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之建筑大师 > 第九二章 论功行赏

重生之建筑大师 第九二章 论功行赏

作者:七死八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7-02 10:22:05 来源:书海阁

时间来到了1985年元月中旬,这时候“他老人家”离开鹏城已经一个多星期。这一天,在鹏城世贸项目的“赶工办”,一大帮年轻的技术员和工程师正围着几张报纸大呼小叫:

“让我看看让我看看,嗯,我觉得这张照得好,平时没看出来,原来墩子还是挺上镜的嘛,颜工你说是不是…”

随着他老人家的离开,对“三天一层”的密集宣传也如约而至。现在可不像元旦之前,只有本省和本地媒体对这个项目进行报道。由于在老人家视察的最后,他对这个项目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所谓一锤定音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他这金口一开,“鹏城世贸”作为一个典型就算是被树立起来。

而且这还不是普通的典型,这是真正意义上“国家级”的典型。既然是“国家级”,那自然会有国家级别的媒体跟进。最近几天,“朝廷台”,“群众日报”,“工人日报”,还有申城“光明日报”及“解放日报”等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媒体纷至沓来,对这个项目进行连篇累牍的报道。

现在大家在办公室议论的,就是媒体报道那些事了。

由于这个典型和其他典型稍有不同。其他典型大多以人为主,例如“雷锋同志”,例如“某某某同志”等等。而这个典型的主体,那其实就是“鹏城世贸”整个项目了,大家用这个项目替代鹏城整座城市,强调一种“特区精神”,这就是这个典型的意义所在。

因此在媒体的报道中,很有点“对事不对人”的意思。媒体报道的重点,那主要还是“他老人家”在视察之后的讲话,他老人家给予这个项目的高度评价。

李华勇注意到:这一世对这个项目的宣传,好像和前世稍有不同。前世只强调快,强调记录,强调“三天一层”这个“鹏城速度”。而到了这一世,官方媒体似乎更强调一种“有质量的速度”。

“….我很高兴看到同志们取得的成绩,这个成就的取得,是同志们辛勤劳动,精心施工的结果,是大家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科学组织的结果而这一点,我认为比“三天一层”更重要……我们各行各业,都要向这个项目上的同志学习,学习他们坚持实事求是,以及他们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这是他老人家在最后真正“定调子”时的一段讲话,这段话被各大官方媒体反复引用。而且“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科学严谨工作作风”这样的字眼,出现的频率似乎比“三天一层”还要更高。

这样的变化当然是李华勇很高兴看到的。虽然这样的变化,未必能让后世的“形象工程”和“献礼工程”减少多少,但哪怕能减少一个也是好事。这就像Gdp一样,在很长一段时间,国人对cdp的追求只是单纯图多图快,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讲究什么“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

而做建筑工程的情况也差不多一样,开始只是求速度,后来才会更强调质量,更强调品质。

当然,没人知道和真实历史相比,“三天一层”的意义悄然发生了少许变化。尤其对于“赶工办”的年青人来说,由于“三天一层”就真真切切发生在自己身边,他们就更不会关心媒体是怎样描述“三天一层”的了。他们现在最关心的,就是李华勇和李二愣子这两位同处一间办公室的同事。

无论如何,这两位在本次事件中,都算是小小的出了一把风头啊。

在办公室里,颜杜民接过涂荼递给他最近出的一份“工人日报”。这上面不仅有关于“三天一层”的报道,甚至还有一组照片,这些照片都是他老人家那天来视察的时候拍的。这些照片当然大多数都是以他老人家为中心,但也有好几张照片能看到李华勇和李二愣子的身影。

尤其是其中一张照片,也不知道当时那个摄像师是怎么想的,他当时居然聚焦李华勇拍了一张照,整张照片有他老人家,也有李二愣子,但他们的模样都没有李华勇清晰,因此可以说李华勇才是这张照片的主角。

这份“工人日报”把这张照片也登出来了。更有趣的是,这张照片下面居然还配了文,配的文也是李华勇那天说的话;

“我们这个项目快而不乱!”

现在大家议论的就是这张照片了。颜杜民接过报纸,看过李华勇的照片后他笑得前俯后仰;

“啧啧,李工真是悲剧啊,只看这张照片的话,他简直就像墩子的跟班嘛。李工,你知道人家为什么只照墩子,而不照你这个堂堂李大工程师吗?”

今天不仅是颜杜民和涂荼,李华勇和李二愣子都在办公室,李二愣子又从颜杜民手中接过报纸:

“为什么呀?”

“关键是你没人墩子形象好呀,你看人家那副憨厚老实像,再看看下面那句话,我想就算原本不相信这句话的人,看过墩子模样后多半也就信了。但换成李工就就不同,如果让你上镜,可能原本信的人反而不信。”李二愣子狂笑:“哈哈哈有道理有道理。”

到了李华勇这里自然就变成苦笑:“我说你们这是夸我呢还是损我呢。”

一旁的涂荼装模作样一本正经:

“我说勇哥,我们这既不是夸你,也不是损你,我们其实是在羡慕你。这虽然只是工人日报,比群众日报差点意思,但毕竟是咱们工人阶级自己的报纸不是?你现在也算是名人了,来来名人咱们先握个手先,用那些香江人的话是怎么说的?以后求罩。”

“一边去一边去。”李华勇做鄙视状:“你自己都说了自己是工人阶级,你说你好好一个工人阶级你学那些香江人做什么。”

众人嘻嘻哈哈打闹一阵,李华勇长叹一声:

“你以为我相当这种名人呀,我告诉你们吧,你们是还年轻,你们不知道当这样的名人其实只有麻烦,根本就落不到一点好处。”

对于李华勇做老气横秋状,其他人自然是嗤之以鼻,李二愣子更是夸张的翻翻白眼:“行了行了,墩子你少在这里得了便宜又卖乖啊。被他老人家直接表扬,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事,这怎么可能没有一点好处?”

说到了李二愣子还装模作样故意压低声音,他左看看右看看:

“墩子我告诉你件事你别到处乱传啊,我得到可靠消息,因为你这次的出色表现吧,已经惊动了华夏建总总公司,我听说他们正在讨论,你就耐心等待好了,我估计对你的论功行赏马上就要下来了。”

李二愣子装的姿态一看就是很假,这回轮到李华勇嗤之以鼻:

“装,你就继续装吧你。我又不是正式职工,你们总公司凭什么给我论功行赏?喔喔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你这家伙才是正式职工,而且你这家伙这次也立了功,我看其实是你自己在想着公司要怎么奖赏你吧。”

“我说的是真的….”就在李二愣子急急忙忙争辩的时候。

“墩子,李工….”进来的却是李华勇的乡亲李明达:

“你们两个快去,蔡总在办公室里等你。”

走在去蔡老头办公室路上的时候。

“嘿嘿,难道真的是论功行赏?”李二愣子在那里YY。

“你少在那里做梦了。”李华勇毫不客气打断李二愣子:

“我看啊,多半是因为那件事。”

“什么事?”

“过年的事啊,我说李大工,你难道不觉得这个工程想要顺利封顶,现在就只剩下春节这最后一个难关了吗?”

“嗯?”

听到李华勇提过年,李二愣子不说话了,因为这确实是个事。

两人来到蔡老头办公室以后,李华勇发现还真是自己错了。蔡老头说的居然还真是论功行赏的事。

而且这个“奖赏”完全出乎李华勇的意外,意外到让他说话都有点结结巴巴:

“你…你说什么!你们准备评选我当….当劳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