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三国黄巾逆袭 > 第357章 鬼才郭嘉,初露峥嵘

三国黄巾逆袭 第357章 鬼才郭嘉,初露峥嵘

作者:黑山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8 17:13:57 来源:书海阁

袁绍果断采纳了许攸的计策,将大军一分为二。他亲自统领着浩浩荡荡的六万大军,气势汹汹地与公孙瓒形成对峙之势。其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死死拖住公孙瓒,绝不让他有机会派兵增援周边各县,从而为颜良那一路大军的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另一路大军则由猛将颜良统帅,麾下足足有四万精锐之士。袁绍任命郭图为军师,辅佐颜良出谋划策;同时让刚正不阿的田丰随军,负责执掌军纪,确保大军纪律严明、令行禁止。

公孙瓒在得知袁绍分兵的消息后,瞬间洞悉了对方的战略意图。只是,经历了惨烈的盘河之战后,公孙瓒的兵马数量大幅减少,实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尽管此时后方刘和的大军被并州军成功吸引到了代郡,但公孙瓒思前想后,终究还是不敢轻易抽调其他郡县的士兵。毕竟,每个郡县都需要一定的兵力来维持防御和稳定,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局势失控。

最后,经过麾下众人一番激烈的讨论和权衡利弊,大家一致认为,目前最为可行的策略是充分发挥白马义从机动灵活、骑射精湛的独特本领,对颜良大军的粮道展开持续不断的骚扰。通过这种方式,尽可能地减缓颜良大军的行军速度,打乱袁绍的战略部署。与此同时,公孙瓒决定派遣关靖前往代县。关靖此人颇有口才和谋略,公孙瓒希望他能凭借自身的能力说服张白骑,让其尽快集中力量击垮刘和。只要张白骑能够腾出手来,双方就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对抗袁绍这一强大的敌人,以解当前燃眉之急 。

刘和率领大军几日间便回到了代郡,别看公孙瓒控制幽州几年时间,可幽州百姓对刘虞还是很认可的。

自刘虞出任幽州牧起,他便致力于休养生息,对内减轻百姓的徭役负担,降低赋税征收;对外积极安抚周边异族,使得幽州境内战事寥寥。那时,百姓生活虽不富裕,却也能勉强维持生计。

然而,公孙瓒接管幽州之后,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大规模征兵,不断提高赋税额度。先是对异族展开毫不留情的追击攻伐,随后又兴兵进犯冀州。这一系列举措,让幽州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

两相比较之下,百姓们自然更加怀念刘虞治理幽州的那段时光。况且刘虞身为皇室宗亲,象征着大汉正统。大汉王朝传承四百余年,汉室正统观念早已深深扎根在百姓心底,他们从骨子里认同自己作为汉人的身份,对代表汉室的刘虞怀有天然的亲近感与归属感 。

而幽州百姓对张远的态度更加恶劣,张远恶名早就被各大世家添油加醋传遍天下,幽州百姓对张远的并州军更加没有好感,这就造成,刘和一路上收到各地青壮主动投军,连一些土匪都前来相投。

等刘和到达代县三十里时,原本的两万大军增加到了两万五千人,士兵多了足足五分之一,若不是刘和怕粮草不足,恐怕其军队能增加上万。

幽州紧挨着异族,这就养成其民风彪悍,战场上不惧生死。

城中张白骑手中有三万人,剩下一万人要防守代郡险要之地,用如此多人镇守,也是张白骑和郭嘉没预料到的,幽州人对并州军排斥的厉害,若不派重兵,恐怕会发生和公孙瓒一样的代价,后方不稳。

另外一个原因是,张白骑攻占代县并没有得到多少粮草,张白骑又不敢纵兵抢夺百姓粮草,至于城中世家富商,先被公孙瓒威逼,又资助刘和,也早就没多少存粮。

若是从并州转运粮草,又将回到郭嘉所虑之事,并州将陷入两线作战的险境。

鉴于此,郭嘉才出奇计,让张白骑吸引各路人马的注意,自己带兵断刘和后路,而调走踏顿的乌恒骑兵,也是郭嘉分而击之之策。

郭嘉和大洪率兵一路上昼伏夜出,实在绕不开的地方,郭嘉命大洪将百姓裹挟进军中。

刘和到达代县之时,郭嘉也成功绕到其后,若不靠近郭嘉的大军,从远处看军队数量与刘和一般无二。

张白骑收到郭嘉飞鸽传信,知道郭嘉成功断了其归路,遂不再一味防守,留下一万人守城,亲自带领两万大军出城,准备与郭嘉实行两面夹击之策。

而刘和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到来,听到斥候汇报,张白骑带领两万大军出城应战,不惊反喜,留下五千人驻守大营,同样率两万大军出战。

彼时,张白骑与刘和尚未正式交锋,而关键之地逐鹿却已被郭嘉巧用计谋一举夺取。逐鹿乃是刘和大军至关重要的粮道所在,此地驻有三千守军。郭嘉行事果决,先是精心部署,带兵悄然伏击了刘和派遣而来负责运粮的士兵。随后,他安排自己麾下的士卒乔装成运粮队伍,就这样堂而皇之地朝着逐鹿城进发。

待到夜半时分,月色朦胧,整个逐鹿城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早已潜伏在城中、佯装成士兵的内应看准时机,迅速行动,里应外合之下,顺利打开了城门。刹那间,郭嘉所率大军如潮水般涌入城中。郭嘉入城后,当机立断,第一时间下令封闭城池各个出入口,确保城中局势稳定可控。紧接着,他又赶忙派人将囤积在此处的粮草押运出城,为己方后续计策谋划。

代县城外十五里处,双方大军列好阵型,刘和还想邀张白骑阵前答话,谁料张白骑根本不予理会,直接命大军向前。

刘和见对方不接受谈判,同样命大军向前。

张白骑挥军排出雁型阵,盾牌手居前开道,弓箭手隐于后方待命,长枪兵如两翼延展,意在将刘和大军困于垓心。

刘和毫不示弱,布下方圆之阵,外呈方正壁垒,内蕴圆通之势,自外向内依盾牌手、弓箭手、长枪兵依次排布,严阵以待。

双方大军步步紧逼,当间距缩至一百二十步时,张白骑一声令下,麾下弓箭手挽弓如满月,利箭在阳光折射下,似流星般倾泄向刘和前军。

刘和军中将领依往日惯例,抬首望向天际,试图预判箭雨轨迹,却不想被刺目阳光扰乱视线。电光石火间,箭雨已至。

前军中久经沙场的老兵,凭借多年征战积累的敏锐直觉,迅速举盾护己;而那些初上战场的新兵,尚在翘首期盼将领下达指令,一时竟不知所措。

须臾之间,尖锐的箭矢穿透**的闷响,在刘和前军阵营中此起彼伏,紧接着便是一片凄厉的惨叫之声,回荡在这血腥的战场上空 。

刘和前军还未来得及重整阵列,张白骑那边毫不留情,又一波箭雨铺天盖地地压来。密密麻麻的箭矢好似蝗虫过境,遮天蔽日。

未等这一轮箭雨造成的混乱平息,紧接着,第三波箭雨再度呼啸而至。一支支利箭带着死亡的气息,无情地扎入刘和前军人群之中。

此时的刘和前军,犹如惊弓之鸟。连续遭受三轮箭雨打击,阵形大乱,士兵们惊慌失措。老兵虽勉力维持,但新兵早已吓得面无人色。还没等双方大军正式短兵相接,刘和的前军已然摇摇欲坠,濒临崩溃边缘 。

刘和面色阴沉,目光紧紧盯着前方乱作一团的前军,拳头不自觉地握紧。身旁的将领们也都神情严峻,气氛压抑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阎柔目光灼灼,看向刘和,言辞恳切且急切:“大公子!当下并州军的弓箭射程优势太过明显,咱们实在难以招架。您看现在前军的状况,败象已经十分清晰了。此刻必须立刻做出决断,赶紧选派一位威望极高的大将奔赴前军,只有这样才能稳住军心。只要军心一稳,就让这位大将带着前军不顾一切地向前冲锋,与并州军近身搏斗。一旦短兵相接,他们的弓箭优势也就发挥不出来了。”

说到此处,阎柔微微一顿,手指向并州军两翼,语气加重:“而且,我仔细观察过了,并州军两翼布置的大多是长枪兵。大公子您可以即刻下令,让咱们的弓箭手迅速朝着两侧迂回移动。如此这般,借助前军剩余力量的拼死一搏,哪怕是以残军去换他们两翼完整的兵力,也能极大地削弱并州军的整体实力,为咱们后续的作战创造有利条件。”

众将一听,顿时各个神色凝重起来。阎柔这一番话看似条理清晰、战术精妙,可话里话外隐藏的深意,大家都听得明明白白——这分明是要舍去一名大将,才有可能换来击败并州军的宝贵机会。

每个人都清楚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派遣大将前往已然溃败的前军,几乎等同于将其置于九死一生之地。那片混乱的战场上,到处都是横飞的箭矢和慌乱奔逃的士兵,稍有不慎,前去的大将就会被无情的战火吞噬。

然而,若不如此,面对并州军凌厉的攻势和明显的优势,己方大军恐怕将会陷入更加被动的绝境。众将心中纠结万分,既为战局的严峻而忧虑,又为即将可能牺牲的大将感到痛心与不忍。他们纷纷将目光投向刘和,等待着这位主帅做出艰难的抉择 。

齐周,曾在刘虞在任时任从事,公孙瓒与刘虞交恶之时,许多人劝刘虞勿要与公孙瓒交恶,而齐周乃坚定支持刘虞与公孙瓒开战。

齐周而言:“公孙瓒骁勇善战,又别有二心,此时不除,他日难图。”齐周主张消灭公孙瓒,在刘虞败亡后,下落不明,而刘和也正是因为其人才已然起事。

刘和起兵之初,齐周联系对公孙瓒怨言的世家大族,这才让刘和迅速在幽州起事成功。

若论在军中的威望,即便是刘和与统兵的鲜于辅都不及齐周。

众人眼睛望着刘和,眼角余光却瞥向刘和身边的齐周,众人心思齐周了然。

刘和望见众人的目光,心中气愤,齐周可以说是唯一全心全意支持自己的人,其他人恐怕只是不满公孙瓒所作所为,又逢公孙瓒被袁绍拖在前方,这些人想在袁绍攻取幽州后,以做资本,投靠袁氏,若论真心,那是在并州军未参战之时,如今幽州局势扑朔迷离,各个想要保全手中势力。

刘和虽然心知肚明,却又不能与众人翻脸,可让齐周去送死,刘和又万分不愿。齐周上前一步拱手对刘和道:“主公勿忧,齐周愿舍生去往前军。”

刘和大惊,连忙说道:“先生不可,此去凶险万分,我怎能让先生涉险。”

齐周一脸坚定:“主公,大业未成,此时正是用人之际,齐周虽不擅武艺,却略通兵法谋略,定能缠住并州军前军,让我军转危为安。”

刘和望着齐周决然的神情,心中感动不已,却又满心担忧,最终刘和还是驱马上前一步,紧紧握住齐周的手说:“先生此去定要小心谨慎,此战虽说与我军至关紧要,但先生安危才是我军之重。”

齐周领命后,带领刘和赠与的一队骑兵迅速出发,刘和站在原地望着远去的队伍,心中默默祈祷,希望齐周能平安而归,助他成就一番大业,匡扶汉室。

齐周到达前军后才发觉,前军的危难远比在后方看到的更加糟糕。

并州军的箭矢就像永远射不完,一波紧接着一波,经验老辣的士兵头顶盾牌,一边大喊死战,一边悄悄向后挪,而那些新兵听着老兵的喊叫,只觉得热血沸腾,学着老兵举着盾牌,大吼大叫向前冲,却又被并州军的箭矢射杀,可以说前军已经崩溃在即。

齐周望向不远处的并州军,刺眼的阳光让人睁不开眼,这才明白前军为何败得如此稀里糊涂,虽说心中气愤,却又无可奈何。此时战场上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不绝于耳,浓烈的血腥气弥漫在空气中,令人作呕。

“快,组止弓箭手反击!”齐周大声下令,声音因为焦急而有些沙哑。传令兵飞一般地跑去传达命令,不多时,己方的弓箭手纷纷就位,冒着被射杀的风险,朝着并州军方向射出一波箭雨。然而,并州军训练有素,早有防备,他们迅速举起盾牌组成盾墙,大部分箭矢都被挡了下来,收效甚微。

齐周咬了咬牙,深知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他的目光在战场上快速扫视。

“集中兵力,随我冲锋,与并州这些畜生短兵相接”齐周再次下达指令,同时亲自带领护卫自己的骑兵,朝着并州军冲过去。这队士兵都是跟随刘虞多年的心腹,作战勇猛且对他忠心耿耿,此刻毫不犹豫地跟随着齐周,在箭雨中艰难前行。

与此同时,正面战场上的士兵们听到命令后,也重新振作起来,不顾危险地向着并州军冲锋。他们喊着震天的口号,士气在这一刻仿佛有所回升。并州军察觉到了齐周这边的动作,开始调整部署,一时间,战场变得更加惨烈。

齐周带领的精锐部队好不容易接近了并州军,却遭到了对方的顽强抵抗。并州军的长刀挥舞,寒光闪烁,不断有士兵在齐周身边倒下。齐周身先士卒,手持长剑,与敌人近身搏斗。他虽不擅长武力,但此刻为了战局,拼尽了全力。

在激烈的混战中,齐周渐渐感到体力不支,手臂也被敌人的刀划伤,鲜血顺着手臂流淌下来。但他依然紧咬着牙,指挥着士兵们战斗。就在局势陷入颓败之际,后方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原来,刘和担心齐周安危,派遣了一支生力军前来支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