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 第3章 无相宗

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第3章 无相宗

作者:应作如是观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7 11:28:18 来源:书海阁

大周王朝,仙道宗门修炼境界大致分为,炼气,筑基,金丹,元婴。每个境界由七重小境界组成。

到达元婴七重境,元神会在大脑中孕育出一个婴孩。修炼到此时便已是达到返璞归真之境了,换句话说算是已经得道成仙了。

但这些境界划分的并不绝对,有些仙道宗门因为修炼法门不同,境界划分也不一样。佛门的区别就更大了。

总之道门修炼到最后是尸解成仙,佛门修到最后则是获得解脱,寂空涅盘。

修炼在这个世界也并非能长生不老,而只是能延长十年或百年的寿命,修炼者最后也是会死的,道门把得道者的死叫做尸解,比如前朝有位姓白的祖师溺水而亡,就称水解成仙。而佛门则把修行高深的老和尚的死叫做圆寂,取圆满寂静之意。

大周王朝内,大小宗门也都是需要依附朝廷的,即使是道门第一的龙虎山尚清宗天师府这一大宗门也不例外。

……

数千年前,中土出了一位姓李的圣人,悟得大道,写下千字《道德真经》流传于世,随后便不知所踪。

之后过去百年,有位姓张的青年,偶得此经,读完大有感悟。到了龙虎山,感到此地灵气充足,便在此隐居,到后来开宗立派,成立尚清宗,又称天师道,天师之位世袭罔替。

经过一代又一代天师的努力,龙虎山天师府也逐渐成为大周王朝道门第一的大宗门。

而与那位李圣人同时期,古天竺国也同样出了一位圣人,名号释迦牟尼,此人年纪轻轻便在菩提树下觉悟四圣谛,八正道,被人尊称为世尊佛陀。

释迦觉悟后创立僧团,广传觉悟法门,利益众生,直至涅盘。

释迦佛涅盘后,僧团集结,由佛侍者多闻尊者代领,汇总佛说之法,编纂成经。

后来僧团分裂,形成诸多宗派,又因各种因缘巧合流入中土,广设道场……

而无相宗在佛门中传来的较晚,是由一个天竺僧人乘小船远渡万里传过来的。

据传当年佛陀在灵鹫山讲经说法,曾拈花一笑,众弟子不知含义,只有佛侍者大迦叶懂得其意,回以微笑。

后来释迦佛传大迦叶无相宗心法

世尊告言:“我有正法眼藏,温馨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故此迦叶尊者得了世尊的心法与衣钵,成为古天竺无相宗的初祖。

百年后佛法在天竺国气数将尽,由天竺僧觉法和尚远渡万里将衣钵心法传入中土,成为中土无相宗初祖。

觉法和尚到中土后,曾在一山洞中面壁打坐十年,期间有一僧人诚心求法,为了此法,愿舍一臂。

觉法僧被其求法之心所打动,传他心法,衣钵。

这断臂僧便是无相宗的第二位祖师。

而觉法和尚面壁十年的山洞,被命名为觉法洞,就在无相寺的后山

………

大周朝建立初年,无相宗的第七位祖师圆寂,祖师的衣钵自此也丢失了。至于心法传承丢没丢,只有宗门里的人知道。

衣钵丢失后,无相宗在佛门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因此无相宗的第八,第九位祖师一直没有受到佛门其他宗派的认可。

而无相宗现任的第十位祖师,据说还在后山的觉法洞里闭关。但据传闻这十祖的身份是个迷,有人说是个年龄已过百岁的老怪物,有人却说是个六七十岁的面容和蔼的得道高僧,总之众说纷纭,甚至有人还扬言说十祖根本就不存在。

当然,回归正题,无相宗没落不只是衣钵丢失,其实还有其他原因。

无相宗与佛门某些密宗的修炼方式有所不同,密宗主修密法,修神通,有些人修行的目的也就在于得到神通。而无相宗则认为神通无需修炼,倘若入佛门只是为修神通,那便是有些走偏了。

另外还有其他宗派靠念佛号修行,主要修念力与愿力,门槛低,信众也多。而像无相宗这种修心法门,需要很高的悟性,慧根,所以没多少人愿意去学。

…………

几日过去

沈义已经能自己下床走路了,但还是每天无所事事,偶尔会去僧人们念经的大雄宝殿里坐在角落里听经,一坐可能就是一天,至于到底听没听进去经文,大概是没有。

由于解空大和尚是寺内长老的缘故,他带回来的人,自然也没人敢数落。只要不闹出什么大事,愿意发呆就让他发呆呗……

一日,寺中的老方丈无念和尚将解空和尚叫至禅房。

两个老和尚面对面盘腿坐在蒲团上,那画面有些许禅意。

无念方丈最先开口,语重心长的对解空和尚道:“师兄啊!你带回来的那位…伤已经养好了,师兄何时打发他走啊?”

“啊?您说什么?”解空和尚似乎是没听见,发出一句疑问。

“师兄啊!咱们寺内什么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况且那年轻人的体质特殊,也并不是修炼的料,留在寺中也多有不便……”无念方丈似乎是知道解空和尚怎么想的,继续劝道。“我觉得没什么不便的吧?况且体质差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无念师兄,你难道忘了咱们宗的六祖了吗?”解空和尚面带微笑,反问道。

“你…你,你拿他和六祖比?六祖是六祖,他是他。况且,六祖他老人家岂是你能议论的?…………”

方丈听到解空和尚把六祖搬了出来,显然有些不高兴了,语气也带有责备

“唉,师兄啊!您这就又起分别心了,对修行不利呀。况且我并未拿他与六祖比较……”解空和尚打断了方丈还要往下说的话,苦笑着道。

两个老和尚面对面讨论了半天。

最终无念方丈还是妥协了,叹了口气,给了个台阶下,道:

“寺内不养闲人,你若要留他,便给他剃度,让他皈依佛门,在寺里挑水,干干杂活,我便也不说什么了……”

解空和尚听罢,立刻起身,双手合十,深鞠一躬,笑道:“多谢方丈师兄开恩 收留那小子。”

说到此顿了顿,又道:

“不过,剃度一事,还需我再去问问他,与他商量商量……先告辞了。”说罢,转身离去。

无念方丈看着他这个师兄远去的背影,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沈义此时正坐在大殿里盯着佛像愣愣的发呆,即使听到身后有脚步声,也没回头。

解空老和尚走到正在发呆的沈义背后,站定。许久,才开口问道:

“想什么呢?”

沈义依旧没有回头,呆呆的坐着,死死地盯着大殿正中摆的佛像,不发一言。

过了会,沈义终于开口了,但没有回答老和尚的问题,反问道:“老和尚,这世上有佛吗?”

“有!”

解空和尚丝毫没有迟疑,语气坚定的道。

“呵!”

沈义冷笑,语气中透着股冰冷,质问道:“倘若真的有佛,那我们沈家被灭门之时,他在………”

“那就没有……”解空老和尚极快的打断了沈义的话,开口说道。

沈义此时终于转过头来,不爽的叫嚷道:“?………你丫玩我呢?老和尚,你刚才不是说有佛的吗?”

解空和尚顿了顿,笑着道:“我说世上有佛,你不信,那我说无佛,听你的语气好像也是不信,那我应该怎么说?”

沈义盯着老和尚,一字一顿的道:“我要一个准确的答复,世上到底有没有佛?倘若有,佛在哪里?”

老和尚并未着急回答,也是盯着沈义看了许久,忽然反问道:“敢问沈公子,何为有?何又为无?”

“有就是有,无就是无。”沈义随口答道。

“说着简单,倘若看见为有,看不见为无,那盲人心中,万物皆无,倘若听见为有,听不见为无,那聋子心中,万物也是无。不知沈公子如何定义这个有和无呢?”老和尚再次反问道。

“你………”

沈义被怼得哑口无言,他觉得老和尚这是在诡辩,但也知道自己辩不过这个老和尚,所幸不再理会,回过身,面对着佛像继续发呆。

解空老和尚不再说话,围着大殿走了一圈,随后再次站到了沈义身后,望着殿内宝相庄严的佛像,语气从容,不急不缓的开口道:

“你若观那佛像是佛,那它就是佛,你若看那是个泥胎,那它就只是一尊泥胎,万物唯心造……”

沈义这次没有再争辩什么,似是默认了。

沉默了一阵,解空和尚忽然问道:“以后有什么打算没?”

“呵,能有什么打算?家没了,什么都没有了……”沈义神情落寞,苦笑了一声,说道。

“既然没地方去,那你愿意留在本寺拜和尚我为师,剃度出家吗?”解空和尚问道,他在征求沈义的意见。

沈义回过头,脸上没什么表情,淡淡的问道:“我不能修炼,当和尚有什么用?”

在沈义的认知里佛门道门都是以修炼为主,自己作为一个没有灵根的废柴,恐怕当和尚也不够资格。

“佛经中讲众生都是从光音天而来,本自具足一切神通,智慧。又何须修呢?……况且我看你与我佛门有缘,与贫僧也有缘分,你若愿意出家,和尚我便给你剃度………”解空和尚笑着解释道。

沈义思索良久,最终还是答应了,做和尚是个苦差事,早起晚睡,还要持一大堆戒律。但他如今也没地方可去,沈家被知县灭了门,自己侥幸逃出来,倘若再回去就是去送死。

寺院愿意收留他,他也挺感激的,即使要做和尚,剃光头,守戒律,他也无话可说。总不能现在还摆个大少爷脾气,吃人家的,住人家的,还不听人家的话,不剃头不持戒,这样多少是有点不识好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