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之建筑大师 > 第四一章 减料不偷工

重生之建筑大师 第四一章 减料不偷工

作者:七死八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7-02 10:22:05 来源:书海阁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从来都是利润的最主要来源。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听过施工从业人员这样说:在做工程的时候,仅仅依靠人工费是很难赚钱的,甚至在很多时候,人工费往往还会产生亏损,真正想赚钱的话,那还是要从材料中想办法啊。

必须承认这是一句真话,这句话也能体现出国内建筑业的现状。为什么会这样?大家只要记住这个比例就行:三七开。

由于在国内的建筑成本中,材料费几乎永远占大头,永远占据工程造价的最大比例。其实也不用多说,仅仅就这样一个特点,就能知道建筑材料对一个项目来讲有多重要。一个项目的经营活动,从成本核算,到计划利润来源,建筑材料永远是施工人员思考的重点,甚至建筑行业内很多猫腻,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围绕建筑材料来展开。

比如大家常说“偷工减料偷工减料”,说实话在现实生活中,“偷工”的情况还真不多,真正厉害和严重的还是“减料”这一项啊。

“偷工”的现象为什么少?这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一点“偷工”这种事情在实际施工中其实很难做到。

比如一个工程需要5道工序,你还能省下一道工序不成?你要真敢这样做的话,别说相关部门很快回来找你,就连吃瓜群众都能很容易看得明白。

其次一点是“偷工”其实产生不了多少利润,几个人工费而已,你怎么偷也赚不了多少钱。

利润不高,偏偏还具备很强的风险性,因此在建筑行业内部,真正有经验的施工人员是从来都不屑做“偷工”这种事情的。

碰到真正敢这样干的同行,李华勇只能给出三个字的评价:

傻大胆。

“偷工”不成,那大多数人都只好把主意打到“减料”上面。“减料”这种事情好啊,不仅利润丰厚,而且还具备相当强的隐蔽性。因此这才是建筑业内的惯用手法。这种事情不仅私人爱做,企业也爱做,不仅私营企业爱干,国有企业同样也爱干。

这其中唯一的区别:有些“减料”的档次很低,减得一点技术含量没有,把“减料”做得跟“偷工”似的。而有些“减料”的技术含量就很高,具备非常强的隐蔽性和专业性,这种层次的“减料”有时甚至能真正做得“神不知鬼不觉”。

李华勇在这个项目上做的,就是第二层次的“减料”,他甚至比这个层次还要高,属于最高层次的“减料”。因为他在这个项目上的“减料”,对工程质量没有任何影响。就算别人知道他节约了那么多的水泥,少打了那么多方混凝土,他也不会受到任何指责。

那么这1000多方混凝土到底是怎么节约出来的呢?这就要提到一个专业名词;充盈系数。这是一个在桩基施工中特有的专业名词,李华勇也就是依靠这个,才活生生在这个项目中抠出1000多方混凝土。

提到“充盈系数”,可能很多人不好理解。但是如果提到“损耗”,提到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损耗”,这个也许大家就很好理解了。

举一个简单例子,用建筑工地上最常用到的钢筋来举例。我们假设盖一栋房子,这栋房子理论上需要用到1000吨钢筋。那么施工单位在采购钢材的时候,他仅仅进货1000吨够吗?

所有人都能想象出来,这显然是不够的。因为钢厂出厂的钢材和你工地上使用的钢筋显然不同。你在施工的时候需要裁剪,需要把钢筋加工成各种形状。那么这样一来,就会产生不少“边角料”。

那些无法继续使用的“边角料”,那当然就要被视作建筑材料的“损耗”。

在建筑行业中,这种钢材的损耗比例大概是多少呢?普通规定是2右。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比例,一顿钢材都是大几千块钱啊,比如后世那些大项目,动堪就是成千上万吨钢材,假如你能降低一个点的损耗,这里面的利润就非常可观。

说完损耗,再回过头来说说“充盈系数”。到这个时候可能大家对这个概念就有所了解了。

“充盈系数”也是“损耗”的一种,是特指混凝土施工中的损耗。

在这里必须特别指出的是,在普通的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是不存在“损耗”这种说法的,因为混凝土都要浇筑在模板里,有模板隔着,那就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你实际浇筑的方量应该和理论方量一样。

这就和钢筋的情况不同的。在施工中,裁剪钢筋的时候会产生边角料那是没有办法,这种情况在做预算的时候就要考虑进去。而混凝土呢?如果你说混凝土也有什么“损耗”的话,人家甲方根本不予承认。

前面说的是普通土建施工,不过桩基工程却有不一样。在桩基施工中,混凝土很容易产生损耗。因为桩基工程可是没有模板的,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混凝土很容易向边上的泥土挤压,渗透,导致实际浇筑的混凝土,在绝大多数时候都要远远超过理论方量。这就是桩基工程中混凝土的损耗,这就是“充盈系数”这个名词的来由。

雷建军和夏明焕他们为什么一听李华勇提到材料节约就面露复杂表情呢?

这是因为他们以前做惯的普通的土建工程,桩基施工的经验少,整个项目部前期都忽略了“充盈系数”这件事情。

别人可以忽略,但李华勇却没忽略,甚至早在开工以前,他就一直惦记着这件事情。对于自己的“第一桶金”,李华勇早就在这上面做了很大指望。

为了测算自己大概能赚多少钱,李华勇早在开工以前,就仔细翻看了设计图纸。在这里需要特别提一句的是,也不能完全怪雷建军等人忽略了这个问题,因为目前国内的设计院,基本很少采纳“充盈系数”这个概念,他们的“设计工程量”,往往都是“理论工程量”。

别说是现在这个年代了,哪怕是到了后世,设计院倒是不会再忽略,可施工企业自己要么直接忽略,要么在投标的时候把这一块优惠掉。

可偏偏这个项目是日本人设计的,偏偏李华勇是穿越人士。更重要的是,这个项目之前还进行了一次设计变更,由机械成孔改为人工挖孔,这就为李华勇赚取利润提供可能。

日本人给出的“充盈系数”是多少呢?8%!

也就说“理论方量”如果是2万方的话,日本人给出的“实际方量”是方。

8%的充盈系数不算高也不算低,因为这个东西和地质情况有关,碰到好的地质,5%以下也有可能,但如果碰到国内那种常见的“喀斯特”地貌,超过10%都很正常。因此日本人给出的这个数据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但是有这样一个数据,对于李华勇来说就足够了。

由于前面的设计变更,这个项目的很大一部分由机械成孔改为人工挖孔。而大家知道,人工挖孔桩是需要施工“护壁”的,而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护壁”能起什么作用?那当然能起“模板”作用,能阻挡混凝土向外渗透。

同样是因为人工挖孔桩,导致下部的机械钻孔工作量减少,速度加快,而速度一旦加快,各种塌方,塌孔的现象也随之减少。

这一切的一切,无形中就减小了“充盈系数”,虽然依然还有损耗,但这个数字已经降到一个非常小的比例。比如张永平所说“节约1000多方”,其实就是由此而来。

现在事情已经非常清楚了,在雷建军的办公室,李华勇相信以屋子里这些人的水平,他们很快就能想通其中关节。

李华勇微笑看着面前项目部几大巨头,他表情虽然平静,心里却有点忐忑不安。

“这节约下来的材料钱,项目部会给自己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