呀,假如你们就按这个价钱做,这个项目搞不好你们要亏。”

“缺项?好像没有呀。”

老程看了徐大处长一眼:“咱们徐大处长应该没去过现场吧?”

“是没去过呀,这个项目一开始就没做指望,所以我为什么要去?对了,难道我们程总去过?”

老徐点点头:“刚接到招标邀请的时候,我们公司派我去过一趟,我为什么知道徐大处长你没去过呢,因为没去过现场的人,就不知道有这个缺项。”“哦?”

徐总经济师用一句话就解释清这个缺项:

“这个实验室落在大山了,那个地方很山,山到连路都没有,到时候转运材料是个很大的麻烦。”

不用过多言语了,几位业内老鸟一听这个就明白,老徐说的这个缺项就是这个材料转运费,或者说这是一种必要的施工措施费。

在工程造价中,施工措施费是非常难把握的,甚至衡量一位工程造价师水平高低,主要就是看他对施工措施费的把握。

就以这个实验室为例,假如这个实验室是落在园区内,那么这个80万的工程造价就没问题,纵然赚不了大钱,但确保不亏本肯定是没问题。

然而落在杨家寨和李家坳之间就不一样,这个项目虽然小,可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所有土建施工中必须用到的器械材料一样都不能少。

这样一来,这些器械材料的转运就是一笔很大的费用,保守估计也需要好几万。

假如是几千万上亿的大项目,这几万块当然就无所谓。然而要知道,这个项目的总造价可是才80万,几万块那就是好几个点了。难道让人老曹进场做第一个项目就准备亏钱?

这几位怎么聊天暂且不管,就在他们在聊天的时候,李华勇现在也在聊天,和他聊天的是老陆和华建九局的夏明焕。

而他们聊天的内容,同样也是这个实验室的施工合同。

“夏总,这里忙完之后,我就马上要去粤省了,请你一定记住,你们和这家冶建公司的总分包协议,最好等他们盖好这个实验室之后签啊。”

夏明焕扬扬那份合同笑道:“我知道小李你一直很精明,却没想到你这家伙原来还是老抠,说吧,你故意漏掉人家的施工措施费,你到底是什么用意?难道是想考验人家?”

李华勇嘿嘿一笑:“夏总说得没错,这就算是一个考验吧,现在就看看...他们这两个月到底会怎么做......”

李华勇之所以这样安排,这是因为他想起前世一个在业内流传甚广的“鸡汤”故事:

曾经有个小包工头,他承接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只有几十万造价的小工程,并且他这个工程,是通过层层转包而来的,因此到他手上的时候,这个工程的价钱已经压得很低。

简单的说,等这个工程到他手上的时候,无论他怎么做,那个不到50万的小工程至少要亏5万以上。

那位这位小包工头会怎么做呢?

最后这位小包工头在明知道要亏本的情况下,他反而加大投入,以亏8万的代价,换取那个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工。

最后做完这个工程后,那个小包工头声名鹊起,他手上的活也开始变得源源不断。而最后这个故事,也变成建筑业内一个着名的鸡汤故事。

“嘿嘿老曹呀,你千万别让我失望才好.....”

想起这个鸡汤故事,李华勇喃喃自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